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发生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98例戒断的酒依赖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戒断72 h内有无发生暴力行为分为暴力组(n=81)和无暴力组(n=117),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回归分析法构建预测模型,使用R语言软件绘制对应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能。另选取2023年9月—2024年2月入院戒断的85例酒依赖病人作为验证集,采用验证集数据绘制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婚姻状况、饮酒频次、密西根酒精依赖筛查表评分、酒依赖家族史、既往暴力史、冲动性量表第11版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均是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其建模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最佳截断值0.372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7,0.769,模型的区分能力良好。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为0.024,校准曲线贴合理想曲线,表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性能。验证集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结果良好,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受婚姻状况、酒依赖程度、心理状况等因素影响,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暴力行为发生提供依据。
酒依赖是指个体对酒精产生强烈的渴求和无法控制的欲望,同时伴随着对酒精的耐受性和戒断症状的疾病[1]。目前治疗酒依赖的常用方法是戒断控制,病人需要在医院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医疗监护,配合戒酒药物及心理支持以戒断酒精,帮助病人身体及心理逐渐恢复到健康状态[2]。但有研究发现,部分病人入院戒断会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损毁财物等冲动行为,这种暴力行为会对自身、他人及社会造成极大困扰[3]。但目前关于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出现暴力行为的具体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同时急需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提示暴力行为风险,因此本研究通过收集在我院接受戒断酒依赖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样本例数计算参照王家良[4]研究中的样本量计算方法确定样本量需求,首先确定因素分析涉及的变量数目,本研究共纳入18个因素,样本为因素的5~10倍,因此样本例数为90~180例,为保证模型的质量,选择最大样本量,结果确定使用样本为180例,再考虑10%的脱落率,最终纳入198例病人作为建模集,并按照建模集和验证集7∶3比例,另选取85例酒依赖病人作为验证集。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98例戒断的酒依赖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戒断72 h内有无发生暴力行为分为暴力组(n=81)和无暴力组(n=117),另选取2023年9月—2024年2月入院戒断的85例酒依赖病人作为验证集。纳入标准:1)入组病人经我院精神科医生检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5]中酒依赖的诊断标准;2)病人均选择在我院接受完整的戒断治疗;3)年龄≥18岁,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如兴奋剂、镇静剂);2)合并肝、心脏、脑功能衰竭及躯体损伤者。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编号:zsyy202104。
1.2因素分析指标
1.2.1暴力行为发生情况分析
使用医院电子病例系统统计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的病例报告,如有上报暴力行为(自残、攻击他人、大声吵闹等),则纳入暴力组,否则纳入无暴力组。
1.2.2一般资料收集
使用医院电子病例系统统计病人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各项饮酒指标、既往暴力史等。
1.2.3量表资料收集
统计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前记录的各项量表资料,包括密西根酒精依赖筛查表(Michigan Alcoholism Screening Test, MAST)[6],常用于评估个体酒精依赖程度,包括25个问题,涵盖了与酒精相关的行为和习惯,总分为0~53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酒依赖程度越严重。冲动性量表第11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BIS-11)[7],用于评估个体冲动行为特征,包含26个项目,涉及冲动行为的不同方面,例如注意力集中、自控能力、计划性等,总分0~104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冲动性越强。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8]用于评价病人抑郁指数,量表共有17个指标,包括思维水平、自伤倾向、身体状况等指标,总分为56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抑郁情况越严重。广泛焦虑量表(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 GAD-7)[9]用以评价病人焦虑指数,量表共7个项目,分别评定紧张焦虑、担忧程度、放松程度、能否静坐等,总分21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焦虑状况越严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10]用以评价病人睡眠质量,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内容涵盖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等7个因子,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睡眠质量越差。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11]评价病人受到社会支持程度,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分12~66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社会支持程度越高。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 4.2.1软件绘制列线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
2、结果
2.1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情况分析
结果显示,在我院接受戒断的283例酒依赖病人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有117例(41.34%),其中建模集198例中有81例(40.91%),验证集85例中有36例(42.35%)。
2.2影响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婚姻状况、累计饮酒年限、饮酒频次、MAST评分、酒依赖家族史、既往暴力史、BIS-11、HAMD、GAD-7及SSRS得分均与暴力行为发生有关(P<0.05)。见表1。
表1影响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2.3影响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病人有无出现暴力行为为因变量(无暴力=0;暴力=1),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婚姻状况:已婚=0,未婚/离婚/丧偶=1;饮酒频次:≤3次/周=0,≥4次/周=1;无酒依赖家族史=0,有酒依赖家族史=1;无既往暴力史=0,有=1;累计饮酒年限、MAST、BIS-11、HAMD、GAD-7、SSRS评分均原值输入。结果显示,婚姻状况、饮酒频次、MAST评分、酒依赖家族史、既往暴力史、BIS-11、HAMD评分均是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而SSRS评分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影响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算法,将暴力行为发生设为P,则可得Logit(P)=0.922×婚姻状况+0.853×饮酒频次+0.080×MAST+0.977×酒依赖家族史+1.102×既往暴力史+0.087×BIS-11+0.335×HAMD-0.113×SSRS-10.287。使用R 4.2.1软件的rms包绘制相应的列线图,以此将模型可视化,见图1。
图1基于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构建列线图
2.5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验证
建模集的ROC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51,最佳截断值0.372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7,0.769,模型的区分能力良好。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24,校准曲线贴合理想曲线,表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性能,见图2、图3。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最佳截断值0.475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1,0.898,校准曲线MAE为0.014较为贴合理想曲线,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外部预测性,见图4、图5。
图2建模集的ROC曲线
图3建模集的校准曲线
图4验证集的ROC曲线
图5验证集的校准曲线
3、讨论
3.1酒依赖暴力行为发生现状
根据研究和临床观察,酒依赖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风险普遍较高,如张鸿鹤等[12]研究提示酒精依赖综合征病人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比例达44.78%。本研究结果表明,283例酒依赖病人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有117例,发生率达41.3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该类病人出现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为预防暴力行为发生提供参考。
3.2暴力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一般临床因素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饮酒频次、酒依赖家族史、既往暴力史均是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可能机制是未婚或离异状态会直接导致个体社会支持系统的减少,缺乏家庭的支持和照顾,使得病人在戒断期间面对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出现[13]。而饮酒频次过高会造成酒依赖病人身体对酒精的依赖加重,一旦停止饮酒,病人将出现各种戒断症状,包括焦虑、不安、幻觉、抑郁等,增加暴力行为的发生风险[14]。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酒依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酒依赖家族史的病人可能携带BDNF基因rs1519480、mTOR单核苷酸基因等与酒依赖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这些基因会增加病人对酒精成瘾的风险,增加病人出现暴力行为的倾向[15]。而有既往暴力史的病人,其再次出现暴力行为的可能性会明显上升,这是因为病人因过去暴力行为导致心理创伤或失去对暴力的畏惧,对暴力行为形成错误认知,进而造成暴力行为[16]。
3.2.2量表资料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MAST、BIS-11、HAMD均是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而SSRS评分高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其可能机制是MAST得分较高,反映了病人对于酒精的依赖程度较高,这部分病人普遍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表明病人在面对戒断症状时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增加了出现暴力行为的可能性[17]。研究表明,BIS-11得分与负面后果和惩罚的反应相关,高BIS-11评分的病人普遍对负面后果和惩罚的反应迟钝,因此在戒断期间更容易忽视暴力行为带来的后果,增加了出现暴力行为的倾向[18]。而抑郁程度较高的病人其情绪不稳定和易激怒的可能性较高,在戒断期间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暴力行为[19]。同时,病人如缺乏社会支持会增加病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使其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以寻求情感上的满足或发泄负面情绪,这与宗玲等[20]研究结果一致。
3.3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结果
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其ROC及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的区分能力良好,具有较好的校准性能,模型较为可靠稳定。说明该风险预测模型对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是否出现暴力行为的分类能力良好,可以提前筛选发生暴力行为风险高的病人,根据本研究得出的独立影响因素提前制订预防措施,如精神科护士需要在病人入院时使用各项量表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人的个人史、病史、酒精使用情况以及抑郁、焦虑水平。对未婚/离异/丧偶及社会支持水平低的病人,护士需要花时间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扰,让病人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心,从而减少病人的孤独感和敌对情绪。对酒依赖程度严重或饮酒频次较高的病人,护士需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或其他药物来控制病人的戒断症状和情绪波动。对有既往暴力史或冲动性较强的病人,为保障护理人员和其他病人的安全,可以采取隔离或监控措施来预防暴力行为。针对抑郁程度较重的病人,精神科护士可以通过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病人参与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风险。采取以上措施均可以减少病人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获得更好的酒依赖戒断效果,保障病人的身心健康。
4、小结
综上所述,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出现暴力行为受婚姻状况、酒依赖程度、心理状况等因素影响,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上预防暴力行为发生提供依据。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缺陷,研究病人均来自本院,无法代表所有的酒依赖病人,后续可联合多地区医院对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发生暴力行为进行细化研究。此外没有制作临床决策曲线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收益,有关该模型的临床应用效益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蔡海鹏,杜若南,王志仁,等.A型和B型酒依赖男性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差异[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3,32(3):238-244.
[2]黄弋冰,汪咏梅,徐莲英,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戒断期酒依赖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22(6):494-499;504.
[3]张鸿鹤,李金灵,黄双建,等.厦门地区酒依赖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2):453-456;464.
[4]王家良.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
[5]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三卷)[M].董景五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6]张明园,何燕玲.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
[10]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12]张鸿鹤,黄双建,詹薇,等.酒精依赖患者冲动行为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5):1025-1028.
基金资助: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课题,编号:202312083;
文章来源:王琴,卢毓梃.酒依赖病人入院戒断72 h内暴力行为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J].全科护理,2024,22(22):4185-4189.
分享:
如今该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其中丁苯酞的应用较为广泛,其是从芹菜籽中提取、合成的消旋体,属于新型药物,效果较好,但是其对脑小血管病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应用效果未得到证明。本文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小血管病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80例,对比丁苯酞胶囊的疗效,报告如下。
2025-03-31自我接纳是个体生存的社会性需要,为一种积极的态度并对心理问题起到缓冲作用[5]。提高患者自我接纳水平可增强其自信心,改善其社会功能[6],SCZ自我接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7]。目前,国外学者已关注SCZ的复发恐惧,且指出复发恐惧可能与自杀意念及抑郁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2]。
2025-03-12西医常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帕罗西汀为第三代抗抑郁药物,该品具有脂溶性,服药后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致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与头痛、头晕等精神系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出现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探究中医药在该病中的治疗效果符合临床需求[2]。
2025-03-03精神病的类型相对较多,其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结合临床治疗研究可知,精神分裂症疾病症状十分的复杂,患者的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且治疗后极易复发。精神分裂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严重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家属增加思想和经济负担。
2025-02-24在临床实践中,精神病是一个常见的疾病类别,范围广泛,涉及各种年龄段。老年精神病患者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面临较多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住院环境中容易出现自杀、自伤、伤人、独自出走、毁坏物品等行为。
2025-01-28有研究[4]表明,欧洲国家的躯体形式 障碍患病率为1.1%~11.0%,中国约为9%。目前,躯 体形式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常采用药物 治疗该病,可短暂缓解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由于缺 少对疾病的自我认知能力,服用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长期以来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亟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5]。
2025-01-22相关数据显示,社区居民MCI 的患病率为2.5%~20.8%[3 ],老龄妇女、农村人口患病率更高[4 ],有MCI 病史的患者60%~65% 在一生中发展为痴呆症[1 ]。因此及时对MCI 进行干预尤为重要。MCI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与维生素D 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2025-01-2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3.1%的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2-3〕,老年人口的抑郁问题不容忽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因此,进一步深化老年人抑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01-16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抑郁发作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疾病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抑郁和躁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虽然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已被广泛应用于BD抑郁发作的治疗,但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引起不良反应和耐受性问题[2]。
2025-01-08双相情感障碍(BD)为常见精神病,既存在抑郁又伴有躁狂发作,两种状态可交替发作、相互影响,不仅损害患者认知功能,还可降低其社会功能,导致患者逐渐脱离群体活动。躁狂发作为BD患者常见表现,该状态下会降低患者冲动控制能力及判断能力,易出现伤人毁物、行为鲁莽等攻击行为,增加照料者及社会负担,故如何控制BD躁狂发作患者攻击行为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2024-12-30人气:16538
人气:15878
人气:15461
人气:15192
人气:1456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军事护理
期刊人气:5592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9993
国内刊号:31-1825/R
邮发代号:4-663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