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德育是教育之本,是为人之基,也是学生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基石,加强其德育教育是各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提出了一些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期可以助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之本,为了更好培育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学生,国家在教学改革方面给予了足够重视,尤其是当前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越发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的素质。其中德育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关系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能否发展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才,所以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是每个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基于言传身教,渗透德育品质
对小学生而言,其本身尚未形成正确的“三观”,是非辨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不足,这时候他们更加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指导与点拨,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正是由于这种学习特征与心理使得小学生常常会无意识地学习或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所以在将德育教育理念渗透入语文课堂当中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保证语文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德育素质与品质,将自己树立成班级中的道德榜样,这样就可以借助自己的日常言行举止以及思想观念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班级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思想的教育。
例如,在日常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以学校基本守则以及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基准开展各项教学工作,这样可以在自己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比如,在进入到语文课堂当中之后,如果发现讲堂或讲桌上面存在碎纸屑或粉笔头等垃圾,那么要主动上前捡起它们并扔到垃圾桶当中;在平时同学生沟通期间,要保持和蔼、平和的态度,不可出现呵责或责骂学生的行为,要使他们懂得以理服人;在遇到学校其他老师或者校长等人后要主动打招呼;在批改学生作业或者完成其他相关教学任务期间,都要做到认真、负责,保证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科研精神传递给班级中每个学生,这些日常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与感染学生,对他们德育品质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立足语文教材,深挖德育素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其在经历新课改之后的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教材中多了许多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为了可以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同样需要抓住语文教材这一平台,结合德育教育目标与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找寻其中契合德育教育目标与要求的教学素材,保证可以利用这些德育素材来构建能够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语文课堂。在此基础上,可以灵活地结合语文朗读、阅读、写作以及其他教学环节,将这些有关德育教育思想的教材内容有效地融入进去,这样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思想。
例如,在《母亲的恩情》教学中,除了带领小学生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解读与分析之外,还可以抓住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机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如可以带领或者指导学生自主搜集一些歌颂母爱的诗歌,由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朗诵,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向他们渗透珍惜亲情的良好教育思想。在《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学完这部分语文知识,使他们对南沙群岛之美产生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以讨论课的方式让他们自由畅谈下自己去过的美丽风景区或旅游景点,借助这种自由讨论的方式可以使班级中的学生切实意识到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以此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抓住社会实践,提升德育效果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还要注意拓展德育教育的范围与空间,通过开展一系列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可以极大地开拓小学生的眼界,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无论组织学生参与何种类型或形式的社会实践,都要考虑现阶段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情况,尤其是要尽可能地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趣味性。
例如,可以抓住国庆节时机,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期间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朗诵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内容,以此培养他们朗读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精神;在假期的时候,可以专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义务劳动的一些公益活动,如周末到公园捡垃圾、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或者到社区去做义工等等,借助这些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都有利于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通过慰问孤寡老人有利于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品质;通过社区义工服务,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尤其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正确思路,这对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有很大帮助。
总之,德育教育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极大影响。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为了顺利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可以从提升教师自身德育品质出发,结合语文教学时机,深挖教材德育素材,并要注意开展德育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保证可以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德育品质。
刘佳.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53.
分享:
3D打印技术也被称作快速成型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一种新型的制造和加工工艺,以数字模型(3D设计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3D打印机,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制造技术。
2024-08-31工程教育认证(OBE)对促进工程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升工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生产实习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在工作中实现角色转换的预演。
2024-08-2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产联系紧密。做好课内实验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1,2]。
2024-06-13“凝固原理”课程是高校机械、材料、冶金类理工科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相关理工科专业必须要把掌握凝固原理相关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凝固原理”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公式推导复杂,向来是理工科相关专业中“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一门代表性课程。
2024-03-07毕业设计是城乡规划本科教学体系中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设计能力的重要阶段,设计要求和成果均高于平时的设计题目。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调研现状、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并通过相似案例的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为自己的设计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物质空间层面的设计,还需要综合社会、经济、产业等多方面的分析,探索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并综合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体现城乡规划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023-11-30虚拟现实技术(MR)是增强现实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延伸,可以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构建信息回路,从而增加使用者的现实体验和真实感。这项技术在工业生产、军事和文化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医药等方面用途也很多。
2023-11-04信息技术与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使基于智能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阅读教学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阅读教学凭借其动态化的海量阅读资源、多元化的交互方式、智能化的阅读功能、个性化的阅读模式和阅读共同体等特征,为学生创设了接近语言使用真实情境的新型移动阅读环境。
2023-11-01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和网络技术的服务化,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内生动力,不利于国家5C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1]。近年来,雨课堂、对分易、云课堂等教育技术的开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专业课程平台的涌现。
2023-10-25结构力学课程学习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走向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力,但因为一般在大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就开设了这门专业课程,此时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尚处于懵懂状态,对后续就业等思考甚少,因而对课程与工程实际的紧密联系可能难以理解,因而对课程的重视度并不高。
2023-10-25线上教学是指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和功能,教师线上授课、答疑、评价,学生线上学习、互动的教学形式。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线上教学具有师生虽然不在同一空间,但时间同步;利用直播平台或社交软件交流,依托互联网授课;既可以小班教学,又可以面向大众教学的特点。
2023-08-09人气:3777
人气:3639
人气:3072
人气:2557
人气:228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与研究
期刊人气:266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0498
国内刊号:42-1016/G4
邮发代号:38-330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