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当下教育发展中,电化教育受到了学科教学的普遍应用,也将应试教育转变成为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中电化教学是全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使用电化教育在进行日常教学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从而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化教育的作用得到了全面的体现。电教工作者的电教服务教学理念一定要先进,将自身的优势进行全面的发挥,从而使教学工作得到不断地进步。电教工作者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教学资源进行不断地整合,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使电教工作的地位得到提升,使其为教学工作贡献力量。
一、注重提升电教软硬件环境
要想使电教工作的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就要对电教设备进行不断地完善,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正常运行,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一线教师通过使用电教设备,可以使数字化教学界面变得丰富多彩,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电教中心的设备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和扩容,对电脑、麦克、播放系统和投影设备等进行了升级换代,同时还创建了多媒体调度中心、精品课高清录制教室和高清视频监视系统,从而使学校电教设备现代化改造得到全面的实现。
学校与中国电信等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从而使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得到有效的推进,使电教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地加快。电教中心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与校园网实现有效连接,使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使软件与硬件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对教学设备的功能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使教学设备的使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电教中心将校园一卡通刷卡开柜系统配备在多媒体教室中,使设备的操作流程得到简化,使教师对电化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校的教学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升级。使用多媒体系统将电教中心与教师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师在遇到问题以后,可以及时的得到解决,从而使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电教中心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使科研与教学实现协调发展,从而使电教中心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得到不断地提高。
二、加强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对于电教活动的展开,一定要加强各个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各个学科教学的整合。1、对青年教师进行了网络知识及常用软件、学校信息平台的使用培训,缩小了教师之间的差距,使教师个个能安全上网进行熟练操作,查看有关教育教学信息,保证了学校信息平台的正常使用。2、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如何使用好多媒体”、“如何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相关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用好多媒体的能力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技能。形象、生动、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科研能力。
三、有效发挥电教服务职能
电教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一线教师与电教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可以使学校电化教学得到顺利的开展。对电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使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一线教师在使用电教设备授课以前,技术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培训。教师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及时的与技术人员取得联系,上课时间是设备出现问题的高发期。比如,上课过程中麦克失去了声音,课件无法正常播放或者是录制课程出现问题等,技术人员可以依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及时的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使故障得到快速的就解决。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多媒体的使用情况及时的反馈给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做好记载,及时的处理遇到的问题。任课教师在录制课件以前,需要与技术人员进行及时的交流,这样可以使技术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想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任课教师就要与电教工作人员保持良性的互动。学校需要设置专门的多媒体调度中心,对所有的多媒体教室进行实时的监管,借助听课系统软件可以实现对多媒体教室音频和视频信息的有效获取。青年教师使用听课系统回放自己的上课录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从而使教学水平得到不断地改进。通过观看经验丰富教师的上课视频,可以使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务系统管理人员使用听课系统对考场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从而使学生考试作弊的违规行为得到杜绝。
四、创建完善的电教管理制度
要想使电教工作实现有效的运行,就要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电教工作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得到不断地规范,使其管理办法变得更加科学、可靠。在对电教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出台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任务进行明确的划分,真正的实现责任落实到人。对多媒体语音室进行科学的维护,投影仪等设备需要定期的除尘,尽量不要反复的开启设备。多媒体教室的软硬件和计算机需要定期的进行病毒查杀和升级,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的维护。对电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不断地提高,从而使电化教育质量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使其与现代化教育技术协调发展。学校为电教中心引进高素质人才,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组织电教工作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从而使电教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工作中电教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教学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变革,使任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为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电教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各学科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路士贵,黄春杨.对高校电教工作的若干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1996,(04):56-58.
[2]李宁.高校电化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09):134-135.
[3]郑彩容.论做好电教工作的“三心”“二勤”[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226-227.
[4]李彬彬,王俊鹏,贾立伟,姜贺南,寇志海.高校电教工作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34(S1):151-153.
杜雪敏.做好电教工作的几点思考[J].文渊(中学版),2019,(2):354.
分享:
国内小湾、锦屏一级、瀑布沟、溪洛渡等水电厂[2-3]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均配置了筒形阀系统,截止目前已安全运行接近10年,为水轮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机组单机容量大型化,筒形阀的尺寸也逐渐大型化,接力器、控制系统、管路等部件均布置于水车室内,较大地压缩了筒形阀检修的操作空间,提高了检修难度。
2024-11-28课程思政强调在专业课程上实现思政,落脚点在思政教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方向。高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将专业知识传授、运营技能训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结合,把稳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因此本文主要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背景下,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期望对我国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2021-08-19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带来契机,并且教学创新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能够充分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智慧录播系统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齐全、使用简单,还能把课堂教学数据化、可视化,同时具有庞大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2021-08-12在线课程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力学教学团队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在线教学,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本文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介绍了在线课程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在线资源建设、在线教学方式以及在线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为高校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1-02-06本研究的对象是笔者就读高校2018级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70名学生,选取他们作为在线教学评价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学生来自两个班级,在延迟开学期间,他们本学期合班在线学习了教师专业发展这门课程,该课程的课任教师组织学生就“疫情之下的在线教学”开展了“结构化研讨”活动。
2021-02-02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仅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就已经超过了11.3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互联网成为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搭建课堂为国战“疫”的重要阵地。
2021-02-01托福考试成绩是国外留学申请及入读的硬性要求之一,托福考试也因此成为近些年颇具热点的项目,被很多地区高校引进和实践。我校考试中心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引进托福考试项目,并投入建设完成托福考场。本文就江苏商贸学院考试中心的托福考场建设情况为例,从建设背景、前期建设准备、考场施工建设和考场监考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标准化托福考场的建设过程。
2020-12-30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自古希腊柏拉图最早在世界范围内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中国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理念起,教育公平追求已经跨越了数千年的发展,“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成为得到普遍共识的三个具体实现层次。
2020-12-10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家校融合”的一体化教学空间框架基本形成、师生信息化教育理念和素养得到较大提升、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教师在线学习、教学和教研均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得以有效开展。
2020-12-10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学习从e-Learning开始转向U-learning。泛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每时每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获取所需任何信息方式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
2020-12-10人气:5003
人气:3356
人气:2869
人气:2867
人气:270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教师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254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2-5905
国内刊号: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