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蒲地蓝消炎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喉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片,2~3片/次,4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5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喉镜下体征评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00%vs 96.00%,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会厌充血、黏液附着、水肿、声带充血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儿喉镜下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10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10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能减轻患儿炎性反应,改善喉部症状。
急性喉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性疾病之一,通常因病毒感染后导致咽喉处黏膜发生炎性反应,并继发细菌感染[1]。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喉炎的措施主要为静脉给予广谱抗菌药物,并局部予以糖皮质激素,然而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使得多数患儿家属感到担心[2]。蒲地蓝消炎片是一种具有消炎作用的中成药,其功效主要为抗炎消肿和清热解毒,被广泛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疖肿等[3-4]。本研究主要探讨蒲地蓝消炎片联合布地奈德对急性喉炎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喉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11±1.31)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161±0.35)d;喉梗阻程度Ⅰ、Ⅱ及Ⅲ度分别为58、22、2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科研文202009)。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急性喉炎诊断标准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5]中咽喉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病程时间<7 d;(3)症状以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及呼吸困难为主;(4)患儿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体温>37℃;(2)合并文桑氏咽峡炎、咽白喉、急性扁桃体炎及流行性感冒等;(3)并发肺炎、急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4)对研究药物有禁忌。
1.2药物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由Astra Zeneca Pty Ltd生产,规格2 m L∶1 mg,产品批号329230、329125;蒲地蓝消炎片由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 g/片,产品批号20201013、20220409。
1.3分组及治疗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将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13±1.39)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22±0.31)d;喉梗阻程度Ⅰ、Ⅱ及Ⅲ度分别为30、12、8例;治疗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09±1.24)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11±0.39)d;喉梗阻程度Ⅰ、Ⅱ及Ⅲ度分别为28、10、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儿均予以抗感染、止咳化痰、吸氧等综合处理。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片,2~3片/次,4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5 d。
1.4疗效评价标准[6]
显效:治疗后患儿咳嗽、声音嘶哑、喉鸣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呼吸畅通;好转:治疗后患儿咳嗽、声音嘶哑、喉鸣等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上述症状未见改善或较前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
1.5观察指标
1.5.1症状改善时间
统计及记录两组患儿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
1.5.2喉镜下体征评分
参考文献[7]对会厌充血、黏液附着、水肿、声带充血等喉镜下体征进行评分,各个体征按照严重、中度、轻度、正常分别记为4、3、2、0分,评分越高即体征越严重。
1.5.3炎性因子
治疗前后抽取患儿晨起空腹静脉血3 m L,离心10 min(4 000 r/min,半径10 cm)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相关试剂盒购于武汉吉立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201019、20220504)。
1.6不良反应观察
统计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皮疹、皮肤瘙痒等。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与计数数据,以率和分别表示计数与计量资料,前者采用χ2检验,后者使用独立或配对t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00%vs 96.00%,P<0.05),见表1。
2.2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见表2。
2.3两组喉镜下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会厌充血、黏液附着、水肿、声带充血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儿喉镜下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hs-CRP、IL-10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10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表3两组喉镜下体征评分比较
表4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喉炎的常见病原菌包括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腺病毒等[8]。临床治疗多予以抗病毒或抗炎治疗,以改善咽喉粘膜水肿,减轻咽喉梗阻,确保呼吸道通畅[9-10]。但抗生素治疗急性喉炎疗效不尽满意,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耐药性,进而造成治疗难度加大。急性喉炎在中医学中属于“喉痹”“乳娥”等范畴,外邪侵入咽喉处,相搏结于气血,致使外邪不解,导致邪郁而生热,上蒸咽喉,引发咽干、咽痒及咽痛等不适,故中医治疗急性咽炎的原则主要为消肿清热、止痛利咽[11]。
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液是一种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经雾化吸入后能直接在气道黏膜上发挥抗炎作用,因此对急性喉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2]。其可通过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减少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来改善炎症,同时还可抑制气道黏膜水肿,降低气道中黏液腺的分泌活动,进而减轻因气道狭窄而产生的呼吸困难[13]。蒲地蓝消炎片对多种细菌及病毒均有较好效果,可发挥共奏清肺、消肿、利咽及解毒等功效,通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14-15]。研究发现,蒲地蓝消炎片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杀菌作用,可通过调控IL-6、过氧化物合酶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减轻喉部的炎症反应[16]。另有研究通过系统药理学分析发现,蒲地蓝消炎片中的45种活性成分可与38种炎症相关靶标相互作用,通过抑制p38磷酸化并激活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发挥抗炎作用,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诱导的急性咽炎[17]。上述研究提示两者均对急性喉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不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这提示与布地奈德单用对比,蒲地蓝消炎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能有效缩短症状及提高疗效。急性喉炎通常在机体内中性粒细胞诱导下,产生大量炎症因子,造成气道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从而加速疾病进展[8]。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水平在发生炎症反应时显著升高[18]。IL-10及IL-6是临床常见的炎性细胞因子;IL-10可使多种炎性因子下调,抑制机体炎性反应;IL-6属于多效细胞因子之一,与正常人相比,机体出现炎性反应时,其水平会显著升高;因此IL-6及IL-10是判断人体有无炎性反应的主要指标[19]。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的hs-CRP、IL-10及IL-6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这提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蒲地蓝消炎片能显著抑制急性喉炎患儿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蒲地蓝消炎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喉炎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能减轻患儿炎性反应,改善喉部症状。
参考文献:
[1]谢美玉,王浩,黄钢花.儿童急性喉炎中医证素及发生喉梗阻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J].新中医, 2024, 56(4):92-97.
[2]倪田楷.地塞米松静注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急性喉炎患儿炎性损伤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23,38(12):2176-2179.
[3]李萱,丁珂,杨挡,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黄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性质、含量及药动学研究[J].中草药,2023, 54(10):3101-3108.
[4]刘彬彬,苗海霞.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4,39(2):423-426.
[5]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38-439.
[6]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
[8]何忠,李生成. 6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效果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 18(2):106-109.
[9]贝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4, 39(2):116-118.
[10]刘龙.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急性喉炎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 34(20):3068-3070.
[11]廖志远,王婷婷,黄杨.清热开音汤联合西医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风热犯肺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22, 31(8):1216-1218.
基金资助: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9YJ0057);
文章来源:张娟,张中凯,何苗,等.蒲地蓝消炎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4,39(08):2053-2056.
分享:
高热是儿童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而高烧晕厥则是儿童发烧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出现的一种症状,通常是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其临床特征是身体的某些部位会突然的发生一阵抽搐,还会伴有眼球不正常的转动、神志不清、牙齿紧闭、嘴唇发紫以及大小便失禁等,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2025-03-26高热惊厥为临床常见疾病, 在 5 岁以下儿童中具有较高发病率, 发病后患儿多伴有高热、 全身抽搐、口吐白沫、 意识障碍, 对患儿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高热惊厥临床发病机制复杂, 主要与患儿年龄小、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 外界刺激神经元使其异常放电有关, 治疗不及时可使患儿发生脑损伤、 窒息, 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2025-02-14急诊儿科疾病具有变化迅速、病情复杂且涉及疾病种类较多的特点,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容易被明显的组织损伤所掩盖,且患儿难以表达自身感受,拥挤现象明显[1-2]。早期识别急诊患儿病情危重程度,有效分流就诊患儿,合理分配急诊医疗资源,对改善患儿预后非常重要。
2025-02-14雾化药物吸入治疗能针对支气管哮喘长期控制及急性期发作干预,还能针对小儿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治疗[1]。但在临床实践中,儿童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对雾化药物吸入治疗产生抵触,拒绝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病情反复发作,降低小儿生活质量,因此实施高质量护理干预刻不容缓。
2025-02-11近年来,随着儿童急危重症发病率的升高,儿科急诊护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但相较于成年群体,儿童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且自我表述能力相对欠缺,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对儿科急诊护士的应急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常规护士培训普遍采取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式,方法非常单一,过程较为枯燥乏味。
2025-01-23小儿高热惊厥作为儿科常见多发疾病之一,高发于3个月至2岁儿童,疾病发生后,患儿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5℃以上,严重时可引起呼吸暂停,并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小儿高热惊厥多为呼吸道高热,若未及时控制,随着高热时间的延长,可导致脑细胞缺氧,从而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024-12-14相关研究[4]表明,若在医疗过程中经历疼痛和焦虑,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后果,如持续到成年期的针头恐惧,并影响患者对医疗保健的看法。且不愉快的早期诊疗经历会增加之后就诊的疼痛和压力,从而引发负面心理,减少预防性医疗保健,避免医疗护理,影响终身健康[5]。
2024-11-2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是一种在儿童群体中高发的传染性疾病,该病是由EBV感染所致,病情较急,且病程呈自限性。IM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个体差异较大,发病初期主要表现出非特异性症状(咽喉肿痛、扁桃体增大、发热等),容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
2024-10-28多发伤是指单一机械致伤因素导致机体至少两个部位同时或相继发生损伤,其中一个部位危及生命或肢体安全。儿童多发伤主要致伤原因包括车祸、高处坠落、烧伤及电击伤等,是导致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儿童多发伤患者病情起病急,发展快,常合并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20%~30%。
2024-09-0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毒、细菌引起,早期临床症状较轻,表现为鼻塞、咳嗽和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若病情较重常会出现发热、高热,若未及时治疗,则可出现高热性惊厥,进而造成脑损伤等,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临床对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以积极改善患儿咳嗽、发热等症状。
2024-09-02人气:3721
人气:2788
人气:2678
人气:2674
人气:264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药物与临床
期刊人气:3341
主管单位:天津市委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5515
国内刊号:12-1407/R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550
影响因子:1.700
影响因子:0.961
影响因子:0.410
影响因子:1.4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