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郑州大桥医院诊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30例进行分析,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参照组(采取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地特胰岛素治疗)。组间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糖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PG、2hPBG、HbAlc等血糖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hPBG、HbAlc等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血糖指标水平。
妊娠合并糖尿病为常见妊娠期合并症,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易导致出现流产、早产、巨大儿或先天畸形等母婴不良结局[1]。对于经严格饮食控制后血糖水平仍不达标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需采取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临床常用药包括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地特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而其中地特胰岛素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2]。本文即探究地特胰岛素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疗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郑州大桥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一)》[3]中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诊断标准;(2)经严格饮食控制后血糖水平仍不达标;(3)单胎妊娠。排除标准:(1)合并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2)存在胰岛素禁忌症;(3)合并产科其他并发症;(4)合并严重脏器疾病。
根据用药不同分组。参照组65例病患年龄22~38岁,均值(27.36±2.15)岁,孕周30~36周,均值(33.21±0.54)周,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23例;观察组6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年龄21~39岁,均值(27.46±2.13)岁,孕周30~36周间,均值(33.25±0.53)周,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25例。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分析可知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本次纳入的病患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采取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即采用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LillyEgypt/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4;规格10mL:400IU)睡前注射治疗,控制起始剂量为0.15IU/kg/d,并结合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进行剂量调整,1次/d,持续治疗4周。
观察组:采取地特胰岛素,即采取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107;规格:300单位·3mL·支]睡前注射治疗,控制初始剂量为0.1~0.2U/kg/d,1次/d,结合患者血糖变化调整用药剂量,最高剂量应不高于2U/kg/d,持续治疗4周。
1.3评价指标
(1)血糖指标。监测、记录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主要为FPG(空腹血糖)、2hPBG(餐后2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等。
(2)临床疗效。根据《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4]中妊娠合并糖尿病疗效判定标准评估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如下:(1)显效:患者多尿、多饮、多食等疾病症状显著好转,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持续稳定;(2)有效:治疗后,患者疾病症状改善,血糖水平下降但仍未达正常范围;(3)无效:疾病症状及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治疗总有效率。
1.4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SPSS21.0对本次研究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血糖指标以表示,用t检验,临床疗效指标以率(%)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情况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参照组患者的FPG、2hPBG、HbAlc等血糖指标均明显下降(t=5.2436,P=0.0001;t=7.8531,P=0.0001;t=3.3173,P=0.0001),观察组患者的FPG、2hPBG、HbAlc等血糖指标亦明显下降(t=9.8089,P=0.0001;t=11.9717,P=0.0001;t=7.6529,P=0.0001)。治疗后,与参照组结果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FPG、2hPBG、HbAlc等血糖指标均明显更低(t=4.9821,P=0.0001;t=4.7060,P=0.0001;t=4.7172,P=0.0001),见下表1。
表1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对比
2.2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38%(62/65)显著高于参照组78.46%(51/6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65,n(%)]
3、讨论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而妊娠合并糖尿病(即GDM)即指妊娠期出现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情况[5]。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病因素较多,主要发病因素包括生育年龄延后、饮食习惯变化、遗传因素及激素分泌等,该疾病在损伤母体健康的同时,危及胎儿,且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等[6]。因此,针对经严格饮食控制后血糖水平仍不达标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需采取用药治疗以有效进行血糖控制,进而保障母婴健康。
临床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多用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地特胰岛素,其中地特胰岛素对于控制血糖水平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7]。结合本文结果数据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6.20±1.28)mmoL/L、2hPBG(8.65±1.42)mmoL/L、HbAlc(5.37±1.02)%等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38%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的功能、结构类天然胰岛素,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可直接参与机体各种代谢。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药物进入人体后生成微颗粒,并由六聚体分解为单聚体或二聚体,进而利于吸收并维持较长作用时间。同时,能有效模拟正常人体内基础胰岛素水平,进而达到降低血糖、延缓疾病发展的目的[8]。但相较之下,地特胰岛素对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效果更为显著。地特胰岛素属新型人胰岛素类似物,其14碳脂肪酸侧链结构能有效增强分子间距及作用,药物能够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并达到靶组织,进而有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致使血糖控制效果稳定、持久。同时,地特胰岛素能可逆性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并作用于机体肝细胞,有效降低机体肝糖输出,进而有助于平稳控血糖[9]。进而可知,相比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施以地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陈晓丽在《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10]中表示,使用地特胰岛素治疗的研究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故本文研究存在一定参考价值。
综上,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地特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控制机体血糖水平,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应雪娇,刘蕊,赵倩,等.地特胰岛素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维持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基础胰岛素水平的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2):97-98,102.
[2]计静,韩蓁,米阳等.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4):325-329.
[3]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一)[J].健康管理,2014,8(12):489-498.
[4]佚名.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C]//全国妇产科临床医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2010.
[5]沈艳军,田亚强,毕会民,等.实时胰岛素泵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19-623.
[6]王子梅,贾秀改.二甲双胍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4):754-756,768.
[7]刘居庄,肖俊,肖泰刚,等.地特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36):16-17.
[8]吕诗诗,徐勇,王吉英,等.胰岛素类似物对妊娠安全性的影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5(2):93-99.
[9]李国平,李红梅,杜和春,等.地特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4):54-57.
[10]陈晓丽.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1):71-72.
刘丹霞.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糖指标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04):76-78.
分享: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有多种亚型,其中比较严重的亚型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with insulin resistance,PCOS-IR),在PCOS患者中,合并胰岛素抵抗者高达50%~80%[1]。
2025-01-15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是指女性40岁之前因卵巢功能减退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月经停闭(≥4周)、卵泡生成素(FSH)&gt;25 IU/L(间隔&gt;4周的2次测定)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常伴有围绝经期等症状,如潮热汗出、阴道干涩、性欲减退、骨质疏松、情绪异常、认知功能改变等。
2024-12-31随着科技的发展,妇科手术方式已由传统的开 腹手术和普通腹腔镜手术发展到经脐或经阴道单孔 腹腔镜手术( 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 [1] ,孔道数量愈少,孔径 愈小,愈能体现微创、美容等方面的优势。
2024-12-23随着年龄变化,女性卵巢经历功能衰退这一生理过程,在此期间,卵巢衰退造成的雌激素不足诱导女性出现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如睡眠障碍和性功能障碍(FSD)等绝经相关症状。其中 FSD 的问题尤为突出和影响深远。
2024-12-21老年性阴道炎又名萎缩性阴道炎,主要发作于绝经期女性。患者以阴道黏膜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瘙痒、灼热、干燥、尿频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主要采用雌激素及抗菌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会增加乳腺癌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还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停药后易于复发等问题。
2024-11-29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引起的卵泡质量低下及数量减少是POF的主要病理现象,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产生引发的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卵巢颗粒细胞是卵巢的主要功能细胞,研究发现,减轻卵巢氧化应激和抑制颗粒细胞凋亡可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POF[2]。
2024-11-15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迁延反复或长期未重视所致,其较高的发病率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密切相关。慢性盆腔炎以抗菌治疗为主,但极易复发。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常用药物,对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抗感染效果较好,但单独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如部分患者病原体存在耐药性,导致疗效不佳;
2024-11-08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了,现代医学多以药物、手术及含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等方法治疗,但疗效尚不理想,副作用大,且患者对手术治疗往往难以接受[1-2]。研究发现,EMT发病率会因地理区域、种族和族群等因素而异,估计有5%~10%的生育年龄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3]。
2024-10-23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O)指因稀发排卵、无排卵及黄体功能不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1]。该病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青春期、育龄期、绝经期等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均可发病[2]。
2024-10-23带下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泛指女性经、带、胎、产、杂诸病。这些疾病都发生在带脉之下,故称为“带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带下者,带脉之下,古人列经脉为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也”。狭义带下专指女性阴中分泌物。
2024-10-23人气:16267
人气:15707
人气:15204
人气:13892
人气:1364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期刊人气:3187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1861
国内刊号:11-4967/R
邮发代号:80-28
创刊时间:200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5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40
影响因子:0.891
影响因子:1.47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