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铜仁市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10-30    10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文章介绍了铜仁市蜂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产业主体培育,扩大产业规模;加大蜂业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值;加强蜂业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口碑;增强良种意识,优化蜂种结构;构建人才培育体系,完善人才输送的发展建议。

  • 关键词:
  • 发展对策
  • 蜂产业
  • 蜂产品
  • 蜜蜂养殖
  • 铜仁市
  • 加入收藏

蜜蜂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等特点,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养蜂不仅可以生产营养丰富的蜂产品,同时可以通过蜜蜂授粉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并具有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功能[2]。大力发展蜂产业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号建议的答复》明确提出以黄平、黎平、天柱、台江、雷山、麻江、德江、沿河、江口、松桃、印江为中心,品种选择华中型中华蜜蜂,划分为东南、东北部中蜂产业带。同时为推进贵州省养蜂业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发展,贵州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安排畜牧业绿色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在凤冈县、松桃自治县、黄平县开展蜜蜂养殖场标准化建设、良种蜂王补贴等试点工作,为贵州省下一步建设标准示范场及养蜂补贴等工作推广示范提供参考[3]。铜仁市作为贵州省蜂产业政策的惠及区,在蜂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本文对铜仁市蜂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推动铜仁市蜂蜜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蜜都”和百亿产业集群提供参考。


1、铜仁市蜂产业发展现状


1.1 蜜蜂养殖

铜仁市作为传统的养蜂地区,具有一定的养蜂基础。截至2022年,全市蜂群饲养量达到15.67万群,有养蜂企业9家,合作社29个,登记注册养殖场258个,20箱以上养蜂场(大户)359个,100箱以上蜜蜂养殖户86户,主要养殖品种为中蜂和意蜂,蜂蜜年产量5 154.08 t, 综合产值20.36亿元[4]。

1.2 蜜源条件

铜仁市水热气候条件佳,蜜源植物丰富、优质,有集中连片蜜源植物基地4万hm2,主要是刺槐、五倍子、油菜、柑橘等[5];建有木本蜜源植物基地215个(1.28万hm2),草本蜜源植物基地71个(5 513 hm2),相对集中连片油菜蜜源植物基地120个(5 087 hm2),精品水果蜜源植物基地121个(1.84万hm2)[6]。

1.3 蜂产品品牌

铜仁市本土培育的蜂产品主要有德江县茂强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紫荆蕾”蜂蜜,沿河自治县蜂产品加工厂生产的“王浆蜜”,铜仁追花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追花族”等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1.4 蜂产业建设

铜仁市引进成都大农科技有限公司,协议投资25亿元发展蜂产品总部经济,在建项目有蜂产业大数据平台、储蜜基地、蜂蜜产品加工厂、总部基地等。其子公司追花族科技有限公司将智慧养蜂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采集各地蜂场近5万个,记录蜜源近40种,形成“全国蜂场大数据”“全国蜜源大数据”“全国花期蜂场迁徙”“实时监控与全程溯源系统”,构建起中国蜂产业大数据平台[7]。追花族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办理蜂蜜产业出口资质备案,正式取得出口资质,同时取得GMP、HACCP、ISO9001等产品资质认证;凯德加工厂于2021年10月完工投产。一期已建设完成蜂蜜生产车间GMP十万级净化标准,建设面积3 600 m2,年产能3 000 t, 总投资5 000万元;二期瓶灌(桶)装全自动生产线于2022年2月28日完成瓶灌装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并投产;三期蜂蜜饮料生产车间现处于待装修状态;太平镇马马沟示范蜜博园(总部基地)项目已完成自然资源局测绘影像资料拷贝收集,正在进行蜜都总部基地整体规划方案设计中[8]。

1.5 蜂产业支持政策

《铜仁市农村产业革命林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6]提出发展林下养蜂等林下养殖产业集群,2019年林下养蜂和森林景观利用试点示范工作,2020年林下养蜂5万箱,2021年林下养蜂10万箱,着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不占地、不争水的绿色养蜂业。重点支持推广运用新型蜂巢,促进当地林木、油茶及其他果树、农作物、牧草授粉,增加蜜蜂产业的产出效益,提供营养丰富、功能多样的高质量蜂产品,推进产业发展。2023年全市规划发展蜂群20万箱(中蜂15万箱、意蜂5万箱),实现蜂蜜产量6 000 t, 综合产值40亿元,在全市打造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5个以上;推进木本蜜源植物、草本蜜源植物、精品水果蜜源植物、粮油蜜源植物等蜜源基地建设,对现有刺槐、柑橘、板栗、枇杷等木本蜜源林进行抚育、改造,强化蜜源植物基地管护。在松桃自治县、德江县、思南县、石阡县、沿河自治县建设白三叶等草本蜜源植物基地,新建草本蜜源植物基地建设面积1 333 hm2。大力推进精品水果蜜源植物基地建设,2023年规划建设3 333 hm2,2025年有效利用林地面积2.33万 hm2,发展林下养蜂70万箱,重点在松桃、碧江、江口、思南等县(区)大力发展油菜相对集中播种,扩大农作物蜜源基地面积,种植集中连片油菜蜜源植物基地6万 hm2以上[9]。


2、存在的问题


2.1 蜂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铜仁市大部分蜂场是以户为单位的自主经营模式,养蜂高度分散,有的到外地放养,不易集中。蜜蜂饲养规模小导致蜂蜜商品化生产程度低,生产方式以传统手工为主,生产效率较低。受中蜂囊状幼虫病、蜡螟、欧洲幼虫腐臭病等病虫害威胁,影响农户饲养蜜蜂的积极性。蜜源植物基地分散,农户种植油菜的随意性较大,对油菜蜜源基地进行提前规划难度大,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合作社与企业的产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加上农户分散经营,导致在创建本土品牌过程中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本土品牌发展壮大受限。

2.2 蜂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目前铜仁市蜂产品大部分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缺乏深加工手段,产品附加值不高,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蜂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其价值主要集中在蜂产品本身,没有附加的品牌价值,经济、社会效益较低。本地蜂农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和经验,重产量、轻质量的问题突出,没有按照蜂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导致市场上蜂蜜、蜂花粉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对商标注册和产品宣传不重视,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2.3 蜂产品的品牌建设不足

受市场接受程度以及品牌成熟度的影响,目前铜仁市生产的蜂蜜产品在国内线上线下销售存在一定困难。铜仁市虽有部分蜂产品品牌,但品牌数量较少、知名度较低,缺少市场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品牌,品牌建设力度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铜仁市本土蜂产品企业多是蜂农自主创办,企业的管理经营由蜂农决策,缺少专业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企业内部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对蜂产品品牌的建设认知不足,品牌战略的制定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执行方式,其认知多停留在简单的商标注册等阶段,对品牌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不够重视,严重制约了本土蜂产品发展。此外,铜仁市许多本地蜂产品企业及合作社由于规模化程度低、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对于“国家级农产品”“省(市)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等品牌的申报和建设缺乏经验和意愿。

2.4 蜜蜂良种繁育意识差

蜜蜂养殖最好的蜂种是当地蜂种,对当地的环境和气候适应能力强。铜仁市多数地区缺乏对当地蜂种的认知和培育意识,在发展养蜂过程中盲目从沿海等气候环境差异较大的地区引进蜂种,导致环境不适应,加之养殖技术落后,使蜜蜂病虫害暴发流行,致使蜂群死亡和飞逃,造成较大的损失。在培育蜂种方面缺乏培育优良蜂种的意识,多数蜂场为自繁自养,蜂群的抗病能力和生产性能不强。

2.5 养蜂专业人才缺乏

与其他行业不同,养蜂企业(合作社)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和技术,在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要求更高。铜仁市各县(区)虽然明确了人员负责蜂蜜产业发展工作,但人员变动性大,且大部分县(区)均没有养蜂相关专业人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蜂产品质量意识差,标准化饲养技术落后,导致技术指导和支撑力度不足。加上铜仁市的养蜂企业(合作社)多以户为单位,人才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对互联网业务的开展仅停留在开网店等基础业务上,对于如何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宣传蜂产品和运营维护蜂产品的业务认知不足,力不从心。


3、发展建议


3.1 加强产业主体培育,扩大产业规模

强化政府在蜂产业发展中的支持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完善的产业协同机制,加强蜂产业的经济资源整合,培育产业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等产业合作模式,优化蜂产业发展的经济结构。同时优化蜜源植物结构,调整蜜源分布和布局,形成持续有效的蜜源供应体系,构建完善的蜂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本地蜂产业,促进蜂产业规模化发展。

3.2 加大蜂业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值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不断创新,通过蜂产品加工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加工效率,构建标准化的蜂产品生产体系,提高蜂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蜂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帮助养蜂企业(合作社)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和产品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树立本土蜂产品品牌。

3.3 加强蜂业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口碑

本土蜜蜂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重视产品品牌宣传打造,创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蜂产品品牌。首先要加强蜂产业的人才培养,提高蜂产业的管理水平。其次蜂农、养蜂企业(合作社)和政府三者相辅相成,由政府主导建立蜂农和蜂产品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后要加强蜂产品的市场营销,提高蜂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培养提高蜂农、养蜂企业的品牌意识,利用自媒体、政府信息平台、产品推荐会、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宣传推广本地蜂产品,积极提升品牌知名度,讲好品牌故事,维护品牌声誉,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铜仁市地处武陵山脉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好,蜜源质量好、种类多。蜂产业的发展建设可依托独特自然环境和生态宝库培育本地特有的蜂蜜品牌。可借鉴新西兰以曼奴卡红茶树培育特有的“麦卢卡蜂蜜”,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蜜源,发展特色蜂蜜品牌,促进高质量发展。

3.4 增强良种意识,优化蜂种结构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参观学习、交流培训和讲座等方式,加强蜂农对良种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要优化并建立完善的蜜蜂良种鉴定和检测体系,提高良种甄选的精准性和准确度,更好地服务于蜂农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和激励,加大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培育壮大优质种蜂资源,使蜂农更容易获得具有优异性状和高产性能的良种蜜蜂,从而增加养蜂收益和效益。

3.5 构建人才培育体系,完善人才输送

政府和相关机构通过开设养蜂专业教学,为有志于从事蜂业的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出台各项鼓励政策,包括提供奖学金、补贴培训费用、税收优惠等,吸引更多人员从事养蜂行业;联合科研机构组织研究和培训计划,提高养蜂者的技术水平;建立行业协会,促进同行之间的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养蜂行业的发展壮大;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在线养蜂课程、知识库、技术论坛等,让养蜂者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樊莹,杜林,张立,等.贵州省蜜蜂养殖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建议[J].中国蜂业,2021,72(8):34-36.

[2]曾蜜,曾志将.江西省养蜂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成效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12):7-10.

[3]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官网.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号建议的答复[EB/OL].(2010-08-04).

[4]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官网.铜仁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要点[EB/OL].[2022-03-10].

[5]赵恬,王胤晨,袁扬,等.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J].蜜蜂杂志,2020,40(12):14-17.

[6]铜仁市人民政府官网.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农村产业革命林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EB/OL].[2019-12-04].

[7]刘怡珉.赋能高质量铜仁乘势而上借“数”腾飞[N].铜仁日报,2021-05-26(001).

[8]江佳佳,杜毅智,张一民.铜仁今年一季度四个重点农业项目签约资金五十亿元[N].贵州日报,2020-04-14(012).

[9]中国政府网.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通知


基金资助:“铜仁市蜂蜜产业发展研究”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招标课题(RWJDZB-2022-03);


文章来源:田华,毛昆,田文勇等.铜仁市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贵州畜牧兽医,2023,47(05):1-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蜂业

期刊名称:中国蜂业

期刊人气:156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412-4367

国内刊号:11-5358/S

邮发代号:82-567

创刊时间:193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