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实训室的目的与意义

  2021-08-27    20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实验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是理论转化为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校内基地。随着学校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问题逐渐加剧。基于现状,结合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对关键问题进行剖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高效合理的管理路径,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 关键词:
  • 大数据技术
  • 实践
  • 实验实训室
  • 管理路径
  • 加入收藏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日益增长,生源量逐步提高,许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建设水平和可用成本限制,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管理混乱,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突出问题更加明显。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保障高职学生在校内得到充分实践锻炼、掌握技能的重要教育场所。本质上,高职院校是为了向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学区别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具有空间场地分布广、仪器设备种类多、学生分批次、不集中等特点[1],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存在盲区,对实训室资源利用率问题上通常得不到准确的数据,不利于高效地利用实训室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实训室的目的与意义


1.1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孕育出各种高精尖的技术手段,各行各业的运转几乎都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各行各业都在疯狂的产生数据。2011年5月,在“云计算相遇大数据”为主题的EMC World 2011会议中,EMC抛出了Big Data概念[2],大数据逐渐成为分析家和决策者,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不再是依靠经验和直觉。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目前,对于大数据技术的特点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是:数据量大、类型多、数据处理迅速、数据价值低,这些特征被统称为4V特征[3]。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给出了比较规范的定义:大数据技术就是以更为经济地形式从高频率、大容量、不同结构、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设计而来的一种新型的架构和技术[4]。

大数据技术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开启循“数”管理的模式[5],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麦当劳、肯德基以及苹果公司等旗舰专卖店的位置都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精准选址。而在零售业中,数据分析的技术与手段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企业如沃尔玛通过数据挖掘重塑并优化供应链,线上电商如亚马逊、淘宝等则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掌握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6]。

1.2大数据技术建设实训室的目的

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通常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建设,往往根据学校发展、生源变化而不断在新增、变换,实训室的功能也在随着社会的需求而新增。高校实验实训室既为培养学生提供场所,同时也为专任教师科研服务社会提供设备支持。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实训室可以更加有效便捷的进行管理,根据大数据的信息反馈,对各个实训室的利用率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减少了大量不确实的人工数据,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近几年来,屡见不鲜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为高等院校敲响了警钟,很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淡薄,谋发展的同时不能将安全作为牺牲品。很多二级学院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松散,将实验室归口到使用教师本人,并没有统一管理,缺乏安全意识,无法真正保障实验室安全。


2、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实训室建设方案与管理路径


2.1实训室建设思路与方案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一些基础数据的管理基本都是单独的孤立状态,一般都是单个系统运行,对于学生管理中产生的数据往往存在诸多重复和冗余,而实训室的管理包含了学生的管理以及设备基础资源的管理,如何将这些分散的数据合理地、有效地融合,将是实训室建设的重点问题。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实训室建设,需要配备视屏监控、门禁系统,对于进出教师和学生做到实时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实训室入口处需在醒目位置设置二维码,同时要求师生进入实训室必须扫描二维码,保证学生到课率考勤的同时,对教师也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对于部分具备大型设备的实训室需在每一台设备设置唯一二维码,使用时必须由教师扫描填写课程信息。每周由督导部门对数据进行复核,对于考勤不合格的学生和教师名单下发至二级学院;每个学期由管理部门对数据进行汇总,作为高质量教育的考核标准之一。

高职学校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学校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学校层面在建设实验实训室的过程中,对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过程,需要从全面的角度,优化建设思路。建设过程中要以高质量为首要前提,确保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生最根本的利益。另外,实训室的建设应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论证建设的必要性和可持续性。

2.2管理路径与体系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实验实训室管理中心,全面统筹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设立专门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办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对于突发事件的类别需有分类,不同的类别对应不同的处理流程,包含完善的上报、处理、问责等一系列具体流程,从而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部门通力合作,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其次,针对不同类别的实训室需制定不同的管理条例,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必须要有专业的细则,定期督查。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杜绝不可控的情况发生。

由于实验实训室大多建设在各个二级学院,学院本身成为使用者和管理者,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应与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签订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第一责任人,各二级学院应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学院的实验室管理直接负责。学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对使用者,包含教师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教师使用前也需与学院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到每个人。在大数据平台上,各学院需上传签订的责任书,做到人人可查、人人监督,明确各个实训室的负责人,强化责任意识。

在落实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各个实训室需按照扫码打卡的要求进行日常教学,扫码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位置标记,确保学生考勤数据的真实有效。在大型仪器的使用过程中,首先由教师扫码,手机端可以显示设备信息以及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学生在首次使用时,需经教师示范,明确流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不允许私自操作。面向学生需指定实训室问责机制。对于未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出现问题的,必须按照规定处罚。


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实验实训室效能评估方案


3.1效能评估的意义

高校实验实训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它直接影响教学、科研质量。抓好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效利用实验实训资源,提高实验实训质量,学校需出台具体的实验实训室效能评估方案,方案需以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为基础,体现出实验实训室的实际情况,从而切实提高实验实训室的综合效能。

3.2效能评估实施方案

实验实训室综合效能评估应按照二级学院自查自评、学校总评打分两级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实验实训室利用率、教学效果、仪器设备管理、综合管理情况等四部分,其中利用率问题是效能评估中的首要问题,也是最具说服力,可靠性最高的一项。核算利用率的数据由大数据平台提供,所有数据真实有效。利用率由实训室容量、总人时数、以及额定课时数综合计算,对于不同用途的实训室制定不同的容量计算方式,例如,基础、专业类的实训室为4平方/生,机房、语音室为2.5平方/生。额定课时数也需按照实际教学周分类计算。大数据平台将提供具体的数据,包括每个学年实训室的实际使用人数、使用课时数,以及教师科研使用次数、天数。这些数据均依靠大数据平台提供,学院在实训室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强调使用流程,使学生养成扫码的习惯,效能评估的结果与二级学院的年终考核挂钩。

效能评估内容中实验实训室利用率占比50%,实际教学效果占比30%,分为项目开出率、计划安排、开放共享,各占比10%。开出率是实际开出课时数与教学计划应开出课时数之比,考核学院是否按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同样基于数据平台提供大数据支撑。计划安排是考核教师到课率,调课需在数据平台上报。开放共享是对全校实验室训室的综合考量,体现出资源的合理化运用。实验实训室综合效能评估每两学年进行一次,对于评估结果较差的实验实训室,学院应对相关学院的建设规划进行限制,同时结合专业建设规划,针对功能定位,重新制定新的使用方案,切实解决闲置问题。在论证新建实验实训室方案时,评估结果也是论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4、结语


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的实验实训室管理模式,可以使教师、学生、实验实训室、管理部门之间形成闭环,使用有记录,过程有监控,过程管理更加细化,可以即时查看使用情况和相关数据,进行效能评估分析。对实验实训室的管理优化起到一定作用,并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实验实训室的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从根本上对管理理念进一步升华,管理部门需要立足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培养符合社会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海燕,刘昭.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397-399.

[2]武锋.加快大数据发展是大势所趋[J].全球化,2016(4):91-102.

[3]胡键.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变革[J].社会观察,2017,23(1):32-35.

[4]朱孔村.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大众科技,2019,21(1):115-118.

[5]蓝蔚青.发展智慧经济要强化"大数据"意识[J].杭州科技,2014(4):42-43.

[6]陈勇.大数据的发展趋势[J].西部皮革,2016,38(24):258.


文章来源:赵雳.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效能评估探究[J].轻工科技,2021,37(09):117-11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大数据

期刊名称:大数据

期刊人气:297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2096-0271

国内刊号:10-1321/G2

邮发代号:2-537

创刊时间:201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