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一起因误食毒蝇歧盖伞所致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2024-07-31    1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查明广州市天河区2022年5月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原因,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相应防控措施。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应用个案调查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登记病例的基本信息、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发病前72h就餐史、饮用水卫生、可疑野生毒蘑菇来源和加工等情况;访谈主治医师了解临床检查、诊疗经过,电话跟踪病程;开展可疑毒蘑菇孳生地调查,从形态学上鉴定毒蘑菇种类;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整理。结果 本起事件共暴露11人,搜索并核实符合病例定义者10人,住院3人,罹患率90.9%(10/11),住院率30.0%(3/10)。病例均在餐后15min内发病,中位潜伏期为0.25h,主要临床表现为出汗、流涎、呕吐、腹痛和腹泻,伴腹胀、排尿次数增多,血液检查显示肝肾功能正常,经医院对症、支持治疗后全部痊愈,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病程最长61.00h,最短13.00h,中位数13.00h。可疑野生毒蘑菇物种鉴定为毒蝇歧盖伞。结论 误采误食野生毒蝇歧盖伞是引起本起事件的原因,毒蝇歧盖伞中毒所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为广东省首次报道。以宣教为主,多部门联动、跨学科合作的是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 关键词:
  • 毒蘑菇
  • 毒蘑菇中毒
  • 毒蝇歧盖伞
  • 毒蝇歧盖伞中毒
  • 食源性疾病
  • 加入收藏

我国幅员辽阔、森林面积广,有报道显示经鉴定的中国森林重要大型真菌类群有4 250种,新种885种[1]。广东省地处东亚季风区、雨热同季,适宜大型真菌生长,大型真菌资源丰富,是我国大型真菌新种主模式产地之一[1]。毒蘑菇与野生可食用蘑菇肉眼不易辨别,常因误采误食导致采食者中毒[2-3]。2022年5月广州市天河区发生一起因误食毒蝇歧盖伞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总暴露11人,发病10人,住院3人,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笔者对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定义和病例搜索

2022年5月20日,广州市天河区F街道居民中,有进食自采野生蘑菇史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次数≥3次/24h, 伴大便性状改变)、流汗、流涎、排尿次数增多等症状者。通过现场个案调查、访谈临床医师、查阅门诊日志、登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等方式,搜索出疑似病例11人,核实符合病例定义者10人。

1.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广州市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现场调查病例基本情况、发病时间、诊疗过程、发病前72h内进餐史、饮用水卫生、可疑野生蘑菇来源和加工等信息,信息记录后经病例确认、签字;访谈主治医师了解病例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和治疗情况,电话跟踪病情转归;前往病例指向的可疑野生蘑菇孳生地调查,了解可疑蘑菇生长环境及附近社区情况。

1.3 毒蘑菇形态学鉴定

收集病例食用的剩余可疑野生蘑菇样品送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进行形态学鉴定。


2、结果


2.1 事件经过

2022年5月20日15时,居住在广州市天河区F街道的王某到该街道某水库附近山林采摘野生蘑菇约2 500g, 随后分给工友柯某(约500g)和廖某(约2 000g)。当日,柯某和廖某在各自家中将蘑菇简单清洗后(未汆水)与瘦猪肉同炒制作成蘑菇炒瘦肉,分别于17:30(3人同餐)和19:30(8人同餐,含王某)食用,两个家庭当餐其他食物有豇豆炒肉、鸡肾炒辣椒、炒青菜和米饭,同餐人员均未饮酒。餐后15min内,同餐的11人中有10人(柯某家中2人、廖某家中8人)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汗、流涎、排尿次数增多等症状,另1人仅尝了一小块,未发生不适。发生不适的10人随即自行催吐后分别送至LD医院(3人)、WJ医院(5人)和NF医院(2人)就诊。

2.2 临床表现和转归

病例主要症状为出汗、流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10人(100.0%)均有出汗和流涎;9人(90.0%)有恶心;7人(70.0%)有呕吐,呕吐为2~10次/24h, 平均4次/24h; 6人(60.0%)有腹痛,以上腹部或脐周隐痛为主;4人(40.0%)有腹泻,为水样便,大便次数5~15次/24h, 平均8次/24h; 3人(30%)伴排尿次数增多,2人(20.0%)伴舌尖轻度麻痹。所有病例均无发热、胸闷,无头晕、头痛。见表1。

病例入院血液检查提示肝肾功能正常。医院予催吐、洗胃、对症和支持治疗,7人门诊留观后症状好转,于次日12时离院,3人住院治疗后于2022年5月23日10时痊愈出院,住院期间肝肾功能均正常。

表1 病例主要临床表现(n=10)

2.3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2.3.1 流行病学特征

男性病例9人,女性病例1人,年龄33~53岁,平均46.2岁,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外来务工人员,无固定职业,从事搬家、运货、装修等零散杂工,关系为工友,共同居住在广州市天河区F街道的城中村,2人在YD路,8人在DP街。病例均在餐后15min内发病,中位潜伏期为0.25h; 病程最长61.00h, 最短13.00h, 中位数为13.00h。

2.3.2 可疑食物和进食情况

病例平日生活饮用水为市政管道自来水,自来水管道近期无重大改建和维修。从发病潜伏期推断可疑餐次为2022年5月20日晚餐,从可疑餐次的食谱中发现可疑食物为蘑菇炒瘦肉和豇豆炒肉。病例述豇豆已煮熟煮软,可排除生豇豆相关皂甙中毒。结合临床症状判定可疑食物为蘑菇炒瘦肉。蘑菇炒瘦肉进食量多者为1碗(约200g),量少者为小半碗(约50g)。食用蘑菇炒瘦肉量多者症状多且重,量少者症状少而轻,1人“仅尝了一小口”(约2g)无不适未就诊。

2.3.3 野生蘑菇孳生地调查

病例所食用的野生蘑菇采自F街道某水库沿线山林里。该水库面积约9.5km2,沿线山林以阔叶树为主,素日多垂钓、越野跑、徒步等游人,周边有城中村、农家乐、学校、桥隧工地,外来务工人员较为聚集。广州市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人员现场发现登山小路两旁生长有6种不同形态的野生蘑菇。F街道办事处在显眼处竖立相关宣传和警示标识。

2.3.4 野生蘑菇形态学鉴定

2022年5月21日上午,广州市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人员将病例食用的剩余野生蘑菇送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进行物种鉴定,鉴定结果为毒蝇歧盖伞(Inosperma muscarium),见图1。

2.4 事件结论

根据病例进餐史、发病潜伏期、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及可疑蘑菇形态学鉴定结果,判定此次事件为一起因进食有毒野生蘑菇所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可疑有毒野生蘑菇为毒蝇歧盖伞,毒蝇歧盖伞来源于天河区F街道某水库沿线山林。事件暴露场所为家庭,总暴露11人,发病10人,罹患率90.9%(10/11);住院3人,住院率30.0%(3/10),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图1 病例食用的野生蘑菇(毒蝇歧盖伞)


3、讨论


引起本起事件的毒蝇歧盖伞为丝盖伞属,相关文献报道其含有较高的毒蝇碱[4],为神经精神型毒蘑菇。毒蝇碱是一类神经毒素,主要从毒蝇鹅膏中分离出来,也存在于丝盖伞属、杯伞属、小菇属等属的真菌中,具有神经致幻作用。其毒性机理为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作用于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心跳减慢、腺体分泌增加,表现为流汗、流涎、流泪、兴奋、幻觉等[5-6],还可引起呕吐、腹痛和腹泻[7],严重者或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出现呼吸困难导致死亡[6]。本起事件中,病例误食毒蝇歧盖伞后出现的症状与上述描述基本一致,症状轻重与进食量相关,呈剂量-反应关系。由于病例在怀疑毒蘑菇中毒后第一时间自行催吐并迅速就医,3家首诊医院及时给予洗胃,有效排出毒素,阻止毒素进一步吸收。首诊医院随后将病例转诊至广州地区中毒救援中心继续治疗,防止因缺乏专业中毒救治技术和设备而造成病例病情加重和死亡。这提示毒蘑菇中毒后自救和急救、首诊和转诊同样重要,应提高居民毒蘑菇中毒后的催吐自救能力[8],怀疑毒蘑菇中毒后应立即就近就医;强化基层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对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认知水平,做到早诊断、早急救、早转诊。

广东省是我国野生大型真菌物种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南岭地区性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大型真菌多达1 150种,包括野生食用菌198种、药用菌182种、毒蘑菇112种[9]。本次事件现场调查显示登山小路两旁生长有6种不同形态的野生蘑菇(未作物种鉴定)。虽然野生食用菌因味道鲜美和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多数有毒蘑菇的外形与野生食用菌十分相似,单靠肉眼和经验难以辨别,常因误采误食而引起采食者中毒甚至死亡[10-12]。王某误采有毒野生蘑菇是引起本起事件的主要原因,与国内多个城市的报道一致[13-15]。本起事件共同食用野生蘑菇的多人均未辨别出采食的蘑菇是否为可食用菌,可疑野生蘑菇最终经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鉴定为毒蝇歧盖伞,提示鉴别是否为毒蘑菇的唯一方法是通过专业机构依据科学方法的分类鉴定[16]。

毒蘑菇的物种鉴定对中毒病例的临床分型、施治和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医务人员对快速锁定毒蕈种类及明确误采食者中毒类型具有强烈需求。本起事件中,广州市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人员收集病例食用的剩余野生蘑菇样品后迅速送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作物种鉴定,并将结果立即反馈至主治医院,有利于指导医院开展针对性治疗、纠正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处置类似事件时,发现部分病例以症状轻、需要自费等为由拖延或拒绝对毒蘑菇进行物种鉴定,不利于临床治疗,甚至妨害病例自身生命健康。建议政府强化自身基本社会管理职能,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公共卫生项目的全额预算拨款力度[17-18],将相关样品鉴定费用纳入国家公共卫生经费预算,促进开展有毒蘑菇物种鉴定工作,以提高毒蘑菇中毒相关临床诊治效率。

防止毒蘑菇中毒有效的方法是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19],建议相关部门在公园、草地、绿道、山林等容易孳生野蘑菇的地方坚立醒目的永久性警示标识,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前置教育,在野生蘑菇生长旺季前、外来务工人员入住前、户外工地上岗前开展宣教。利用公众号、报纸、折页、微信推送等多媒介、多途径、多方式开展宣传,家校结合,使预防毒蘑菇中毒的知识深入人心,使居民在知-信-行[20]上主动拒绝随意采食野生蘑菇。卫生行政、市场监督、街道、城管等多部门应共同协作、建立网格化工作机制、落实职责,强化日常区域巡查,发现野生蘑菇生长立即宣传警示,防止居民采食。另外,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加强大型真菌(蘑菇)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21],加深人们对大型真菌的理解,加强对毒蘑菇的认识,从根源上防止毒蘑菇相关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戴玉成,杨祝良,崔宝凯,等.中国森林大型真菌重要类群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J].菌物学报,2021,40(4):770-805.

[2]沈秀莲,黄甜,贾豫晨,等.2005—2019年云南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相关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1):153-158.

[3]石萌萌,潘玉立,蒋玉艳.2015—2020年广西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3):611-613.

[5]杨艳,邵瑞飞,陈国兵.蘑菇中毒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2020,21(8):675-678.

[6]楚建芝,崔琪,杨树德,等.蘑菇毒素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24):7925-7932.

[7]陈学国,常靖,邹波,等.常见毒蕈毒素中毒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刑事技术,2020,45(6):622-629.

[8]杨胜,何勇,李刚强,等.仁怀市居民毒蘑菇中毒知识知晓率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2,28(3):95-97.

[9]李定强,周平.南岭地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

[10]李红秋,郭云昌,宋壮志,等.2019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1,33(6):650-656.

[11]马晓薇,李泳光,冯晶,等.2006—2019年广州市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1,28(9):1059-1062.

[12]万利平,刘勋.2016—2020年郴州市毒蘑菇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2,38(19):2617-2620.

[13]颜芝闻,吴晓旻,裴红兵,等.武汉市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和鉴定[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0,32(5):566-569.

[14]倪锡河,彭欣,曾海英,等.珠海市某海岛工地一起铅绿褶菇中毒事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7):3129-3132.

[15]何志凡,马海英,张强,等.一起条盖盔孢伞中毒事件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0,32(4):460-464.

[16]李海蛟,章轶哲,刘志涛,等.云南蘑菇中毒事件中的毒蘑菇物种多样性[J].菌物学报,2022,41(9):1416-1429.

[17]张与焉.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财政应急投入机制研究——以广西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21,43(6):88-98.

[18]杨志安,胡博,邱国庆.政府预算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8(5):40-49.

[19]殷俊.一起误食野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3):9068-9072.

[20]朱姝,丁玲,王娅芳,等.贵州省居民食用野生蘑菇知信行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7):1185-1189.

[21]苏阳,陈文华,刘谦,等.山东省大型真菌资源概况及其综合利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3):316-319.


基金资助: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调查(2022FY100505); 2022年中央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粤财社[2021]314号); 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2018YY023);


文章来源:黄钰圣,李标,张明,等.一起因误食毒蝇歧盖伞所致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4,40(10):1033-103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期刊名称: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期刊人气:64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2116

国内刊号:51-1636/R

邮发代号:62-293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