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水准测量教学中微课导学模式的运用

  2020-10-24    25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水准测量是测量学三项基本工作之一,主要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因此,理解并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实施水准测量的前提和保障。在水准测量教学中应用微课导学模式,通过开展微课实现水准测量的实际操作演示,既让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水准测量的要点,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达到较高的教学水平。本文分析了水准测量微课的特点,介绍了个人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探究了微课导学模式在水准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 关键词:
  • 大地测量学
  • 学习兴趣
  • 教学效率
  • 教学质量
  • 水准测量
  • 加入收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微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水准测量微课的特点,介绍了个人微课制作与教学技巧,对微课导学模式在水准测量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1、水准测量微课的特点


水准测量微课除具一般微课的特点———简短精悍,突出重点、使用方便、互动性强外,[1]还有其独特的特点:第一,仿真动画、课堂讲授与实践实操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形象生动,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接受[2,3,4];第二,“思政教育”融入微课教学,在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同时,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培养科学创新、吃苦耐劳的素质;第三,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层次清晰,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应用性,真正做到服务教学。


2、微课制作与教学设计


2.1微课制作

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微课制作过程中着重考虑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易学、易懂,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用实践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避免单一说教,强迫式、填鸭式教学。学习本微课前应掌握高差和高程的概念,认识水准仪操作要领等知识[5]。本微课意在帮助学生学习水准测量的原理,为后续实施高差测量打下基础。

本文水准测量微课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录制,如图1所示。

图1水准测量微课录制内容安排流程

1)温故而知新

回顾上节课“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重点复习水准仪的概念、构造和使用方法。

2)情景导入

以生活中常见的“身高差”“跳高差”为例,引入高差测量问题,又以学校实验楼室内外高差的测量延伸到地面上任意两个点的高差测量,导入本次课需解决的问题。

3)水准测量的原理

教师重点讲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并用仿真动画的手段模拟水准测量实施过程。

4)实例

为了深入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列举了一个实例,并采用理论+实操的方式进行教学,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5)总结

总结本次课的知识点,一一罗列。

6)思考

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思考。让学生扫描二维码,观看红旗渠纪录短片,学习红旗渠精神,思考“水鸭子”的测量原理。

在微课实际录制与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录制时如果出现讲错等问题,不必中止录屏,只需把该部分内容重述,可以通过后期剪辑修改解决此问题。

2)重视后期制作。通过视频剪辑与修正,提高微课的观看质量。

2.2教学设计

本次课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难点采取了仿真动画与实践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了课堂授课环节无法呈现的效果,直观具体,便于理解和掌握[2]。

在微课设计方面采取了“温故而知新”→“导入”→“水准测量的原理”→“实例”→“总结”→“思考”的教学环节。首先是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再以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高差”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出了本次课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了“理论讲授+仿真动画+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直观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最后通过“总结-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微课教学中,学习红旗渠精神,学习“水鸭子”的测量方法,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微课导学模式在水准测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引导预习,助力学习

水准测量知识点概念容易混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区分梳理,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在利用微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然后观看微课,并结合教学设计的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比如:对于水准测量内容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在微课中借助情景导入本次的学习内容(本微课中,以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身高差”“跳高差”,引入高差测量的问题,接着对实际问题做拓展思考以探求其中蕴含统一的理论与解决方法(本微课中,以学校实验室内外高差的测量延伸到地面上任意两个点之间的高差测量);然后,引入水准测量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概括性的讲解,并用仿真动画的手段模拟水准测量实施过程,以帮助学生熟悉水准测量操作的步骤要领;最后,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水准测量的学习。微课导学模式能引导学生预习,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6,7,8]。

2)释疑解难,简洁扼要

在水准测量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点与操作细节,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解方式,会让学生感觉枯燥、难以理解,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导学模式进行教学,将水准测量教学中的重点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帮助学生轻松理解理论、把握操作要领,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质量。例如,在水准测量的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一旦在实际操作中忽略,就会对测量的数据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本微课中实现对水准测量操作流程的清晰展示,以及各个操作步骤要领的详细讲解,还包括在实际操作中所应注意的事项。这种教学方式直观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9]。

3)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水准测量教学中应用微课导学模式能够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对微课中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基础知识得到强化,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得到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若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不做笔记的话,课后很难做到很好的复习;而应用微课导学模式,教师把知识重点制作微课,学生随时都可以复习知识[10]。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对知识点进行适当拓展,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准测量教学中,微课导学模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次课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思考的模式,避免了单一说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适时加入仿真动画,生动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讲内容,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璐.微课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1):162.

[2]单昕艳.微课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9(31):167.

[3]李静.微课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0):129-130.

[4]王黎光,刘芹,冯俊琨.微课在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J].科技风,2019(30):44-45.

[5]贾玥.数字水准测量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展望[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8):61.

[6]张星.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智库时代,2019(43):205,218.

[7]陈宏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推进微课教学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0):224-225.

[8]杨裴裴,陈桂英.微课时期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177-184.

[9]陈卓.浅谈数字水准仪在水文测量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9(5):211-212,215.

[10]肖贤波,李会丽,杜琰,等.基于微信平台建构微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5):95-97.


杨毅,韩加宽,许梁.微课导学模式在水准测量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10):8-9+1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测绘地理信息

期刊名称:测绘地理信息

期刊人气:125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2095-6045

国内刊号:42-1840/P

邮发代号:38-316

创刊时间:197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