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L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AL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0例(AML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ALL组)。AL组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做出诊断分型,并在患者初诊时为其检测hs-CRP及LDH。另选取20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hs-CRP和LDH表达的差异,以及不同类型AL患者hs-CRP和LDH表达特点。以首次诱导缓解率作为分组依据,观察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的hs-CRP及LDH表达的差异。结果AL组hs-CRP和LDH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ML组与ALL组hs-CRP和LDH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hs-CRP和LDH表达均低于未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和LDH的表达水平与AL患者疾病进展呈正相关,或可成为AL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关于腺病毒肺炎病例的报道逐渐增多,重庆市[1]、湖南省[2]、台湾地区[3]及广州市[4]等地均有相关病例报道。腺病毒感染常可导致重症肺炎,尤其是3、7、55型等血清型,具有病死率高和后遗症发生率高等特点。目前,国际上尚无针对腺病毒肺炎后遗症的统一标准,但是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任何形式的慢性肺病,包括闭塞细支气管炎(BO)、斯-占综合征(SJ)、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持续性大叶萎陷和反复喘息[5,6,7]。既往研究表明,腺病毒肺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大于30d、高碳酸血症、多灶性肺炎[8];有创通气,发热时间超过10.5d[1];低氧血症[4];腺病毒7型[9]。然而,上述危险因素常不能敏感地预测腺病毒肺炎预后。对于重症腺病毒肺炎(SAP)预后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7例SAP患者,旨在找出可以预测SAP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SAP患者47例(总48例,其中1例患儿于住院期间死亡)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个月至11岁,顺利出院后随访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半不等。根据是否有后遗症,分为有后遗症组(n=18)和无后遗症组(n=29)。纳入标准:腺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符合《儿童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且合并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定义为:(1)鼻咽拭子检测结果显示腺病毒抗原阳性;(2)鼻咽拭子腺病毒DNA为阳性;(3)送检肺泡灌洗液或者血液进行宏基因测序提示腺病毒。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具体内容包括:(1)发热、咳嗽、喘息。(2)有意识障碍。(3)有低氧血症,包括发绀、呼吸增快,呼吸率(RR)大于或等于70次/分(婴儿),RR≥50次/分(>1岁);辅助呼吸(呻吟、鼻扇、三凹征);间歇性呼吸暂停;氧饱和度小于0.92。(4)脱水征或拒食。(5)胸部X线片或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多肺叶浸润、超过2/3肺浸润、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肺脓肿、肺坏死。(6)存在肺外并发症。排除标准: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儿;营养不良;免疫缺陷;哮喘;有肺部基础病变及遗传代谢病。
1.2方法
收集资料包括住院病例和院外随访。出院后随访主要包括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定义为:(1)血、尿样本中CMV-DNA载量大于1×105;(2)血清标本中CMV抗体IgM阳性。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AP临床特征
2.1.1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严重。主要表现为高热、发热时间长、咳嗽、喘息等。肺部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呼吸衰竭、肺不张、气胸等,肺外在并发症主要为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心肌损伤等。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部分患者危重患者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见表1。
表12组临床表现比较
2.1.2影像学特点
影像学特点为多变。在病情危重患者中,影像学变化更为迅速。SAP的主要影像学改变为:肺实变(82.9%)、絮状影(53.2%)、团簇状影(25.5%)、大叶实变影(25.5%)等。既往有学者报道,腺病毒肺炎患者种团簇状影占比可达71%[10]。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病程的不同时期,所得影像及病毒感染严重程度不同。当肺炎累积至整个肺叶时,临床上极难与细菌性肺炎鉴别。临床上,当使用抗菌药物无效时需考虑到腺病毒感染。此时,病原学检测是鉴别两者的重要手段。
2.1.3治疗
所有的患儿均接受肺炎的标准治疗。目前并没有针对SAP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在本研究中,作者主要以丙种球蛋白和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抗炎支持治疗,部分患者使用干扰素雾化治疗。但是,糖皮质激素和干扰素的使用并没有减少出院后肺部后遗症的发生率。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患者中,患儿住院时间缩短(P<0.001)、出院后肺部后遗症(反复喘息)减少(P=0.036),但是,患儿肺内和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降低。
2.2并发肺部后遗症的高危因素
2.2.1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SAP患者出院后门诊及电话随访结果显示,18例患者出现反复喘息症状。对有相应症状的患者进一步检查,10例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剩下8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作者将有反复喘息、有马赛克灌注征、肺功能异常的患者,诊断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予激素雾化联合阿奇霉素、孟鲁斯特治疗,必要时辅以口服激素治疗。其余合并反复喘息的患者,则予辅舒酮、孟鲁斯特长期治疗。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中白细胞计数大于17×109/L[P=0.018,比值比(OR)=1.134,95%置信区间(CI)1.022~1.259]、合并CMV感染(P=0.041,OR=3.833,95%CI1.057~13.909)、住院时间大于13d(P=0.033,OR=1.132,95%CI1.010~1.270)、使用丙种球蛋白(P=0.031,OR=4.308,95%CI1.139~16.296)是SAP出现肺部后遗症的危险因素,见表1。
2.2.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白细胞计数、合并CMV感染、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及住院时间)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合并CMV感染(P=0.045,OR=5.161,95%CI1.040~25.602)是SAP合并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预测参数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差别很大,包括不明显的感染、自限性上呼吸道疾病、坏死性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免疫系统的激活、大量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炎症的激活中明显发挥作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8,、IL-10、IL-12、干扰素γ(IFN-γ)等[11]。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导致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细支气管周围渗出明显。气道上皮的不完全修复和过度纤维增生会导致细支气管局部的管腔狭窄、闭塞[12]。腺病毒肺炎患者出院以后,关于肺部炎症的持续时间,目前尚缺乏统一结论。但是有学者提出,在肺部感染数年后,肺泡灌洗液中仍可见到中性粒细胞炎症,且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下降,提示肺部发育不良[13]。因此,在腺病毒感染之后,患儿仍需要长期的随访。医生在随访过程中需注意患儿有无肺部后遗症的发生,包括反复咳喘、运动不耐受等,警惕发生BO的可能。通过早期识别腺病毒肺炎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理论上可以早期治疗甚至预防肺部后遗症的发生。
当SAP患儿入院时检测合并CMV感染时,患儿出院后的肺部后遗症发生率更高,需要长期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孟鲁斯特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需要还需要使用普米克雾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既往研究显示,在移植术后患者中,CMV感染是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4,15,16]。但是,在非免疫抑制状态下,临床上很少重视患者是否合并CMV感染,以及合并该病毒感染是否会对疾病的预后产生影响。本研究发现,合并CMV感染是SAP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具体原因不详。可能是CMV作为一种免疫调节病毒,会持续刺激T淋巴细胞,促进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6、IFN-γ等)的释放,从而加重肺炎后的局部炎症水平[15,17],增加肺部后遗症的发生概率。因此,CMV在判断肺炎预后时具有更高的敏感度。
除发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这些在腺病毒肺炎中晚期出现的高危因素外,腺病毒7型及病毒载量也是SAP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9,18]。本研究中,明确诊断腺病毒7型患者有22例,11例患者有明显后遗症,包括反复喘息、BO等。因此,对于腺病毒肺炎患者,需早期对病毒临床分型,不但可以判断病情的严重性,还可以预估临床后遗症的发生率。
但是,应对目前的研究结果持谨慎态度。(1)本研究是回顾性分析,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回忆偏倚和选择偏倚.(2)本研究属于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偏小,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3)本研究并没有证明抗CMV治疗是否对腺病毒肺炎预后有影响。(4)对于可能对腺病毒肺炎产生不良预后的病毒载量阈值,由于研究资料所限,并未能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0]张伟东,寇丽,王幸丽,等﹒重度腺病毒肺炎儿童临床症状,血生化指标及影像学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4):50-53.
[12]赵德育,潘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因及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12):900-903.
[15]徐静,陈广华,宋铁梅,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重激活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相关性探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5):389-392.
[18]廖蔻,代继宏,钟林平,等.基于决策曲线和剂量反应分析评估腺病毒载星对儿童感染重症腺病毒肺炎后发展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预测价值[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9,14(5):342-346.
文章来源:徐露,曹佳颖,周浩泉,潘家华.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合并肺部后遗症的高危因素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14):2350-2353.
分享: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克隆性造血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亚型。既往研究表明,AML患者5年总生存(OS)率差异很大,遗传和基因组特征被认为是总生存期最重要的预后因素。随着二代测序技术(NGS)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检测能力的提高也改变了AML的诊疗现状。
2024-10-08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家族是一组维持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乙酰化/脱乙酰化平衡的蛋白质,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调节转录因子对其靶DNA序列的可及性来控制基因的转录,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实验中发现HDAC2敲除后可显著诱导癌细胞凋亡[4]。
2024-10-08BCR-ABL编码的p210BCR-ABL蛋白具有极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能引起下游信号蛋白磷酸化,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粘附。虽然不同种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CML患者的预后,但是不同年龄段CML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仍存在差异[3-4]。
2024-10-08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LGLL)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以克隆性淋巴细胞胞浆中含有粗大嗜苯胺蓝颗粒为特征,这种颗粒起源于CD3+的细胞毒性T细胞及CD3-的自然杀伤细胞,属于成熟淋巴细胞肿瘤范畴。
2024-10-0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肿瘤,有近1/4的病例出现耐药和复发,或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白血病前期融合基因(PFGs)与AL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FGs是由胎儿时期发生产前暴露或随机突变导致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发生染色体易位而形成,是ALL发生、发展的第一步。脐带血筛查研究发现一定比例的正常新生儿中存在PFGs。
2024-09-23白血病是恶性肿瘤之一,对患儿生命安全威胁较大,故寻找幼儿白血病发病原因对疾病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幼儿白血病病死率随诊疗技术的进步而下降,但其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除感染、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外,幼儿白血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吸烟、杀虫剂、农药、苯化学制剂等环境危险因素有关。
2024-09-19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原研甲磺酸伊马替尼(TKI)能通过取代BCR-ABL融合蛋白中的腺苷三磷酸而阻断ABL酪氨酸激酶的持续磷酸化,从而具有抑制Ph+白血病细胞克隆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5],使CML获得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反应的比率明显增高[6];伊马替尼是第1个被研制并投入临床试验的TKI[7]。
2024-09-13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恶性血液肿瘤,其特征为未成熟的造血祖细胞分化障碍并异常增殖,进展迅速,预后差,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先天及后天诸多因素有关。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免疫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的发展及应用。
2024-09-11如未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肾病、感染及出血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白血病分型治疗方案不断完善,小儿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大幅度提升,完全缓解率可达80%,但疾病缓解后如未采取巩固治疗效果的措施可能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增加治疗难度[1]。
2024-09-10t(16;21)(q24;q22)是一种罕见的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位于16号染色短臂2区4带上的髓系易位基因(myeloid translocation gene, MTG16)与21号染色体短臂2区2带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基因(acute myeloid leukemia 1,AML1)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参与诱导白血病的发生[2]。
2024-09-02人气:15277
人气:13043
人气:10081
人气:8980
人气:771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
期刊人气:2419
主管单位: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9057
国内刊号:42-1139/R
邮发代号:38-93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