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泰州妇产医院中医药诊治不孕症的用药经验和规律,为持续研究和提高妊娠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3年度住院保胎患者的信息,进行用药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141人次病历,涉及处方1443张,用药149味,用药频率≥30%的药物有:当归、赤芍、桃仁、香附等;支持度较高的有:“熟地黄—当归”“桃仁—赤芍”等,置信度较高的有:“熟地黄—当归”“山茱萸—当归”等;高频组合5组,聚类分析显示核心处方6组;四气以温、平、微寒为主,五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肾主,功效具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结论 不孕症病因病机不同,善用补血理血药,辅以补益肝肾、疏肝理气、健脾益气、祛湿解毒药,体现了泰州妇产医院诊治不孕症的成效和特色。
不孕症是指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未受孕。近些年来,不孕症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1]。该病病因复杂,西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排卵障碍[2]、卵泡发育不良[3]、黄体功能不全[4]、子宫内膜疾病[5,6]、输卵管炎症[7]、盆腔炎症、免疫异常[8,9]等均可导致不孕症,甚至不乏不明原因的不孕症[10]。中医认为,肾虚、肝郁、痰湿、血瘀为其主要病因病机[11]。基于传统理论和临床经验,本研究阐述了泰州妇产医院中医药诊治不孕症基本用药规律和经验,以期为临床研究诊治不孕症提供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与筛选调查泰州妇产医院不孕科2023年度住院保胎的患者,调取其2022—2023年中药用药记录。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在不孕科就诊符合不孕症范畴;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有多次就诊经历并多次妊娠的按多人次纳入;同一患者在连续就诊经历中有多个门诊号,但属于诊治“不孕症”同一病种序贯用药的,合并为一人次统计用药;固本熏蒸、外洗外敷、灌肠等按有效处方纳入;同一患者主诊医生不同,但属于序贯用药的,或用药方案、方向有所调整的,均按有效处方纳入。排除标准:妊娠后的用药记录;间断6个月未序贯用药的排除其前一阶段的用药记录;同一患者针对同一病种有2个以上门诊号的按一人次纳入;与不孕症无关联的用药;不合理用药。
1.3分析软件使用古今医案软件系统(V2.3.7)进行数据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
1.4中药名称标准化处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2]等,将中药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北柴胡—柴胡、酒萸肉—山茱萸、管花肉苁蓉—肉苁蓉、红藤—大血藤等,保留炮制后具有功效差异性的前后缀,如法半夏、姜半夏、制何首乌、绵马贯众等未作修改。
2、结果
2.1基本信息统计情况筛选出2023年度经诊治怀孕并住院保胎的总人次239人次,其中有中医药诊治经历的141人次(59.00%),诊治周期最长691d,最短16d,平均(157.49±97.77)d,有效处方记录1443张,处方人群年龄20~29岁,781张(54.12%);30~39岁,588张(40.75%);40~49岁,74张(5.13%);诊断含“*不孕”844张,诊断含“月经*”及属于月经病范畴的327张,属于盆腔疾病的如“盆腔炎”“湿阻病”“带下病”“腹痛病”193张,属于“输卵管阻塞”48张,合计1412张(97.85%)。
2.2中药用药统计1443张处方中,涉及用药149味,用药频率≥25%的前20味分别为:当归、赤芍、桃仁、香附、熟地黄、红花、菟丝子、紫河车等。见表1。
表1泰州妇产医院诊治不孕症中药使用频次统计
2.3中药性味归经总频次22698,四气以温(6882次、30.32%)、平(6432次、28.34%)、微寒(3977次、17.52%)、微温(3153次、13.89%)为主,五味以甘(12302次、54.20%)、辛(9322次、41.07%)、苦(9402次、41.42%)、咸(1601次、7.05%)为主,归经以肝(14510次、63.93%)、脾(8961次、39.48%)、肾(7950次、35.03%)、心(7446次、32.80%)为主。
2.4中药功效统计总频次22698,统计出排列前6种的功效分类:补血活血(2123次、9.35%)、调经止痛(2118次、9.33%)、清热解毒(2104次、9.27%)、散瘀止痛(1566次、6.90%)、清热凉血(1381次、6.08%)、疏肝解郁(1285次、5.66%)。
2.5组方治法统计1443张处方中,频次≥150的组方治法以活血祛瘀、滋补肝肾、养血活血、疏肝健脾、祛湿止带、破血逐瘀为主。见表2。
表2泰州妇产医院诊治不孕症组方治法统计
2.6中药关联情况设置信度≥0.6,支持度≥0.2,按高低排列,支持度和共现度较高的有:“熟地黄—当归”“桃仁—赤芍”“红花—桃仁”等,置信度较高的组合有:“熟地黄—当归”“山茱萸—当归”“巴戟天—当归”等。见表3。
表3中药关联前10位药对
2.7中药聚类以欧氏距离,最长距离法得到5组:①甘草、蒲公英、莪术、大血藤;②赤芍、桃仁、红花;③当归、香附;④熟地黄、菟丝子、紫河车、白芍、柴胡;⑤山药、黄芪、茯苓、白术、山茱萸、巴戟天。
2.8中药-K-Means聚类核心药物组合有6组。见表4。
表4中药-K-Means聚类
3、讨论
近些年来,不孕不育的高发成为影响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因素之一,泰州妇产医院不孕不育患者就诊量呈现趋势与社会现状相映射。在诊治实践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安全、经济的方法,既体现了创新性,又最大程度地沿袭了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不孕症与月经不调密切相关。因此泰州妇产医院运用中医药诊治不孕症的基本思路在于侧重补血理血、调经解郁,补肾疏肝健脾并重,遣方用药遵循标本兼治贯穿治疗始末。
本研究中,当归使用率约占70张处方,在临床使用频度极高,与大数据研究一致[13],常用于血虚、血瘀所致月经不调,血虚经闭经少,血瘀崩漏、经行腹痛,精亏血少月经先后无定期等,为妇科诸病要药,血中圣药。《神农本草经》记载当归主“妇人漏下绝子”,《日华子本草》指出:“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漏下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疾病、生殖系统的炎症、妇科肿瘤等引起崩漏;“绝子”即“不孕”,当归温散通络,改善气血循环,调节卵巢功能,促卵泡生成、排出;癥癖即腹中积痞包块,常见于盆腔炎性疾病。当归配伍白芍、熟地黄等源于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即桃红四物汤重在活血,为调经要方,配伍黄芪、茯苓、白术、甘草,为八珍汤化裁加减,主治气血亏虚月经不调,当归配伍香附、紫河车、白芍、柴胡、山茱萸等源于益肾调肝汤,主治肾虚肝郁导致月经不调的不孕症。当归配伍赤芍,长于祛瘀止痛,适用于不孕症经行腹痛、经少先后无定期、瘀阻闭经、癥瘕积聚等。当归配伍菟丝子、山药、山茱萸、巴戟天等补肾要药,具有益精填髓、补肝肾调经作用,适用于精亏血少的不孕症。当归配伍蒲公英、大血藤、莪术,旨在解毒化瘀,适用于湿毒瘀滞导致输卵管阻塞等盆腔炎性疾病。经功效分类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等,药物功效分类与不孕症常用药相符,经组方后治则,侧重活血祛瘀调经,结果显示活血功效的总频次1249次,表明约87%的处方中贯穿了活血调经的用药理念。其次是疏肝929次,占比64%;再者祛湿、解毒等699次,占比48%;补肾约663次,占比46%。可见血瘀、肝郁、肾虚、湿毒为不孕症主要证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14]。
归经走势,主入肝、脾、肾、心经。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若肝血亏虚,则经少经闭、月经后期;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气滞血瘀、痛经、崩漏等;肝脾不和则月经不调等,影响经、产、孕、带。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冲任气血不足;脾虚湿聚,壅滞胞脉,湿毒蕴结,则闭经、不孕、带下异常等。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气足则为月经、生殖、孕育的根本。心主血脉,心气不足,则血液瘀阻,经行异常,如当归、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调经药入心经。五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甘、温多具补益功效,如当归、熟地黄等。辛温、辛苦具温通行散、活血化瘀功效,如香附、红花、柴胡等。苦寒具凉血祛瘀功效,如赤芍、大血藤等。
药物关联显示,支持度和共现度较高的有:“熟地黄—当归”“桃仁—赤芍”“红花—桃仁”“香附—当归”等。熟地黄、当归相须为用,《医学入门》谓之二宜丸,具补肾、益阴、添髓功效。《医学正传》表述熟地黄可生精血,补五脏,通血脉,善治妇女伤中胞漏,经候不调。熟地黄、当归配伍治疗不孕症的记载颇多,如《叶氏女科证治》指出:“血滞不孕”,宜五物煎;“血虚不孕”用养精种玉汤,“肾虚不孕”宜毓麟珠。《女科指要》指出:“冲任两虚不孕”,用加味种子四物汤;“血虚挟滞不孕”,用调经种玉汤;“虚寒不孕”,用紫河车丸;“年久不孕”,用调生丸等。《本草经解》载桃仁“甘以和血,苦以散结,则瘀者化,闭者通,而积者消矣”。《本经逢原》言赤芍可“除血痹,破坚积,止痛,其主寒热疝瘕者,善行血中之滞也,故有瘀血留著作痛者宜之”。桃仁、赤芍配伍当归、红花、香附等,如在《类证治裁·癖瘕诸积论治》附方中用当归活血汤;《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太平圣惠方》治妇人经络涩滞,致有瘀血在脏,结聚欲成癥块,用当归丸方等等。置信度较高的组合中有“山茱萸—当归”,“巴戟天—当归”,山茱萸、巴戟天补肝肾,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相生,因此肝肾亏虚或相火过旺,常肝肾精血同治。
中药聚类:1组解毒祛湿化瘀,大血藤、莪术、蒲公英等配伍,经煎剂灌肠,具逐瘀止痛、解毒祛湿功效,适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导致不孕症。2组活血调经,贯穿经间期、卵泡生长期、排卵期等,表明各种原因所致不孕症均有不同程度瘀滞胞宫的症状。3组散瘀止痛,当归配伍香附,《本草新编》阐述香附:“专解气郁气疼,调经逐瘀……此乃气血中必用之品”。4、5组意在补肝肾、疏肝、健脾,达到生精、补气、养血,从而调理冲任保障生育之根本,整体用药进一步印证了不孕症辨证思路和治则方向。
中药-K-Means聚类分析显示核心处方6组,在临床实践中,按照月经周期规律,分为经间期、增生期(排卵前期、卵泡期)、分泌期(排卵期、黄体期),阶段不同,用药不同[15],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病、腹痛、癥瘕等导致闭经、月经不规律等,以及因气滞、气虚、热结、寒凝等所致瘀滞胞宫的,经间期或增生期用药以红花、桃仁、赤芍为基础方案,治宜活血化瘀、通调冲任为主。卵泡发育不良或排卵障碍等属于肾虚血瘀或肝脾肾虚的,在增生期灵活运用1、6组方案配伍加减。黄体功能不全属于肝郁肾虚的与5组配伍加减。盆腔炎、输卵管阻塞等属于腹痛、癥瘕范畴的,善用2、4组组方加减,意在行气止痛,化瘀祛湿、消癥散结。
综上,通过数据挖掘泰州妇产医院中医药诊治141例不孕症患者的用药规律发现,中医药诊治不孕症以补血理血、调补肝肾、疏肝健脾并重为治则大法,药物归经走势契合肝、肾、脾同调理论;核心处方经灵活组方所取得的临床成效验证了在实践中应加强辨证论治,合理灵活配伍方能协同增效。本研究结合古今循证依据及实践效果,值得临床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晓宇,顾向应.我国生育力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1):3-6,97-98.
[2]王天乐,刘鹏飞,陈少禹等.基于“伏阳”理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J/OL].中医临床研究:1-8[2024-02-26].
[3]刘红芸.补肾促卵汤加味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肝肾阴虚型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2023.
[4]柯欣吟.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肖承悰教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用药规律[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
[5]王佳云,黄家宓,陈静,等.胡国华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11):2186-2189,2195.
[6]房亚丽,秦文敏,黄靖,等.奚嘉教授从“虚、瘀”论治薄型子宫内膜相关不孕经验探讨[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4(9):992-995.
[7]周丽娜,刘丽,耿甜甜,等.中医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临床研究评述[J].中医药学报,2023,51(5):100-105.
[8]王舒琪,李颖.中西医治疗不孕症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3,38(9):1800-1803.
[9]崔世超,李丽,王福强,等.李广文种子转阴丹治疗免疫性不孕[J/OL].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4[2024-02-26].
[10]岑月方,金晶,仇春波.育龄不孕女性中不明原因性不孕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3):500-503.
[11]齐晓瑞.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全国老中医从肝论治不孕症的用药规律[D].昆明: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
[1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6.
[13]王霞,喻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3,15(16):68-72.
[14]李苹,曹亚芳,李天真,等.王成荣从冲任论治不孕症经验介绍[J].四川中医,2023,41(9):5-8.
[15]陈建凤,黄彩梅,胡国华,等.胡国华治疗排卵障碍型不孕症经验[J].河南中医,2024,44(1):32-36.
文章来源:陆卫东,苏景红.基于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的用药规律[J].光明中医,2025,40(02):233-236.
分享:
临床上,将育龄期妇女同居1年后且期间未采取避孕措施有正常性生活但仍未怀孕的现象,称之为不孕症[1]。有10%的原因为男女共同因素导致,主要由免疫性不孕导致,即精子、卵子或其他相关物质进入女性阴道后引起女方自身免疫性反应,导致精子/卵子/受精卵无法存活[2]。
2025-04-16不孕症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中排卵障碍性不孕在不孕症中占25%~30%,仅次于输卵管性不孕[1-3]。目前临床主要以来曲唑等常规西医手段治疗为主,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而促进卵泡发育成熟,达到改善月经不调、提升排卵率的目的,但会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性状及分泌量,阻碍受孕,存在“高排低孕”现象[4]。
2025-04-14不孕症是指有生育需求、性生活规律,未避孕 12 个月后仍未孕的情况。 相关研究显示,当前不孕症的发展中有25% ~ 37% 的不孕因素由女性导致。 作为妇产科常见疾患,可对患者的生殖健康与家庭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西医多采取促排卵、抗凝等药物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西药治疗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不良反应。
2025-03-28不孕症女性和正常育龄女性相比,明显存在焦虑和抑郁等更多的心理问题[2-3],且不孕症女性普遍存在病耻感[4-6]。不孕症女性患者所产生的病耻感(stigma)是指患者在遭受不孕症这一痛苦诊疗经历后,所产生想象中或真实存在的羞耻或逃避、恐惧等消极心理,同时患者又将这种消极心理归咎于自己从而产生自我贬损[4]。
2025-03-1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病因复杂多样,临床症状有月经失调、高雄激素血症(多毛、脱发或痤疮)和胰岛素抵抗表现(肥胖、糖脂代谢异常),部分患者继发不孕。PCOS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有报道指出,PCOS在育龄女性群体的患病率高达5%~10%[1]。
2025-02-28不孕症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困扰许多育龄夫妇,其中输卵管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输卵管堵塞是女性不孕病例的主要原因[2-3],输卵管堵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近年来作为一种微创且高效的手术方式。
2025-02-06盆腔炎性疾病(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PID)是由细菌、病原体等从下生殖道上行到子宫、输卵管并扩散到邻近的盆腔器官,引起上生殖道感染的炎性疾病,多为混合感染;可分为内膜炎、卵巢炎、卵巢脓肿、输卵管炎、输卵管脓肿及盆腔腹膜炎[1-3]。
2025-01-28不孕症是指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未受孕。近些年来,不孕症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1]。该病病因复杂,西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排卵障碍[2]、卵泡发育不良[3]、黄体功能不全[4]、子宫内膜疾病[5,6]、输卵管炎症[7]、盆腔炎症、免疫异常[8,9]等均可导致不孕症,甚至不乏不明原因的不孕症[10]。
2025-01-28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孕症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对人类健康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孕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中一个显著的临床问题[1]。PCOS是排卵障碍型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无排卵性不孕的 50%~70%[2]。
2025-01-14目前,PCO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育龄期女性中,PCOS患者约占5 %~10 %[1],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中,PCOS患者约占50 %~70 %[2]。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存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妊娠率低等问题[3],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调理体质,在促进卵泡生长、改善卵泡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受精卵着床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
2025-01-13人气:18555
人气:15578
人气:15302
人气:15091
人气:1484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药学报
期刊人气:3757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5615
国内刊号:13-1214/R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550
影响因子:1.700
影响因子:0.410
影响因子:1.433
影响因子:1.5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