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和自我管理能力影响

  2025-01-16    1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糖尿病患者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对其血糖达标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样本均来自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常规健康宣教,给予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血糖及血糖达标率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SDS与SAS水平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SDSCA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更大(P<0.05);观察组FPG、2h PG及HbA1C等水平均显著更低,血糖达标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选用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可提升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血糖水平,获得显著的护理有效性。

  • 关键词:
  • 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
  • 糖尿病
  • 自我管理
  • 血糖达标率
  • 负性情绪
  • 加入收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病症,患病比率日益攀升,正逐渐成为全球健康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1]。该疾病不仅对个体的生理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亦对其心理状态和社会互动产生负面效应。现阶段,针对糖尿病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依然未被发现,医疗实践广泛采用药物来调节血糖,并建议患者合理饮食与规律运动,以缓解相关症状[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提升个人生活品质、有效调控血糖均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已证实,健康教育能有效增进糖尿病人的自理知识,并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4]。然而,传统健康教育过于简约和单一化,缺乏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并侧重于单方向信息传递,忽视了互动的功效。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通常涉及跨学科的合作,强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促进个体或团体成员的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提高患者对健康话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患者自我意识、社会支持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5]。本研究主要探讨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6];②在过去三个月内,未参与过其他糖尿病教育或干预项目的患者;③无恶性肿瘤者;④有自理能力者;⑤无其他严重急慢性疾病者。

排除标准:①脏器功能异常者;②残疾患者;③认知障碍、治疗配合度差者;④糖尿病严重并发症者;⑤严重视力或听力障碍者。

1.2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糖尿病患者共80例,研究起始时间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以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0~70岁,平均(55.26±4.19)岁;病程1~10年,平均(5.56±2.10)年;文凭: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及以上1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1~72岁,平均(55.10±4.85)岁;病程为1~11年,平均(5.48±2.39)年;文凭: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及以上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宣教。以一对一方式给予常规宣教,以提升患者认知度;同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并给予生活、饮食及运动等指导。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进行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首先设立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小组,小组包括1名主诊医生、2名专业护理人员、1名营养咨询师。组内每位成员均具备超过5年的专业经验,并参与过糖尿病患者照护和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课程。主诊医生作为小组的负责人,负责整体健康教育的策划及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体团队成员集体讨论并初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干预措施如下。

(1)情景模拟健康教育:

通过分阶段教育方式进行情景模拟教育,住院期间进行4次,出院后进行3次,每次教育时长约10min,内容包括情绪管理、药物管理、营养管理、运动管理以及并发症防治、自我血糖监控等方面。患者和家属在专科护士的示范和协助下扮演各种角色,如通过使用食物模型模拟让患者自行搭配饮食,观察患者对于健康饮食的选择。在教育过程中纠正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误解或偏差,同时辅以视频、幻灯片、宣传册等多媒体材料加强宣传。①情绪管理:为患者提供积极的心理护理指导,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协助患者排解消极情绪,如通过冥想、分享体验、瑜伽等活动调节心理。②营养管理:向患者阐释糖尿病与饮食之间的关系,传授正确的饮食搭配原则,以及理想的热量摄入、饮食平衡和体重管理等知识,教导患者避免高糖高胆固醇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并保障适宜的蛋白质供给,控制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及每餐热量。③运动管理:通过健康讲座让患者了解适量运动对高血糖的积极影响,并根据患者个人健康状况指导其进行适宜的运动,如餐后太极拳、瑜伽等体育活动,建议每周至少运动4~5次,每次不少于30min。④用药管理:向患者普及用药的合理性和守时服药的必要性,特别强调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属性及其正确服用方式,并监督患者遵从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同时,还需向患者传授胰岛素的储存及其正确使用的方法。⑤防范并发症:教育患者认识糖尿病的病因和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并指导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溃疡,常规沐浴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糖尿病引发的皮肤感染问题。⑥自我血糖监测:指导患者如何根据血糖读数的变化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监控计划,并在记录血糖数据的过程中获得有效帮助,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和掌握自我监测的相关诀窍。

(2)同伴支持教育:

选拔表达能力强、积极参与医疗方案、血糖控制状况良好的6位患者成为同伴辅导员,与其他患者共同组成同伴互助团体,每团体10人,成员尽量有着类似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同伴辅导员通过直接交流或视频录制的方式与其他患者分享自己处理疾病的经验和感悟,至少每周两次。

(3)线上健康教育:

创建微信群等聊天平台,发送负面情绪影响、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提醒通知和专家讲座等相关资讯,同时促进患者之间和护患之间的交流。指派专职护士定期在群内组织问答环节、有奖答题等活动,以加深患者对病情的认识。

(4)家庭支持教育:

要求患者家属全程参与到健康教育中来,强调家属在帮助患者自我管理和沟通上的双重角色,指导家属如何更有效地支持患者,并确保护患沟通畅通无阻。

两组均随访护理3个月。

1.4观察指标

(1)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

以医院自制的糖尿病疾病知识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包括情绪管理方法、用药方法、饮食原则、运动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及定期监测血糖等内容,共60个条目,每个条目0~2分。120~80分为完全知晓,79~40分为部分知晓,低于40分为不知晓。知晓率=完全知晓率+部分知晓率。

(2)负性情绪[7]。

分别于护理前、后以抑郁与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估。两个量表总分均为100分;两者分值越高,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

(3)自我管理能力[8]。

分别于护理前、后以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7]评估,普通饮食(2个条目)、特殊饮食(2个条目)、运动(2个条目)、血糖监测(2个条目)、足部保健(2个条目)、用药指导(1个条目)。以0~7分计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4)血糖及血糖达标率。

于护理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和餐后2h静脉血3mL,利用自动生化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Au5800型)与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上海惠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Q-6000型)、以ELISA法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以及HbA1C(<7%)为血糖达标,反之不达标[9],统计两组血糖达标率,即血糖达标人数/总人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软件实施数据统计分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呈现。计数、计量数据以百分率、表述,比较行χ2、t检验。


2、结 果


2.1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对比[n(%)]

2.2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负性情绪对比

2.3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CA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DSCA量表各项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均更高(P<0.05),见表3。

表3两组SDSCA量表各项评分对比

2.4两组血糖指标及血糖达标率比较

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FPG、2h PG及HbA1C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更低,且观察组血糖达标率更高(P<0.05),见表4。

表4两组血糖指标及血糖达标率对比


3、讨 论


糖尿病的核心症状是血糖水平持续过高,这是由于胰腺功能受损使胰岛素产生不足或身体细胞对胰岛素反应缺乏[10]。患者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的关键原因。因而,在临床治疗中,除了对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外,还强调患者需要通过饮食约束、体育锻炼等多方面的自我管理,来维持血糖稳定,从而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通常为医生主导的单向指导模式,主要偏向于命令式教育方式,易造成患者处于较为被动接受状态,从而影响教育的接受度和血糖管理的有效性[11]。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呈现了一种创新的教育策略,通过组合不同专业背景的团队成员,利用情景模拟、同伴支持和媒体通讯教育等多元手段,提供更为全面和定制化的干预措施[12]。

本研究结果指出,接受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护理的观察组与传统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在疾病知识掌握、情绪调节、自我管理水平和血糖控制方面都表现出优越性,表明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改善情绪状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管理血糖水平,此结果与段红伟等[13]研究结果相近。其原因可能归结于以下几点:糖尿病治疗主要着重于饮食控制、合理用药和适度锻炼。相对于传统教育,多元化群体交互式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支持性、全面性、强实践性和便捷互动等优势,从而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管理的积极性和成效[14]。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多学科的专业团队组建确保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专业性,能够从多个维度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健康指引。其次,引导患者及其家属进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模拟实践,可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从而加深对糖尿病管理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对疾病的知晓度;同时,也使患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处理情绪、用药、营养和锻炼等方面的策略,从而提升了自我管理的实操技能。此外,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疾病知识的传递,还包括心理疗养、饮食节制、运动辅导、合理用药、并发症的预防以及自我监测血糖等诸多方面。综合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有利于全方位加强患者对疾病的理解,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的信心与技巧。且情景模拟教育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有效引发患者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模拟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认知错误或偏差,同时,通过多媒体(如视频、幻灯片等)的形式强化宣教,可进一步深化正确认知,保证教育的深刻印象,提升知晓度。通过选拔出表现杰出的患者成为同伴教育者,分享治疗心得,这种同伴间的沟通与支持有助于建立更亲近、真实的交流环境,不仅能使患者从中获取正面的能量和应对策略,进而提高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归属感,有效减轻负面情绪,还易引起患者共鸣,提高信赖度,从而增强依从性,帮助稳定血糖水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遵医行为、情绪控制效果以及病情管理效果均呈正比关系。通过微信群等线上平台进行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持续提供有关病情掌控、情绪调理和并发症防护的信息,可保证信息的便捷、即时性,确保患者可以随时获取和学习,增强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医疗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宣教效果,利于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改善疾病控制情况,确保血糖水平达标。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模式紧密整合社会支持理念[15]。通过完整的护理流程,让患者家属深度参与到整个教育过程中,明确其在支持患者和促进沟通中的重要角色,不仅加深了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理解与支持,还强化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有助于建立更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减轻患者孤独感和焦虑情绪,使其更加积极地进行自我管理,进而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其达标率。

综上所述,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知识、技能、情感和社会支持,通过综合而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有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缓解负性情绪并提升疾病知识认知度,促使患者学会有效管理疾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和血糖达标率。


参考文献:

[3]宿冰,范桂红,吴林雪,等.回授法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23,39(3):283

[4]夏晓宏,周凤飞,张蓉,等.基于健商理念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6):173

[5]姚君君,张玉倩,汪佳伟.家属参与式多元化健康宣教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3):2482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856

[7]毛芳,肖玉琴,王海丽,等.知信行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27

[8]金玲玲,叶青,马雨杨,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三位一体”糖尿病精细化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5):810

[9]吕丹,刘秀玲,石燕萍,等.两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不同HbA1c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山东医药,2021,61(14):45

[11]王文卿,孙明珠,胡婷婷,等.糖尿病健康教育对1型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7):823

[12]宋媛媛,刘美玲.多元化、多学科团队式延续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1730

[13]段红伟,朱秀丽,王悦,等.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对甲亢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4):338

[14]张丹红.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9):3789

[15]李蕊蕊,陈诚,杨守彪.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情绪改善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3,45(15):2348


文章来源:崔健,汪太斌.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5,39(01):68-71+7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期刊人气:194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4646

国内刊号:42-1839/R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