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动力学技术联合麦肯基力学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寻找更优的颈椎病临床治疗手法方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且基本资料相匹配的3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麦肯基治疗组(16例)和联合治疗组(1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物理因子及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神经动力学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颈椎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测量,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椎ROM、VAS、NDI评分组间差异对比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颈椎ROM(屈曲、伸展、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分别为(42.65±3.12)°、(40.88±4.05)°、(41.18±4.52)°、(42.06±4.70)°、(73.53±5.80)°、(74.71±7.39)°、VAS评分为(0.76±0.75)分、NDI评分为(3.82±3.47)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神经动力学技术联合麦肯基力学疗法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活动受限症状,加快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血管病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1]。近年来,尽管AS的病理生理机制取得较大突破,但其防控仍不乐观,AS性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威胁[2]。A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脂质积聚、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其中炎症反应被认为是AS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贯穿AS病变的整个过程[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在调节炎症、影响细胞自噬等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对延缓AS进程有积极作用[4]。SIRT1能够抑制核因子(NF)-κB激活引起的炎症反应,增强AS斑块的稳定性[5]。由此推测,SIRT1/NF-κB通路可能为AS治疗的潜在靶点。
α-硫辛酸(LA)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炎等药理作用,其能够清除机体活性氧(ROS),下调NF-κB蛋白表达,降低机体炎症水平[6]。既往研究发现,LA通过抗氧化、上调自噬水平等机制改善微血管病变[7],临床上,其对糖尿病合并AS患者血脂有明显调节作用[8],但其对AS的作用机制研究尚缺乏。基于此,本课题构建AS兔模型,观察LA对AS的干预效果,并探讨SIRT1/NF-κB通路介导LA防治AS的机制,为LA治疗AS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家兔30只,体质量1 500~2 000 g,购于北京维通利化实验动物中心,在实验前,家兔适应性饲养1 w,室温(22±2)℃,湿度为50%~70%,12 h昼夜交替,自由饮食饮水。本研究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试剂和仪器
高脂饲料(15%蛋黄粉+1%胆固醇+5%猪油+79%标准兔饲料),牛血清蛋白(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卵清白蛋白(美国Sigma公司),总胆固醇(TC)检测试剂盒、三酰甘油(TG)检测试剂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戊巴比妥钠(北京化学试剂公司),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试剂盒(自云南淘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IRT1一抗、NF-κB一抗(西安迪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测试剂盒、IL-1β(武汉云克隆);电泳仪(美国Bio-Rad),切片机(德国Leica),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离心机(德国Eppendorf)。
1.3建模及分组
采用数字表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LA组各10只。对照组予以标准饲料饲养,其余两组参照文献[9]方法构建AS兔模型,使用高脂饲料饲养,经耳缘予以牛血清白蛋白注射(剂量为25 mg/kg),每3 d进行1次,连续3次,并予以卵清白蛋白注射(剂量为2.5 mg/kg),每2 d进行1次,连续2次,饲养8 w后,造模两组均随机抽取2只兔来验证造模,采血进行血脂检测,观察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改变,若血脂增高,主动脉内膜增厚,泡沫细胞大量聚集,平滑肌细胞增多且排列紊乱,说明AS兔模型构建成功。建模成功后1 d, LA组予以LA腹腔注射,剂量为50 mg/kg,每天1次,连续干预14 d。对照组、模型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
1.4血脂水平检测
干预结束后次日,经耳缘静脉采血4 ml,离心(转速3 000 r/min,半径8.5 cm)处理10 min,分离得到血清,置于-20℃下保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TC、TG、LDL-C水平进行测定。
1.5血清炎症因子检测
同1.4中方法采集兔静脉血,分离血清,对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进行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测定。
1.6 HE染色观察兔主动脉弓组织形态改变
取血后,使用3%戊巴比妥钠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剖开腹腔,将主动脉根部分离,游离至髂动脉分叉处血管,生理盐水冲洗后,将主动脉弓部组织取出,纵向剪开摊平,生理盐水清洗后,予以石蜡包埋,经切片后,实施HE染色,显微镜下对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形态进行观察。
1.7 Western印迹法检测兔胸主动脉组织SIRT1、NF-κB蛋白表达
剖取出兔胸主动脉组织,并将组织置于EP管中,-80℃下冻存。取胸主动脉组织约0.3 g,经放射免疫沉淀(RIPA)缓冲液溶解,提取蛋白。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然后转膜封闭。分别加入SIRT1抗体、NF-κB抗体、β-actin抗体(1∶1 000),4℃过夜,然后将膜与过氧化氢酶耦联的二抗室温下孵育2 h,检测IL-10、β-EP蛋白含量。
1.8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
2、结 果
2.1各组血脂水平比较
各组血脂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LA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对比,LA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5)。见表1。
2.2各组家兔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各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LA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对比,LA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见表1。
表1各组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胸主动脉SIRT1、NF-κB蛋白表达比较
2.3各组胸主动脉SIRT1、NF-κ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各组SIRT1、NF-κB蛋白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LA组胸主动脉SIRT1表达显著下降,NF-κB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对比,LA组胸主动脉SIRT1显著上升,NF-κB表达显著下降(P<0.05)。见表1、图1。
2.4各组主动脉弓组织病理形态比较
对照组主动脉弓部未见明显病变,组织结构正常、界限清楚,无脂质沉着;模型组主动脉弓组织界面模糊,平滑细胞增多,脂质浸润明显,并可见泡沫细胞聚集;LA组主动脉弓组织结构相比模型组较清晰,平滑肌细胞较模型组整齐,存在轻度脂质沉着,可见少许泡沫细胞。见图2。
图1各组胸主动脉SIRT1、NF-κB蛋白表达
图2各组主动脉弓组织病理形态(HE染色,×200)
3、讨 论
AS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是老年人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重要诱因,故研究AS的病理机制,探寻有效的防治手段意义重大。LA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有着强效抗氧化能力,在临床上多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10]。研究发现,LA对动脉血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防治AS斑块[11]。研究提示,LA能够改善AS病理改变,延缓AS的进程[12]。本研究证明,LA对AS有防治作用。脂质代谢异常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脂质代谢紊乱可使得血管壁脂质堆积,诱导斑块形成,与AS发生密切关联[13]。血脂水平尤其是LDL-C水平越高,患者AS程度越严重[14]。本研究表明,LA能够改善AS兔血脂水平。先前研究表明,LA能够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15],这与本研究类似。
炎症反应在AS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炎症因子表达增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导血栓和斑块形成,参与AS发病[16]。IL-6、IL-1β是常见的促炎因子,能够促进炎症细胞聚集,其诱导的炎症反应贯穿于AS病变全过程[17]。TNF-α是反映机体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表达增高会加剧炎症反应,促使不稳定斑块破裂,被认为是AS治疗的重要靶点[18]。以上分析提示,抑制炎症反应在AS治疗中尤为关键。本研究提示,LA能够减轻AS兔炎症反应,进而达到防治AS的作用。SIRT1/NF-κB信号通路是介导AS形成过程的重要信号通路,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19]。其中NF-κB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能够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与AS形成密切关联[20]。NF-κB蛋白活化后,进入细胞核,可启动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转录。SIRT1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可通过介导NF-κB的去乙酰化,产生抗氧化、抗炎等作用[21]。下调SIRT1表达可增强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而上调SIRT1表达能够引起NF-κB的抑制,阻断促炎因子的释放,缓解炎症反应,从而改善AS病理状态[22,23]。研究表明,LA能够抑制NF-κB的激活,减轻大鼠炎症反应[24]。本研究提示,LA能够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推测这可能是其减轻炎症及防治AS的重要机制。
综上,LA能够纠正AS兔脂质代谢异常,减轻炎症,改善AS病理状况,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蛋白表达、抑制NF-κB信号激活有关。本研究为LA用于AS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LA能否通过介导其他信号通路来治疗AS,仍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2向祥龙,王琦琦,李俊琦,等.2009-2019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趋势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22(11):811-8.
4李贞贞,唐海涛,王怡,等.miR-29c通过调控SIRT1表达介导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0;55(2):172-6.
5郑新德.SIRT1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增强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D].汕头:汕头大学,2015.
6玛依努·玉苏甫,衣巴地古丽·库吐鲁克,哈尼克孜·阿不都艾尼.α-硫辛酸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41(1):72-6.
7邱轩,季虹,陈雅洁,等.α-硫辛酸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29(12):916-22.
8何桂香,马云辉,刘海燕,等.葛根素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0):82-5.
9朱惠斌,刘吉勇,陈懿,等.一种兔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模型的建立[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3):272.
10邱轩,陈雅洁,田思宇,等.α硫辛酸升高血清硫化氢水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10):728-32.
12周景芬,李秀娟.α-硫辛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D14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的影响[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7;14(3):147-51.
14甘钰正,顾俊,殷兆芳,等.餐后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2;31(1):6-11.
15孙红爽,乜春城,李鹏霖,等.α-硫辛酸对高热量饲料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6):3526-9.
17宗毓麟,孙月蒙,孙燕,等.当归芍药散及其拆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及炎症介质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3;18(9):1230-5.
18涂宛晴,梁秋儿,谢鹏程,等.基于TNF-α/IKKβ/NF-κB信号通路研究消积丸治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J].中草药,2022;53(16):5074-84.
19伍先明,张宁,樊思梨,等.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47(7):598-604.
22李贞贞,唐海涛,王怡,等.miR-29c通过调控SIRT1表达介导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0;55(2):172-6.
23刘雷,傅玉才,刘琳琪,等.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肝X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中的作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1):94-118.
24檀红玲,张军立,梁丹.不同剂量硫辛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内NF-κB表达的影响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5):457-61.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2532、82102677);
文章来源:张振发,张桂芳,张珊珊,等.神经动力学技术联合麦肯基力学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4,39(11):1588-1593.
分享: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混合型6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常见于久坐伏案工作人群,该类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退变引起神经根病变,其发病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较少[1]。
2025-04-07颈椎病是较为常见的椎体退行性疾病,患者有颈部僵硬、酸痛、头晕、上肢麻木等表现,经检查可发现患者存在椎间盘突出与变形问题。为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需对患者实施有效、可靠的康复护理干预。中医对治疗颈椎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对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并针对病情采用多样化的护理方案,有效提升了治疗及康复效果。
2025-04-01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并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颈椎退行性病变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的基础,当对应节段的神经根受到压迫时,会引起肩颈部疼痛、僵硬,以及上肢麻木、肌力减退等症状[1-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与椎体结构不稳、炎症刺激、周围血管血液循环障碍及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
2025-03-27颈椎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颈椎慢性退行性疾病,中年患病率最高,患病率为每1000人3.3例,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1]。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ofvertebralarterytype,CSA)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由于颈椎局部病变从而引起椎动脉血流障碍,导致脑供血不全,临床上常见以眩晕为主的症候群[2]。
2025-03-14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早已超越表面的柔软和灵活的意义。尤其在哲学领域,柔更是被赋予丰富的内涵。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阴阳调和,强调宇宙间万物的相互联系。在中医学,骨正筋柔作为伤科常用指导思想,进一步凸显柔的重要性。这种以柔为导向的治疗理念在颈椎病保守治疗中效果明显。
2025-03-07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通常采用非手术方法,如手法推拿、颈椎牵引等,手法松解是颈椎病患者常用治疗手段,可促进局部肌肉血液循环、改善神经根粘连等,但单一治疗在部分患者中的效果仍不理想,仍需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干预效果[2]。
2025-03-04颈椎病是骨科、康复科、疼痛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疾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由颈部神经根受压迫或刺激引起。本病症状轻者常见颈部酸胀不适或上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可引起肌肉萎缩甚至瘫痪,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针灸、康复、小针刀松解术、介入微创和手术。
2025-02-13脊髓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患者总数的10%~15%,其中单节段病变患者如症状和体征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临床多选择ACDF手术治疗[1]。已有研究显示,ACDF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有效对病变节段进行充分减压及良好融合,在消除神经压迫症状及颈椎矢状位平衡恢复方面显示出良好作用[2]。
2025-02-06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颈椎病类型之一,是由颈神经根受压迫而致病,以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肩颈疼痛、握力减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性疼痛、感觉障碍、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需尽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保守治疗为主,激痛点针刀与手法治疗是该病常用的治疗方式,前者是采用针刀刺激痛点,引起血管反射性扩张。
2025-01-20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由于椎间盘退化和膨出、骨赘形成、韧带肥大等多种因素引起颈脊髓压迫,导致四肢、躯干和括约肌的神经功能障碍。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尽管手术治疗能明显解除脊髓压迫,但部分患者因术中神经的牵拉、术后切口组织的粘连和增生等。
2025-01-20人气:16602
人气:15530
人气:14741
人气:13964
人气:1279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5812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242
国内刊号:11-2540/R
邮发代号:82-361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