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新文创"汉服的创新设计为例,通过客观分析数字化概念赋予服饰设计的时代特征,说明必须从设计流程着手紧跟以文化为先导的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强调服饰产品设计创新与数字技术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国内服装市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从人与服饰产品之间的和谐互动,到互联网数字科技的助力,阐述了建立女性汉服设计要素数据库的分类途径与理念,是满足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客户化服装定制模式的需要。年轻一代所秉持的消费价值观对服饰产品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所表现出的文化自信和服饰追求,对国内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服饰产品设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更多年轻人对本土设计产品的认知开始提升,其中“00后”的认知度最高,这是对本土文化重现辉煌的自信与认可。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力,使不同形式的传统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向衣服的本源属性回归;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使服饰产品的形态不再单一,尤其在先进的数字技术环境中,新兴互联网服务、新零售已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发生融合,逐步构建起一个数字化的新世界雏形[1],致使服饰产品的设计过程已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升级,而是在企业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下,能及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数字技术的运作体现,并成为服装数字化制造的基础与核心,赋予了设计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文化内涵。如何将服饰产品的设计文化创新与数字技术融合,共同营造数字生态环境,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产业升级,正是当前急需探讨的话题。
1、文化自信孵化原创服饰设计理念
“新文创”汉服设计,多年来在大学生中一直热情不减,也深受国外留学生们的喜爱。这种源于华夏文明与礼仪的汉民族传统服饰承载了独特的民族风貌和染、织、绣等工艺美学思想,对本国和相邻多国的服饰演变产生过巨大影响,并延续至今。2020年,我院学生汉服社在专业教师团队和校企合作设计师的联合指导下,以风景名胜为灵感设计的“新文创”汉服首先在江苏广电互联网产品中心联名扬州个园举办的“个园”系列原创汉服发布会上亮相,同时也在由bilibili网站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中国华服日”活动中展示。扬州“个园”是前宅后园的私家园林,后花园内以不同的石头堆成四季假山。“个园”的“个”字是“竹”字的一半,抒发原主人以竹为名,以竹为家的情怀。本系列原创汉服深入挖掘个园的文化内涵,分别以惜春、夏语、秋意、冬韵四季为主题(图1),结合时尚流行,保留传统汉服形制,融合苏绣特色,纹样紧扣竹子、假山石、花窗、拱门、亭台楼阁、四季花卉等元素,让看似普通的装饰细节蕴含丰富的人文意境[2]。
2、数字化汉服的设计创新流程
早在2003年左右开始的汉服复兴运动,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涉及服装、礼仪、民族、审美乃至信仰等诸多方面[3]。如今,社会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这既要依赖文化创新的腾飞,也要依托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云计算、AI、大数据是产业进步的新引擎、新动能,消费者所拥有的数字化终端日益丰富,不仅服饰的价格、物流、原料等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而且年轻人对服饰文化的理解和定制设想也变得越来越多元。以品牌为中心的消费逐步演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经济,这也将有效协调和整合服饰品牌自身数字化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实现客户网络定制的愿望,而周期短,批量小的服装量身定制模式将成为主流。它是根据消费市场需求,考虑了消费者的体型特征、款式选择、个性诉求等条件的客户化服装生产模式。服装样板的快速生成主要是通过参数化、模块化的方法建立服装CAD系统,利用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等方法建立3D模型,直接将模型展开就可以得到服装的纸样设计[4]。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就是根据客户对款式、色彩、面料、细节等的喜好,结合人体特征自动选择数据库中适合的服装要素,并快速显示穿着效果的设计系统[5]。强大的图形设计软件和款式设计系统,不仅能表现艺术风格和3D效果的服装效果图、款式图,还能通过自由绘制或扫描导入面料,进行材质色彩和图案等的设计。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汉服设计是服饰种类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型,需要建立与汉服及客户个性化需求对应的款式、面料、色彩、细节等的数据库,利用操作系统与绘图软件结合的优势,最终实现定制设计,保障生产制作的顺利完成。其整体流程为:首先通过三维人体测量仪获得个体体型特征与尺寸数据,然后设计或导购人员帮助客户在定制数据库中选择适合的服装款式和面料,并快速显示穿着效果后自动创建电子订单,将客户的个性化定制信息转变为规格尺码、结构纸样、排料图、工艺要求和物料清单等各种标准化数据,最后自动裁床裁剪,进入缝制系统完成成衣定制。汉服定制数据库应设置为动态更新的状态,不断优化组合方案,为后续制作完成成衣定制打好基础。
3、女性汉服设计要素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以结构化的形式为多种应用系统服务。将服饰产品和定制信息转变为标准化数据,在各个系统之间协同作业,是实现个性化定制的首要途径。这需要服装企业注意积累相关产品和各类客户的定制信息,如提供款式、版型、面料、工艺等各种组合信息,就能够做到覆盖满足几乎所有客户的个性化设计需求,将有利于建立海量级数据库[6]。在互联网时代,利用汉服的款式造型、色彩图案设计资料结合数字化技术,可通过客户录入人体数据、选择款式面料、色彩图案搭配或自主设计图案、三维虚拟试衣、确认下单、生成个性化样板等一系列操作程序,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个性化数字网络定制平台,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设想已成为可能。
3.1 款式数据库
汉服虽然随着朝代更迭而有不同的演变创新,审美风尚也变化多端,然而在整个汉民族的服装系统中,汉服传承了形制上的典型特征即交领右枉、宽衣长袖、上衣下裳,女子偶有深衣,系带结佩,内穿中单,外穿长衫、褙子、袍袄等,下穿长裙。以女性汉服常见的基本单品大类为例,主要是内衣、中衣(中单)、外衣、下裳、配饰等,其中外衣包括袍、襦、衫袄、半臂、褙子等,下裳有裙、袴等。汉服的内部结构具体表现为十字型平面剪裁,无肩缝,连袖,衣身廓形多为A型和H型,长度分为短款、中款、中长款和长款。衣领、衣袖也是平面结构造型,领型多采用交领、直领和圆领,其他如方领、袒领、翻领和立领。衣袖有筒袖、箭袖、琵琶袖、垂胡袖、大袖、广袖及半袖、半宽袖等。通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女性汉服的款式变化,在总体特征为平面结构造型的基础上,划分汉服主要部位模块(图2),如衣身、衣领、衣袖模块,再具体分析各个模块中款式的细节变化,提取各模块的关键造型因素,即关联性,以便于数字化技术中数据库的建立(图3、图4、图5)。同时不断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统计记录设计优化要点,积累更多素材以丰富女性汉服的款式数据库内容。
3.2 面料数据库
同样收集可以体现汉服韵味的面料信息,将其整理组合成便于编辑的数字资料库。女性汉服常用的面料按其材料分,主要有棉、麻、丝、毛天然纤维和部分人造纤维面料;按面料的组织结构分,有平纹、缎纹、提花、纱罗等;按面料风格分有朴素、清新、优雅、华丽等。色彩以古色为宜,多植物染色制成,色彩典雅,将其按色系进行分类,形成色彩数据库。图案可按花纹分为植物纹、动物纹、云纹、几何纹、抽象纹样和其他纹样建立图案数据库。此外,还可以建立汉服面料的工艺制作数据库。下面重点以女性汉服的色彩、图案数据库为例,说明建设理念与内容。
3.2.1 色彩库
中国古代以赤、青、黄、白、黑为代表的“五色观”理论区别官位高低、身份尊卑,除五色外的其它颜色被视为间色,如蓝、绿、紫等。随染材品种的增多,色名由几十余种扩展到几百余种,所用染材主要有矿物染料、植物染料和动物染料。植物染料在古代称为染草,利用植物的木、根、叶、皮、果实和花蕾、花朵中所含的染色素给纤维着色。由于植物染料取材方便、工艺简单,染色质量较高、色谱易广泛流传等因素,迅速成为染色的主要材料[7]。根据染料所得的色彩不同,将当时的植物染料分为红、黄、蓝、绿、紫五大类色系建立色彩数据库。女性汉服在各朝代尚色的基础上各有特点,秦汉、隋唐服色以红、紫、蓝、绿等艳色为主;宋朝服色摒弃了浓艳色,改用浅淡的间色,如鹅黄、浅绿、粉红、淡青或素白等柔和的色彩,并一直影响至元明清各朝。制作汉服多用植物染色,色彩层次丰富而微妙,独具温润雅致的古色韵味,适合表达中国人内敛保守的性格特点。
3.2.2 图案库
中国传统图案的纹样凝聚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汉服上的图案多从自然界中提取,以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为组合理念,通过归纳、夸张、变形的设计方法,达到一种注重精神而忽视外形的精炼、本质的抽象语境。传统的龙凤、珍禽、瑞兽、祥云、花鸟、虫鱼、人物、几何等纹样,与汉服的创新设计相结合,如以上借鉴园林艺术格外注重“借景”,通过花窗将园中景色借入室内,不仅可以让人坐着欣赏窗外的景色,甚至进一步把窗外景色纳入到了室内,使之成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花窗讲究的造型实际担负起了“画框”的功能。这些奇妙的艺术手段突破了原本程式化的构图布局,给服饰营造出可供观赏又可叙述的主题,由此形成与其它同类汉服不一样的文化特征和个性元素。无论何种风格的汉服,都可结合衣、领、袖边缘的装饰纹样与工艺加以表现,使整体具有画龙点睛的雅致之美。对传统衣缘纹样和面料图案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统计使用范围和方法,再通过矢量化修缮处理,形成的图案数据库可应用于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并针对不同产品进行设计创作,从而提高设计效率,扩大传统图案的应用范围。
4、汉服实例与结论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及理论基础的阐述,从已收集建立的汉服款式和面料数据库中调出需要的款式图、面料质地、色彩、图案小样,设计本系列女性汉服效果图,并制作成衣(表1)。
通过实例验证说明在汉服设计过程中,建立各相关要素的数据库对提高设计效率,对后续各项数字化流程的顺利推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款式特征、面料色彩及图案设计等要素出发建立的数据库,首先可以帮助客户及设计师正确把握所需定制汉服的整体倾向和风格基调;其次可以为企业在版型设计、物料采购及工艺制作方面制定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方案,为最终快速交付符合客户定制要求的成衣提供保障,以适应数字技术时代客户化定制模式的发展需要。在个性数字化定制的大趋势下,创建以客户为导向的定制平台,甚至手机APP软件、公众号、小程序等,设置客户模式的欣赏、学习、自由搭配汉服款式和色彩图案的界面链接,可以吸引更多汉服爱好者及潜在客户了解企业文化,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拓展定制业务,也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更好地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韦玮,张恩铭,徐卫华.数字化魔方: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思维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7-9.
[2交汇点新闻.江南园林与传统汉服碰撞——江苏广电与苏经贸联袂共续国风新篇章[EB/OL].(2020-07-08)[2021-01-15].
[3]杨娜.汉服归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56-57.
[4]冀子辉."现代汉服"款式结构特征研究及数字化实现[D].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6:20-21.
[5]徐慧娟.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服装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J].山东纺织科技,2017(02):34-36.
[6]管荣伟.传统服装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研究——以青岛红领集团为例[J].《纺织导报》,2017(06):96-98.
[7]赵志军.中国传统服饰染色技艺传承与色彩复原[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出版社,2014:10-14.
文章来源:陆洁,余祖慧,牛建涛.数字技术时代汉服产品的文化自信与设计创新[J].辽宁丝绸,2021(04):16-19+55.
分享:
我国法律对服装设计的保护散见于知识产权法律及竞争法中,虽然对服装设计的保护多元化,但是各种保护路径并不能很好地衔接,甚至出现了任何一种保护路径都无法提供切实保护的情况。这种现象放纵了服装设计侵权现象的泛滥,打压了服装从业者自主创新、原创设计的积极性。著作权作为传统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服装设计纳入其保护范围具有较多优势。
2021-12-17我国是服装制造大国,服装制造由传统制造、现代化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是必然的。2017年中国服装行业也进入了深化改革、调整转型和服装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是推动和促进中国传统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是服装制造业与"互联网"以及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迈向纺织服装强国的必然之路。
2021-11-09从夜跑服的设计与功能出发,调研市场上夜跑服的受众群体,结合人们穿着时的感受需求与运动时的防护需求,从造型、面料、色彩、图案四个方面分析夜跑服所需的设计要素与功能要素,寻找出当前市场夜跑服存在的改进空间,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与设计,为夜跑服的研制开发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2021-11-09丝巾可以从视觉、情感、性格等方面去显现其不同,可以变成具有生命力的物质,能够传达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朴实无华、奢华精美、简洁明快、丰富绚烂等不同特点,因此,丝巾已成为人体服装附加值的主要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丝巾是显现在服装上的眼睛与亮点。丝巾所创造的视觉美感效益,体现了不同穿戴者的个性。传递了女性的浪漫和娇俏,男性的深邃和华贵。
2021-11-09孝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的核心,赋予了子女责任与义务。《说文解字》释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在这种孝道文化中,包含了对于长者在物质生活上的一种赡养和在精神生活上的一种尊重和敬仰。敦叙风俗,以人伦为先;人伦之教,以忠孝为主。孝道作为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它是一种人伦的道德,是最为直接的一种道德教育。
2021-11-09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着装及审美水平的变化对非遗文化的时代化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宋锦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本课题在沿用宋锦精美样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融合设计,将宋锦运用在系列女装的各个部位,通过面料拼接手法来塑造系列女装,利用不同面料的混搭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以展现系列女装的民族文化,为宋锦的可持续发展拓宽路径。
2021-11-09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更多年轻人对本土设计产品的认知开始提升,其中“00后”的认知度最高,这是对本土文化重现辉煌的自信与认可。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力,使不同形式的传统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向衣服的本源属性回归;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使服饰产品的形态不再单一,尤其在先进的数字技术环境中。
2021-11-09蕾丝编织最初使用的织线包括亚麻、丝绸、金或银线。而在现代社会中,蕾丝常常选用棉线进行编织,但为体现华丽精致的质地感还是会使用亚麻和丝线。设计者们也使用合成纤维、铜丝或非线的材料来制作。随着生产力的提升,机器的参与,蕾丝编织产品的生产量比手工作业增加很多,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工业发展极致后,人们就会对传统手工再次产生喜爱。
2021-11-09“涂鸦”相应的英文起源于“graffiti”,这个词汇的意思是创作者将自己的座右铭以及口号之类涂绘于墙面等介质上,我们在此所说的“涂鸦”正是一种基于此的视觉设计艺术。首先,涂鸦艺术题材多样,主要以英文字体为主,再是卡通人物或动物等。其次,涂鸦艺术强调夸张的视觉效果,通常用明度很高的艳丽色彩。
2021-11-09丝织产品有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双重属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产品设计尤其蕴含人文美感的图案设计越来越成为衡量丝织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图案融入不同地域的文化风貌顺应了现今文化消费的浪潮。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区域拥有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将苏州地域文化融入到丝织产品的图案设计中利于挖掘区域文化的价值。
2021-11-0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染整技术
期刊人气:1290
主管单位: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江苏苏豪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005-9350
国内刊号:32-1420/TQ
邮发代号:28-177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364
影响因子:1.21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37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