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及现代气象学客观指标,分析冠心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19日长春地区冠心病逐日入院1 080例资料与同期逐日气象资料。将纳入研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住院日期转换为干支纪年,根据相应的六气时段归纳整理,对冠心病在不同岁运年、不同六气时段及不同客气时段发病率进行描述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因素,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冠心病与同期气象因素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发病率由高至低按岁运年分布依次为:金运太过之岁>土运不及之岁>水运太过之岁>火运太过之岁>木运不及之岁;冠心病患者在六气主气各时段发病率由高至低分布依次为:终之气>初之气>二之气>五之气>四之气>三之气;冠心病患者在不同客气发病率由高至低分布依次为: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太阴湿土。将冠心病在各岁运年及六气主气发病规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岁运的金运太过之岁、六气主气的终之气与冠心病发病率...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我国心血管发病率、病死率有年轻化趋势[1]。以冠心病为主的心系疾病发病的病因病机不仅与内伤有关,并且与四季气候、时令时节、气象因素变化具有相关性,因此基于五运六气理论,运用三因制宜整体思维研究外感病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对于临床冠心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与气候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由天地自然界有规律的自然运动而产生,而且气象变化是导致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韩文博等[3]研究显示,温度、湿度、风速等对冠心病的发病均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探讨冠心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及其与五运六气气候变化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疾病资料来源
收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19日1 080例逐日入院冠心病患者病例资料。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5.7±4.3)岁,男728例、女352例。
1.2纳入标准
经筛选、整理,病例入院诊断满足冠心病[4]诊断标准,冠心病病种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等。排除入院信息及临床诊断内容不全的病例。
1.3入院时间体制转化
根据五运六气时段划分,通过万年历将公元纪年转换干支纪年。2016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19日可表述为丙申岁初之气至庚子岁终之气。
1.4冠心病入院时间岁运时段属性划分
以大寒日为各年岁运交司时刻,年干为丙,岁运为水运;年干为丁,岁运为木运;年干为戊,岁运为火运;年干为己,岁运为土运;年干为庚,岁运为金运。其中丙、戊、庚等阳干之年为岁运太过;丁、己为岁运不及。故冠心病入院时间岁运时段属性可划分为:丙申年为水运太过之岁,丁酉年为木运不及之岁,戊戌年为火运太过之岁,己亥年为土运不及之岁,庚子年为金运太过之岁。
1.5冠心病入院时间按六气时段划分
六气分主气和客气。主气的六气时段划分:初之气(厥阴风木)包括大寒、立春、雨水、惊蛰;二之气(少阴君火)包括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三之气(少阳相火)包括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四之气(太阴湿土)包括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五之气(阳明燥金)包括秋分、寒露、霜降、立冬;终之气(太阳寒水)包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每一气主四个节气,年年如此。客气的六气时段划分与主气相同,但客气的运行规律为先三阴后三阳,随年支不同各客气所主之位发生相应变化。本文收录的病例和气象数据所对应干支纪年各客气的六气运行顺序分别为:丙申岁初之气至终之气依次为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丁酉岁初之气至终之气依次为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戊戌岁初之气至终之气依次为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己亥岁初之气至终之气依次为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庚子岁初之气至终之气依次为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
1.6气象资料
气象数据来源于吉林省长春地区气象局,见表1。气象数据的五运六气时段划分与冠心病数据五运六气时段划分一致。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参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
表1 2016~2021年(1 825 d)吉林省长春地区气象因素逐日数据(x¯±s)
2、结果
2.1冠心病在各岁运年发病规律
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由高至低按岁运年分布依次为:金运太过之岁[24.72%(267例)]>土运不及之岁[20.93%(226例)]>水运太过之岁[18.80%(203例)]>火运太过之岁[18.33%(198例)]>木运不及之岁[17.22%(186例)]。
2.2冠心病在六气的主气时段发病规律
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由高至低按六气分布依次为:终之气[19.35%(209例)]>初之气[18.61%(201例)]>二之气[17.41%(188例)]>五之气[15.65%(169例)]>四之气[14.91%(161例)]>三之气[14.07%(152例)]。
2.3冠心病在六气的客气时段发病规律
冠心病患者发病率由高至低按不同客气分布依次为:阳明燥金[17.59%(190例)]>少阳相火[17.41%(188例)]>厥阴风木[17.13%(185例)]>少阴君火[16.39%(177例)]>太阳寒水[16.02%(173例)]>太阴湿土[15.46%(167例)]。
2.4冠心病发病与六气的主气时段实际气象因素相关性
冠心病在六气的主气时段发病数量及对应气象数据见表2。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发病数与平均气温(r=-0.935,P=0.016)、平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913,P=0.037),与平均风速(r=-0.124,P=0.731)、平均相对湿度(r=-0.602,P=0.253)、平均最低气压(r=0.502、P=0.137)、平均最高气压均无显著相关性(r=0.189,P=0.602)。
2.5冠心病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各岁运年及六气的主气时段冠心病发病进行赋值,其中发病为1,未发病为2。将冠心病在各岁运年及六气的主气时段发病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岁运的金运太过之岁、六气主气的终之气与冠心病发病数存在密切联系(P<0.05),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冠心病发病与五运六气时段及气象因素相关。五运六气理论是研究岁运、时令周期气候变化规律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而进行疾病诊治及养生防病的一门学科[5]。《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人体生命是秉承自然天地五运六气而化生,那么天地五运六气气候变化影响人体脏腑生命活动。冠心病属《黄帝内经》中“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徐方易等[6]研究显示,冠心病后天发病与人体出生时所处属的岁运和六气主气属性有关联性。掌握冠心病与五运六气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积极的防治,可降低冠心病发生率、死亡率。岁运为金运太过之岁时,冠心病发病率最高。《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足皆病……病反暴痛,胠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主要说明在金运太过之年,自然界中燥气偏胜,人体肺金过旺,易出现肺金乘肝木,心火来复的现象,临床常见肺系、肝系、心系疾病,燥为次寒,故属阴邪,易伤阳气,引起寒凝痹阻心脉进而导致胸痹心痛即冠心病的高发。主气的终之气太阳寒水时段及客气为阳明燥金时段冠心病发病率最高。《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心热烦……善忘,甚则心痛。”《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民病少腹控睾……上冲心痛”“太阳之胜,凝凓且至,非时水冰……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太阳之复,厥气上行,水凝雨冰……心痛否满”“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左胠胁痛……心胁暴痛……太冲绝,死不治。”均说明六气为太阳寒水、阳明燥金时段与冠心病的发病均有密切关系。太阳寒水时段,气候寒凉,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乘其所胜之心阳,心阳受邪,寒凝血瘀导致心脉痹阻而出现胸痹心痛即冠心病病症。本研究还发现冠心病在客气为阳明燥金时发病率最高,可能由于分析资料年限较短,冠心病患者相对较少,导致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客气对冠心病发病率有一定影响。平均气温越低、平均降水量越少,则冠心病发病率越高。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有重要的影响[7]。研究显示[8,9],低温环境可增加冠心病发病率,且温度越低则发病率越高。首先,当患者处于低温环境时,心血管系统为适应相应天气,需激活温度感受器,导致心率、血压升高,加速心脏泵血速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其次,寒冷的气候可促进皮肤血管收缩,加重外周血管阻力,进一步加重心肌耗氧量[10]。吉林省长春地区冬季气温低,降水少,空气寒冷干燥,也是急性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高发季节,而感染又是冠心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其可直接介导炎症因子,促进血栓因子形成,进而引发或者加重冠心病[11]。本研究结合同期气象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发病与六气的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当该地区平均气温偏低及平均降水量较少时,冠心病发病率最高,且这一结果与本研究冠心病在六气主气的终之气发病率最高相吻合。孔令晶等[12]对52 417例冠心病患者发病逐日气象资料的研究结果显示,平均气温越低、平均降水量越少则冠心病发病率越高,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吉林省长春地区在岁运的金运太过之岁及六气主气的终之气时段冠心病发病率最高,且在平均气温越低、降水量越少时冠心病发病率越高。但本研究由于样本量相对不足,病例年份跨度较短,后期研究可增加病例年份跨度,加大样本量,深入挖掘五运六气与冠心病间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李星辉,任晓岚,雷林峰,等.2006~2015年甘肃陇东南地区居民冠心病死亡趋势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41(5):7-11.
[2]蔡佳丽,苏颖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吉林省四平市五脏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5);2413-7.[韩文博,孙爱军,李红梅,等.气象因素与冠心病[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1):123-4,127.
[4]郑刚.指导临床实践的新指南——2007年冠心病诊治指南[J].华夏医学,2008;21(3):575-7.
[5]雷晓庆,孙迪,王盼菲,等.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11):74-7.
[6]徐方易,苏颖.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对吉林省延边地区冠心病患者先天运气禀赋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88-91.[7]毕颖斐,毛静远,陆一竹,等.102例冠心病患者的中医病因学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2):2334-5.
[8]张会娜,刘红旭,周琦,等.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季节特征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2;31(6).412-3.[9]魏秀兰,李锁玲,赵孝怀,等.冠心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1):.48-9.
[10]韩文博,孙爱军,李红梅,等.气象因素与冠心病[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1):123-4,127.[11]梁晓芳,李春坚.环境因素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2):217-20.
[12]孔令晶,陶国水,陆曙,等.无锡地区冠心病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376-8.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No.81373768); 2021年度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No.2021132);苏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2022年);
文章来源:付琨,王焱,王利锋等.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研究冠心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9):4609-4612.
分享:
冠心病为机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狭窄、阻塞或痉挛所致的一类心肌缺血、供血不足疾病,好发群体为中老年[1]。冠心病呈进行性发展,若未能及时予以有效治疗,造成心肌缺氧或坏死,心脏整体功能下降,出现肺淤血或体循环淤血,引发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2]。
2025-04-17冠心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导致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绞痛作为冠心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常表现为胸部不适、压迫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心绞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可能导致负性情绪的出现,如焦虑和抑郁,这些情绪状态进一步加重心绞痛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2025-04-02心血管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2019年全球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为5.23亿,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多达1860万[1]。2019年我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年度报告显示,心血管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2]。介入治疗挽救了很多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但并非使所有冠心病患者获益。
2025-03-27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其死亡率居全球首位,且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罹患冠心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巨大的精神压力,加之受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压力增大等外界因素影响,多数冠心病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
2025-03-22当CHD患者合并DM时,往往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糖代谢紊乱通过多种机制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斑块更容易形成血栓和溃疡,导致患者死亡风险升高[3]。患者若未及时得到治疗,将威胁其生命安全。
2025-03-21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属于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随着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峻,CHD的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1]。CHD患者以心绞痛、呼吸短促、胸部压迫等为典型临床表现,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甚至可导致死亡,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2025-03-21在炎症反应当中的多种炎性指标,比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NEU)、白细胞(WBC)通常会出现异常水平表达,并且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对机体红细胞体积异质性进行反映的一种指标。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RDW与包括冠心病在内的相关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被关注、重视。
2025-03-14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目前,冠心病患者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冠心病患者病程长、易复发,且院外时间长,使其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而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内容单一,无法起到及时的指导、干预作用,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1]。
2025-03-10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不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使得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心血管病治疗复杂,病情迁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1-2]。西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以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调脂、稳压、营养心肌及血管重建为主,虽可有效稳定病情,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且可能会引起头痛、胃肠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2025-03-0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及病死率等特点[1]。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冠状动脉管径狭窄、阻塞是冠心病病理基础,血液高凝状态、高血脂、炎症等均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随病程延长可出现心肌缺血、梗死或心力衰竭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2]。
2025-03-03人气:11015
人气:10365
人气:9696
人气:9149
人气:869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
期刊人气:1310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3934
国内刊号:51-1187/R
邮发代号:62-165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2
影响因子:1.46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