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重金属作为一种典型的非降解性、累积性的污染物,长时间留于沉积物中会危害海洋生物[3]。虽然该地已用控制网箱养殖的规模、放流底栖生物、扩大大型藻类的养殖等方式来开展生态修复工作[4],但日益严峻的海域环境问题还是需要得到相关部门持续的关注。因此文章对象山港附近海域的沉积物重金属进行分析与评价。
317
0
为进一步提升溢油污染风险防控能力,完善海上油田溢油污染风险防范措施,本文围绕海上油田的主要作业环节和作业设施,对溢油污染风险因素进行了全面逐一分析,并结合现场作业实际情况及海上油田的环境保护方法,探讨了污染预防和处置措施,以期为海上油田勘探、开发及生产过程中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209
对SAR海面溢油做过长期的持续性研究,或参与SAR溢油监测系统研制的主要团队有:Solberg团队、Fiscella团队、Topouzelis团队、Singha团队。Solberg团队选用的特征参数有3类,包括灰度特征、几何特征和空间特征,并未选用纹理特征。自1997年以来,Solberg团队在特征数量和特征参数上保持着较好的稳定性[1]。
481
微塑料的类型主要是纤维和碎片,PET材质是涤纶纤维,PA材质是棉纶纤维,海洋中的微塑料纤维多是从陆源排污口排出的清洗衣物的洗涤废水以及海洋渔具的丢失分解而来.微塑料颜色多以蓝色、黑色、红色的深色系为主,说明这些微塑料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外力对其的作用比较小.天津工业化水平和当地人口密度是影响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因素.
251
金属氧化物是沉积物中常见的组分,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特殊的晶体结构,对P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7],同时使进入孔隙中的P难以解吸。随沉积物中金属氧化物含量提高,不同固体浓度沉积物之间吸附P能力的差异可能在P的吸附容量提高后被缩小。这意味着沉积物金属氧化物含量升高后,体系吸附不可逆性变强,而固体浓度效应变弱。
199
沿海地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将产生大量垃圾,一旦进入到海洋之中便是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这成为了当下环保工作中重点工作内容。根据当前我国在此方面上的工作情况来看,虽然加大力度进行处理和防治,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很多地方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能够更好的完成海洋环保工作。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717
浒苔虽然无毒,且经过加工后具备一定的价值[1,2,3],但过量增殖却会阻碍航道、造成海洋水生态恶化、导致绿潮灾害发生等,给国家和当地部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4,5,6]。国际上已将浒苔等绿藻类爆发性增殖称为“绿潮”,而近年来绿潮无论从暴发次数、影响范围等都成显著的上升趋势。
256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海洋资源开发程度高的同时,排污问题也会随之而来。随着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滨海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携带的污染物相应增加,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污染呈加剧趋势[1]。
288
由于全球塑料产业的快速发展,1950-2015年期间共生产了83亿吨塑料,并随之产生了63亿吨的塑料垃圾,其中仅9%被回收,12%被焚烧,由于垃圾管理水平滞后,任意丢弃塑料垃圾的行为随处可见,有79%的塑料垃圾堆积到垃圾填埋场或散落到自然环境中,污染着土地、河流、海滩和海洋。
891
相对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具有对有机化合物色谱分离良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和准确度较好、前处理有机溶剂消耗少、方法简单快捷等优势[10,11]。研究拟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9种裂解碳九主要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建立该类型突发性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方法,为相关方面提供参考。
273
我国的污染环境损害评估刚刚起步,而溢油的环境损害评估存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国际主流的2个溢油环境损害评估体系,IMO的《溢油环境损害评估指南》[1]和美国的基于1990年油污法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价指导性文件(NRDA),为我国的溢油环境损害评估提供参考。
316
目前应用的有溶剂型、水性和热熔型。有机溶剂型可剥离涂料有着涂装简单、涂膜机械性能好、固化时间短的优势,目前占据很大市场;水性可剥离涂料无挥发性溶剂,环保,但存在固化时间长、综合力学性能差、耐候性和耐蚀性弱的问题;热熔型可剥离涂料综合了溶剂型和水性可剥离的优点,具有低挥发度、固化时间短等优点,但存在涂装复杂的缺点[1]。
296
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被利用,也致使海洋生态环境在不合理发开中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也因此对人类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利用损失[1]。我国在十九大政府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也因此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相比于陆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还亟需进一步地加强。
646
我国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综合防治陆海污染、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对保障海洋环境健康和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主要以宁德市为样本,试图从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管控措施等方面分析政府的行为,以期为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治理方面的干预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220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在南极地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能力不断提升,与之而来的是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过度等问题。南极地区的罗斯海海域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块保存完好的大型海洋生态区域,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依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面貌,出于保护该海域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目的,2016年10月28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第35届会议讨论通过了罗斯海海洋保护区提案。
280
影响因子:1.040
影响因子:0.826
影响因子:0.652
影响因子:0.835
影响因子:1.070
影响因子:0.59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