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从“脾为至阴”浅析脾在排卵障碍性不孕中的作用

  2024-12-26    2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天地生物,必有氤氲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氤氲之时即为阴长至盛在阳气推动下发生阴阳转化促进卵泡排出之时。“至阴”之意,一为到达阴位,阴阳转化之时,符合氤氲之时阴阳转化之状态;二为极阴,阴中之最阴,符合氤氲之时重阴状态。脾为至阴,五行属土,负阴而用阳,恰可为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提供充分必要条件,故排卵期脾之重要性可体现。

  • 关键词:
  • HPO
  • 不育
  • 全不产
  • 排卵障碍
  • 至阴
  • 加入收藏

排卵是在“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hypothalamus - pituitary - ovary,HPO)轴的调节下分泌性激素,促使优 势卵泡迅速生长发育成熟、突出卵巢形成柱头进而排 出的过程[1] 。 若卵泡发育异常或成熟后受到阻碍无 法顺利排出,导致排卵障碍,则造成女性不孕[2] 。 中 医古籍中没有记载排卵障碍,可归为“不孕”“全不产” “断续”等范畴。 排卵期即“的候”期,阴盛将要阴阳转 化之氤氲期。 脾性至阴,五行属土,周易以四象配五 行,脾土位于太极两仪图中央,阴阳交接之处,且具有 坤卦之象,蕴含生化、孕育之意,与女性生殖功能紧密 相连。 故本文探讨至阴之脾在排卵障碍性不孕中的作 用,为辨证施治提供思路。


1、“脾为至阴”的涵义溯源


《内经》中“至阴”一词出现过 24 次。 《中医大辞 典》总结其义有五:地气;穴位;长夏;脾;肾[3] 。 至阴 之“至”解释有二,其一为极、最,至阴即为极阴,阴最 盛;其二解释为到达,转化[4] ,至阴喻为到达阴位,处 阴阳转换之际,是阴阳消长转化的机要。 至阴之时,自 然界阳气施化,一阳渐生,氤氲化醇,万物化生[5] 。

《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此至阴之类” ,将脾、胃、大肠等统归为 至阴之类,各从其类,脾与诸腑在受纳腐熟水谷精微、 转化运输糟粕的过程中相互配合。 而《素问·玉机真 脏论》有“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之说[6] , 《 管 子·四时》“中央曰土……实辅四时” [7] ,可见脾居于 人体脏腑中央,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言:“腹为阴, 阴中之至阴,脾也。”亦如《灵枢·阴阳系日月》以天地 为框架,以日月为参照,描述“心为阳中之太阳……脾 为阴中之至阴”。 《内经选读》中对至阴的解释为“至 阴,从阳位到达阴位。 脾居中焦,位于上焦阳位与下焦 阴位之间,故曰至阴” [8] 。 从解剖位置来看,脾胃靠近 胸膈,胸部背部为阳,腹部为阴[9] ,按经络循行顺序来 看,足太阴脾经为三阳转入三阴经之始,故脾胃处于阴 阳之交、由阳转阴之位。

坤卦为至阴之卦,《说卦传》载“坤也者,地也,万 物皆致养焉”,即坤有养育万物之德。 坤为土为中,象 征土地,如《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曰: “ 坤,土 也。”故《类经·阴阳类》 曰“脾属人之土,其体象地。 故曰牝脏,为阴中之至阴也” [10]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 脾为中央土,土润则生发万物,脾运化功能正常 可化生水谷精微灌溉他脏,滋养周身,与至阴之坤象 合。 《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 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 脾喜燥 恶湿,但土本属湿,同气相求,故脾反易吸引湿邪,困遏 阳气,打破阴平阳秘之平衡,阳弱而阴盛[3] ,故其气升 则健,脾气主升,得阳始运。 且脾在四时通于长夏,长 夏为“ 阳气渐衰, 阴气微上” 之自然界阴阳交接之 时[11] ,湿热交争,万物生花而结果,与至阴属阴阳转接之枢纽之意一致。


2、至阴之脾在排卵过程中的枢机作用


《证治准绳·女科》曰“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 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此的候也……顺而 施之,则成胎矣” [12] 。 成胎即妇人妊娠,“妊” 字音同 “壬”,《说文解字》认为壬“位北方也,阴极阳生” [13] , 是阴阳交接之处。 我们理解为的候之时,阴极顺而阳 生,妇人即可胎成而妊娠,所以与阴阳交接紧密相关的 至阴之脾在排卵过程中的作用就尤为关键。

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病理 变化遵循天地自然阴阳五行的变化。 现代医学认为, 随着卵泡的发育,雌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和卵泡刺激 素等激素水平达到峰值,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 - 垂体 诱发成熟卵泡排卵,而从中医学来讲,此过程正是在机 体冲任气血通畅的前提下,阴血阴精不断累积,使卵泡 逐渐发育成熟达到重阴状态,而后在阳气的作用下获 得生殖能力[14] ,促进两精交合成孕的客观表现。 中医 学认为“血液源源来之脾”,血是天癸的物质基础,脾 运化功能正常,将胃中受纳腐熟的水谷不断地转化为 精微物质,通过脾的升清作用上输至心肺,由心肺化赤 而为血,布散全身,为卵泡发育提供了充足的阴精阴 血,所以卵泡发育成熟达到至阴状态所需的阴精源于 脾,又论八卦中先天立体,后天致用,坤卦在先天为肾 水,后天为脾土[15] ,正如《辨证录·安胎门》所言:“脾 胃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 之气不能生。”先天和后天互为体用,卵泡的发育成熟 不仅依赖于肾精的滋养,也需要脾所运化的后天之精 不断的补充和培育,进一步证实脾在卵泡发育中的重 要作用。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提出经后期的“ 六阴学 说” [16] ,是根据由“乾” “坤” 卦各爻的“消” “息” 变化 而来的十二辟卦所得,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 爻去而阳爻来称“息”,与女性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变 化相对应。 从乾卦起,阳爻消阴爻息,到坤卦六爻皆阴 达重阴,与月经经后期对应。 一阳生为复卦,对应重阴 必阳之经间期。 一阳为生机之阳,代表生命力,仅具有 重阴的卵泡需要阳气的作用才能赋予其生殖能力,所 以女性经间期需要生机之阳。 成功受孕的前提就是具 有生殖能力的卵泡成功排出与精子相结合,而阴主静, 阳主动,想要卵泡成功排出,更需要阳气的作用。 黄元 御所主张的“中焦土枢运转四维”认为,人身的本根之 气是中气,其气转输,得以周身气机升降往复[17] ,脾阳 为生发之阳,生机之阳,所以脾阳充足可促进卵泡突出 卵巢。 据周易六十四卦解读,复卦为第二十四卦,主卦 - 震,客卦 - 坤,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 顺,顺势而为,脾气以上升为主,顺势则是向上向外的 阳性动态变化,可以使经间期气血运行无碍,冲任通 畅,协助经间期阴阳顺势转化,卵泡成功排出。


3、至阴之脾在排卵障碍中的病理作用


排卵是重阴必阳的转化,阴精不足或者阳气鼓动 无力均可导致排卵障碍,使卵子无法与精子结合而成 孕。 李东垣《脾胃论》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17] 。 脾胃损伤为诸病之根源。 阴提供阳以基础,阳赋予阴以功能,阴阳交感互藏,遂 生万物。 脾阴亏虚,一是因为现代人们饮食结构偏于 肥甘香燥,易于化热化燥伤脾阴,二是熬夜伤神,思虑 过度,暗耗营血,损伤脾阴。 故脾阴亏虚导致的卵泡发 育障碍逐渐增加。 脾为阴中之至阴,体阴,生阴,脾阴 虚则缺乏运化水谷的基本条件,无力补充先天之精,无 法为天癸提供物质基础,导致卵泡阴生不足[18] 。

《素问·阴阳别论》载“二阳之病发心脾”“脾气不 升,反生飧泄”,心脾功能异常影响对二阳胃肠的调 控,打破肠道微生物平衡,导致肠道菌群种类的变化及 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通过肠 - 脑轴影响下丘脑、垂体 的功能,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影响胎孕形成[19] 。 生 活水平的提高使室内取暖成为常态,依赖于室内温度 而减少外出导致人从自然界中获取阳气减少,且室内 供暖致使冬季依旧具备温暖的环境,使冬藏之时腠理 依旧打开,阳气外泄,导致人体阳气储藏减少,致使体 内脾阳不足;减肥或暴饮暴食等,加重脾阳损伤。 脾阳 不足,脾失健运,水谷不得化为精微, 胞宫失养,致卵 巢功能低下,卵泡发育不良;阴藏于内而生阳气,阳守 在外而固护阴精,若阴阳失衡,阴在内而阳不能守,则 阴精妄行,成形有余[20] ,重阴产生的生殖之精聚而不 化,壅塞胞宫胞络,影响气血正常运行。 脾可运化入胃 之水饮,升清降浊,若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在体内聚 而成痰,痰挟瘀血,形成窠囊之痰[21] ,如白膜覆盖在卵 巢周围,“如莲子嵌之于蓬内,生长易,剥落难” [22] ,使 卵巢呈多囊性增大,阻碍卵泡的排出。


4、调补脾之阴阳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唐容川指出“调治脾胃,须分阴阳。 脾阳不足,水 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 譬如釜中煮饭, 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 [23] 。 阴为水,阳 为火,调补脾胃,需阴阳同调,故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需滋脾阴,温脾阳,通调气血,促进排卵。

4. 1 滋脾阴,达重阴 张珍玉教授认为“脾性至阴、 五行属土”是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内在根 源。 脾为太阴土脏,乃三阴之长,万物之母,谓“最阴”之脏,故阴虚诸证的治疗,当注重滋养脾阴[24] 。 妇人 “以阴为本”“以血为用”,脾阴足,阴血自盛,从而为肾 中天癸提供物质基础,促进卵泡生长发育。 贺丰杰教 授在不孕的治疗中发现单纯给予补肾药不能很好地促 进卵泡发育,结合《血证论·脏腑病机论》 “脾阴虚又 不能滋生血脉”,总结其原因就是忽略了脾胃的功能, 故常在排卵期给予育泡促黄饮[19] ,方中党参味甘,性 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本草正义》 中有 载“党参力能补脾养胃……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 而不湿……养血而不偏滋腻……”。 《本草新编》述黄 芪“补益肾之元气,气阴双补”,且黄芪入脾经,基于 “精气转化”原则[24] ,所以黄芪可以直接滋补精血,补 养脾阴。 黄精甘补质润,入脾胃经,滋阴养血,平而不 偏,作用缓和,充养卵泡发育所需阴精。 当归甘温入 脾,补益脾胃以化生气血。 芍药收敛阴气,固护脾阴, 辅以熟地黄、制何首乌、枸杞、女贞子滋阴补血,益精填 髓,以达“重阴”,滋补脾阴,血脉生而助胎成孕,临床 效果良好。

4. 2 温脾阳,助排卵

中气不足,四枢运转失常,温煦 功能减弱,水液停聚化为痰,痰湿气血互结而生窠囊, 致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出受阻,故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治痰是关键。 温阳化气以消生痰之源,化痰理气以除 有形之痰为其治法。 段亚亭认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 征要强调健脾补气化痰,脾气强则痰自消,不可见痰便 泄水化痰,健脾补气是上策[25] 。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 惠民和剂局方》,为补气健脾的基础方,人参、甘草补 气助运化,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可恢复后天之本的功 能,滋养卵泡发育成熟[12] 。 施茵教授治疗肥胖型多囊 卵巢不孕症患者,利用灸法温补温通之效,补肾健脾、 化痰祛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6] 。 国医大师柴嵩岩教 授常在月经后期加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温肾阳,太 子参、茯苓、炒白术、益智健脾益气,促进卵泡排出,补 命门和包络之火,以维持黄体功能[27] 。 脾胃健而精自 生, 阴精足而阳气升,阴生阳助,则卵子可“ 脱阴而 出”,如大地春暖,启有万物不生之理。

4. 3 通利枢纽,促排助孕

经间期为“转阳”阶段,阴 阳相交,气机升降通利、气血顺利运行,则卵泡顺利排 出。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 中云“阴阳不交曰 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 所谓 中者,脾胃是也”。 重阴转阳,阴化为阳,阴降阳升,上 升乏力,阴阳失交,无以排卵;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运 行失常,或气滞血停,均易导致排卵障碍,甚至无排卵, 故经间期治疗应促气升、促血动,以求气血运行舒畅。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指出,瘀滞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常见病机,故治疗中常 用桂枝茯苓丸行气活血、疏通经络[28] ,促进经间期气 血运行,帮助卵泡排出。 《金匮要略心典》言“欲求阴 阳和者,必求于中气,欲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 营卫生于脾胃,是气血在体内的体现、是阴阳在体表的 体现。 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里证得之能化气 和阴阳,可为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组方思路,使用补脾 之药益气补虚,健运脾气,增加全身气机运行的动力, 促进阴阳交接转化[29] 。 柴嵩岩教授在经后期补肾养 血的基础上加调节阴阳转化的药如丹参、桃仁、茜草 等,促进卵泡排出[27] 。 周红学等[30] 治疗多囊卵巢综 合征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者以补益脾肾为主,经间期 则益肾填精、疏肝活络,以促进成熟卵泡破裂,疗效确 切。 在“氤氲之时”至阴之类的功能异常,阴阳离合, 气机枢转不利,加针刺治疗,可以调动冲任气血、通利 枢机,促进“重阴必阳”的转化,帮助优势卵泡“脱阴而 出” [31] 。


5、小结


阴阳之根本为阴气阳气,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基 于阴阳。 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注释“枢 者,所以主转动之微”。 至阴之脾为枢,位于阴阳交接 之际,与氤氲之时“重阴必阳”高度契合,既能化生阴 血以促进卵泡发育,又有生机之阳赋予卵泡生殖能力, 还可升阳健运以促进气血运行,在重阴、助阳、促转化 三个阶段皆有重要作用,故调经助孕尤其是治疗排卵 障碍性不孕,在调补先天之肾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后天 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哲,贡欣. 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探讨中医药促排卵的理 论及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524 -3527.

[2]谢幸,孔北华,段涛. 妇产科学[M]. 9 版.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18:361.

[3]杨化冰,齐宝芳. 《素问·六节藏象论》 脾为至阴辨析 [J]. 中医药学报,2012,40(2):8 - 10.

[4]谷衍 奎. 汉 字 源 流 字 典 [ M ]. 北 京: 语 文 出 版 社, 2008:252.

[5]贺娟. 论“三生万物” 及其在《黄帝内经》理论中的应用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030 - 5033.

[6]宋琦,王庆其. 《内经》 脾胃理论探微[ J]. 中医文献杂 志,2009,27(1):29 - 32.

[7]斋藤宗则. 《内经》 “至阴” 义浅探[ J]. 中国医药学报, 2003,18(4):195 - 198.

[8]王庆其. 内经选读[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9]王梦琪,贺娟. 《素问》“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涵义之 我见[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8):629 - 632.

[10]郭教礼,张西相. 类经评注上[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6:31.

[11]梁羽茜,张兆国,张文静,等. 基于“脾应长夏” 的胃肠激 素季节变化与松果腺褪黑素的相关性研究[ J]. 世界中 医药,2024,19(5):623 - 626.

[12]邝梓君,王宣尹,叶丽妮,等. 曾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经验[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3):673 - 678.

[13]王亦姝,史云,马堃,等. 从冲任的枢机作用论治排卵障 碍性不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230 - 233.

[14]王成喆,师伟,张英杰. 从开阖枢理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 征排卵障碍的治疗思路[ J]. 山东中医杂志,2023,42 (5):437 - 441.

[15]陈恩林. 《易·坤卦》 汇解[ J]. 华夏文化论坛,2018, (2):41 - 55.


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8]3号);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23-JC-QN-0899);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编号:SZY-KJCYC-2023-030);


文章来源:刘文君,贺丰杰,李楠.从“脾为至阴”浅析脾在排卵障碍性不孕中的作用[J].河北中医,2024,46(12):2071-207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人气:502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1727

国内刊号:11-5334/R

邮发代号:18-90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