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GPSRTK测量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高速度、低成本在地籍测绘作业中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认可,为地籍测绘带来极大的便捷性和精准度。规定坐标位置内的三维定位结果完全可以得到GPSRTK技术的帮助,并将其测量精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精确到厘米,对外业作业的效率影响非常大。通过对GPSRTK技术进行简要介绍,详细阐述了其在地形地籍测量中的程序和方法,指出GPSRTK在复杂特殊地形地籍测量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GPS以其操作方便、定位精确以及不受条件限制的种种优点广泛应用于地形地籍测绘。GPSRTK的发展基础就是GPS定位技术,一台基准站和几个移动站组成了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基准站和移动站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接收卫星发送回来的实时测量数据,通过将两者之间进行无线连接完全可以将纠正后的测量数据再通过基准站传送给移动站,这就是移动站获得准确测量数据的方法[1]。对土地还有其附属物位置、附属物数量以及其使用状况都是地籍测量的主要任务,也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国土管理需要的完整数据材料也是由其提供的,因此本文主要对GPSRTK的含义、发展前景以及实际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1、GPSRTK技术
1.1 GPSRTK技术简介
GPSRTK技术就是指GPS测量技术和数据传递技术相结合,GPSRTK是GPS接收、数据传输机器以及软件系统的结合体,基准站接收机、移动站接收机以及数据链等是其三大主要部分。
在观察测试条件比较好的参考位置设置基准站接收机,将所有可以看到的GPS卫星信号进行持续接收,并通过数据链将观测站的坐标位置、观测到的实际数据、卫星追踪情况以及接收机的现实工作情况发送到外界,移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一时间,将从基准站传送出来的数据接收进来,并将载波相位整周出现模糊度的原因进行快速求解,基准点的坐标位置以及精度标准可以通过对所在点进行定位模型来获得[2]。
1.2 GPSRTK优点
随着GPSRTK测量技术和现代社会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链的传送逐渐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它被称为网络RTK,这项技术为数据链长距离传送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经过对其使用几年之后得到的经验,这个方法在合适的作业条件下,可以对10km之内的精度进行高度收集,工作效率也能随之提高。
将流动站的三维坐标进行实时计算是GPS测量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GPS测量附属于RTK测量技术,也是其优点之一,而RTK测量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观测时间短,也能对坐标进行实时计算,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如果对实际动态定位采用快速静止测量的方法,它的定位精确度在15km的范围内可以达到1cm~2cm,可以用在城市控制测量过程中。RTK测量系统能够成功开发,在保证GPS测量工作可靠运行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RTK测量系统为GPS测量技术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快捷通道[3,4]。
GPSRTK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准度。与常规测量相比,其精准度可达1×10-6,同时随着基准线的扩大,定位精度也会逐渐提高。同时GPSRTK测量具有自动化水平高,仪器操作简便的特点,使用过程中在保证网络信号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全天候作业。
2、GPS技术在地形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实例
GPS在客观环境下才会存在快速静态定位,其工作原理就是将GPS接收机安插在各个用户站上,在绝对静止的状态下让接收机对数据进行采集和观测,从而对用户站的三维立体坐标进行实时调整,直到出现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才算成功完成任务。如果接收机在流动的状态下对用户站的三维立体坐标进行定位,接收机接受卫星信号的频率就要设置成间断工作模式[5]。
利用GPS测量技术,地籍测量人员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勘测的数据,不仅符合相关部门制定的要求,还能保证测量人员顺利完成任务。GPS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测绘工作带来了不可限量的发展,GPS技术的基地测量精度已经达到了一级控制网的精度标准,除了地籍测量,也促进了地籍控制测量工作的快速发展。
实施GPSRTK首先要保证基准站点建立准确,在设立基准站点时注意上空没有遮挡物,位置空旷,没有无线电信号干扰;做好参数转化工作,保证数据准确性;做好数据传输工作和对周边环境观测工作,保证测量精度。
某地地籍测量工程调查总面积约42.13km2,新测区域为16.33km2,修补测区域为25.8km2。数字化实测与修补测是进行这项工作的两种方法,它们在工作流程上没有区别。将当地国土局提供的GPS控制测量结果作为测量基础,将加密不控制网命名为GPS一级网,以此来满足地形测量图的加密标准。以下为测量过程中的主要步骤:
外业GPS观测利用在有效检定期内的某双频接收机,并需要提供检验合格的设备鉴定材料。GPS观测作业方式就是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其观测的标准需要满足相关规定。在检测过程中,受卫星信号接收情况、定位点周围环境以及基线长度等原因的影响,必须合理增加观测时间。在GPS观测过程中禁止人员接近天线,也要避免在天线附近活动以及使用对讲机的通讯设备,或者低距离天线10m范围以外使用;如果遇上雷雨天气则需要立刻停止观测,并将设备关闭。对于天线的设定高度在测量前和测量后要量取2次正常距离,取其平均值作为天线应设置的高度,两次量取数值区间不得超过3mm,否则就需要重新设置站点进行观测。
在对每一寸土地的界线点进行地籍测量时都会用到RTK技术测定,可以将相关地点范围内一切物体位置达到精确度极高的厘米级精度。GPS系统直接接收GPS得到并经过处理的数据,可以精确的将地籍图提供出来。在GPS卫星信号接收不好的区域,就要通过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专业测量工具经过利用解析法或者是图解法再做进一步的细节性测量工作。
RTK技术在勘测建筑用地定界时会实时测量定界桩的准确位置,对土地可以使用的范围标准、可用地范围进行精确计算。可用土地勘测定界放样可以通过RTK技术来实现,Photoshop软件中计算面积的功能就可以将建设用地勘测范围内的可使用面积直接计算出来并进行审核。不仅避免了常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步骤,而且烦琐的工作程序在勘测建筑用地定界过程也得到简化。
在通过动态检测对土地的利用范围进行测量时也可以利用RTK技术来进行。简单补测和平板仪补测法属于动态野外检测中比较传统的方法。例如距离相交、指标坐标法等对钢尺进行实际检测丈量,而变化范围比较大的地区可以通过平板补测的方式。这个勘测方法不仅速度慢,而且效率也相当低。如果动态监测可以通过RTK新技术来进行,不仅检测的速度和精度可以得到提高,还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土地实现动态监测,调查土地使用状况的真实性就可以得到保障。
持续工作的GPS参考网站需要利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提供支持,就是按照需求对规定范围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GPS固定参考站进行长达N年的不间断监测,然后再将每个参考站和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组成网络,再由参考站为数据库提供数据采集,再通过参考站网软件进行处理,然后将GPS收集的不同数据、以及各种类型的RTK改正数据等结合成一个网格系统将其自动发送给各种用户,传统的大地测量控制网就会被GPSRTK技术所取代,并可随时为各种类型的GPS测量、定位以及变形监测和放样作业提供技术支持。用户进行野外作业,一台GPS接收机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并可以将时效性、快速定位、事后定位或者导航定位精确到米、分米、厘米,甚至是毫米级。全天候、全自动、实时导航定位功能其独有的优点,可以将各地区内的导航、调度以及自动识别和全面监控功能进行全范围覆盖,还可以提供短时间内天气预报以及变形监测等高精度服务。RTK的高效测程、结果准确性以及长距离数据通信等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研究和使用参考网站技术进行有效解决。
3、结语
GPSRTK在地籍测量过程中优势明显,应用非常广泛,是未来着重发展的核心测量技术。如果要更大的满足对测量技术的需求,就要对GPSRTK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会面临很多的问题,需要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才能实现。GPSRTK在地籍测量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社会经济效益成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田苗,项霞,杨正丽,等.基于GPS-RTK测量技术的地籍测量研究[J].江西建材,2018(3):172-173.
[2]唐纯明.地籍测量中GPS-RTK测量技术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3):119-120.
[3]马长清.GPS-RTK测量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20,46(15):162-163.
[4]袁航,崔文刚,温珍灵,等.RTK技术在山区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2):175-178.
[5]裴德夫,李猷.GPS-RTK技术及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37-38.
文章来源:张明超.GPSRTK技术在地形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24):150-151.
分享:
变形监测数据一般包含真值和噪声2个部分,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提取变形特征、分析变形规律,是变形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小波分析具有良好的时频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变形分析中,特别是小波阈值去噪在非平稳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3-08-01为提升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以青岛市黄岛区宝山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分析了3S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新应用,包括利用无人机航测获取项目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GPS模块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以保证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管等各阶段的工作成效,提升土地整治建设和土地管理效能。
2022-04-29GPSRTK测量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高速度、低成本在地籍测绘作业中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认可,为地籍测绘带来极大的便捷性和精准度。规定坐标位置内的三维定位结果完全可以得到GPSRTK技术的帮助,并将其测量精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精确到厘米,对外业作业的效率影响非常大。通过对GPSRTK技术进行简要介绍,详细阐述了其在地形地籍测量中的程序和方法。
2021-12-16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信息化测绘技术将引领测绘行业迈向新的台阶。信息化测绘技术在获取地理空间信息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技术,对数据储存处理能力更强,技术更新更快,地理信息内容获取更加广泛,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信息化测绘技术在信息化处理网络展示平台构建方面拓展覆盖范围。
2021-06-01现实城市复杂系统中存有大量无尺度(Scalefree)现象[1,2],应用传统概率论或统计学方法无法有效量度其特征形态。分形(Fractal)被定义为系统某个层次的组织结构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的一种形体[3],实质上是联系着复杂网络递阶结构(CascadeStructure)的等级体系(Hierarchy)[4],可用于隐喻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循环细分[5]。
2020-11-24地籍测量是一种将土地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型科学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由于数据信息处理的工作量较大,所以需要应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来对各种地籍测量信息进行处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地籍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应用了GPSRTK技术之后,城镇地籍测绘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2020-11-07机载激光雷达是近十几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测量技术,为了更好地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学生讲授“激光雷达测量原理与实践”课程,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深入透彻地研究与思考,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勤于思考,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考、动手及创新能力。
2020-10-24通过使用发现激光器每半年就会发生故障,特别是激光器的耦合器(fiberport)故障频率最高,一旦发生故障或者耦合效率降低,调节难度非常高,使得国内绝对重力仪用户在激光耦合器方面的维护严重依赖外方厂家,每次返厂维修都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成本十分高昂。为摆脱对外方的的技术依赖,2018年11月,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对#181、#235两台激光器的耦合器进行了调节试验。
2020-10-24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微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水准测量微课的特点,介绍了个人微课制作与教学技巧,对微课导学模式在水准测量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2020-10-24本文所提出的城市道路GNSS车辆定位误差提取方法,仅依靠城市道路电子地图和众源车辆定位数据,能实现GNSS车辆定位误差的提取,具有开销低、易实施等优势。此外,该方法不针对特定的城市道路路段,具有覆盖城市各种道路的应用潜力。同时,该方法基于实际用户所采集的定位数据提取误差,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在用GNSS车载终端的实际精度。
2020-10-24人气:2282
人气:1888
人气:1625
人气:1451
人气:12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地理空间信息
期刊人气:1289
主管单位: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测绘行业协会,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2-4623
国内刊号:42-1692/P
邮发代号:38-251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7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3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