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标准切面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筛查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行早孕期超声筛查的1 8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实施超声标准切面扫查。观察孕11~13+6周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情况,评价早孕期超声标准切面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筛查作用。结果筛查的1 860例孕妇共有1 897例胎儿,其中10例胎儿经随访检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超声标准切面诊断结果显示9例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超声检出率为90.00%。超声标准切面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00%、100.00%、99.95%。不同孕周早孕期胎儿的头胸部正中矢状断面、侧脑室水平横断面、小脑及后颅窝池断面、脊柱长轴断面的超声显示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采用超声标准切面能够有效检出异常,各标准切面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有较高的显示效果,且不受孕周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为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其作为人体神经系统主体部分,发育过程中任何时期出现异常都将导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病率较高,在先天性胎儿异常中占40%~50%,在妊娠期胎儿死亡原因中占75%,一旦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胎儿存活率、出生后生存质量会显著降低,因此及早诊断并进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认为早孕期明确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能够有效减轻孕妇生理及心理上的创伤,对提高人口出生质量也有明显作用。近年来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胎儿结构畸形筛查有了明显进展,以往只能在中孕期、晚孕期进行准确诊断,现在早孕期进行有效筛查已成为可能[3,4]。超声影像对早孕期孕妇的检测已不局限于常规生物学测量与21-三体综合征检测,还能检测胎儿解剖结构,如头部、颈部、心脏、胸腹部、脊柱等,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与脑构成,是机体神经系统的主体,胎儿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后引产是主要的妊娠结局,超声在早孕期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接收的行早孕期超声筛查的1 8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孕期超声标准切面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筛查作用,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接收的行早孕期超声筛查的1 8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胎儿1 897例,孕妇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7.86±5.32)岁;孕11~11+6周胎儿152例,孕12~12+6周胎儿1 168例,孕13~13+6周胎儿577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品牌:美国GE公司;型号:E10)对所有孕妇进行扫查,探头型号为C1-5-D,选取预设条件NT+DV,进入扫查界面。孕妇取平卧位,对早孕期胎儿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和测量,并对胎儿结构进行多切面扫查。(1)头胸部正中矢状断面:在头臀长断面基础上对探头位置进行调整,并将图像放大,获得头胸部正中矢状断面,观察胎儿鼻骨和脑桥、中脑等颅内结构显示情况,测量NT厚度。(2)侧脑室水平横断面:调整探头角度,使声束平面由胎儿前额进入,此时声束可通过侧脑室水平扫查颅内结构,该断面即为侧脑室水平横断面,通过该断面观察胎儿颅骨强回声环和脑中线、侧脑室等颅内结构显示情况。(3)小脑及后颅窝池断面:对探头角度进行调整,使声束平面向胎儿尾侧略微偏转,获得小脑及后颅窝池断面,观察颅骨强回声环和脑中线、丘脑、小脑、脑干等结构显示情况。(4)脊柱长轴断面:胎儿自然姿势下将探头放置于胎儿正上方,并对探头方向进行调整,获取胎儿脊柱长轴断面,调整图像大小,观察胎儿背部皮肤显示情况。上述切面所要观察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显示清晰计为2分,大部分结构显示清晰计为1分,显示模糊或不显示计为0分,记录四个断面的显示情况。
1.3诊断标准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超声诊断结果主要以孕妇产后随访结果或引产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超声标准切面的诊断结果及效能分析
筛查的1 860例孕妇共有1 897例胎儿,其中10例胎儿经随访检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超声标准切面诊断结果显示9例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其中6例仅有一处异常,包括2例露脑畸形、2例脊柱侧弯畸形、1例无脑畸形及1例全前脑畸形;3例合并两处以上异常,包括露脑畸形伴开放性脊柱裂1例、无脑畸形伴脊柱后凸侧弯畸形、开放性脊柱裂1例、无脑畸形伴开放性脊柱裂1例。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超声检出率为90.00%(9/10)。超声标准切面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00%(9/10)、100.00%(1 887/1 887)、99.95%(1 896/1 897)。
2.2不同孕周早孕期胎儿在各超声标准切面上的显示情况分析
不同孕周早孕期胎儿头胸部正中矢状断面、侧脑室水平横断面、小脑及后颅窝池断面、脊柱长轴断面的超声显示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不同孕周早孕期胎儿在各超声标准切面上的显示情况分析(n/%)
3、讨论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胚胎外胚层发育形成,胚胎发育第3周初外胚层细胞快速增殖,于尾侧轴线形成原条,原条细胞在内外胚层间增生,并向头侧、左右两侧铺展成中胚层,此时原条头端细胞快速增生,向深面凹陷,同时于内外胚层中轴线向头侧生长形成脊索,在脊索诱导下外胚层背侧增厚形成神经板,胚胎发育第3周末神经板两侧形成神经褶,较薄的中央部向下凹陷形成神经沟,然后随着胚胎发育形成完整神经管并在孕6周末完全闭合,孕6周胚胎神经管前端会形成一单脑泡,在孕8周可被超声发现,孕9周后大脑半球逐渐形成,至孕10周分为左右两侧大脑半球,孕11周后单脑泡退缩到颅脑后部,脊柱、第四脑室和与之相连的小脑延髓池均能在超声下显示,至孕11周时胎头大体结构已经能够清晰显示[5,6]。因此孕11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大体结构已基本成型,这为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超声筛查提供了基础。
以往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主要于中、晚孕期进行,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早孕期胎儿NT筛查的普及,早孕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成为现实[7]。目前临床已有相关研究证实超声对早孕期胎儿解剖结构显示率较高,通过超声标准切面能够有效将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显示出来[8]。本研究结果中,10例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经早孕期超声检出9例,检出率高达90.00%;超声标准切面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也分别高达90.00%、100.00%、99.95%,证实了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确切价值。同时本研究中,中枢神经系统显示断面主要包括头胸部正中矢状断面、侧脑室水平横断面、小脑及后颅窝池断面、脊柱长轴断面,四个断面的超声影像显示效果均较高,分别比较各断面不同孕周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显示情况,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标准切面能够有效显示出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且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显示与孕龄无关,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主要包括露脑畸形、无脑畸形、全前脑畸形及开放性脊柱裂等。中孕期胎儿无脑畸形、露脑畸形有典型声像图特征,无脑畸形以颅骨强回声环缺失、脑组织严重减少甚至消失为主要表现;露脑畸形则以颅骨缺失、脑组织浸泡于羊水中、表面有脑膜包裹为主要表现。本次研究显示,早孕期即能够通过超声特征诊断无脑畸形或露脑畸形,孕10周前存在胎头径小于胸径、胎头侧不规则凸起、横切面头侧失去正常椭圆形即可怀疑存在无脑畸形或露脑畸形,孕11周即可确诊[9]。全前脑畸形又称之为前脑无裂畸形,其属于脑中线结构异常,常合并面部畸形,根据脑部结构异常的严重程度可将之分为叶型、半叶型和无叶型,不同类型的全前脑畸形有不同声像图表现,早孕期胎儿无叶型全前脑表现为颅内巨大无回声区,颅脑横切面典型蝴蝶征消失,丘脑融合,脑中线消失,半叶型全前脑则以侧脑室前角融合、后角分开、见单个原始脑室与部分脑中线、丘脑融合及枕后叶部分形成为主要表现,叶型全前脑胎儿通常有正常的面部结构,超声诊断困难[10]。开放性脊柱裂主要指一组导致脊髓压迫及椎骨畸形的神经管缺陷,主要因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的后神经孔闭合不全所致,其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脊柱强回声带走行失常、弯曲成角,胎儿背侧皮肤回声连续性中断,而且中断位置可探及膨出包块,横切面显示椎弓未闭合[11]。
早孕期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的超声标准切面异常声像图表现如下[12,13]。(1)头胸部正中矢状断面: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可能表现出颅内外结构异常,若合并开放性脊柱裂则可表现出脑干宽度增加、第四脑室及小脑延髓池减小等颅内结构异常,若合并全前脑畸形则可表现出唇腭裂、独眼眶等颅外结构异常。(2)侧脑室水平横断面:无脑或露脑畸形往往表现为颅骨强回声环消失、脑组织消失或脑组织漂浮于羊水中;全前脑畸形表现为蝴蝶形脉络丛结构消失,仅见单一侧脑室;脑膨出畸形表现为颅骨强回声环连续性中断。(3)小脑及颅后窝池断面:该断面若有颅后窝池减小甚至消失或脑干宽度增加等异常表现,可高度怀疑开放性脊柱裂。(4)脊柱长轴断面:胎儿脊柱排列较为紊乱,走行异常,背部皮肤也存在连续性中断表现,往往提示开放性脊柱裂。本研究中存在的1例漏诊病例早孕期NT检查显示正常,颅内结构也未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后期随访孕18周超声发现脉络丛囊肿,24周消失,早孕期检查时并未出现。脉络丛囊肿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常见的轻微形态学异常,可发生于早孕期、中孕期,其中中孕期发生率较高,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其他结构畸形,大多单独发生的脉络丛囊肿可自然消失,预后良好,合并其他结构畸形往往预后较差[14,15]。本研究中脉络丛囊肿胎儿为单独发生,于孕24周自然消失。
综上所述,早孕期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采用超声标准切面能够有效检出异常,各标准切面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有较高的显示效果,且不受孕周影响。
参考文献:
[1]华方明,任苓,曾庆新,等.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影像诊断[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26(5).410-413.
[2]徐燕,茹彤顾燕等.妊娠11~13+6周超声结构筛查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24(8):569-572.
[3]张宏春,耿喆.超声筛选应用于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8):1380-1383.
[4]吴秋梅,翁宗杰;刘敏等.早孕期系统超声筛查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4):106-109.
[5]霍晓恺,刘泰石,解耀捏,等.早孕期超声筛查在胎儿结构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9):1071-1073.
[6]李宏丽,边莹,冯娟,等.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在早孕期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影像诊断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6):1260-1262.
[7]甄艳华,邱敬涛.卢学峰,等.11~13*+周系统超声检查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79-81.
[8]范娜.早孕期超声标准切面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可行性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5).475-477.
[9]杨续瑞.早孕期超声标准切面用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筛查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1):3572-3574.
[10]舒艳,蔡婷婷,查艺葆.应用超声诊断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价值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27(4).489-490.
[11]师晓娟,张鑫,张昕,等.超声结构筛查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7,23(12):2021-2024.
[12]张智,陈华芳,李培培,等.超声影像标准断面检查对早孕期筛查胎儿CNS异常可行性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5):1184-1186.
文章来源:齐艳,张建蕾,杨凯.早孕期超声标准切面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筛查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3):144-146.
分享:
瞳孔变化是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瞳孔大小、瞳孔对光反射(pupillightreflex,PLR)和双侧瞳孔大小的差异(瞳孔不等大),可以提供关于视神经和动眼神经功能状态的信息。瞳孔变化有助于评估昏迷、惊厥、休克和中毒病人的病情以及评估药物(止痛药、镇静剂和麻醉剂)的治疗效果。
2025-04-08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理改变主要是浅表或内脏动静脉血管壁发育异常导致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动静脉的迂曲扩张破裂出血、动静脉瘘及动脉瘤形成,可累及口、舌、耳、唇、面部及指甲等体表黏膜毛细血管及肝、胃、脑、心、肺等内脏器官的血管。
2025-04-08急腹症作为临床妇产科中较为多见的一类病症,主要类型包含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出血性输卵管炎、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以及胎盘早剥等。由于这些疾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无法作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因此,临床上需要依赖影像学的检查来辅助诊断。超声检查作为妇科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其操作简单、无创且性价比高。
2025-04-02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在普通人群中高达65%[1],超声检查已成为甲状腺结节诊断和评估的首选手段[2]。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评估系统,主要用于初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程度。
2025-03-26肩袖撕裂是导致肩部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研究发现在肩部疼痛患者中,肩袖撕裂占比约30%~70%,对患者肩部运动功能影响较大[1]。然而,肩部疼痛并非肩袖撕裂的典型症状,肩周炎、颈椎疾病等亦可引起肩部疼痛[2]。因此,临床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进一步对肩袖撕裂进行诊断。
2025-03-25妇科急腹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常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多威胁。此类急腹症可能涉及妊娠有关问题,如异位妊娠、流产等,且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黄体破裂等亦会诱发妇科急腹症。
2025-03-22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国10%~15%的脑卒中患者为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3-4]。与老年患者相比,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更为复杂,严重影响患者个人及家庭生活,削弱社会生产力[5]。因此,对青年脑卒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控制病情发展,对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20PCI术后部分患者会有支架移位、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内再狭窄等情况发生,临床上需要定期复查支架[3-4]。支架的复查技术主要依赖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artery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CTA),但上述方法均属于有创检查,有时难以被患者接受。
2025-03-14目前,临床上多通过刮宫手术来治疗绝经后阴道出血,但其对手术技巧的要求很高,而且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临床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疾病的诊治十分困难[4-5]。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成像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在妇产科方面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表示该技术于未来临床上会有良好应用前景[6]。
2025-03-10基于常规超声(US)的cTI-RADS分类被广泛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该系统将TN分为5类,1~3类(良性)和5类(恶性),结节一般情况下超声特征相对明显,利于诊断[3]。但cTI-RADS4类结节US特征易出现重叠,可能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明显钙化或血流信号、包膜不完整等,仅凭借US检查难以做出确切诊断[4]。
2025-02-21人气:18516
人气:15530
人气:15041
人气:14741
人气:1303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692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0101
国内刊号:11-2110/R
邮发代号:82-151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