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意识与培养体系

  2023-11-09    8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而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具备良好数字素质的高校青年教师对于高校的数字化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调整高校的数字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更是培养数字化人才的任务塑造者。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所具备的数字素质的现实情况,从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培养体系的建设以及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意识等方面来展开讨论,旨在增强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内在动力,促进高校优质数字教育生态建设。

  • 关键词:
  • 培养体系
  • 数字教育
  • 数字素质
  • 数字经济发展
  • 高校青年教师
  • 加入收藏

在数字经济大潮的引导下,迫切需要为社会提供能够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数字技术人才,而高校更应该肩负这样的重任。作为学校发展的骨干,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数字化”发展。在对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价值内涵和组成因素进行探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进行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意识培养展开了一定的讨论,希望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培训工作,从而推动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提高。


一、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内涵


探析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必须从概念上明确其含义,而在各个学科中,中外学者对其定义不尽相同。以色列的约拉姆·艾希特-阿尔卡莱第一个提出了数字素养的理念,他提出了图像素养、分支素养等五个数字素养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跨学科、多元化的数字素养,旨在帮助人类认识、创新和利用新技术来应对数字时代的现实问题。后来,保罗·吉尔斯特为了对传统的或单个的数字素质进行革新,从而使人们对数字信息的获取和整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数字素质”这个名词。我国的很多学者针对数字素质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某些学者认为数字素质的概念具有广义性,数字素质的出现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一种具备创新性以及发展性的新概念[1]。美国、英国等国已经将数字素质建设提升到了国家的战略高度,并先后出台了各种数字素质标准、框架等,认为数字素质是数字时代不可或缺的生活技巧,也是数字发展的有力武器。

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对国民的数字素质的提高,并明确指出,提升人们的数字素质是当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有效举措,新时代的公民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质,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更加具备竞争力。总体来说,数字素养并不是单纯指数字或素质,而是人类在真实世界中对大量信息的选择、理解与判断,它所催生的意识以及能力等,是数字化生存所必需的核心能力与全面素质的集中体现。要想能够充分理解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含义,需要将其放到一个特定的领域中来进行分析。这意味着:在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的技术,并且熟练利用数字化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够实现对数字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进一步提升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升教育的水平,在对数字技术进行利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自身进行一定的反思,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学习需求的满足,使得高校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更加全面地发展。对于老教师来说,也需要对其数字化的观念进行创新,要及时地对数字教学技术进行更新,从而能够进一步对当前的教学环境进行优化,有效推动高校教育的数字化发展。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其需要担负着做一名“数字市民”的职责和任务,引领老教师们进行数字化观念创新,担当着高校发展的骨干,更要担负着培养“数字市民”的职责,从而凸显高校青年教师的“数字化”认同的价值。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去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条件,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培养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不应该只依赖其中一方,而应该依赖其他一切可以依赖的因素。高校必须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主体性,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参与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使得青年教师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氛围[2]。从人才、物力、财力、制度等多个角度,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全面支持。


二、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组成分析


结合以上对于数字素质的分析,同时结合教育学方面的有关理论,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并根据高校自身发展的现实特点以及作用来对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进行分类,从而能够对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数字素质进行展现,让青年教师能够明确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数字专业

数字专业是高校青年教师所应该重点掌握的数字能力。数字专业重点指的是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数字知识,同时应该及时地对自身的数字意识进行更新,从而使得自身的数字意识更加开阔。要求青年教师能够通过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对数字化的资源进行管理,使得数字专业良好发展。它的意义是:教师不仅可以对自己专业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而且还可以与其他机构一起,对各个专业方面的数据形成一定的认知,从而能够突破传统专业所带来的限制。首先,基于数字化的发展背景,青年教师应该从消费者的角色转换成创新者的角色,以原本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通过利用各种数字资源来实现知识的集成,从而使得自身的知识视野更加丰富,并且引导老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知识观的创新过程中,将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次,在数字社会中,高校青年教师已经从一个“躺平者”变成了一个“引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字概念,不能再墨守成规,而是要与时俱进,在新概念和传统概念的碰撞中,拿出一把引导数字概念的“剑”,在日常的教育中,培养他们的数字概念和技巧,拓宽他们的数字认知。在数字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从过去对数字技术进行利用到现在可以对数字技术的运用进行架构,并进一步实现创新融合。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将数字技术认为是专家才应该具备的技能,对于专业的数字知识不能积极地学习,从而在高校数字发展过程中沦为“躺平者”,这些教师的数字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二)数字教学

从“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来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是其最基础的素质。首先,“对内搞活”的数字化教育是指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数字化问题,并学习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化的资源,来对数字化的思维模式进行培养,促进人才的复合型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对数字化教育的软硬件进行充分的利用,要大胆地利用“云直播”这样的软件和平台,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快速地吸收新的知识[3]。其次,“对外开放”就是在遵守数字化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数字化的背景下,举办关于数字化教育的专题讲座,从而激发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创造力,从不同的高校教师那里学习到不同的教育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三)数字科研

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高校青年教师的“数字化”教育是其数字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教育和研究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两个主要“法宝”,二者相互促进。为此,加强青年教师的数字化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育,既是教育和研究统一性的本质需要,也是教育和研究理念的变革需要,是教育和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教师进行数字化教育,必须有“问题”的观念,能够准确地在大量的科学问题中找到合适的课题或方向,运用数字化教育的手段与模式,对其进行解译与求解,从而使人类大脑的科学思考方式转变成“复杂性”“智能化”的科学思考方式,从而准确地掌握其学科的发展状况,促进其进一步探索与发展。其次,教师所拥有的大量研究知识,是开展数字研究工作的基础,需要对数字研究的过程和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学校内外各种研究体系和研究工具有一个熟悉的认识,能够结合数字化时代下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新的发展需求进行结合,对高校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关注,根据自己所拥有的大量研究知识,对数字研究的特殊性进行理解、探究和总结,并引导其他教师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研究的过程中,建设起针对数字素质研究的教师社区,使得高校的数字研究工作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在高校开展数字研究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为数字化社会提供服务为目的,既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意识和为数字化社会提供服务,这是高校办学职能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要用自己的“魅力”来影响学生,让他们爱上研究,让他们进行科学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基于当下的社会环境,教师在开展数字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以整个社会背景为基础,及时地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情况,然后利用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所发挥的价值,从而能够实现“从实践中来并最终服务实践”的研究目标,充分地将科研创新所带来的价值展现出来。

(四)数字评价

对于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培养过程而言,数字评价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数字评价通过利用数字化的评价标准,借用数字化的评价工具,针对教学过程的进展和绩效进行有效监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数字化的评价技术,来描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核心素质,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客观评价,数字评价实质上指的是评价的主体对客体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在进行数字评价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并非数字本身,而是对教师进行评价,由于将教师的教学时长、发表论文数量、指导学生获奖数量等作为数字评价的标准,因此忽略了教师的教育品质,从而丧失了对教师教育的本质属性,导致“数字”与每一项活动相关联,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所以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实现对教师教育的数字化发展[4]。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并不是单纯地集中在某一方面来进行评价,还需要考虑主体的多维度、“硬”指标与“软”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等。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只是单一的“图像”,更多的是对学生各方面的现实情况来进行综合性的考察,从而能够形成针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图像,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生活素质,保证学生人格的完整以及学习生活顺利进行。在进行数字评价的过程中,不可以将其仅仅当成一个简单的、机械的数据,还要从宏观层面对评价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既有显性指标,也有隐性指标,比如精神面貌、育人效果、文化品质等。只有这样,才能回到教师开展教学评价最初的目的,即通过评价来促进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以评价过程来保证研究工作的开展,而非利用评价活动来进行攀比等功利性的行为。

(五)数字学习者

具备良好数字素养的高校青年教师将会面对来自各个成长阶段的数字学习者,所以高校青年教师应该能够实现对数字资源的充分利用,不断地对教育技术进行创新,扩展教育的策略,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学业,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积极创新的精神与品质。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了自己的数字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研究,并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学习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找寻到自己需要的数字资源,同时在对这些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与分析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出内在的驱动力。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重视对学生进行数位练习的内在动力。它的数字实践内在动力包括数字协作能力、数字安全能力、数字创作与表达能力等内容。最后,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感知,在大脑中对数据进行深层挖掘,建立自己的理性的数据模型,从而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吸收、内化、创造出个人所需要的数据,并将数据的运行转化为数据的应用,建立起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数据的深层思维和价值观,并对主体的数据过程进行反思和创造[5]。


三、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措施


(一)建设完善的教师数字素质制度

因此,要想提升青年教师的数字素质,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促进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骨干,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划,并建立起促进其发展的体制架构。首先,建立一套关于教师的“硬件”的数字知识体系。将相关的专家或调查员组织起来,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在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培养中的有关制度建设,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教师数字素质,发展制度的创新性以及灵活性。高校所采用的数字素质培养制度,还必须满足地域的发展特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学校的发展情况进行考虑,从而能够对相应的成本以及培养资金进行有效的调整,并对相关提升教师数字素质水平配置或设施的周期进行更新。在“云空间”内,通过互联互通的方式,实现对各高校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高校之间的数字化资源利用率。其次,建立一套适合于“软件”教学的数字素质评价体系。“软件”体系存在的意义是基于对教师的数字素质体系的定位:第一,建立各高校的“在线+离线”的教育培训体系,探索建立“在线+离线”的教育培训体系;第二,建立一套关于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体系。

(二)提升教师数字素质认识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在理念上明确数字素质的含义和价值。首先,对于部分青年教师“躺平”追求“数字素质”的行为,高校可以将数字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作为榜样,鼓励青年教师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数字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明确其价值取向,并时刻铭记自己能够为学校的数字化建设作出努力,树立起一种积极主动的先进数字素质理念。除此之外,还要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数字素质方面的宣传工作,从而能够让教师在接受数字素质培训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字观念,正确地对待数字素质培养这一现实问题,并将他们所需要的数字知识应用于高校的数字教学中,培养出一批具有数字能力、数字素质和社会担当的数字化人才,从而体现出教师数字生活的真谛。

(三)开展数字素质培训课程

开展数字化师资培训班,是提高中小学师资队伍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数字化培训课程不仅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还能够对数字素质相关知识进行补充,使得教师能够快速掌握数字技术。高校必须在理论知识方面开展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对数字素质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和未来方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另外,通过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科研能力,使得他们掌握使用科研工具的方法,正确地对科研问题进行分析,能够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青年教师可以尽快地在自身科研发展中优化自身的科研能力,促使自身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开展训练之前,高校青年教师要仔细学习预备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数字素质方面的理念,同时要对相关的内容标准进行掌握[6]。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观摩来让青年教师对数字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掌握,然后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让青年教师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可以专门邀请教学名师来现场进行课堂的展示,青年教师通过学习提出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与教师们一起讨论,从而将数字意识与自己的课堂内容融合到一起。在优秀教师示范之后,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优秀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展示教师的“数字”风采。在此基础上,每个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学小组中展开一场教学表演,并请来一位教学名师作为评审,同时结合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将自己关于数字教学课堂的想法,在实际的课堂中展现出来,这也是青年教师通过对数字知识进行积累,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体现。在完成训练工作之后,教师可以对自己在教育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在自我反思、自我觉悟和自我提高中,构建出个人数字哲学的智慧之路。总而言之,在理论知识课程、数字科研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训练课程这三个方面要保持衔接,使教师们能够在三个方面都能形成“整体的课程观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字素质。

(四)打造数字化的生态教育环境

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面临着严峻挑战。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需要改善其教育和研究的氛围。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已有的数字资源,制定出提高教师数字素质水平的政策或计划,并拨出专门的经费来建立教师的数字化研讨室和实验室等,并且为教师建设数字化的学习平台以及教学平台,使得教师可以在平台中找到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对资源的整合,使得教师的数字化视野更加开阔,推动教师在素质研究方面的发展。高校要为教师创造一个适宜的教育文化氛围。可以利用主流的交流平台来进行宣传工作,从而能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教师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充分激发青年教师学习,并提升自我素质的内驱力。应该鼓励高校青年教师结成协作社区,制定出适合教师个人发展的激励政策,鼓励数字教学经验丰富以及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数字化发展的教师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教师可以对自己所掌握的数字资源进行分享,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利共赢。

(五)建设数字化教育联盟

建立“全域”的数字教学联盟,为提升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数字化教育联盟是在高校青年教师所在的一定地区,由高校行政部门、教师所在的院系、地方政府、企业集团、专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组织,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思想联合起来,为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而联合组建的数字化教育联盟。每年,数字化联盟都要举办一次活动,让青年教师能够坐到一起来对数字化方面的知识展开探讨。高校结合各个部门和机构中的数字要素和数字资源的优点,准确地与青年教师的“供给侧”相匹配,并将青年教师的意见反馈到各个部门和机构中,最大化地利用社会公众的数字资源,为青年教师的数字“存量”和“流量”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其自身实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云新.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教师智能素养提升路径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2):44-46.

[2]白敏敏.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质与知识创新路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8):21-22.

[3]王华英.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J].江苏高教,2010(1):84-85.

[4]郝建江,郭炯.技术演进驱动教师素养发展的过程、路径及内容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2(7):22-30.

[5]曹如军.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坚守与变革[J].高教探索,2021(1):51-56.

[6]郑蕊.人工智能的限度及教师的超越[J].当代教育科学,2019(10):14-18.


基金资助:2022年度安徽省社科重点项目“当代黄梅戏发展与创新研究——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例”(编号:2022AH052013); 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编号:2020CX178); 2021年度安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工作路线研究”(编号:gxyq2021035); 2021年度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剧目》”(编号:2021kcszsfkc221);


文章来源:傅润杨.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意识与培养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23(12):36-4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继续教育研究

期刊名称:继续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98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9-4156

国内刊号:23-1470/G4

邮发代号:14-129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