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丝巾和服饰相互搭配,能够显示出人的穿着修养、审美、品位和素质,而人的穿着美化修饰,可以运用丝巾中的"绣"与"秀"饰的文化情韵,通过设计师运用材料、图案、色彩等各种艺术设计手段而获取。可以说生活中的设计师以创造生活中的美的式样为任务,凭借一定的设计技巧,通过具体的材料和工艺手段,使丝巾美的形态具象、物态化,从动态的观点看,丝巾与人体服饰是互相映衬、呼应、补充的,它和人的职业、教育、修养、生活习惯、审美趣味以及收入、环境等息息相关,其爱美心理特征又因各个年龄阶段的性别、情趣、爱好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丝巾在人体上所显现出来的旋律是动听的音符,是"绣"与"秀"饰文化情韵的再现,也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一种创造。
一条丝巾蕴藏着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品味以及多情善感的感情世界,同时,也记录着人们心里的情感特征、思想意识、审美感悟和文化。通过设计表达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观念和理念。
1、显现在服装上的亮点和不可缺少的表现语言以及审美内涵
丝巾与人体服饰是互相映衬、呼应、补充的。它与职业、教育、修养、生活习惯、审美趣味以及收入、环境等息息相关,其爱美心理特征又因性别、年龄、情趣、爱好的不同存在差异。如果穿戴搭配合理,丝巾可以掩盖和表现人体的特征、气质、个性;又可使丝巾更加醒目、生动、富有意趣和情趣。
1.1 丝巾真正成为展现自我的表现形式
丝巾可以从视觉、情感、性格等方面去显现其不同,可以变成具有生命力的物质,能够传达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朴实无华、奢华精美、简洁明快、丰富绚烂等不同特点,因此,丝巾已成为人体服装附加值的主要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丝巾是显现在服装上的眼睛与亮点。丝巾所创造的视觉美感效益,体现了不同穿戴者的个性。传递了女性的浪漫和娇俏,男性的深邃和华贵。只有充分理解围巾的奥秘,才能更加贴切地感受它,使丝巾真正成为展现自我的表现形式,点亮自身的灵魂,使人生丰富绚烂,锦上添化。丝巾在服饰上表现语言是多方面的,比如,活力与运动、休闲与明快、自然与人文、温和与柔和、古典与传统、细致与优雅、简约与时尚、民族民俗感等。那些敏感的人喜欢红色,理性的人更加偏爱蓝色,性格外向的人喜欢暖色,而性格内向的人喜欢冷色;灰色因其代表着实用和理智,则被那些沉稳或保守的人喜爱;然而作为平衡,人们可能会被具有自己性格中所缺乏的特质的丝巾的色彩所吸引。到了丝巾风行的季节,可利用多变的丝巾造型来装扮自己。披巾丝巾长长地垂下来,造型整洁,两端一前一后地垂下来,背影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质地轻薄的长丝巾配上无袖衣服,清凉雅致。丝巾很娇丽很女性,只要搭配得体,会让女人变得风情万种。
1.2 即是形式美,又是时尚美;即是客体美,又是主体美
丝巾的搭配非常重要,它能使服装的整体美更加完美,可以进一步体现人的仪态和气质,是实用性和装饰性完美结合的穿戴用品与外表包装物。目的是为了装饰自我、表现自我、刺激他人的感官。丝巾审美内涵是人们通过将这些能引起审美快感的形式运用在服饰上,以满足对美的欲求。丝巾上图案构成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形式美的原理,自然中的物象演变成图案,而图案有艺术的韵律和形式美,这些形式不仅表现出一种视觉美感,也映射出种种文化内涵,我们称之为丝巾的艺术美。丝巾的社会美,它即是一种自在美,又是一种自为美;即是一种形式美,又是时尚美;即是一种客体美,又是一种主体美。
2、由内而外的视觉心理和修养意象及自身的情韵特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水乡人们的爱美心态,从心理、感知、想象、情感、思想、理解等审美心理要素出发,建构在审美心理结构过程之中,而且离不开视觉思维媒介的视觉心理意象。
2.1 丝巾能展现“绣”与“秀”饰的文化情韵
作为意象基础的视觉形象,缘于对视觉对象的直接感知。倾注了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并赋予独特的内涵意象和特定的感情在这个物体中,主体与客体进行了直接交流,互动。具有明显的直觉特征,而客体之象通过视觉进入意念之中,染上主体的情感、经验和性格等色彩,意象于是得以最终完成。欧文.琼斯在《原理》一书中说:“美的实质是一种平静的意象感觉,当视觉、理智和感情的各种欲望都得到满足时,心灵就能感受到这种美的平静”。丝巾所带来的意象美,始终围绕着由内而外的美学价值。而人们在欣赏和享受到个体美的同时,同时也能够体味到人的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多方面的内容,紧围于颈项间的一条丝巾,在发挥着人们不可忽视的装饰和保暖的作用。如果丝巾中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元素,也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更加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打动人的视觉和情感了。爱丝质围巾的人,能显示出职场的柔情蜜意和综合素质,如果不知道怎样挽出漂亮的丝巾,那就随意吧,随意地披挂在上身,让丝巾随风飘动起来,飘出丝巾的柔媚和动感。即便在“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在一片中性的灰、蓝、绿中,紧围于颈项间的江南苏绣丝巾也能发挥“绣”与“秀”饰的文化情韵。
2.2 意境则蕴藏在丝巾中“绣”与“秀”饰的文化情韵
女人不可忽视的饰品之丝巾,它由意象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把握二者并结合起来,它离不开人的想象功能,需要设计师投入真挚的情感,更关键的是人、服装、丝巾的款式搭配,缺乏了“情与物”和“情与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更不能体现由内而外的“绣”与“秀”饰文化情韵。新的意境是“意”与“象”的结合,其中“意”即“意思”,是主观的,是指设计师内心意欲实现的某种效果。而“象”是客观的存在,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它们本身都不以思考者的思考为前提。但是一旦将两者结合,即“意象”,就是一个灌注了设计师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由无数意象组合而成的,但是它不是这些意象在数学意义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依靠相互之间感觉、逻辑或者信仰的联系而有机结合起来了,“意象”是点,而“意境”是由无数个意象连接起来的线所组成的多维度的想象空间,而“意境”则蕴藏和构成着由内而外“绣”与“秀”饰文化情韵的实质。
2.3 丝巾是由内而外产生“绣”与“秀”饰的作用载体
丝巾的美对视觉心理会产生反应,主要是指外界实物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功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来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因此,丝巾通过视觉心理直接可以影响人的视觉和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穿出精神,并且由内而外产生“秀”饰的作用。
3、结语
丝巾中蕴藏着“绣”与“秀”饰的文化情韵,是人们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形式美,这些形式美不仅表现出一种视觉美感,也映射出文化品质的内涵,我们称之为丝巾的艺术美。丝巾的社会美,它即是一种自在美,又是一种自为美;即是形式美,又是时尚美;即是客体美,又是主体美。
参考文献:
[1]喻湘龙.中国民间图形运用[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22-112.
[2]林锡旦.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13-136.
[3]徐霞.服饰图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82-173.
文章来源:倪敏,倪韵婷.丝巾中“绣”与“秀”饰的文化情韵[J].辽宁丝绸,2021(04):22-23.
分享:
我国法律对服装设计的保护散见于知识产权法律及竞争法中,虽然对服装设计的保护多元化,但是各种保护路径并不能很好地衔接,甚至出现了任何一种保护路径都无法提供切实保护的情况。这种现象放纵了服装设计侵权现象的泛滥,打压了服装从业者自主创新、原创设计的积极性。著作权作为传统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服装设计纳入其保护范围具有较多优势。
2021-12-17我国是服装制造大国,服装制造由传统制造、现代化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是必然的。2017年中国服装行业也进入了深化改革、调整转型和服装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是推动和促进中国传统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是服装制造业与"互联网"以及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迈向纺织服装强国的必然之路。
2021-11-09从夜跑服的设计与功能出发,调研市场上夜跑服的受众群体,结合人们穿着时的感受需求与运动时的防护需求,从造型、面料、色彩、图案四个方面分析夜跑服所需的设计要素与功能要素,寻找出当前市场夜跑服存在的改进空间,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与设计,为夜跑服的研制开发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2021-11-09丝巾可以从视觉、情感、性格等方面去显现其不同,可以变成具有生命力的物质,能够传达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朴实无华、奢华精美、简洁明快、丰富绚烂等不同特点,因此,丝巾已成为人体服装附加值的主要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丝巾是显现在服装上的眼睛与亮点。丝巾所创造的视觉美感效益,体现了不同穿戴者的个性。传递了女性的浪漫和娇俏,男性的深邃和华贵。
2021-11-09孝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的核心,赋予了子女责任与义务。《说文解字》释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在这种孝道文化中,包含了对于长者在物质生活上的一种赡养和在精神生活上的一种尊重和敬仰。敦叙风俗,以人伦为先;人伦之教,以忠孝为主。孝道作为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它是一种人伦的道德,是最为直接的一种道德教育。
2021-11-09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着装及审美水平的变化对非遗文化的时代化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宋锦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本课题在沿用宋锦精美样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融合设计,将宋锦运用在系列女装的各个部位,通过面料拼接手法来塑造系列女装,利用不同面料的混搭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以展现系列女装的民族文化,为宋锦的可持续发展拓宽路径。
2021-11-09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更多年轻人对本土设计产品的认知开始提升,其中“00后”的认知度最高,这是对本土文化重现辉煌的自信与认可。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力,使不同形式的传统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向衣服的本源属性回归;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使服饰产品的形态不再单一,尤其在先进的数字技术环境中。
2021-11-09蕾丝编织最初使用的织线包括亚麻、丝绸、金或银线。而在现代社会中,蕾丝常常选用棉线进行编织,但为体现华丽精致的质地感还是会使用亚麻和丝线。设计者们也使用合成纤维、铜丝或非线的材料来制作。随着生产力的提升,机器的参与,蕾丝编织产品的生产量比手工作业增加很多,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工业发展极致后,人们就会对传统手工再次产生喜爱。
2021-11-09“涂鸦”相应的英文起源于“graffiti”,这个词汇的意思是创作者将自己的座右铭以及口号之类涂绘于墙面等介质上,我们在此所说的“涂鸦”正是一种基于此的视觉设计艺术。首先,涂鸦艺术题材多样,主要以英文字体为主,再是卡通人物或动物等。其次,涂鸦艺术强调夸张的视觉效果,通常用明度很高的艳丽色彩。
2021-11-09丝织产品有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双重属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产品设计尤其蕴含人文美感的图案设计越来越成为衡量丝织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图案融入不同地域的文化风貌顺应了现今文化消费的浪潮。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区域拥有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将苏州地域文化融入到丝织产品的图案设计中利于挖掘区域文化的价值。
2021-11-0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丝绸
期刊人气:1682
主管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001-7003
国内刊号:33-1122/TS
邮发代号:浙江丝绸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364
影响因子:1.21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37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