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组织保障和战斗堡垒。党支部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该文结合样板党支部建设,侧重自身建设分析高校教师党支部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教师党支部自身建设中的适切性,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建设措施和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党支部建设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功,成功最为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自始至终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新要求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是第一部党支部建设法规,有助于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了党的基层工作的重大创新,进一步弘扬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
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1]。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同时,基础非常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基层就是党支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2]”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组织保障;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成效,决定了立德树人的组织保障力度。本文为了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结合样板党支部自身建设,分析高等教育教师党支部建设现状,对标梳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在高等学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实践中可行性好的建设措施和工作方法,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典型工作经验和案例。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现状分析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职责和任务
高校党支部的重点任务是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3]。
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职责是围绕学校和院系改革发展稳定等开展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的作用。主要职责有:①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②支持院系行政负责人开展工作,严把政治关;③做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⑥密切联系群众[4]。
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对标争先”中,样板党支部要做到“七个有力”: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和服务师生有力[5]。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基层党支部)将“七个有力”细化到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6]。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职责和任务,对标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政治功能不突出
由于高校在考核和评价中,教学和科研业绩占比大,党建占比少,对于普通老师来说甚至趋于零,这种考核和评价必然导致大部分教师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认识不足,在教学和科研上,特别是在科研方面,集中尽可能多的精力;在党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方面不愿花时间精力,认为是浪费时间,以无可奈何的心态敷衍应付,对党支部建设漠不关心,党支部工作只有形没有神,党支部的存在感较低,表现为凝集力差;年轻教师党员需要面临职称晋升和生活负担的双重压力,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自发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更无从谈起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党员教育实效性差
一方面,规定动作如每季度一次的党支部党员大会、每月一次的党支部委员会、每年一次的党课、每月一次主题当日活动和每年一次的组织生活会等教育工作,只从形式做到位,内容上却浮于表面,成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导致教育效果差。体现在组织活动时,参与人员的时间不好协调、动员工作困难,主要学习形式为念文件,且学习内容没有结合具体工作,导致过于空泛,党员在学习中获得感差。另一方面,教师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委员会成员是一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对党支部工作兼顾不够。另外,部分高校对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奉献提得多绩效考虑少。
3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淡薄
高校教师党员比例较高,身边老师基本上都是党员,自己就是普通老师中的一员,感觉自己没有模范的平台,也没有什么值得模范的,自己工作与是否是党员关系不大,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明显。主要表现:不能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热情退化;率先垂范作用发挥不够、奉献精神淡化;没有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工作“拈轻怕重”、为师生服务意识淡化;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候站不出来等。
4思想价值与教学科研工作脱节
思想价值在支部党员教师论文选题、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工作中的引领和融入不足,导致党建工作空心化,党建工作对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引领和协助作用不足。党支部工作流于形式、实效不明显、不接地气,脱离学校中心工作和教师教书育人本质工作,没有办法和思路,只是机械执行、照搬照抄,认为抓了就行、就好了,没有认真研究党支部建设的深刻内容,在具体化和创新上用力不多,在实干上用力不足。
三、高校教师党支部自身建设实践探索
党支部建设从建设主体不同分为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组织建设的主体是上级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主体是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和党支部全体党员,这里主要讨论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对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有明确要求和指导,应不折不扣地执行,但在具体实施时会遇到如上存在的问题,这里就高校教师党支部自身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索。
(一)党支部班子建设,充分考虑实情实景
首先,党支部书记人选,党支部书记在选优配强的同时据实际情况考虑适配性。基本原则是选拔党性强、有威信、业务精和肯奉献的党员专业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4]。但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如党支部书记人选是年轻的还是资历老点的、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业务能力强的还是党建工作热情高有党建细胞的、是威望高的教师还是有冲击力的年轻人。如果威望高的老师自己的成就点太多、精力顾不过来,且他们又乐意给年轻人展现的机会和发展的平台、支持年轻人党建工作和服务,这种情况下选年轻人好点;如果威望高的教师有能力、精力和热情做好党建工作,这种情况下选择有号召力的年长点的威望高的教师合适些,如果选年轻的教师,会造成年长教师“被抛弃”的感觉,且终究年长的号召力和组织力较年轻的强些,也顺应人的一般认同感,然而这样会给年轻人的后续工作带来较大阻力,不但工作做不好而且会让年轻教师有“挫败感”。
其次,其他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人选,基本原则是党性强、作风正、有热情、有奉献精神和有代表性便于工作开展、能配合党支部书记工作。既要考虑党支部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经历、知识层次、年龄结构等可明确量化的显性特征要素,也要考虑能力素质、性格气质等不能量化的隐形特征要素,使党支部委员会成员能够代表不同群体,在各方面形成互补和配合,起到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头羊效应。
最后,党支部书记及党支部委员会成员换届问题,当然三年换届制度必须执行,换什么人前面已经回答了,这里说的是实际人选酝酿,确定是否换人。是否换人应该取决于最有利于工作开展原则,有利于党支部职责和功能的执行和体现,不换人有利于工作的延续性,换人可起到换取“新鲜血液”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给更多人锻炼的机会,相当于扩大和加强教育党员的一种形式,所以,在确保党支部职责完成的前提下,在不影响工作延续性的情况下,采取有序更换党支部书记及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人选会比较好。
(二)坚持“三会一课”,注重学习实效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三会一课”切忌空洞无物的形式,组织者务必注意学习内容对工作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三会一课”在实施时,特别要注意实施细节,这样才能提升学习实效。
在党建学习时,党支部书记要笃定,要从内心觉得重要并做好充分准备,再加上自己号召能力去感染普通党员,让其想懈怠还不好意思,避免党支部书记自己业务忙应付党建学习、担心老师业务忙发起学习活动时没底气,从而自己就是应付和讨好老师给面子来应付党建学习。当然党支部书记要充分酝酿,包括自己个人酝酿、在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中和在党员老师中进行吹风等,充分准备学习内容的理论性和落地性、参与者的收获性和有益性。党支部书记发动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反复掂量可行性和效率性,如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时间、精力冲突的因素等及内容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避免无效党建,做到做一事成功一事,包括日常事和项目式大事,最终成果化。
在坚持规定动作“三会一课”的同时,充分利用既有学习平台,如学习强国等,考虑学习积分进入考评或推优条件等,营造比学创优氛围。
(三)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建成效、出特色,增加凝聚力和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
大事以项目式、政策式为抓手,如样板党支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方位课程思政和党史学习主题教育,党中央及地方党组织一波接一波的主题教育任务。在面对全国全党主题任务时,必须坚决且高调,争取走在前面获取项目和示范,也是增强信心和号召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2021年申报获批学校样板党支部、2021年申报获批2项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和5项学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增加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凝聚载体。样板党支部获批立项,一方面是对党支部前期建设的肯定,同时党支部后续建设也有了抓手、动力和目标。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获批立项,促进了教学和党建的联系,是党建实心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协助作用。
(四)党建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党建对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
党建出成效,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事业大发展。党建应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和教师的发展,充分发挥组织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如在专业工程认证建设、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程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达到党建促进事业出成果,进而增加凝聚力和突出政治功能。如,在土木工程专业工程认证过程中,组织以党员老师为主的申报小组,分工负责申报书撰写、协调各门课程大纲和达成度的梳理和修改完善,在较短时间形成了一套质量较高的申报材料;在课程思政推行缓慢、流于形式时,组织党员老师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并在每月一次的党支部大会上进行交流和督促,形成了热火朝天的课程思政局面,并于2021年获批省部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所有课程都在教学大纲、教学过程、教学考核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内容,既有统一化要求又有各自创新特色。
(五)加强和扩大民主建设,提高党员老师参与度和积极性
尽可能扩大民主,以便于扩大参与度、争取最大的支持,以便于凝聚众人智慧和事情考虑周全些。避免独断专行,避免仅组织的一两个人在那里吆喝,避免只迎合上面不管下面。
尽可能让党支部老师更多地参与到党建工作和党建学习中来,根据党支部书记的号召力逐步做到。从先拣国家及学校坚决推行的事情号召及半强制性实施,让党员老师无法拒接,随后逐步让党员老师更多地参与并成为习惯,最后乐于参加,至少让他们觉得不参加最后也跑不掉,这样就基本成功了。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党史学习,要求党员教师轮流讲党课。
充分利用每年一两次的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用好民主生活会平台暴露问题及后续改进措施,进而促进工作,防止会上不说而背后乱说。党支部书记带头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一种敞开心扉的正气气氛,每位党员对自己进行深刻剖析,对组织点评也虚心接受,立行立改。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本着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原则积极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勇于剖析自己,又敢于批评别人,有了思想交锋和感情交流的同时,又激发了党员同志们的干事热情。而且,通过此平台,可充分了解教师个人发展需求,进而为服务好教师找准目标任务。
(六)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导向作用
把常规问题制度化、规矩化,以便于有较好地引导和教育作用,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降低重复工作防止朝令夕改,便于工作延续性,对事不对人,即使换任何人来主持工作都有个框框在那里摆着。如党支部推优实施细则中,体现学习强国积分底线要求,即在控制项中有学习强国最低分要求,体现科研教学学生工作鼓励性要求,即在加分项中有科研项目、教改项目教育成果、指导学生竞赛等方面的加分条款。这样推优工作既有序了,程序可见阳光、事迹可供推敲、典型可供效仿,又彰显组织的价值和公信力,较好达到了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引导健康向上的工作作风的目的。
在对成绩肯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制度上起到了导向作用,模范示范制度化和明确化。
(七)加强廉政建设,立师德正师风
有人会说我就是一个普通党员,充其量就是个党支部书记,想不廉政也没机会。对于普通党员老师,廉政侧重点不在贪污受贿,而在于心底无私的奉献精神,在于无欲则刚的正气。这里的廉政,最主要的是心底无私为岗位工作,去掉升迁杂念、掌控杂念、收利杂念,其实有个平台工作就是最大的福利,自然个人能力就发展了,做到随时升迁和去职的坦然。普通老师最大的廉政就是把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我们要以时代楷模吴蓉瑾和王红旭为榜样[7],用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把爱学生、爱教育教学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并为此乐于付出。做到支部党员无违纪违法人员、无教学事故、无教学差错,稳步提升党建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八)争取上级党组织和行政的支持,争取同级行政的支持并服务于行政
任何工作都必须获得上级支持,与上级同频共振才能使工作效果达到最好,党支部建设也不例外。要想获得上级党组织和行政的支持,就必须瞄准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包括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党支部建设必须以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为服务目标,并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示范作用,使其成为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中坚力量和战斗堡垒,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如学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党支部老师积极参与到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积极申报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充足的研究方向和经费,在过程指导中、在选题中有科学性,在指导过程中有务实性,在近一两年时间里研究生规模翻了两倍,并且学校于202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四、结束语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组织保障和战斗堡垒。高校教师党支部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应结合党支部具体情况,包括学校性质、学校发展阶段、院系发展阶段、学校和院系当前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情况和党支部人员情况,进行适切性党建探索,发挥自身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活力,形成实践性和鲜活性党建范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金句
[3]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4]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5]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
[7]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吴蓉瑾、王红旭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基金资助: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2021第98号);重庆科技学院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项目“标杆院系”(2021第2号)、“样板党支部”(2021第3号);
文章来源:刘先锋,李加强,潘颖等.高校教师样板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学刊,2023,9(19):
分享: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质即职业性与实践性,而职业院校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所占时长需超过总课时的一半。“双师型”教师,即集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教师,其占比应是专业课教师数量的一倍。2019年年初,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计划当中,提出了一项改革发展任务——打造更高水平的双师队伍。
2023-12-18当前,层出不穷的考试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考试,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2023-11-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在高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通过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搭建平台。
2023-11-14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深入推进,对艺术类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艺术类高校建立健全教师发展制度,建设教师发展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一流师资队伍。同时,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艺术类高校健全教师发展体系也提出了制度要求。
2023-11-10在数字经济大潮的引导下,迫切需要为社会提供能够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数字技术人才,而高校更应该肩负这样的重任。作为学校发展的骨干,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数字化”发展。在对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价值内涵和组成因素进行探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进行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意识培养展开了一定的讨论。
2023-11-09立德树人作为当前高校的主要任务和价值诉求,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培养人、造就人的重要供给主体,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正逢其时,肩负重任。
2023-07-10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党支部建设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功,成功最为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自始至终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023-07-10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考试作弊是影响考风建设的关键,可能导致考试成绩丧失应有的公正和有效,严重影响高校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高校考风体现着现代教育治理水平的高低,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2023-07-06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角色。教师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师发展密切相关,亦对教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次将教育评价改革提高到国家层面的高度,也对新时代改革教师评价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2023-07-06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而师生互动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突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顺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从而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021-11-26人气:4615
人气:2874
人气:2191
人气:1839
人气:166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高教学刊
期刊人气:4561
主管单位:黑龙江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2096-000X
国内刊号:23-1593/G4
邮发代号:14-357
创刊时间:201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371
影响因子:0.323
影响因子:0.30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3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