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在妇产科产妇手术期前后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措施的优势和效果,确定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2月—到2018年6月期间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共10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50例产妇实行普通常规护理,试验组的50例产妇按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完成时间、新生儿评分情况、母乳喂养率、患者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产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本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全部产妇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出现新生儿死亡等特殊病例。观察手术全过程及术后痊愈情况,可以得出试验组的手术完成时间、手术切口一级愈合率、尿管拔除时间等指标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母乳喂养率更高,产妇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实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加快产妇术后痊愈速度。
当今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不能只关注身体疾病而忽视心理照护。剖宫产手术是危重产科最常用的方法。患者在接受剖宫产手术时会发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术中血压及心率升高、术后头晕、头痛等临床表现[1,2,3,4]。本研究发现,在对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后取得了显著效果,满意度得到很大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器质性病变者排除在外。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将产妇进行随机分组。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不加特殊干预,实施剖宫产手术护理常规。按要求对其实行术前常规准备、遵医嘱补液及给药、做好手术配合工作,术后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维护各种管路的通畅、各项操作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常规宣教及出院指导等。试验组产妇则实施全方位的围术期整体护理,具体护理项目如下:
1.2.1入院评估并记录。
产妇入院之后需按整体护理要求进行各项相应的评估,包括产妇一般情况记录、例如身高、体质量、血糖等项目。胎儿一般情况,例如胎方位、胎儿双顶径等项目;对于急诊手术产妇,能评估应尽量进行评估,紧急情况下应先抢救生命,本研究中排除重症抢救患者。
1.2.2制定个性化整体护理方案。
根据入院评估情况,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和特殊病理情况,综合分析后制定出个性化的围术期整体护理计划。在保证产妇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护理计划应当详细记录在护理表格中,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各班护士严格交接班,并定期对整体护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有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当产妇情况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增加和减少整体护理项目,做到个性化调整。
1.2.3术前护理。
由于产妇对手术情况缺乏了解,有时会担心手术是否顺利、胎儿是否存在畸形、术后疼痛是否剧烈等,会产生紧张、焦虑等各种不良情绪,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影响极为不利[5,6,7]。为了使产妇顺利完成手术,应当对产妇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多给予关心和安慰。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对产妇进行访视,与产妇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介绍手术室内的环境及参与手术的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进行术前准备的内容、术中麻醉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配合麻醉的方法等等。在与产妇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态度应亲切,以减轻其恐惧、焦虑的心理。另外,应让产妇了解手术医生有很丰富的救治患者的经验,类似手术也做过很多,从而减轻产妇紧张感。同时,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此时护理人员应当给予产妇足够的心理支持,使她们能够安心迎接手术。对于急诊剖宫产产妇,在一般救治的同时做好实行手术的各种准备,包括产妇自身准备以及药品、物品的准备,避免不良后果。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通过深而缓慢的呼吸的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告知产妇大喊大叫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会大大消耗体力,减低手术的耐受力,这对于术后尽快恢复没有好处[8,9,10]。术中维持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生严密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如有紧急情况发生,协助医生及时处理。如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协助儿科医生抢救新生儿,既是提供抢救药品,备好吸引器及时吸出痰液或吸入的羊水,必要时给新生儿吸氧。关闭腹腔前后、缝合皮肤前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手术全部物品,数目正确方可逐层关闭体腔。
1.2.4术后护理。
表1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
表2两组产妇手术进行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表3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术后24h是术后并发症的好发时间,因此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监测仪,确保生命体征平稳,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观察血压,以便了解是否有子宫收缩不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且协助医生迅速处理。手术后遵医嘱定时按摩产妇下腹部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对产妇宣传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并指导监督产妇按要求去做,促进排气排便,并提高机体抵抗力[11]。护士应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初乳对新生儿的重要意义,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护士应指导产妇评估手术切口疼痛等级,根据疼痛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评价指标
1)手术进行情况指标:手术完成时间。
2)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伤口一期愈合率、平均住院时间、母乳喂养率。
3)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描述,检验方式为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合对照组均未出现新生儿死亡或手术失败等情况,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余指标对比如下。
2.1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进行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进行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经统计学比较,P<0.05。见(表2)。
2.2试验组和对照组满意度情况对比
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妇满意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当今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此产妇对临床医疗以及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在妇产科,产妇以及家属对于护理质量要求很高,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增加[12,13]。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产妇的整体护理工作。本研究通过对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产妇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缩短了产妇的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时间,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继花.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2):38-39.
[2]涂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产妇围术期感染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5):2470-2471.
[3]王艳.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对产妇产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8):153-155.
[4]李春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4):171-172.
[5]钟小英.优化护理干预对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4):3381-3382.
[6]徐海峰.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79-80.
[7]张营营.护理干预对妇产科围术期产妇感染预防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6):155,157.
[8]袁维,苏春芳,康林,等.护理干预对预防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06-108.
[9]李晔,刘新亮.有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3050-3051.
[10]彭军燕,王慧.综合护理在预防妇产科围术期感染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S1):7-8.
[11]乌云嘎,马静.妇产科围术期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196-197.
[12]吕芷娴.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0):125-126.
[13]夏红梅.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0):105-106.
郭金爱.产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8):103-104.
分享:
现为运动迟缓、震颤、强直及姿势异常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是一种整合多专业团队力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模式强调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综合评估和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效果。
2025-03-20MAS主要引起外周性性早熟、皮肤牛奶咖啡斑和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dysplasiaofbone,FD)3个典型症状[4],其中在骨骼方面的异常包括骨骼畸形、疼痛和易骨折。骨病变出现时间较早,年龄一般在3~10岁,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年龄集中在6~10岁,且可在同一部位发生多次骨折[5],给治疗及护理造成一定难度。
2025-02-24口咽恶性肿瘤是指发生于软腭、悬雍垂、腭扁桃体、舌根及咽壁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其中90%以上的口咽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1]。口咽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联合应用,其中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并进行颈淋巴清扫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2025-02-24阑尾炎患儿年龄小,易产生明显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做好术后护理十分必要。中、西医综合护理不仅能促进患儿术后康复,还能改善患儿心理状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本文主要探讨针刺和中药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25-01-23脑梗死的诱发因素为脑血液供应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身体,患者伴偏瘫、失语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且患者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如果症状比较轻微时,通常需要服用药物结合生活干预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如果症状比较严重,需要配合医师完善手术介入治疗。
2024-12-26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疲劳、发热、体重减轻等,也可表现出皮肤症状,如蝴蝶状红斑(即双颊和桥部红斑)、光敏性皮肤病变、溃疡等。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2024-11-19慢性肾衰竭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多因素引起的肾脏功能进行性下降,临床上主要好发于老年患者,长期的肾功能恶化会导致慢性的肾衰竭。该疾病由于临床病程较长、疾病进展缓慢、并发症较多、症状复杂,因此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慢性肾衰竭的发生率大约占到1%~5%之间。
2024-10-22致命性出血是指出血量较大,可造成严重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需要紧急救治的出血或出血量虽少,但部位特殊,可致残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如颅脑出血、心脏压塞等。致命性出血起病急、病情凶险、致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是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病死率、治愈率及预后。
2024-09-24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发病率很高,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由于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可导致患者体内的供血量减少,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等疾病,患者一般胸口剧烈疼痛。但由于患者对胸痛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各地区的治疗技术存在差异,因此治疗效果将受到影响。
2024-08-27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持续的关节炎症和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全球患病率为0.5%~1.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作为一种不能完全治愈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病人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疾病转归。
2024-07-11人气:16537
人气:15878
人气:15192
人气:14569
人气:1336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
期刊人气:1101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4152
国内刊号:42-1154/R
邮发代号:38-342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