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双黄散在外耳湿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60例外耳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扶严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双黄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瘙痒减退时间、红斑消失时间、渗出消失时间、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双黄散在外耳湿疹治疗中效果明显,制作简单,涂抹方便,有利于加快湿疹消退,减少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外耳湿疹是临床常见湿疹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耳廓、耳道及耳廓周围皮肤。外耳湿疹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发作表现为湿疹极痒,有烧灼感,局部可见粟粒样小丘疹,逐渐发展为小水疱,溃破后流出水液,表皮发生糜烂,若持续搔抓,可继发感染,使病损扩大、渗液增多,引发局部小溃疡。急性湿疹迁延不愈可发展为慢性湿疹,导致皮肤增粗变厚,局部颜色加深,脱屑、皲裂、结痂,严重时可导致外耳道狭窄,甚至累及鼓膜表面引发耳鸣或轻度耳聋[1]。本病反复发作,西药治疗可短暂控制症状,但易复发。本研究采用自拟双黄散治疗外耳湿疹,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60例外耳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41.2±6.2)岁,病程5d-3年不等;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39.8±6.7)岁,病程3d-4年不等;所有患者均符合《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标准》[2]中外耳湿疹的诊断标准,病变累及耳廓及外耳道;其中,急性湿疹21例、慢性湿疹39例;排除1周内使用过激素类药物外涂者及接受过全身激素治疗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湿疹严重程度、病程等无显著差异,可进行相关对比。
1.2 方法:所有患者给予扶严宁(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126)耳部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自拟双黄散,药用黄柏150g、苦参150g、连翘100g、黄连75g、冰片75g,原料共550g,经研磨过稀后得到粉末440g,加入麻油,按粉:麻油2:1的比例调和;使用时用棉签蘸取适量药涂抹于耳廓患处,3次/d;若外耳道内有病变者,用细纱条浸双黄散于晚间睡前直接置入外耳道内患处,次日清晨取出;若有皮屑或渗出,先用双氧水局部清理[3]。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变化进行效果评价,症状包括斑、丘疹、瘙痒、渗出、糜烂、苔藓化等,每项3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疗效=(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结分×100%。痊愈:总积分>95%;显效:总积分在61%-95%;有效:总积分在20%-60%;无效:总积分<20%[4]。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瘙痒减退时间、红斑消失时间、渗出消失时间、结痂时间;记录治疗期间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随访6个月-1年,记录有无复发,统计复发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版统计学软件,采用(x±s)表示组间计量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见表2。观察瘙痒减退时间、红斑消失时间、渗出消失时间、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x±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见表3。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n%)
3、讨论
外耳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认为与过敏反应、长期外耳潮湿、长期脓液刺激等均可引发本病。外耳本身结构特殊,皮下组织少,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紧密相贴,一旦发生感染或肿胀时,可导致外耳道受压引起剧痛。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旋耳疮”范畴,由风热湿邪內侵,使得肝胆火热循经上犯于耳,风热与湿邪互搏,蒸灼耳部肌肤而发[5]。由于耳部构造血液循环较少,口服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临床多采用局部外涂治疗。
自拟双黄散以黄连、黄柏为君,清热泻火解毒;苦参清热燥湿为臣药,助君药清解热毒之功;连翘疏风清热,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冰片消肿止痛、止痒防腐;诸药合用清热燥湿,止痒消肿,润滑止痛。辅以麻油混合,可直接参与局部营养,为创面的修复及愈合提供条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抑制细菌感染,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改善瘙痒疼痛症状的作用[6]。直接作用于外耳皮肤,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并可依据病变部位采用涂抹或纱条填塞的方式,使用方便,纱条取出后外耳道内药物粉末残留少,患者耐受性高,依从性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瘙痒减退时间、红斑消失时间、渗出消失时间、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自拟双黄散治疗外耳湿疹疗效确切,制作方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惠丽,陈晓平,张怡等.自拟双黄散治疗外耳湿疹55耳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20(1):49-50
[2]贝政平,舒怀,周梁.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5
[3]李玮.湿疹膏治疗外耳湿疹10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2):112
[4]柴峰,李静波,蔡纪堂.黄连解毒汤油纱条治疗外耳道湿疹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978-979
[5]屠晓明.四黄煎剂外用治疗外耳道湿疹2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3):333
[6]熊德明,佟继红.自配制中药粉剂治疗外耳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9):53[J].
方圳,方秀韩.观察自拟双黄散治疗外耳湿疹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5):9045-9046. DOI:10.3877/j.issn.2095-8242.2016.45.114.
分享:
神经性耳鸣是耳鸣的常见类型之一,是指外界无刺激而颅内主观感受到的耳鸣症状,患者常伴听力下降或耳聋[1-2]。中医将神经性耳鸣归于“颅鸣”“脑鸣”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主要为血脉滞涩,脏腑气血亏虚,日久瘀阻于耳,或耳鸣日久,气机闭阻日深,脉络瘀阻,故而发病,故中医治疗以活血通络,聪耳开窍为主[3]。
2025-03-12神经性耳鸣的发病原因很多,神经纤维传导障碍以及听觉中枢受损造成周围神经性耳鸣,耳蜗局部病变、情绪焦虑等则可导致感音性耳鸣的发生[2-3]。除了耳鸣症状以外,患者往往伴随有听力下降、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及眩晕等情况,严重者听力丧失甚至可产生自杀行为[4]。
2025-02-27梅尼埃病 (Ménière's disease,MD) 由 Ménière在 1861 年提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听力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并常伴有耳鸣及耳闷胀感。MD发病率约为153/100万,人群患病率为190~515/10万。MD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还无法根治,治疗方式以减少或控制眩晕发作为主。
2025-02-11耳是构成容貌的五官之一,先天性耳廓畸形的发生率为55.2%~57.5%,轻度耳廓畸形可自行改善,但相当一部分因未得到及时干预需伴随终身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是指耳廓发育异常或者宫内挤压使耳廓扭曲变形,与耳廓结构畸形比较不伴明显的软骨缺失,包括招风耳、隐耳、猿耳、杯状耳和垂耳、耳甲腔异常突起、耳轮畸形、耳甲粘连畸形等。
2025-02-10本研究通过在1周内前后2次对C57BL/6J小鼠进行GPIAS测试,计算得出C57BL/6J小鼠的正常数据波动范围,并以此范围确定小鼠的“耳鸣阈值”,在造模后,若GPIAS降低程度超过该阈值则认为发生耳鸣。在后续实验中,应用此方法对噪声诱导的耳鸣小鼠进行判定,可筛选出较为可靠耳鸣模型。此外,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我们应用该方法对小鼠数据进行判断,得出较低的假阳性率。
2025-02-10以往的研究认为细菌感染是中耳炎的主要病因,多种病原菌复合感染是治疗困难的因素之一[1-2]。近期研究认为在耳部感染的微生物学研究中不能忽视厌氧菌、真菌及病毒等其他病原体,尤其是部分患者在门诊长期应用全身或局部抗生素而继发感染,这会改变外耳道的菌群并使原有的定植真菌过度生长[3-4]。
2025-01-23原发性耳鸣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耳鸣为突出症状的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烦躁、焦虑不安、忧郁等症状,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原发性耳鸣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普遍认为不可治愈。
2024-12-19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浅表真菌感染,约占耳道感染10%~20%[1]。外耳道炎症分泌物中真菌占54.7%,病原菌多属于机会致病菌,其中曲霉菌属、白念珠菌较为常见,这与临床中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关[2-5]。真菌性外耳道炎其他风险因素包括接触被污染的水、频繁挖耳朵和慢性中耳炎[6]。
2024-12-10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提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框架,描述了生物-心理-社会康复模式构建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基于该框架可看出,成人听力康复不仅要“能听会说”,还应将融入社会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纳入康复目标。
2024-11-16内听道狭窄是内耳畸形的一种,通常合并有内耳畸形,如听神经发育不良甚至未发育、听神经纤细、耳蜗畸形和半规管畸形。脑白质发育异常是脑白质病变中一种不明原因的脑部病变,可引起精神发育障碍及智力低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及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人工耳蜗适应症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内耳结构异常、脑白质异常的患儿也植入人工耳蜗。
2024-11-15人气:22340
人气:10185
人气:7901
人气:7566
人气:642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期刊人气:2244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6325
国内刊号:11-2652/R
邮发代号:82-358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458
影响因子:0.560
影响因子:0.448
影响因子:0.731
影响因子:0.7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