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一定影响,在教育教学行业,教育教学方法也受到影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已经在高校中广泛应用,在高校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做到以生为主、以人为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翻转课堂在高校教育学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关意见以供参考。
近几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尤其是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翻转课堂也逐渐从一种教育理念演变成为当中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师是讲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的模式,能够做到在知识的整体系统讲授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知识的内化与整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课堂的翻转。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一)传统高校“教育学”现状
教育学是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要研究教育学的一般理论、教育原理以及教育规律等问题,教育学教学质量与学生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实际上多数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利用口授法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照搬教材,导致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比较差。同时大部分院校在设计教育学课程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较少,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前借助教师的教学课件或者教学视频进行预习,在课上由教师负责解答疑惑,实现课上与课下相整合,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课上教师需要通过网络将自己制作好的教学视频或者学习资料提前交给学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再集中向教师提问,同时还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共同学习和交流,帮助学生建构教育学知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单向交流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并且通过课后作业与教学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
其一,教学信息明确。“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教学载体比较小,内容比较精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容易引起学生的精神疲劳和注意力分散。而且在每一个教学视频中都有针对某一内容的问题,便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同时播放视频的过程中还能够使用回放、快进等功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翻转课堂”的另一个特点是,传统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受到教师以及教室内其他物品的影响,而翻转课堂中只有不断书写的动作,突出“翻转课堂”教学明确的独特之处。
其二,建构新的学习流程。高校教育学课程一般包括“信息传递”与“内化吸收”两个环节,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只完成“信息传递”这一工作,而对于“内化吸收”的环节研究比较少,这主要是由于缺少教师的帮助,使得“内化吸收”阶段存在一定难度。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了学习流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教师课件以及教学视频进行“信息传递”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放置到“内化吸收”的过程中,利用“信息传递”环节学生所反馈的问题,教师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吸收所学知识。
其三,教学检验方便直接。“翻转课堂”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以及课件,不断重复播放学习,一般在每个知识点的讲授之后都需要设计相应的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翻转课堂”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学生能够重复观看和学习自己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教学平台所反馈的观看次数和学生的测试情况,调整课堂内容更好地做到“内化与吸收”。“翻转课堂”教学视频能够为学生提供复习的机会,从而为教师更加了解学生提供客观依据。
二、“翻转课堂”在高校教育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课前学习
1.发布学习视频
根据教育学理论和观点,课前预习视频并不都是知识点的讲解,实际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短片也可以用于翻转课堂。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些具有创造性、引人思考、令人兴奋等特点的视频进行辅助教学。最重要的是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内容,帮助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为此,通过对比国内外海量视频最终选择《我是演说家》中仲蠡的演讲《教育的价值》这一视频作为学习视频。原因如下:其一,这一演讲的题目与内容与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二,这一视频的演讲者具有一定感染力,内容与现实密切相关,而且能够引人思考;其三,视频制作精美,背景音乐与演讲者演讲内容相吻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四演讲者语言诙谐幽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观看体验。
2.设计学习问题
引入学习视频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保持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设计学习问题不仅能够保持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而且带着目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之后,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专注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在翻转课堂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课前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首先,问题需要围绕知识点开展,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掌握知识;其次,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例如,学习《教育产生和发展》一课时,在学生观看《教育的价值》这一课后,教师提出问题:“在董老师的视频中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论证自己对于教育意义的理解?看完视频后,你觉得演讲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为什么?看完视频后,你觉得教育的本质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由于学生经常接受讲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差,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快速抓取信息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设计测验
测验对于教学活动具有积极作用。首先,测验能够及时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测验,能够使得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当前的学习方法。其次,对于教师而言,测验是教师制定和调整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通过设置测验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教学。在翻转课堂中一般选择封闭式测试,题目从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选取,不仅能够加强和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能够及时进行运用,了解自己的课前学习情况,便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课中学习
1.课前测验,激活记忆
在上课前,教师开花费3~5分钟时间进行课前测验,激活学生的记忆。尤其是对于部分较早完成课前学习任务的学生而言,由于其遗忘速度比较快,通过课前测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回忆之前学习的知识。
2.小组交流
课前学习是帮助学生吸收和存储知识的过程,而课堂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课前学习的检测、展示都需要在课堂这一场所完成。小组合作学习是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方式,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展示自己在课前的学习成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解决在课前遗留的学习问题。小组合作教学不仅有利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课前测验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要求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由各小组在组内推选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对各个组员进行分工,组织组员进行沟通交流,并总结小组学习结果。
3.展示结果,以评促学
课堂是交流、互动、展示的重要平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小组成果是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互动式学习的重要成果。并且在展示之后,由教师、组长进行打分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各小组派1~2名发言人员对本小组活动成果进行总结评价,该发言者既需要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还需要对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做一个简单的评价,由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结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并选取其中的优秀作业作为案例。同时在总结过程中,教师需要有目的地整合三维教学目标[1,2,3,4,5,6]。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在高校教育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一种教育理念转变为当前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真正实现教学课堂的翻转。并且在这种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知识潜能的发挥。在高校教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反思,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力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忠儒.翻转课堂在高校教育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20):98-99.
[2]陈雷.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9(3):12.
[3]池金谷,李青,卢飒.翻转课堂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9,(6):61-64.
[4]张汝琳.论翻转课堂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9(18):102-103.
[5]刘晓勇.探讨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9(13):102.
[6]李雪,张芙丽.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教学模式可行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6):61-62.
任远坤.探讨翻转课堂在高校教育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46-47.
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未来的翘楚和创新力量,培育其文化自信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转型及多元文化选择的影响,大学生面临文化认同的迷茫和危机。”[1]一些大学生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价值观多样化以及网络舆论混乱时,表现出文化自信的缺失。
2024-06-06为了能够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1,2],国内许多学校都开设了机器学习课程[3],也有较多文献报道了在本科生群体中开设《机器学习》的教学改革研究[4,5]。对分课堂最终可以形成教师精讲、学生内化、小组讨论、交流共享四个环节,可分为隔堂对分以及当堂对分两大模式。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课堂的环节过多可能会导致教师、学生出现应付的现象[9]。
2024-06-03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进行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更好的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还能使企业从财务报表中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进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持[1]。
2024-04-17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提出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因此要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消灭“水课”。合理科学、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前沿性与时代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大学习投入,科学“增负”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1,2,3]。
2024-04-17自14世纪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在书院制的基础上推行私人指导或导师制以来,本科生导师制以其个性化的指导、科研与教学融合、专业和职业与人生规划互补等优势,成为国内外许多高校进行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也开始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2024-03-07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面对的诱惑和挑战越来越大。多年来高校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古人云:“德之不厚,行将不远”。
2024-03-05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发展载体,已然成为现代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智能网联人才需要,刘文晶等[1]提出智能网联方向“教、赛、学”一体化教学的可实施改革路径。
2024-03-0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24-03-02“双高计划”首轮建设共有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5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141所,按学校建设单位2个专业群,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1个专业群计算,共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53个,对每个高水平专业群,国家给予了大量资金用于项目支持。高投入必然要求高产出,这就需要依靠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来把握和衡量。
2023-12-12革命文物是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为主线,见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救国兴国强国的伟大贡献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3-11-27人气:6023
人气:5838
人气:3848
人气:3408
人气:286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期刊人气:733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科院高教研究所,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1.371
影响因子:0.323
影响因子:0.30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3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