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摇脊牵伸法治疗小儿早发性脊柱侧凸肾气不足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杭州市儿童医院推拿科就诊的早发性脊柱侧凸肾气不足型患儿90例,采用Microsoft Excel产生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摇脊牵伸法推拿治疗。2组均每次30~45 min,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30/45),治疗组为86.67%(39/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57.78%(26/45),治疗组为80.00%(36/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Cobb角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皮肤破损、皮下出血、胸腰段活动受限、软组织损伤等不良反应。
早发性脊柱侧凸是指小儿在10岁之前出现脊柱冠状面、水平面以及矢状面的侧凸畸形[1],其发生时骨龄尚未发育成熟,而在青春期等快速生长发育期间,病情有可能会迅速进展。许多患儿早期往往无明显临床表现,一旦有明显的外观畸形,常常会对患儿的形象和自信心造成不良影响,并可能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包括身高矮小、脊柱生长受限、心肺功能下降等[2]。目前针对骨龄未成熟的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一般予物理训练。我们采用摇脊牵伸法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肾气不足型患儿,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杭州市儿童医院推拿科就诊的早发性脊柱侧凸肾气不足型患儿90例,用Microsoft Excel产生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4~10岁,平均(8.16±2.03)岁;身高最高159.5 cm,最矮94.7 cm,平均(131.32±13.06) cm;体质量最重48.3 kg,最轻13.5 kg,平均(27.60±8.13) kg。治疗组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4~10岁,平均(8.04±1.81)岁;身高最高157.5 cm,最矮92.7 cm,平均(128.32±12.61) cm;体质量最重47.5 kg,最轻12.9 kg,平均(25.43±5.79) kg。2组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杭州市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SRS标准、SOSORT指南[3]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编写的《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4]中脊柱侧凸的诊断标准。1)无外伤史,脊柱呈侧凸畸形;2)两肩、两肩胛下角、两侧髂嵴不等高,腰前屈时两侧背部肌肉不对称,即“剃刀背征”;3)Adam前屈试验阳性;4)站立位脊柱X线片Cobb角>5°。
1.2.2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4]脊柱侧凸肾气不足型。症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气短,易劳累,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沉弱。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2)年龄≤10岁,性别不限;3)资料完整;4)患儿及家长知情,家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血友病、感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2)推拿部位有皮肤破溃、感染者;3)接受其他治疗者。
1.5治疗方法
参考《推拿治疗学》[5]中脊柱侧凸的推拿治疗手法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患儿俯卧于推拿床,腰背部及两侧膀胱经施以法。2)拇指点揉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同时在命门、腰阳关、涌泉穴施以点按法,以酸胀为度。3)错动整复法:医者将双手掌放在侧凸部位的关节突处,用小鱼际肌和大鱼际肌施加压力,先向下压缩,再向两侧拉开,然后双手向指尖方向用力逐节整复侧凸脊柱,纠正关节突关节的错位。4)俯卧位侧扳法:医者位于侧凸一侧,用一只手掌按压最明显的侧凸处,同时用另一只手提起对侧下肢,反复做推扳动作,共进行10次。5)医者在脊柱侧凸节段涂上适量膏摩介质,用擦法来回往返数次,擦至皮肤微微泛红。
1.5.1对照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患儿俯卧于推拿床,医者在患儿背部督脉、膀胱经施以法、揉按法,力度应轻柔。2)医者用较深透的力度施拇指点揉法于筋层和肉层,通过此法寻找筋层、肉层气血痹阻不畅之处,施点按法于腰部命门、腰阳关、涌泉穴,以酸胀为度。3)摇脊牵伸法:分2个部分。第1部分为脊柱摇法:施术者一手掌心放于大椎穴处,一手掌心放于次髎穴处,双手稍下压施力,以脊柱为中轴线,次髎穴处手掌左右摇动,带动脊柱规律摇摆数次。第2部分为旋转牵伸整脊法:患儿双手抱头置于脑后,坐于冯氏正骨椅上,医者位于其后侧,双膝固定患儿骨盆,双手固定患儿前臂,嘱患儿向前弯腰,并向后方旋转至最大角度,施术者向上方轻提牵拉,同理再操作另一侧。继上式,嘱患儿深呼吸至呼气末,医者向后上方施以轻提拉伸。4)腰骶部横擦法:医者在督脉、肾俞、命门、腰阳关所在皮部涂上适量膏摩介质,用擦法来回往返数次,直至皮肤微微泛红。
1.5.2治疗组
2组均每次30~45 min,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
1.6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4]。痊愈:无明显脊柱侧凸症状,Cobb角<5°。有效:脊柱侧凸症状明显改善,Cobb角改善>5°。无效:脊柱侧凸症状无明显改善,Cobb角改善<5°。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中医证候疗效。
参照《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4]中的5个项目评估中医证候,包括神疲倦怠、面色、气短、劳累和腰膝酸软。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的标准,将这些症状按照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等级,分别记0,2,4,6分,并计算总积分。具体评分标准详见表1。
表1肾气不足型证候量表评分
腰膝酸软 无 久坐后偶尔感到腰部和膝盖酸痛 久坐后频繁感到腰部和膝盖酸痛,休息后可缓解 持续的腰部和膝盖酸痛,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参照文献[4]制定。痊愈:临床表现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表现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临床表现有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表现无明显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Cobb角。
治疗前后测量2组患儿站立位脊柱X线片Cobb角大小。
4)不良反应。
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皮肤破损、皮下出血、胸腰段活动受限、软组织损伤等不良反应。
1.7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据,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30/45),治疗组为86.67%(39/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8%(26/45),治疗组为80.00%(36/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治疗前后Cobb角比较
治疗前2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Cobb角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详见表4。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皮肤破损、皮下出血、胸腰段活动受限、软组织损伤等不良反应。
表4 2组治疗前后Cobb角比较
3、讨论
由于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的脊柱骨骼仍在发育中,脊柱侧凸的程度通常会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加重[7]。如果仅仅采取观察策略而不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脊柱侧凸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加重。这种加重的速度在不同患儿之间可能有所不同,也会受到性别、病情严重程度、骨骼生长状态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在生长快速时期发生[8]。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处于快速生长的时期,其进展风险相对较高。严重的脊柱侧凸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但手术可能会对脊柱功能造成损害,影响患儿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此外,手术可能会对患儿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和自卑等[9]。因此,对于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患儿,早期有效的干预对于控制病情的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根据早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症状,该病归属于中医学“小儿龟背”范畴。中医学认为,脊柱与肾气、骨髓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阴阳能代表人体内部所有的变化,阴阳失衡是疾病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故小儿龟背究其原因是阴阳失衡。在外表现为筋肉骨诸层的失衡,其内则有脏腑气血的失调。在脏腑之中,又以肾最为相关。脊柱的健康状况反映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调节。肾主骨生髓,是指肾精能够滋养骨骼和髓质,使之坚固有力。肾精充足,则髓质充盈,骨骼坚实,脊柱端正。反之,如果肾虚,则髓质空虚,骨骼失去滋养,容易出现脊柱侧弯的症状。
詹强将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分三部三层进行[10]。首先从皮部论治,《素问·皮部论篇》曰:“百病始生,必先客于皮毛。”利用、揉等轻柔手法及温和的力度,施术于背部“一身之表”的膀胱经和“诸阳之汇”的督脉,充盈卫阳,固肌表腠理以祛皮部外邪;继而以点、按等较为深透的手法,寻其筋脉气血不畅之处,透达筋肉层中的经痹点,改善侧凸处气血循环不畅的状态,以复其平衡;最后以摇脊牵伸法,通过摇、晃筋肉层带动骨层,擦、揉按肾俞、腰阳关,调补先天肾气,调达地部脏腑。天部皮层、人部筋肉骨层和地部脏腑层均以不同之力、不同之手法相配合,继而纠正阴阳之偏性,以平为期,达到预防和治疗脊柱侧凸的目的。
摇脊牵伸法是通过摇晃、牵拉、拔伸脊柱,而不使用闪动力。这是基于小儿骨骼尚未成熟,脏腑形气未充,骨骼组织柔软,肌肉、韧带、关节等组织也相对脆弱等特点,并不需要使用闪动力对骨性结构进行调整,同时,也避免了因正骨力量把控不当导致软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以及对患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脊柱、督脉、膀胱经以及其两侧肌肉进行摇晃、牵拉、拔伸,调节和振奋全身的阳气。因督脉是人体阳气之总纲,膀胱经为太阳经,背俞穴是各脏腑流注的部位,通过左右节律性的摇动刺激背部督脉经络腧穴,可以激发人体正气,疏通全身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摇脊牵伸法治疗小儿早发性脊柱侧凸肾气不足型,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Cobb角,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4]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4-118.
[5]范炳华.推拿治疗学[M].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98-102.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6.
基金资助: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资助项目(2022ZX015);
文章来源:施芳英,赵犇微,李小梅,等.摇脊牵伸法治疗小儿早发性脊柱侧凸肾气不足型9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24,20(05):87-91.
青少年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以高低肩、后背痛为主要症状,或可能影响肺功能,重者出现感觉共济失调,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目前AIS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特异性干预措施。有研究称,核心肌力训练能增强AIS患儿肌群肌力,降低其疼痛及Cobb角,有利于其运动功能改善。
2024-11-22脊柱损伤(ST)是指脊柱结构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稳定性被损害或破坏,伴有或不伴有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其缺陷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病变的节段水平和受损神经纤维的类型,其神经功能失调可以是暂时的或永久的,完全的或不完全的[1]。
2024-11-21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微结构损伤和骨脆性增加,进而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导致严重残疾和死亡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SpA虽然多见于中青年人群,但OP或低骨量现象普遍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为正常同年龄人群的6~7倍。
2024-11-20脊髓损伤与许多病理生理状况有关。尽管对脊髓损伤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这些干预措施的神经保护作用有限,因此与脊髓损伤相关的神经损伤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诱发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的脊髓损伤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许多病理过程,包括炎性反应、自噬、血脊髓屏障(BSCB)破坏和小胶质细胞激活在脊髓损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4-11-18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严重创伤,发生率为5%~7%,多发于胸腰段[1]。手术是治疗脊柱骨折的主要方法,能实现骨折复位、固定,但术后病人活动受限,加之手术影响,病人极易并发便秘[2-3]。李艳芳等[4]研究显示,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术后便秘发生率为58.67%,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对其康复期生活影响较大。
2024-11-06脊椎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以胸腰椎为常见发病部位,主要是因脊柱具有丰富血流,且特殊静脉多,易引起脊椎骨转移瘤。脊椎骨转移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触痛、局部叩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椎骨转移瘤患者可通过影像学技术诊断,如X线、CT诊断等,X线诊断检出率差,极易出现漏诊现象,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024-10-31腰椎管狭窄症是以间歇性跛行、腰腿部麻木及疼痛等表现为主的骨科常见病,具有进行性发病的特点,会对脊柱所有运动节段造成影响[1]。脊柱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手段,能恢复脊柱功能,维持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但脊柱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复杂的功能,手术操作难度较高,且对机体的创伤较大[2]。
2024-10-25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裂损→髓核突出刺激及压迫周边神经转化过程是经典的LDH病变过程,其过程中纤维环破裂所生瘀血及突出之髓核作为病理产物严重影响LDH的转归。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笔者总结治疗LDH的经验,认为其核心病机在于“痰核瘀阻”,并以此为指导,治疗LDH患者34例,现报道如下。
2024-10-23脊柱骨折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32.8/100000,以胸椎和腰椎骨折最为常见,约占75.3%。暴力引起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以青中年患者多见,且多数为不稳定性骨折,需手术治疗以恢复高度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目前仍以骨折切开复位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为首选术式。
2024-10-21中医整脊专家韦以宗在借鉴传统牵引基础上,首创整脊调曲牵引疗法,能改善恢复脊柱整体对位、对线及对轴状态[5]。近期研究表明以正脊调筋舒通综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疗效显著[6],前期研究[7]显示中医整脊学理论指导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具备一定优势。
2024-10-10人气:17978
人气:14747
人气:12532
人气:12511
人气:1048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医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2942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甘肃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297
国内刊号:62-1176/R
邮发代号:54-164
创刊时间:200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