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华蜜蜂拥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的优点,不仅如此,还不与种植业争地、争水、争肥料,不与养殖业争草、争饲料,不需建厂房,不会产生“三废”,授粉改善生态环境等特点。因其低成本高回收也作为山区“短、平、快”的脱贫致富项目。在养蜂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养蜂人员能力分三个阶段:短期培训“能养蜂”阶段,把《蜜蜂生物学》学透,称之为“会养蜂”阶段;在“会养蜂”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养蜂技术和蜂场的经营管理,达到“养好蜂”阶段。
黔东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1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8℃。森林覆盖率达65%,蜜源植物资源丰富,适合养殖土蜂。特别是以雷公山、月亮山等山区为中心的原始植被分布区,人迹罕至,海拔高低悬殊,蜜源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更适合养殖土蜂。这几年,黔东南各地掀起土蜂养殖的热潮,许多乡镇从外地大量购买中蜂种,少的几十群,多则几百群。由于土蜂养殖者在养殖土蜂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土蜂养殖入门培训,养殖过程中,土蜂死亡和飞逃数量较多。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一套适合本地区的土蜂养殖技术。土蜂养殖技术明白卡总结浓缩了10条土蜂养殖技术,作为黔东南山区土蜂养殖快速入门的短期培训教材,让土蜂养殖者快速入门,把蜂“留住”。
1、初学土蜂养殖存在的误区
思想观念误区:土蜂引进后就坐等摇取蜂蜜,不去钻研养蜂技术,效仿传统的养蜂方法,认为传统方法饲养的土蜂从来不管理,还是照样繁殖、取蜜,但是活框新法饲养的土蜂必需要具备一定的养蜂专业技术。因此,土蜂引进前必须接受一定养蜂基础知识培训。管理不到位:在蜂群的管理上,养蜂人第二天的工作内容要提前考虑清楚,不要到蜂场后不知道做什么。过度管理:勤翻勤看,过度干扰蜂群。管理上特别精心,生怕蜜蜂出现什么问题,经常查看,而每一次检查对土蜂的正常生活都是一次干扰。取蜜一扫光,不给蜂群留饲料。只讲收入,不讲投入,都是初学土蜂养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2、土蜂养殖“十二字”经
蜜足:外界蜜粉源丰富、箱内蜜粉充足;王新:当年新王、产卵能力强;脾新:中蜂喜新脾厌恶旧脾、及时更换旧脾;群强:6脾足蜂以上不分蜂;无病:健康无病虫、箱内清洁卫生;营销:摇取蜜后及时卖完蜂蜜。
3、蜂场的布局
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蜜蜂品种,适宜于山区、半山区生态环境饲养。土蜂不会像意蜂一样充分利用大宗的蜜源和长途运输,根据土蜂特性,土蜂养殖要根据蜜源植物的分布现状进行养殖,同一个位置不适宜大规模饲养。土蜂飞行距离较短,一般半径在2.5km以内,大规模养殖后因一年四季蜜源植物轮供不均,容易出现蜂蜜产量少,甚至无蜜现象,蜂群易飞逃,发生盗蜂行为,到了冬季蜂群会出现饿死等现象。因此,每个土蜂养殖场控制饲养20群左右,每个养殖场之间相距半径在4km以上。
4、土蜂场选址及摆放蜂群
蜂场要选择背风向阳,地面清洁干燥,周围有大量蜜源作物的地方。在摆放蜂群以前,要根据蜂群数量、场地大小和饲养方式,以便于管理、不易引起迷巢和发生盗蜂为原则,预先做好计划。蜂箱摆放坐北朝南,尽量利用山区地势高低起伏的优势放置蜂群,蜂箱相距2m以上,避免蜂群摆放在风口上。摆放蜂群时,用砖将蜂箱垫起约5cm,避免湿气沤烂箱底。蜂箱左右保持平衡,后部稍高于前部,防止雨水流人。蜂群的巢门通常朝南或偏东南、西南方向。在南方常有胡蜂、天蛾、蚂蚁、白蚂蚁等敌害,要用高30cm左右的箱架将蜂箱架起。土蜂场选址的五忌:一是不能将蜂场建在铁路、工矿(化工厂、农药厂、制糖厂、果脯厂、采石场等)和牧场畜棚附近,以免蜂群受到震动、干扰或中毒;二是不应建在高寒山区的山顶、容易产生强大气流的峡谷、容易积水的低洼地,以免蜂群受到寒风吹袭和潮湿的困扰;三是不宜将蜂场建在水域广阔的水库、湖泊以及与蜜源隔河相望的地方,以免蜜蜂被大风刮入水中,蜂王交配时也容易落水溺死;四是不要将蜂场建在稻田旁等容易打农药的地方;五是不能不经调查周边蜜源植物,盲目建立固定蜂场。
5、土蜂群的移动
摆放好的蜂群不要随便移动。如果不得不移动,可一次左右移动o.3m、前后移动o.5m。安全的移动方法是把蜂脾卡好后移动到半径2.5km以外。
6、土蜂群的饲喂
饲喂必须在天黑之后进行。饲喂量以蜜蜂在第二天天亮之前吃完为好。当巢脾上的封盖蜜每脾低于1个手指宽度就要进行补助饲喂。饲喂分奖励饲喂和补助饲喂。奖励饲喂是在蜂群繁殖期,蜂群储蜜尚足的情况下,为刺激蜂王多产卵和工蜂积极育虫而采取的给蜂群饲喂稀糖水或稀蜜水的饲喂方式。一般糖(蜜)与水的比例为1:1,每天或隔天饲喂1次。较强蜂群每群每次o.2kg左右,较弱群喂量适当减少。补助饲喂是指蜂群贮蜜不足时,在短时期内给蜂群大量补充饲料的饲喂方式。补充饲喂最好补给蜜脾,在无蜜脾时,可补喂糖(蜜)与水的比例为2:1的浓糖(蜜)水。每次强群饲喂1.5kg左右,3~5天补喂足。大流蜜到来前摇出喂进的饲料。饲喂器中应放浮板或草杆,防止蜜蜂采食时淹死。蜜、糖和蜡不能滴在蜂箱外面,如果滴在蜂箱外面,必须及时清洗干净。
7、加脾(巢础),扩大土蜂巢
加脾就是向蜂群中添加空脾。适时扩大蜂巢是蜂群发展的关键技术。当挡板外趴满蜜蜂时就可以加空脾扩大蜂巢。当蜂群发展到7~8脾就可以人工分群了。
8、土蜂群的人工分群及合并
8.1 人工分群
从一个或几个土蜂群中,抽出一些子脾、蜜脾和数框蜜蜂组成一个新蜂群,并介绍进蜂王或王台,叫人工分蜂,这是蜂场有计划地增殖蜂群的有效手段。当蜂场蜂群出现成熟王台后就可以人工分群了。在蜂场上选取一群7~8脾蜂的蜂群作为分蜂群,把分蜂群移开半个蜂箱的距离,在此位置上加入一个空蜂箱作为交尾群,分蜂群与交尾群巢门方向一致,尽量做到分蜂群与交尾群的巢门位置与原来分蜂群的两个巢门位置一致。从中挑选一张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和一张蜜粉脾(注意脾上不要有蜂王和王台,如果脾上有王台要毁掉,有蜂王要把蜂王抓回原群),放人一空蜂箱组成交尾群。第二天,把成熟王台介入交尾群。诱台后2天或诱人处女王后1天进行第一次检查,1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检查,如果蜂王已经产卵,表明蜂王育成,可以从其他群抽调一脾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把脾上的蜂抖掉在原蜂群后再加入交尾群,交尾群迅速发展成一群生产群。也可利用蜜蜂采集半径2~3km的特性。发现蜂群有成熟王台,在这群蜂里选3~4脾带蜂带子连蜂王一起放入另一空箱,用卡条卡好脾,搬离半径2.5km以外。原群保留一个优质成熟王台,其余的王台毁掉。
8.2 土蜂群合并
土蜂群合并指将两个土蜂群合并成一个土蜂群的过程。合并方法有直接合并法和间接合并法。早春繁殖时未达到最低标准起步群势的土蜂群,晚秋时群势太弱不能安全越冬的土蜂群,蜂王衰老群和失王群都应及时合并。把无王群并入有王群,把弱群并人强群。合并前需将两群逐日靠拢(一次左右移动o.3m、前后o.5m)。合并前用喷壶里装上水,水里加上些酒或香精,把要合并的两群蜜蜂喷成雾状(每只蜜蜂都要喷到,翅膀成雾状即可)后可直接并入。间接合并法是将有王群放在一巢箱,无王群(或已取走王的弱群)放入继箱,两箱中间放一铁纱或钻有许多小孔的报纸,使两群蜜蜂暂时不能直接接触,经过1~2天,群味相混,蜜蜂已咬破报纸,或撤除铁纱,两群蜜蜂不再互相撕咬,便可把两群蜜蜂合并在一起。此法适于非流蜜期,以及失王已久、老蜂多、子脾少的蜂群。对失王已久的蜂群,在合并前,先补给1~2框幼虫脾,1~2天后再并入其他群。
9、密集群势,常年保持蜂脾相称
一般一框巢脾两面爬满蜜蜂叫蜂脾相称。春季,蜂群繁殖初期,气温较低,且不稳定,为了提高蜂群的保温能力,就应密集群势,使蜂多于脾。随着气温的回升,新蜂的出房,蜂群进入增殖期,蜂脾关系可逐步过渡为蜂略多于脾和蜂脾相称。气温稳定,外界蜜源流蜜,蜂群进入强盛期,为了防止分蜂和蜂群降温,蜂脾关系可调整为脾略多于蜂或脾多于蜂。采蜜期过后,群势下降,蜂脾关系宜调整为蜂脾相称。
进入秋繁后,由于气温下降,蜜源条件差,为防止盗蜂和加强保温,培育健康越冬蜂,蜂脾关系应调整成蜂略多于脾。而整个越冬期,应尽量保持蜂脾相称。越夏期缺蜜、越冬前要进行补助饲喂,喂到脾均有三指宽以上的封盖蜜。越冬时可用稻草打成草帘给蜂群保温。春繁包装从1月下旬开始,隔天奖励饲喂o.2kg左右糖(蜜)直到大流蜜季节(油菜花期)。大流蜜期到来前把饲喂的糖蜜摇出作为饲料。
10、土蜂群的检查
土蜂群应每隔5~6天检查、毁除一次王台(检查有蜂王才能毁台),并将蜂王一侧前翅剪去1/3,或在巢门口加防逃片,以防意外分蜂。检查的内容包括蜂王情况、蜂脾关系情况、子脾情况、蜜粉储存情况和病虫害情况,检查蜂群时割去多余的雄蜂房。
李上星,谭光仙,姚源海.黔东南山区中华蜜蜂(土蜂)的养殖技术[J].现代畜牧科技,2019,(10):14-16.
基金项目:凯里市科技计划项目:凯教科合[2016]24号
分享:
蜜蜂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等特点,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养蜂不仅可以生产营养丰富的蜂产品,同时可以通过蜜蜂授粉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并具有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功能[2]。
2023-10-30仁怀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仁怀市持续加大农业产业发展力度,以酒用高粱为主导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特色优势产业结构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生态畜牧、蔬菜等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23-09-23本文总结了蜜蜂授粉在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结果表明,贵州的猕猴桃园均以人工授粉为主,蜜蜂授粉占比较小,贵州省猕猴桃授粉面临人工授粉成本较高、对蜜蜂授粉接受度低的双重挑战;中蜂蓝莓授粉技术体系已较为成熟;为油茶授粉需在油茶林附近及林下套种其他冬季蜜源植物;火龙果授粉需先利用一定条件的人工诱导。
2021-09-08蚕桑产业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蚕农收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经济常态下,江苏省作为蚕桑生产主产区,需要深入研究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家蚕省力化高效饲养技术,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家蚕饲养自动化、规模化以及省力化等技术的发展,实现对桑蚕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为蚕桑产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1-09-08寄生蜂与其寄主昆虫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制约关系,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极为重要,是极具开发前景的一类昆虫。转录组可以反映特定状态下基因的表达模式。转录组测序给寄生蜂等非模式生物的研究带来了机遇。本文在检索寄生蜂转录组序列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针对寄生蜂转录组的测序现状和初步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021-04-02为了探明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设置了放蜂距离和放蜂数量对褐飞虱寄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距离放蜂点较近缨小蜂的寄生率较高,距离越远寄生率越低,但距离3m和5m的寄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寄生率也随放蜂数量增加而极显著升高,当蜂种与褐飞虱的数量比超过10︰1,寄生率趋于稳定,维持在96%以上。
2021-04-01在海安桑蚕业这一富民产业、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该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如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桑蚕产量减少,桑蚕养殖机械化水平不高,桑蚕制品销售模式过于传统等,提出了建设规模化桑蚕文化园、企校联合推进技术研发、积极响应东桑西移政策等对策建议。
2021-03-29本标准规定了在网室隔离条件下,春油菜制种中实施壁蜂辅助授粉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干旱生态条件下,北方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网室隔离条件下的授粉作物可参照执行。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020-12-05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桑树的种植面积,桑树在蚕桑产业生产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蚕丝市场不稳定,养蚕经济效益比较低,加之蔬菜和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的收入比较高,一些养殖户开始放弃养蚕转而开始蔬菜和中草药的种植,导致蚕树的面积不断减少,造成总体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
2020-11-19对于球囊菌的相关研究在近些年才逐渐推广起来,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受到测序技术以及组装软件的制约,导致对其基因组信息的信息补充始终不够完整。本文所采用的RNA-seq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形式来对其进行测序等研究,并对其基因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
2020-10-24人气:2392
人气:1828
人气:1562
人气:1300
人气:10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蜂业
期刊人气:154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412-4367
国内刊号:11-5358/S
邮发代号:82-567
创刊时间:193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437
影响因子:0.110
影响因子:0.486
影响因子:0.147
影响因子:0.10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