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2024-09-11    3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纳入标准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共纳入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T组和EMLAB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MLAB组予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AST组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表现(高热、咳嗽、肺部阴影)消退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D4+、CD4+/CD8+]、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AST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EMLAB组的80.00%(χ2=4.114,P=0.043);AST组高热、咳嗽、肺部阴影等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均短于EMLAB组(P<0.01)。治疗2周后,2组PEF、FEV1、FVC、IgA、IgG、IgM、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TNF-α、PCT、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ST组高/低于EMLAB组(P<0.05或P<0.01)。AST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低于EMLAB组的15.00%(χ2=3.914,P=0.048)。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

  • 关键词:
  • 不良反应
  • 儿科
  • 儿童
  • 支气管肺炎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 加入收藏

支气管肺炎为儿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指由于细菌、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患儿支气管壁及肺泡炎症,以咳嗽、发热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四季均可发病,其中春季、冬季更为常见,可严重影响到患儿生长发育[1]。若不及时接受对症治疗,病情可持续性进展,并累及患儿肝、肾等重要脏器,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哮喘等。目前临床治疗该病首选药物疗法,常用药物为抗生素类,如阿奇霉素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可取得一定效果。近年来临床中存在药物滥用问题,增加了病原微生物的耐药菌,最终影响患儿临床疗效,故需加强对临床安全用药、有效用药的重视[2]。本研究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此类药物合理应用,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依纳入标准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共纳入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T组和EMLAB组,各40例。AST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5±0.92)岁;平均病程(4.10±1.45)d。EMLAB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37±0.73)岁;平均病程(4.02±1.51)d。2组患儿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家长对本研究内容、目的等知情。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断标准;(2)年龄<14周岁;(3)X线胸片检查示明显阴影,且伴程度不一的肺部啰音、发热等临床表现;(4)对本研究相关药物无禁忌证或过敏史;(5)入组前2周未接受过免疫制剂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先心病者;(2)近期有感染类疾病史者;(3)存在气道异物或合并肺部感染严重者;(4)伴严重肝、肾及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5)难以配合治疗或因故中途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组后均予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EMLAB组予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5 g)5 mg/kg, 溶剂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以7 d为1个疗程。AST组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注射用阿奇霉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 mg/kg, 溶剂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3~5 d后更换为阿奇霉素颗粒(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首次剂量10 mg/kg, 以温水冲服,单日剂量Max≤0.5 g, 后续调整须结合患儿临床症状进行。2组均持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临床症状表现消退时间:

包括高热、咳嗽、肺部阴影等消失时间。

1.4.2 肺功能:

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测试仪检测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

1.4.3 免疫功能:

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D4+、CD4+/CD8+。

1.4.4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等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介素- 6(IL- 6)、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5 不良反应:

包括呕吐、恶心、皮疹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儿不再出现咳嗽等相关临床症状,肺部X线片示无肺部阴影;(2)有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肺部X线片示肺部阴影部分消失;(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版本号25.0)分析研究对象数据。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说明组内或组间存在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AST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EMLAB组的80.00%且差异明显(χ2=4.114,P=0.043),见表1。

表1EMLAB组与AST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临床症状表现消退时间比较

AST组高热、咳嗽、肺部阴影等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均短于EMLAB组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见表2。

表2EMLAB组与AST组临床症状表现消退时间 比较

2.3 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PEF、FEV1、FVC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2组PEF、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AST组高于EMLAB组,此变化差异明显或显著(P<0.05或P<0.01),见表3。

表3EMLAB组与AST组治疗前后肺功能 比较

2.4 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IgA、IgG、IgM、CD4+、CD4+/CD8+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2组IgA、IgG、IgM、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AST组高于EMLAB组,说明组内与组间差异显著(P<0.01),见表4。

2.5 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TNF-α、PCT、IL- 6、CRP水平未见差异(P>0.05);治疗2周后,2组TNF-α、PCT、IL- 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ST组低于EMLAB组,组内与组间均具显著差异(P<0.01),见表5。

2.6 不良反应比较

AST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低于EMLAB组的15.00%,比较差异明显(χ2=3.914,P=0.048),见表6。

表4EMLAB组与AST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表5EMLAB组与AST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表6EMLAB组与AST组不良反应比较


3、讨论


支气管肺炎也被临床称为小叶性肺炎,在儿童群体中有较高发病率,又以婴幼儿更为常见[3]。该病在气候骤变、冬春寒冷季节时相对更易发作,患病后可降低患儿机体免疫力,提高其再次感染的风险[4]。婴幼儿发病多发热不高,起病迟缓,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病理特征,但可出现呛奶、拒食、呼吸困难或呕吐。

支气管肺炎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或病毒等感染,临床常采用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5]。虽然上述两药类型相同,但在治疗效果方面,红霉素因对酸不稳定等致使效果欠佳,而阿奇霉素可有效弥补红霉素的不足之处,还能使抗菌活性明显改善[6]。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等)、急性中耳炎及软组织和皮肤感染等由于敏感细菌所致等感染类疾病中均适用,也是临床预防风湿热的常用药物,可被人体快速吸收,并可持久发挥药效[7]。该病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且相较其他药物而言,该药不良反应明显更少,基本不会产生肝脏毒性,用药安全性较高[8]。以往临床常采用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的方式治疗支气管肺炎,虽可取得确切疗效,但用药不良反应也较明显[9]。该药具有肾毒性小及耐酸等优势,口服后易被吸收,且具有较长的药物半衰期,可缓慢经机体代谢,即使为患儿间断性用药,也可于其血液中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且不易引发抗药性[10]。除此之外,当患儿病情逐渐平稳后,更改用药途径为口服,也能将静脉滴注对其机体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降低,在保证血液浓度较理想的状态下,促使其尽快恢复机体健康[11]。

序贯疗法指同一种抗菌药物不同剂型间转换治疗的模式,可有效预防该药物长期应用引发的如耐药等问题出现[12]。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将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且不良反应小。因此,该模式临床应用甚广。当儿童机体接触到肺炎支原体后,可促进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生成和释放炎性因子,比如IL- 6、CRP等,从而可扩大炎性级联反应,加重患儿组织损伤[13]。因此,可检测到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提升。本研究中,AST组免疫指标经治疗后显著提升,炎性指标明显下降,提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使其炎性反应减轻。而患儿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患儿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缩短,AST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证实序贯疗法更有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更理想。本研究中AST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EMLAB组,表明序贯疗法安全性较高,不易引起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阿奇霉素的组织渗透性较高,药效发挥更为直接,加之给药方式多样的特点,可对患儿机体内的炎性反应起到更有效的控制,并使其机体抵抗能力和免疫功能逐步恢复和增强,因此更有利于促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14]。另外,相较于长期为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采用序贯疗法的治疗方式更能分割整个治疗过程,可帮助免疫细胞更好地进行药物吸收[15]。与此同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相较于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并不会影响到药物浓度水平的长期维持,在保证患儿治疗安全的基础上也能保证整体治疗效果[16]。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肯定,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华,薛栋青.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3):145-148.

[2]胡楠,樊淑娟,杨张凯.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特布他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指标及Treg、Th17、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5):86- 89.

[3]丁达龙,王敏智,陈田田,等.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小儿麻甘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28(5):655- 659.

[4]王蕾.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142-144.

[5]罗六香,邱娟,匡柳冬.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小儿麻甘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2):89- 91.

[6]袁蕊.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气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3):110-112,115.

[7]黄志彬.头孢他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5):156-158.

[8]卢颖聪,龚江文,漆淑萍.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1):142-144.

[9]林增明,黄辉勇,吴剑虹.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1例临床分析[J].药品评价,2022,19(13):805- 808.

[10]窦娟.止咳祛痰口服液联合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0):85- 87.

[11]江玉平,孔亚丽,王志高.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J].智慧健康,2022,8(10):100-102,106.

[12]池俊刚.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1):117-119.

[13]林敏,伍玉梅.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3):36-38,41.

[14]梁志顺,王咏超.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6):55-56.

[15]杨君,刁伟良,刁春平.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疗法对支气管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3):1-3.

[16]李奇德.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7):101-103.


文章来源:廖锦玲,王鸿,高兵.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26):71-7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儿童与健康

期刊名称:儿童与健康

期刊人气:227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969X

国内刊号:61-1258/R

邮发代号:52-123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