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做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小儿肠套叠在低频超声、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不同切面下均有较特异的超声表现,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s为14.6~34.8cm,RI为0.48~0.88。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肠套叠是小儿特别是婴儿期最常见急腹症之一,为伴有肠系膜结构的肠管套入相连接的另一段肠腔内所致[1]。本组就经过空气灌肠复位及手术治疗的80例小儿肠套叠的彩超图像进行分析,探讨彩超对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肠套叠80例,均系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小儿外科住院病例,年龄3个月~4岁,男58例,女22例,因阵发性哭闹,表现为阵发性烦躁和哭闹58例;间歇性腹痛,红果酱样血便34例;腹泻16例;肛诊引出大便14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72h,腹部触及腊肠样包块者42例(51%),未触及包块者38例(49%)。初诊误诊为痢疾的6例,误诊为肠梗阻4例。
1.2使用仪器及探查方法:采用GE-Vivid7及美国ATL超9HDI+ESP,凸阵探头(3.5~5.0MHz)及高频线阵探头(5~10MHz)。患儿取仰卧位,先应用凸阵探头对患儿全腹部进行初步扫查,重点观察右下腹回盲部等套叠易发生部位,根据探头压痛点、有无异常包块、肠管扩张及肠间隙积液等超声表现确定感兴趣区,然后切换高频探头,对可疑包块做纵、横、斜等各种不同切面进行扫查,停帧观察并仔细测量肿物长度,套鞘到内筒的厚度,估计肠壁水肿程度,查找有无肿大淋巴结,肿块近端肠管有无扩张、积液征象,肠管蠕动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寻找套入的肠系膜动脉的血流信号及肠腔内液气的流动信号,采用低流速设置,选择彩色速度标尺2~24cm/s,壁滤波50kHz,取样容积2mm,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尽量减小(应<60°),先宏观观察套叠肿块内血流信号的稀疏或丰富程度,在显示血流的彩色信号部位采用PW多普勒取样,测量血流峰值流速Vs,阻力指数RI。
2、结果
本组80例肠套叠均经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证实。二维声像图特点:①低频条件下多表现为混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其近端肠管多有扩张,并可见其内来回波动的肠内容物回声。②高频条件下,肿块短轴切面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中心呈强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外围以多层环形强弱回声交替环绕。本组测量外圆最大直径6.8cm,最小直径1.9cm,中心圆最大直径3.9cm,最小直径1.3cm。③肿块纵向扫查呈“套筒征”,表现为对称的高低相间回声的多层平行结构,与上面“同心圆征”相对应。④斜切面呈“假肾征”。⑤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部分病例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无明显改变,部分病例被套肠段肠系膜血流明显减少,仅见一两处星点状血流信号甚至无血流信号(6例),阻力指数增高。测量其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s为14.6~34.8cm,RI0.48~0.88。以上病例均经临床灌肠复位治疗或手术治疗得到证实。
3、讨论
3.1肠套叠的发病原因:肠套叠系一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为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好发年龄多在2岁以下,4~10个月最为常见。男孩发病率较高,男女之比为3∶1。婴幼儿肠套叠几乎均为原发性,原发性肠套叠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病毒感染、胃肠蠕动紊乱以及婴幼儿肠系膜功能发育不够完善有关系[2]。肠套叠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便以及腹部包块等,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为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了新的检测措施。
3.2肠套叠二维声像图特。包括:①低频条件下多表现为混合性包块,周围可伴有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其近端肠管多有扩张,并可见其内有来回波动的肠内容物回声,有时其周围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回声。②高频条件下,肿块短轴切面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③肿块纵向扫查呈“套筒征”,远端肠壁形成肿块外层的鞘套,中间的套入部为折入的肠管、肠系膜以及肠内容物组成。“同心圆征”、“靶环征”及“套筒征”被认为是肠套叠这一特殊的解剖结构下形成特异性的超声图像[3-4]。④斜切面呈“假肾征”,此需与肠道肿瘤相鉴别,“同心圆征”、“靶环征”及“套筒征”有助于鉴别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下,62例动脉血流峰值流速<30cm/s,阻力指数低于0.7,12例被套肠段肠系膜血流明显减少,仅见一两处星点状血流信号甚至无血流信号,阻力指数增高,测量其动脉血流峰值流速最高达34.8cm/s,阻力指数最高达0.88。以上变化反应了肠套叠发展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在疾病早期,由于套入内容物少,相应组织水肿较轻,组织间压力小,血流动力学方面受影响变化相对较小,其血流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情进展,套入内容物越来越多,水肿加剧,肠壁肌肉痉挛,组织间压力增大,肠系膜静脉回流受阻,其血流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也相应增高,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发生缺血坏死。肠套叠发生不同阶段,其治疗方案选择也不尽相同。当早期肠管充血水肿,“同心圆”征中的弱回声层比例宽,套叠部位血流信号无明显改变,动脉血峰值流速可<30cm/s,阻力指数<0.8,适合空气灌肠复位或注水灌肠复位治疗,注水灌肠亦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随着痉挛持续时间延长,肠壁动脉受压及痉挛,血液供应减少或断绝,可造成肠管坏死,此时可见腹腔内肠管间积液,肠管高度扩张,套叠部分血流信号稀疏或无血流,频谱显示动脉血峰值流速偏高,阻力指数>0.8,需及时手术复位治疗[5-6]。本组6例病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稀少或无血流信号,阻力指数均高于0.8,手术结果表明,4例肠管明显肿胀,周围积液形成,呈暗红色,质地僵硬,温盐水纱布热敷后方恢复血运,另一例则出现肠管坏死而行切除。本研究资料表明:超声诊断肠套叠特异性高,既可定位,又可定性,方法简便易行,无放射线对生长发育期小儿的损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明确肠套叠的诊断,还可了解套叠部位肠管壁的血运情况,判断肠管壁的缺血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并可引导空气灌肠复位或注水灌肠复位,避免因治疗方法的不当延误手术时间而导致肠坏死,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3.3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治疗:阵发性哭闹(腹疼)、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是肠套叠的4个主要症状。当4个主要症状都具备时,诊断是很容易的,但在早期,上述症状往往不全具备,只具备1~3个,此时询问病史至关重要,有阵发性哭闹或阵发性呻吟或烦躁不安时,就应首先考虑肠套叠。本组中22例只表现为阵发性呻吟或烦躁,而无典型的阵发性哭闹病史。在诊断不明确时,用空气灌肠做X线检查,既可作为诊断,又可起到治疗作用。肠套叠早期,采用空气灌肠复位多能成功[7-8]。本组中肠坏死8例,其中4例年龄为3月龄,另4例分别为6月龄和9月龄,说明年龄越小,肠坏死发生率越高,可能与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发病确切时间不好确定有关。
参考文献:
[1]满江红,龙华,苏畅.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26(6):361-363.
[2]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9.
[3]韩新洪,袁华.高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意义[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16,17(5):357-358.
[4]尚克中.中华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03-808.
[5]赵忠,李振敏,戚胜杰,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选择复位方式中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4):225-227.
[6]佘亚雄.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0-239.
[7]金先庆,陈文龙,雷培云,等.小儿肠套叠血清胃泌素的测定观察[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8,37(l):40-42.
[8]江涛,罗慧军,彭洪波,等.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15,l6(l):206-207.
陈婷婷,荣阳,张剑.彩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5):160-161.
分享:
瞳孔变化是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瞳孔大小、瞳孔对光反射(pupillightreflex,PLR)和双侧瞳孔大小的差异(瞳孔不等大),可以提供关于视神经和动眼神经功能状态的信息。瞳孔变化有助于评估昏迷、惊厥、休克和中毒病人的病情以及评估药物(止痛药、镇静剂和麻醉剂)的治疗效果。
2025-04-08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理改变主要是浅表或内脏动静脉血管壁发育异常导致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动静脉的迂曲扩张破裂出血、动静脉瘘及动脉瘤形成,可累及口、舌、耳、唇、面部及指甲等体表黏膜毛细血管及肝、胃、脑、心、肺等内脏器官的血管。
2025-04-08急腹症作为临床妇产科中较为多见的一类病症,主要类型包含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出血性输卵管炎、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以及胎盘早剥等。由于这些疾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无法作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因此,临床上需要依赖影像学的检查来辅助诊断。超声检查作为妇科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其操作简单、无创且性价比高。
2025-04-02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在普通人群中高达65%[1],超声检查已成为甲状腺结节诊断和评估的首选手段[2]。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评估系统,主要用于初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程度。
2025-03-26肩袖撕裂是导致肩部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研究发现在肩部疼痛患者中,肩袖撕裂占比约30%~70%,对患者肩部运动功能影响较大[1]。然而,肩部疼痛并非肩袖撕裂的典型症状,肩周炎、颈椎疾病等亦可引起肩部疼痛[2]。因此,临床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进一步对肩袖撕裂进行诊断。
2025-03-25妇科急腹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常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多威胁。此类急腹症可能涉及妊娠有关问题,如异位妊娠、流产等,且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黄体破裂等亦会诱发妇科急腹症。
2025-03-22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国10%~15%的脑卒中患者为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3-4]。与老年患者相比,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更为复杂,严重影响患者个人及家庭生活,削弱社会生产力[5]。因此,对青年脑卒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控制病情发展,对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20PCI术后部分患者会有支架移位、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内再狭窄等情况发生,临床上需要定期复查支架[3-4]。支架的复查技术主要依赖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artery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CTA),但上述方法均属于有创检查,有时难以被患者接受。
2025-03-14目前,临床上多通过刮宫手术来治疗绝经后阴道出血,但其对手术技巧的要求很高,而且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临床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疾病的诊治十分困难[4-5]。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成像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在妇产科方面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表示该技术于未来临床上会有良好应用前景[6]。
2025-03-10基于常规超声(US)的cTI-RADS分类被广泛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该系统将TN分为5类,1~3类(良性)和5类(恶性),结节一般情况下超声特征相对明显,利于诊断[3]。但cTI-RADS4类结节US特征易出现重叠,可能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明显钙化或血流信号、包膜不完整等,仅凭借US检查难以做出确切诊断[4]。
2025-02-21人气:18518
人气:15533
人气:15047
人气:14746
人气:1303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期刊人气:2844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4477
国内刊号:13-1148/R
邮发代号:18-136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