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联合钙剂在预防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56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18例)、B组(21例)、C组(17例)。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营养干预的基础上,A组给予维生素D3 (600 IU/d)、碳酸钙D3(500 mg/d)治疗,B组给予维生素D3(1 000 IU/d)、碳酸钙D3(500 mg/d)治疗,C组给予维生素D3(1 200 IU/d)、碳酸钙D3(500 mg/d)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钙磷代谢、骨代谢、营养学、药物不良反应及感染等指标。结果 血钙、25-羟维生素D3[25-(OH)D3)]:A组B组>C组(P<0.05)。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A组>B组>C组(P<0.05);骨密度(BMD):A组2=0.415,P>0.05)。结论 在600~1 200 IU/d剂量范围内,维生素D预防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骨质疏松症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1 200 IU/d维生素D能更好地调节钙代谢与骨代谢,改善肾病综合征患儿营养状况,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因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通过尿液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是其主要病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一线方案,但易继发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 松 症( 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1⁃2]。 维生素D能够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稳态,与钙剂一起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在最佳剂量(或阈值)内干预效果存在明确的量效关系,但过量使用(超过阈值)也有诱发维生素D中毒、高钙血症的风险[3⁃4]。 我国相关指南推荐儿童应用维生素D剂量为400~800 IU/ d[5],但具体到肾病综合征患儿尚无明确使用剂量规定。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钙代谢、骨代谢、营养状况、药物不良反应及感染等指标,比较600、1 000、1 200 IU/ d维生素D补充方案在预防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应用效果,探讨补充维生素D最佳剂量(或阈值)的预防效果敏感性。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56例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2~ 13岁,平均(7. 44±1. 10)岁;病程0. 5 ~ 2年,平均(1. 03±0. 32)年;临床分类:初发13例,非频复发43例;病变类型:微小病变27例,膜性肾病17例;局灶节段病变8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18例)、B组(21例)、C组(17例),3组肾病综合征患儿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3组肾病综合征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 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6]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均为初发或非频复发肾病综合征患儿;③年龄2~13岁,病程0. 5~2年;④肾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肺等脏器功能障碍患儿;②先天性、继发性、频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③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胃肠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佝偻病患儿;④入组前3个月服用维生素D、碳酸钙患儿;⑤未按方案完成治疗患儿;⑥无完整实验室检查、随访记录患儿。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TY⁃ZKY2020⁃105⁃01)。
1. 3治疗方法
1. 3. 1糖皮质激素治疗:
醋酸泼尼松片: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636,规格5mg。 ①初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诱导缓解期:给予泼尼松片2 mg / (kg·d)分次口服,最大剂量≤60 mg /d。 直至尿蛋白转阴后从分次口服改为顿服,疗效4~6周。 巩固维持期:给予泼尼松2 mg / ( kg·d)顿服,隔日1次,最大剂量≤60 mg / d。 维持4 ~ 6周后缓慢减量,总疗程9 ~ 12个月。 ②非频发肾病综合征患儿:寻找复发诱因,控制感染,病情缓解后重新诱导治疗:泼尼松2 mg / ( kg·d)分次口服或顿服,最大剂量≤60 mg / d。 直至蛋白尿转阴,1. 5 mg /( kg·d )隔日顿服,疗程4周。 超过4周后缓慢减量。 巩固维持阶段合并感染时,1. 5 mg / ( kg·d )隔日顿服改为每日口服。1. 3. 2营养干预:多食用大豆、瘦肉、鱼、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摄入量1. 2 ~ 1. 5 g / ( kg·d );保障每日摄入能量8. 3 ~ 10. 46 MJ/ d;适当补充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K 1 mg / ( kg·d )]和矿物质(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严格控制钠离子摄入量(1 ~ 2g / d)、脂肪摄入量(50~70 g)。1. 3. 3维生素D联合碳酸钙治疗:①维生素D3(维生素D滴剂):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450,规格400 IU/粒。 碳酸钙D3片:北 京 振 东 朗 迪 制 药 有 限 公 司,国 药 准 字H20093675,规格500 mg /片。 ②A组:维生素D3 600IU/ d+碳酸钙D3 500 mg / d。 维生素D3:单日2粒/ d,双日1粒/ d;碳酸钙D3∶1片/ d。 ③B组:维生素D31 000 IU/ d+碳酸钙D3 500 mg / d。 维生素D3 :单日3粒/ d,双日2粒/ d;碳酸钙D3∶1片/ d。 ④C组:维生素D3 1 200 IU/ d+碳酸钙D3 500 mg / d。 维生素D3∶3粒/ d;碳酸钙D3∶1片/ d。 ⑤均连续12个月。
1. 4观察指标
1. 4. 1钙磷代谢相关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取血清,采用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 血磷、25⁃羟维生素D3 [ 25⁃( OH)D3 )]、甲状腺旁激素(PTH)。
1. 4. 2骨代谢指标:
治疗前后,同上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PI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 β⁃CTX);采 用 双 能X线 骨 密 度 仪(法 国MEDIXINK公司,MEDIX⁃DR)检测骨密度(BMD)。
1. 4. 3营养学指标:
治疗前后,同上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P)、总蛋白(TP)含量。
1. 4. 4药物不良反应及感染:
治疗期间,统计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及感染情况。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维生素D中毒、高钙血症及烦渴、多尿、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 维生素D中毒判断标准:血清25⁃(OH)D3>250 nmol / L[5];高钙血症判断标准:血清总钙>2. 70 mmol / L(10. 8 mg / L)[7]。
1. 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 0软件。 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对数转换为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间)、配对t检验(两两比较),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钙磷代谢相关指标
3组治疗后血钙、25⁃(OH)D3高于本组治疗前,血磷、PTH低于本组治疗前(P<0. 05)。C组治疗后血钙、25⁃(OH)D3高于A组与B组,PTH低于A组与B组(P<0. 05);B组治疗后血钙、25⁃(OH)D3高于A组,PTH低于A组(P<0. 05)。A、B、C 3组治疗后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钙磷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2. 2骨代谢指标比较3组治疗后BALP、PINP、β⁃CTX低于本组治疗前,A组与B组BMD低于本组治疗前(P<0. 05)。C组治疗后BALP、PINP、β⁃CTX低于A组、B组,BMD高于A组、B组(P<0. 05);B组治疗后BALP、PINP、β⁃CTX低于A组,BMD高于A组(P<0. 05)。见表3。表3 3组患儿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
2. 3营养学指标
3组治疗后ALB、PALP、TP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 05)。C组治疗后血清ALB、PALP、TP高于A组与B组,B组高于A组(P<0. 05)。 见表4。
表4 3组患儿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比较
2. 4药物不良反应及感染情
况3组均未出现维生素D中毒[25⁃(OH)D3 >250nmol/ L]、高钙血症(总钙>2. 70 mmol / L)及烦渴、多尿、呕吐、食欲下降等典型症状。A组出现4例感染(上呼吸道感染2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B组出现3例感染(上呼吸道感染2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C组出现2例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各1例)。3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 22% vs 14. 29% vs 11. 76%,χ2 =0. 415,P>0. 05)。
3、讨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年发病率为2 ~ 16 / 10万,约占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21%[8]。 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支持其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系膜区,可诱发肾小球基底膜、足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蛋白质进入尿液,导致肾病发生[9]。 抑制免疫复合物沉积,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关键“靶点”[10]。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抑制免疫效应,但长程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有诱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11]。 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是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本共识,明确量效关系和应用剂量,保障维生素D治疗敏感性和安全性,是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的关键[12]。维生素D缺乏、血钙下降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特征,与大量蛋白质丢失有关[13]。 维生素D是人体生长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也是机体钙稳态关键调控因子。 可通过调节钙磷代谢,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与破骨细胞骨吸收双向作用,改善骨骼生长发育[14⁃15]。 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应贯穿于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过程,钙剂补充剂量相关固定,体质量10~40 kg补充钙剂为500 mg / d[16]。 但对于肾病综合征患儿维生素D补充剂量尚无明确规定。 国外成人肾病综合征补充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1 000 ~ 2 000 IU/ d,且干预效果与补充剂量呈依赖性量效关系[17]。 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病患儿,我国推荐维生素D补充剂量为400~800 IU/ d[18],国外也有1 000 IU/ d维生素D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优于400 IU/ d的文献报道[19]。 考虑到维生素D治疗存在剂量依赖性关系,本研究中适当拓宽维生素D使用剂量,分为A组(600 IU/ d)、B组(1 000 IU/ d)、C组(1 200 IU/ d)。结果表明,随着维生素D补充剂量的增加,血钙、25⁃(OH)D3、ALB、PALP、TP增加优势明显,PTH则呈明显降低趋势。 说明在600 ~ 1 200 IU/ d剂量范围内,补充1 200 IU/ d维生素D能更好地调节肾病综合征患儿钙代谢及营养状况。骨代谢紊乱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病理基本特征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病理基本改变[11]。BALP是成骨细胞的一种细胞外酶,与骨基质矿化密切相关;β⁃CTX源自Ⅰ型胶原降解,能够反映破骨细胞吸收活性[20]。PINP反映I型胶原合成速率与骨转换情况,是国际上骨形成首选标志物[21]。BALP、PINP、β⁃CTX是临床常用骨代谢指标,其表达水平可作为肾病综合征继发肾性骨病的判断依据[22⁃23]。 维生素D经过二次羟基化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 1,25(OH)2D3 ],通过竞争性结合维生素D受体(VDR)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再结合靶基因特定DNA序列激 素 反 应 元 件,达 成 骨 骼 效 应 或 非 骨 骼 效应[24⁃25]。 补充维生素D最佳剂量(或阈值)可达成正向调节骨骼的作用,补充剂量超过阈值则会诱发营养风险(高钙血症、毒性症状),对骨骼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和跌倒风险[3,26]。 早 期 一 项 研 究 报 道, 2 000 IU/ d(60 000 IU,4周)补充维生素D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高钙血症发生率高达52. 38%[27]。Auelle等[28]研究报道,采用间歇式补充100 000 IU(2个月)维生素D3并不增加肾脏疾病患儿高钙血症发生率。 本研究中,3组均未出现维生素D中毒、高钙血症及其他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症状,且随着维生素D补充剂量的增加,感染率呈下降趋势(P>0. 05)。同时治疗前后,C组BM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随 着 维 生 素D补 充 剂 量 的 增 加, BALP、PINP、β⁃CTX明显降低,BMD明显升高(P<0. 05)。说明在600~1 200 IU/ d剂量范围内,维生素D调节肾病综合征患儿骨代谢水平与使用剂量存在量效关系,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600~ 1 200 IU/ d剂量范围内,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维生素D能更好地调节肾病综合征患儿钙代谢、骨代谢、营养状况,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属于回顾性研究,样本对象相对较少,且补充维生素D剂量范围及分组仍有局限。 下一步,将拓宽维生素D剂量范围( 400 ~ 1 400 IU/ d),开 展 多 组( 400、600、800、1 000、1 200、1 400 IU/ 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确定维生素D补充最佳剂量(或阈值),更好地预防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
参 考 文 献:
[2]欧阳媚,孔薇.补肾壮骨法防治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性骨质疏松的Meta分析[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2,23(9):792⁃796.
[4]宋晓,耿越.过量维生素D对细胞代谢的影响及器官损伤的研究进 展[ J].食 品 安 全 质 量 检 测 学 报, 2019, 10 ( 15 ):5013⁃5018.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相关临床问题实践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22,60(5):387⁃394.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病学组.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 [ 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0):729⁃734.
[7]王春林,梁黎.儿童高钙血症诊断思路[ 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9):679⁃682.
文章来源:张玉玲,易玲,曾海江.维生素D在预防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骨质疏松症的量效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5,31(04):530-535.
分享: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因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通过尿液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是其主要病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一线方案,但易继发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 松 症 ( 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 维生素 D 能够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稳态,与钙剂一起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025-04-07儿童的生长发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儿童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和心理因素是主要的两个方面[2]。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儿童的营养状况会直接影响其身高、体重、智力等发育水平。心理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动力和保障,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情绪、行为、学习等方面的表现。
2025-04-02新生儿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提供必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维持生命活动和促进生长发育。静脉营养通过血液供给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可避开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尤其适用于肠道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新生儿,能保证营养供应,还能减少因消化系统问题导致的并发症,帮助新生儿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和促进恢复[2]。
2025-03-24早产儿实际上就是指胎龄在28~36+6周的新生儿,由于疾病、营养、外部环境、情绪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早产儿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早产儿的胎龄越小,其体质量越轻,则对应的预后情况越差。早产儿的出生一般情况下可能有多种合并症以及相关后遗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处置,则可能造成新生儿残疾甚至死亡[1]。
2025-02-1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儿童健康关注度的明显提升,儿童保健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儿童保健是一项综合性概念,其涵盖儿童健康管理、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预防、科学养育指导等多个方面 。儿童保健主要指儿童健康保健,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通过采取全面、有效的健康管理、预防、营养指导、安全教育和疫苗接种等措施。
2025-02-05随着“二孩”与“三孩”政策的陆续开放,孕妇妊 娠年龄逐渐增大,且其身体素质却逐渐下降,此外还包括母体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导致近年来早产发生率一直处于升高趋势,且早产胎龄越来越小,更容易导致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等。 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进步,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已得到明显升高。
2025-01-21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是一种对牛奶中蛋白质成分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 此种过敏可能引发诸多临床症状,诸如皮肤红斑、湿疹、腹泻、呕吐等,严重情况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休克。研究表明,由于无法摄入普通奶粉,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面临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失衡等问题,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显著不良影响。
2024-12-25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参与机体各种生物代谢过程。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机体内微量元素过量或缺乏均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有研究者探讨了所在地区儿童体内血液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认为缺铁和缺锌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并认为通过针对性改善3~7岁儿童体内的相关微量元素水平能够显著促进儿童身高及体质量的增长。
2024-11-2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造血、呼吸、免疫、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人体每日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铁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摄入不足或利用不良,就会导致体内铁贮存量下降,进而发生缺铁性贫血(IDA)。IDA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20亿人患有IDA,其中以妇女和儿童为主。
2024-11-20脓毒血症是由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国外报道该病近10年发病率达437/10万,病死率17%,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指出,脓毒血症患儿发病后身体代谢处于分解代谢亢进或高代谢状态,导致患儿营养状态变差,严重时引起急性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使其机体免疫力和组织修复功能不同程度下降。
2024-11-15人气:18524
人气:16628
人气:15975
人气:15541
人气:1526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期刊人气:377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7108
国内刊号:11-3701/R
邮发代号:82-198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388
影响因子:0.021
影响因子:1.038
影响因子:0.279
影响因子:0.14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