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采取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其血脂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单项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脂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能降低其血脂水平。
当前在临床上,冠心病心律失常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并且在近几年该病症发病率正逐年升高[1]。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节律、频率、激动次序等发生异常变化,引起细胞膜内含有的钠-钾-ATP酶活性显著降低,给电生理带来严重障碍[2]。在中医领域,心律失常属于“怔忡”“心悸”等,主要因为气血不足引起瘀滞,血瘀而扰乱心神,最终致脉律失常[3,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在我院被诊断并进行诊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59例,年龄36~68岁,病程2~17个月,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患者都已签署本院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冠心病基础护理照顾。
对照组给予服用辛伐他汀药物每天1次,每次2片,晚间顿服。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两组均采用2个月周期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时刻监测患者身体状况,防止出现负面效应。
两组都治疗观察2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血压、血糖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
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在早晨空腹抽取4.0mL新鲜血液,采用2000rpm离心后取上层血清放置于-80℃冰箱保存待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相关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3、讨论
在中医领域,针对老年冠心病心率失常的病变机理,治疗方式主要实现活血通络、益气养阴、清心安神等效果,其中含有甘松、麦冬、人参、赤芍、丹参、土鳖虫、五味子、龙骨、山萸肉等成分的参松养心胶囊可以达到上述功效[5]。参松养心胶囊是一种新型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可有效减少冠脉阻力,缩小心肌耗氧量和耗氧指数,使缓慢性心率失常的心室率上升,对心室的电生理基质可以实现明显改善,具有重要的整合调节作用[6]。已有研究结果证实,参松养心胶囊能够降低患者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促进其预后心肌功能改善[7]。
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其体内血脂(TC、TG、HDL-C、LDL-C)显著趋于正常水平。可见参松养心胶囊与辛伐他汀联合是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对患者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可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其血脂水平及全身炎性反应程度。
参考文献:
[1]陈莉.阿托伐他汀联合速效救心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13(3):45~48.
[2]周琴英,夏碧华.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5):1165~1167.
[3]苏苹,李先花,赵淞.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6):95~96.
[4]张鑫,赵一秀,孙延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6,47(2):135~138.
[5]方利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36):43~46.
[6]杨红.用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7):137~138.
[7]王银环.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和血脂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9,34(1):120~122.
陈文忠,蔡光云.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血脂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9):1346-1348.
冠心病为机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狭窄、阻塞或痉挛所致的一类心肌缺血、供血不足疾病,好发群体为中老年[1]。冠心病呈进行性发展,若未能及时予以有效治疗,造成心肌缺氧或坏死,心脏整体功能下降,出现肺淤血或体循环淤血,引发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2]。
2025-04-17冠心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导致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绞痛作为冠心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常表现为胸部不适、压迫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心绞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可能导致负性情绪的出现,如焦虑和抑郁,这些情绪状态进一步加重心绞痛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2025-04-02心血管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2019年全球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为5.23亿,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多达1860万[1]。2019年我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年度报告显示,心血管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2]。介入治疗挽救了很多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但并非使所有冠心病患者获益。
2025-03-27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其死亡率居全球首位,且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罹患冠心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巨大的精神压力,加之受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压力增大等外界因素影响,多数冠心病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
2025-03-22当CHD患者合并DM时,往往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糖代谢紊乱通过多种机制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斑块更容易形成血栓和溃疡,导致患者死亡风险升高[3]。患者若未及时得到治疗,将威胁其生命安全。
2025-03-21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属于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随着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峻,CHD的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1]。CHD患者以心绞痛、呼吸短促、胸部压迫等为典型临床表现,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甚至可导致死亡,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2025-03-21在炎症反应当中的多种炎性指标,比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NEU)、白细胞(WBC)通常会出现异常水平表达,并且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对机体红细胞体积异质性进行反映的一种指标。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RDW与包括冠心病在内的相关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被关注、重视。
2025-03-14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目前,冠心病患者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冠心病患者病程长、易复发,且院外时间长,使其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而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内容单一,无法起到及时的指导、干预作用,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1]。
2025-03-10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不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使得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心血管病治疗复杂,病情迁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1-2]。西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以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调脂、稳压、营养心肌及血管重建为主,虽可有效稳定病情,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且可能会引起头痛、胃肠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2025-03-0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及病死率等特点[1]。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冠状动脉管径狭窄、阻塞是冠心病病理基础,血液高凝状态、高血脂、炎症等均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随病程延长可出现心肌缺血、梗死或心力衰竭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2]。
2025-03-03人气:18558
人气:15583
人气:15091
人气:14851
人气:1304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人气:5109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253-3758
国内刊号:11-2148/R
邮发代号:2-44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2
影响因子:1.46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