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2
2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为解决治水攻坚战背景下餐饮废水排放治理进展缓慢、效果不佳、负面效应愈发突出的问题,通过对广东省中山市108家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废水排放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餐饮废水排放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中山市排水管理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助力打赢治水攻坚战。
广东省中山市地处珠三角腹地,常住人口超过440万人[1],餐饮业发达且呈快速发展态势,截至目前,餐饮服务单位数量已突破5.8万家。2020年,中山市生活污水总量达105.46万m3/d,餐饮废水一般占到城市生活污水总量的3%[2],总量估算约为3.16万m3/d。若餐饮废水排放管理不力将影响中山市治水工作的开展。因此,需对餐饮废水排放管理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依据问题精准施策,提高餐饮废水整治效率。
1、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选择中山市108家餐饮服务单位,包括4家大型商业广场、51家酒楼餐厅、8家酒店、3家食堂以及42家小型餐饮店,调查方式为资料调查、实地排查以及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餐饮废水排放去向、隔油设施设置与运行情况、排水许可手续办理情况、档案资料管理情况、依法排水意识等。
2、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设定6个指标作为分析餐饮排水户排水管理情况的依据,不同类型餐饮排水户调查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指标合格率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已设置隔油设施>无油污堵塞公共排水设施>按照雨污分流要求排水>有排水管理档案资料=熟悉排水情况及要求>已办理排水许可证。中山市餐饮废水排放管理最突出的问题是排水许可证办证率过低、排水管理档案资料缺失、公众依法排水意识淡薄,其相应的指标合格率均低于30%;其次是油污堵塞公共排水设施的情形多、雨污错混接频率高,其相应的指标合格率均低于65%;而隔油设施设置情况相对良好,设置率超过85%,但设施维护管理有待规范。
表1 不同类型餐饮排水户调查情况统计
2.1 排水许可证办证率低
中山市存量餐饮排水户数量庞大且逐年增多,但排水许可证办证量并未明显增加,远低于其他行业排水户办证率。此次调查的108家餐饮排水户中,只有2家酒楼餐厅申领了排水许可证,占总数的1.9%,其余餐饮排水户均为无证排水,占总数的98.1%。
2.2 排水管理档案资料缺失
排水管理档案资料是餐饮排水户和相关部门开展管理、监督、检查的必要材料,重点餐饮排水户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相关情况进行记录并保存[3]。调查的108家餐饮排水户中,仅30家有排水管理档案资料,占总数的27.8%。无排水管理档案资料的餐饮排水户有78家,占总数的72.2%,其中,大型商业广场1家、酒楼餐厅38家、酒店4家、食堂2家、小型餐饮店33家,在各对应类型餐饮排水户中的占比依次为25%、74.5%、50%、66.7%、78.6%。
2.3 公众依法排水意识淡薄
有30家餐饮排水户熟悉经营区域内餐饮废水的排放情况及排水相关要求,占调查餐饮排水户总数的27.8%。而其余78家餐饮排水户对于餐饮废水排放去向、雨污分流、达标排放、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等都知之甚少,占总数的72.2%,其中,大型商业广场2家、酒楼餐厅36家、酒店2家、食堂2家、小型餐饮店36家,在各对应类型餐饮排水户中的占比依次为50%、70.6%、25%、66.7%、85.7%。
2.4 雨污错混接频率较高
中山市已全面推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此次调查的108家餐饮排水户均位于公共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餐饮废水应按照规定排入公共污水管网。有67家餐饮排水户按照雨污分流要求排水,占总数的62%。有41家餐饮排水户存在污水直排、雨污错混接及乱泼乱倒等问题,占总数的38%,其中,酒楼餐厅24家、食堂1家、小型餐饮店16家,在各对应类型餐饮排水户中的占比依次为47.1%、33.3%、38.1%。大型商业广场和酒店未发生雨污错混接的情况。
2.5 隔油设施设置和管理不规范
2.5.1 隔油设施未设置或设置不规范
有92家餐饮排水户已设置隔油设施,占调查餐饮排水户总数的85.2%,其中,大型商业广场和酒店隔油设施设置率均为100%。有16家餐饮排水户未设置隔油设施,占调查餐饮排水户总数的14.8%,其中,酒楼餐厅8家、食堂1家、小型餐饮店7家,在各对应类型餐饮排水户中的占比依次为15.7%、33.3%、16.7%。
除了极少数大型商业广场、酒店设置了一体化隔油设施外,其余餐饮排水户设置的隔油设施基本为传统埋地式砖砌或钢筋混凝土隔油池,上述隔油池大多未进行合理设计,其型号、规格、尺寸并不满足使用需求,预处理效率不高。
2.5.2 隔油设施维护管理不规范
有69家餐饮排水户未发现餐饮残渣、油脂堵塞公共排水设施的情形,占调查餐饮排水户总数的63.9%。其余39家餐饮排水户周边公共排水设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占调查餐饮排水户总数的36.1%,其中,大型商业广场1家、酒楼餐厅23家、酒店1家、小型餐饮店14家,在各对应类型餐饮排水户中的占比依次为25%、45.1%、12.5%、33.3%。食堂周边公共排水设施未出现堵塞。
隔油设施除油周期宜为7 d[4]。设置隔油设施的92家餐饮排水户中,清掏周期不超过7 d的餐饮排水户仅有6家。清掏周期不超过3个月的餐饮水户有23家,占已设置隔油设施餐饮排水户总数的25%,有些餐饮排水户则是等到隔油设施淤积堵塞致污水无法排出或外溢时才进行清掏。
2.6 小结
大型商业广场、酒店的排水管理相对规范,均按照雨污分流要求排水且设置隔油设施,出现油污堵塞公共排水设施的情况较少,排水档案资料管理相对规范,依法排水意识也较强,主要问题是无证排水,整治难度最小;食堂整治难度次之;酒楼餐厅、小型餐饮店排水管理较差,雨污错混接、未设置隔油设施、无排水管理档案资料、依法排水意识淡薄等问题频出,还存在油污堵塞公共排水设施和无证排水的问题,整治难度最大。
3、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治水参与度不高
餐饮服务单位及从业人员对于餐饮废水排放管理普遍持消极态度,主要表现为:①认为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政府部门的职责,缺乏应当承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认识。②没有形成良好的排水习惯且不愿意改正与培养,更不愿意增加排水设施维护管理和改造投入。③存在侥幸心理,环保意识不强,对餐饮废水乱排乱倒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3.2 源头管控力度薄弱,排水监管效力不足
①餐饮服务单位数量多、排放口设置无规律且隐蔽性高,加上政府部门对于违法排水行为的监管具有滞后性,源头管控难度大。②相关部门开展的餐饮废水排放监管执法活动缺乏有效、实用的法律依据,主要以教育引导为主,导致震慑力不够、效果不佳。《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规定,排水主管部门对违法排水行为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3,5],但从实际考虑,其适用条件有限。③餐饮废水排放管理历史欠账过多,各部门相关技术力量储备不足,导致无法在短时期内实现一对一的监管。
3.3 排水管理职责不清,部门间未形成监管合力
中山市大部分区域目前仍实行排水设施建管分离、厂网分离、市镇两级管理的排水管理体制,各部门之间存在管理界面交叉、权责不清、条块分割的问题,且餐饮废水排放涉及市场监督管理、水务、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城管执法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各部门虽轮番密集推进整治与监管工作,但仍未能形成工作合力,无法有效推动餐饮废水整治工作提速。
3.4 排水管理方式单一,办证手续复杂
政府部门未有效落实排水户分级分类管理措施,对所有餐饮排水户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排水许可证申办手续专业性强、流程复杂、耗时长、一次通过率低,因此,餐饮排水户尤其是小型餐饮店普遍出现畏难情绪,办证积极性不高。
3.5 普法宣传效果不佳,公众护水意识不强
中山市餐饮排水户违法排水或破坏排水设施的情况仍不时出现,很多餐饮排水户不愿意配合甚至抵触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从宣传效果看,依法排水和保护排水设施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还未深入公众内心,全社会爱水、护水的氛围还未形成。
4、解决问题的对策
4.1 重视行业规划与审批工作
①重视餐饮业布局规划。制定餐饮服务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对餐饮业布局引导,合理设置餐饮业经营集聚区域,以保证餐饮废水的集中收集与处理。②政府部门要做好审批工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需把好经营许可审批关,对不具备开办餐饮条件的应予以否决;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进行环保审批与备案;排水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排水许可审批,不满足排放条件的,不予核发排水许可证。
4.2 加快设施建设与管理
①加快推进公共排水管网建设,消除排水管网空白区,进一步提高雨污分流率,避免餐饮废水无处可去。②要加强公共排水管网的运维管理,在发现公共排水管网出现错混接、破损、渗漏等病害时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新改造,切实提高污水管网收集率和运行效能。③政府部门要敦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管理单位等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排水设施的方案设计、质量管理及运维工作。
4.3 统筹攻坚提速与提效
①按照中山市治水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动员基层和餐饮排水户主动做好餐饮废水排放精细化排查与整治工作。②政府部门应统筹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治水工作,同步落实餐饮废水排放改造。③各相关部门应不定期组织开展餐饮废水排放专项整治,不断增强餐饮排水户依法排水的约束效力,巩固治水成果。
4.4 优化管理体制与办证程序
①改革排水管理体制,厘清涉水管理部门职责,形成权利、义务、责任相对等的排水管理体制。②出台并落实排水户分级分类管理政策,对餐饮排水户进行差异化管理;按照改造难易程度实施餐饮排水户排水许可证分步分批办理。③通过优化排水许可审批流程、简化申请资料、扩大承诺制办理范围,提高排水许可手续办理效率和餐饮排水户办证积极性。④印发餐饮废水排放隔油设施设置与维护指引,指导排水户做好隔油设施的规范化设置与管理。
4.5 健全监管机制
①出台排水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健全排水违法行为的处罚机制。②细化法律法规中对排水违法行为的定义与违法责任条款,综合应用强制性、惩罚性措施,提高排水监管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③针对餐饮排水户违法排水排污的行为,应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信息通报和联合巡查执法常态化机制。④依托数字化平台加强餐饮废水排放信息化、动态化管理,提高违法排水行为上报与处理速度。
4.6 增强宣传效果
①开展对餐饮排水户、物业公司等的政策宣讲、技术指导与培训,逐步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治水意识,落实主体责任。②要主动开展上门服务,促进政府部门与餐饮排水户之间的友好协作,提高餐饮废水整治成功率。③要动员公众主动参与和监督水污染治理、城市排水管理工作,共创文明城市。
5、结语
各地餐饮废水排放管理问题严重程度和整治难度不一致,要想使餐饮废水治理见成效、见进度,政府部门需要提高餐饮废水治理在治水工作中的地位,查清问题底数,结合问题精准治水、稳步进行,才能打赢治水攻坚战。
参考文献:
[1]中山市统计局.2022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2023-04-28)[2024-01-01].
[2]耿国斌.昆明市餐饮废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导刊,2013,32(1):51-53.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A/OL].(2015-01-22)[2024-01-01].
[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小型排水构筑物: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3S51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A/OL].(2013-10-02)[2014-01-01].
文章来源:吴弯.治水攻坚战背景下中山市餐饮废水排放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24,14(10):19-21.
分享:
水是沙漠化治理的重要因素。通过引水工程、水利工程等途径,把远距离的水源引到沙漠地区,如修建具有调节水量功能的水库,保证农田及植被用水量,改善土壤状况,为恢复生态系统提供依据。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如提高用水效率,采取滴灌和喷灌等技术,实现精确供水,避免大水漫灌带来的水资源浪费。
2025-03-31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性[1]。水土流失防治是山区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平衡的关键,福建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自然灾害频发,建设工程面临诸多挑战,其中长汀县作为典型的红壤丘陵土壤侵蚀区[2],一直面临经济建设开发和水土流失防治的双重压力。
2025-03-30地表土壤被流动的水、风或冰带走或流失,对农田的肥力、水生态系统、环境管理和作物生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1-2]。土壤水蚀过程受降雨、土壤系统、土地地形、土地坡度、作物覆盖状况以及管理实践等许多变量的控制[3]。泥沙迁移过程主要受径流输沙能力的影响,泥沙的迁移能力取决于径流速度[4]。
2025-03-30目前处理含油废水方法主要有重力法、气浮法、电化学法、膜分离法等。重力法池型最简单,操作方便,但占地面积大,除油效果差,排泥难度大;电化学法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但耗电量大,运行成本高;膜分离法设备简易,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但膜易结垢造成堵塞,维护困难,使用寿命短。
2025-03-27我国是世界上采盐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境内盐矿资源丰富,经过几十年的水溶开采,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地下采空区,据统计,全国盐穴地下空间存量约1.3亿立方米[1]。盐穴具有安全性高、密封性好、不易渗透等特点,是处理工业固废的优秀场所。由于以前盐穴粗放式开采及盐穴造腔技术水平欠缺,导致目前存在大量的废弃盐穴。
2025-03-27高级氧化法是一种在催化剂的辅助下,以羟基自由基(·OH)为氧化剂,对存在于水体中的有机物等进行氧化分解的方法。根据刘祖庆等[9]的归纳,常用的高级氧化法主要有臭氧氧化法、芬顿类氧化法、湿性高级氧化法、电化学高级氧化法、声学高级氧化法、光催化高级氧化法、辐射法等。
2025-03-27光催化剂性能优劣会直接影响光催化降解效果。因此,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关键是光催化剂的选择。作为n型半导体材料的纳米α-Fe2O3因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稳定性好、无毒环保、比表面积大、电子跃迁模式独特、禁带宽度窄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9]。
2025-03-26废弃矿山综合治理过程中,如何处理其中毒性成分也是治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矿山治理复杂性突出,矿石毒性危害较大,关乎综合治理成效及技术选用。为此,正式治理之前,需要通过抽样方式测量矿山毒性成分占比,这既是为矿山综合治理负责,也是为治理人员自身安全考虑。
2025-03-26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政策的重要方向[1]。环境质量监测与治理的改进对策可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环境质量监测与治理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2]。
2025-03-23环境监测的定义涵盖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和评估的过程,通过采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技术手段及仪器设备,评估自然环境中污染物的状态。检测范围广泛,包括大气、水源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其主要目标是为环境保护策略提供数据基础,设计有效的环境修复方案,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同时致力于提升当前环境质量。
2025-03-23人气:3160
人气:2959
人气:1900
人气:1815
人气:179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
期刊人气:450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2095-2066
国内刊号:10-1007/TK
邮发代号:80-411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2.378
影响因子:0.097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9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