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庭是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环境,不但决定了学生性格的走向更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就是家庭教育的基本体现。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于学生德育的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的培养,更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现代教育理念提出,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单一依靠学校教学,而是要通过家庭教学的相互配合来完成学生的德育培养。
家庭既是学生的诞生地,又是他们成长的根据地,对孩子的重要性自是无可替代的。在孩子成长中,家庭的亲情影响力十分巨大,其内部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孩子也源于亲情信任而不设防便乐于接受。每个家庭对其孩子无论指导要求,还是教育熏陶,无论强力制约,还是潜移默化的感染渗透,都胜过任何外力作用。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尚未具备足够的分析辨别力及自我把控力,此刻,家庭教育和指导协助便极其重要,或茫然无措,或仓促草率,或犹豫不决,或将错就错……这时孩子渴望得到的帮助首先考虑的是来自于家庭。故而,探究中小学生的德育,势必要以影响力强大而又持久的家庭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
时下最具有争议的助人为乐反遭讹诈事件似乎屡见不鲜,也不断引发全社会舆情的强烈地震。有人在你身边跌倒了,你去扶一把,这是多么简单明了的举手之劳和不假思索的选择,可是,当被搀扶者不但不感激道谢,而反咬一口,栽过于你时,你是多么的冤屈,更是多么得悲愤啊!不伸援助之手,你就要面对道德的折磨和责难;伸以援手却又横遭陷害,“跳进黄河洗不清”。面对如此现实,你该如何给孩子以合理的解释,正确的引导?如果我们用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告诫孩子不要蹚浑水,要明哲保身而赶快离开,那若干年以后我们的社会将是怎样的自私冷酷!如果我们能以成人的良好道德垂范给孩子,并指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说明讹诈虽然存在,但瑕不掩瑜,社会和人心总体还是好的,我们都有责任让社会和人心趋向完美,而不是向恶势力投降。
孩子面对合乎情理的解释以及社会提供的免费早餐、免费书本、免费义务教育,不但会欣然接受这一正能量的观点,而且还会成为正能量的代表人物。因此,只有我们敢于把社会最真实的一面无保留地展现在孩子面前,他们内心才会存感恩之情,拥正能量之力,他们的道德水平才会居高难低,完成这一教化使命的最关键的对象就是和孩子息息相关的家庭,因此,笔者认为,孩子的道德问题首先表现为家庭教育的问题,良好的家庭教育最低限度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一、家庭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孩子的行为受其是非观念的引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庭给孩子播下正确的是非观的种子,孩子自然会抵制错误,不逾越规矩而妄为,做事有原则,行为有方向。倘若家庭给孩子灌输的是错误观念,那么他们就会在不正确的观念引导下以谬为荣,寡廉鲜耻。家庭是非观可以造就孩子,也可以毁灭孩子。
笔者以前教书时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十一岁,读小学四年级,由于他是家族中的独生子,所有家庭成员都把他视若掌上明珠,两个家族的四位老人和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其百般呵护疼爱,他因此长期娇惯成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不但从不参与任何力所能及的班级体力劳动,还常常欺负其他同学,他成为师生共同的头疼人物。对此,其家人听闻之后不以为意,还百般袒护。
当然,他们班上也不乏表现优秀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优异,为人处世也深受大家欢迎。笔者通过仔细探究,发现这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道德表现也同样出彩,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身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家庭为基石。好的家庭总能及时地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是非观念,家长也能严以自律,注重身教垂范,如此教育,孩子能不健康成长?
二、家庭德育重在坚守
有些家庭对于孩子的德育教化重视不够,除非发生了严重的不合乎道德要求或伤害到自己或家庭的事件,才会无法回避地去面对,要么劈头盖脸一顿骂,要么生硬肤浅地说教发泄,很少从道德层面给予孩子以引导教化。对于孩子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错误则漠然视之,疏于有效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道德育化要始终紧抓不懈,并树立正确的家庭道德规范,以使孩子的道德水平在良好环境中得以发展。
对于孩子所处环境里发生的关乎道德的事件,家长应该及时进行分析评判,以此巩固和强化德育成效。如果让家庭教育只是沦落为空泛的说教,而不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训育,那么,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会成为“光说不做的假把式”。当下不少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同理心,在这种情况下,多美丽动人的说教也只是过耳之风,难留德育之痕。所以,家庭育儿必须要有滴水穿石的坚持,方能收到预期的结果。
在对孩子的道德培育中,家庭成员的道德垂范更具有不可替代的说服效果和教化效果。在学校,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还有头绪繁多的其他工作,况且人的精力和可支配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势必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但父母却不一样,他们具有先天优势,是孩子最早接触又终身不离不弃的人生导师,加之亲情血缘的纽带作用,所以,如果他们能带动全家人去信守正确的道德观念,用自己的实践行为去捍卫证明道德,这将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德育手段。德育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任重道远的舒心工程,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就会随时功败垂成。
三、结语
总之,道德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但道德没有僵死的国家界限,也不受时间限制。所以,我们要坚持自己民族道德标准,同时也要善于接受外来文化中优异的道德观念,并与时俱进地去推动道德的发展和提升,给孩子的内心世界点播最优秀的道德良种。也许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人们会发现道德界线和自己的利益诉求存在冲突,此时,我们就不能轻易逾越道德底线,而应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以此化解利益与道德的矛盾,让道德成为人生的朋友而不是冤家。道德在楷模。用美好的道德成为自己最大的财富和最美的形象。小则是家,大则为国,没有家庭德育的成功,就难难有素质优秀的国民,没有优秀的国民,就没有国家灿烂辉煌的未来,德育从来就不是一件家庭琐事,德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颜臻.和谐的中学生德育建设呼唤良好的家庭教育[J].魅力中国,2016(02).
[2]梁秋萍.融入家庭教育,让德育之花尽情绽放[J].年轻人,2020(15).
[3]梁锦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家庭教育对学生德育管理的影响探析[J].速读(上旬),2020(04).
[4]李晓冬.浅谈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相互结合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J].商情,2013(21).
[5]胡吉人.德育建设中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成才之路,2019(05).
王春妮.不可忽视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的特殊作用[J].家长,2021(14):169-170.
分享:
3D打印技术也被称作快速成型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一种新型的制造和加工工艺,以数字模型(3D设计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3D打印机,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制造技术。
2024-08-31工程教育认证(OBE)对促进工程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升工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生产实习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在工作中实现角色转换的预演。
2024-08-2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产联系紧密。做好课内实验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1,2]。
2024-06-13“凝固原理”课程是高校机械、材料、冶金类理工科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相关理工科专业必须要把掌握凝固原理相关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凝固原理”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公式推导复杂,向来是理工科相关专业中“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一门代表性课程。
2024-03-07毕业设计是城乡规划本科教学体系中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设计能力的重要阶段,设计要求和成果均高于平时的设计题目。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调研现状、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并通过相似案例的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为自己的设计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物质空间层面的设计,还需要综合社会、经济、产业等多方面的分析,探索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并综合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体现城乡规划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023-11-30虚拟现实技术(MR)是增强现实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延伸,可以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构建信息回路,从而增加使用者的现实体验和真实感。这项技术在工业生产、军事和文化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医药等方面用途也很多。
2023-11-04信息技术与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使基于智能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阅读教学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阅读教学凭借其动态化的海量阅读资源、多元化的交互方式、智能化的阅读功能、个性化的阅读模式和阅读共同体等特征,为学生创设了接近语言使用真实情境的新型移动阅读环境。
2023-11-01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和网络技术的服务化,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内生动力,不利于国家5C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1]。近年来,雨课堂、对分易、云课堂等教育技术的开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专业课程平台的涌现。
2023-10-25结构力学课程学习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走向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力,但因为一般在大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就开设了这门专业课程,此时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尚处于懵懂状态,对后续就业等思考甚少,因而对课程与工程实际的紧密联系可能难以理解,因而对课程的重视度并不高。
2023-10-25线上教学是指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和功能,教师线上授课、答疑、评价,学生线上学习、互动的教学形式。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线上教学具有师生虽然不在同一空间,但时间同步;利用直播平台或社交软件交流,依托互联网授课;既可以小班教学,又可以面向大众教学的特点。
2023-08-09人气:5303
人气:3837
人气:3403
人气:3234
人气:270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教育管理
期刊人气:3841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5485
国内刊号:21-1570/G4
邮发代号:8-581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45
影响因子:0.077
影响因子:0.259
影响因子:0.356
影响因子:0.05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