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挖掘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古市镇"城市客厅"通过将古代与现代的文化融合,使文脉得以传承,通过其外型材质、内部空间、周围景观讲述历史的延续性,激发出当地居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回忆活化再现的空间,使建筑成为历史街区的振兴枢纽,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服务,赋予古老的街区以新的生机。
1、设计背景
近年来,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国策背景下,各地无不积极加大投入,提升乡村生产生活条件。
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挖掘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县、镇各级政府都有动作,丽水市提出了“一村一特色”,用“古村复兴示范工程”和“拯救老屋行动”两次主题活动来力争保持历史文化村落的原真性;而松阳县却是将全域特色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打造“国际乡愁旅游目的地”;古市镇则凭借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省A级景区镇的称号成为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古市镇古建筑资源丰富,很适合实践“乡愁”和“古村复兴”等概念,当地政府希望就此加大力度推广历史文化名镇的形象。在这次“农信杯”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中,当地政府就酝酿出了一个“城市客厅”的项目:希望在当地的历史街区中寻找一处占地约500m2的废弃或坍塌建筑,将之改造成具有古市地方特色的城市客厅,为这片历史街区服务。
2、设计调研
选择这个项目作为竞赛参赛项目后,经过对古市镇历史街区的详细调研,我们认为,古市的古建筑群整体保存相对不错,但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见图1)。
1) 街区中有不少建筑已无人居住,常年废弃且无人护理,成为“三不管”房,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2) 古建群中有不少危房未修整,不少已经局部坍塌。
3) 街道漫长却没有供人驻足休憩的地方,也缺少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设施。
4) 街区遗留不少空巢老人,老人缺少交流、聚集的空间,只能在街头巷尾随意枯坐,百无聊赖地打发无聊时光。
以上问题其实在很多类似的乡村历史街区都或多或少存在,具有普遍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的大发展鲸吸了大量的乡村青壮年劳力[1],乡村居住人口迅速减少,造成自然环境、居住环境、生产环境均逐渐破败。这片历史街区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却缺失了人的活动,历史建筑也在岁月的沉沦中逐渐破败不堪。
3、设计定位
希望通过一个占地500m2的“城市客厅”项目立竿见影地解决所有调研中总结的问题,显然不切实际。但是,在这样一个小项目中,尽可能解决一些问题,提供一个契机,实现整片街区寄于它的一点期盼,还是有办法的。
3.1 功能分析
作为旅游推介的重要载体,城市客厅的服务对象首先自然应该是游客。与此同时,也应为本地居民提供现在所缺失的交流与活动场所。我国的古代乡村文化一向发达,由于宗族势力稳固,大多数乡村生活稳定、民风淳朴。解放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乡村的民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在继承了华夏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又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是乡民的精神寄托,也是广大游子的乡愁所在。因此,乡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城市客厅的重要服务对象。同时,当地居民与游客的沟通互动也是良好的旅游推介手段。
综合以上因素,城市客厅应做到兼收并蓄,向多种人群群体提供服务。
3.2 政府需求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兴建城市客厅这一公共建筑在长期目标上,是可以吸引投资,保护性开发古街,希望通过古街的逐步复兴,最终使古街能自我创造效益,做到维护与更新的自我平衡,无须财政不断拨款进行维护。在短期目标上,是打造标志性建筑,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打造一个“网红”建筑,成为网友“打卡地”,进而引起社会关注[2],引入外部资源。
3.3 人群需求
对游客来说,需要一个能够让他们快速了解当地特色的地方,城市客厅需要兼顾游客中心的部分功能,整个建筑需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供游人们在这里休息、交流、躲雨、纳凉。此外,城市客厅还应提供游客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的场所,与当地人的交流会让他们对历史文化、生活风貌等内容有更深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在接下去的参观游览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地,了解整片街区的内涵。
对当地居民来说,城市客厅应该是对外的一个窗口。对于当地的儿童们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对外界好奇的年龄阶段,城市客厅应该为他们提供了解自己家乡、接触外部世界的场所,他们可以在建筑里奔进奔出、跑上跑下,也可以与外地来的小朋友嬉戏打闹,城市客厅将成为他们幼小记忆里的“熟悉的场所”。对于当地青壮年来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将会出现大量的工作机会,促使他们愿意留在本地,城市客厅应当在服务游客的同时为当地其他行业的经济带来推动作用,成为当地居民创业和就业的助推器。对于当地的老人来说,他们都是当地的活历史,这里展示的一部分就是他们自己的历史,有他们与家乡一起经历过的繁荣、艰辛,城市客厅不但应成为他们回忆过往的空间,还是他们把这些回忆活化再现的空间,这样历史才会更加厚重。
4、设计策略
通过对项目进行定位,对功能进行梳理,我们的设计策略随之产生。
4.1 设计目标
1) 重建地标
政府、游客、当地原住民尽管各自有不同的需求,但是有一点需求是共同的:“城市客厅”应该是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窗口与活动场所,是当地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唯有如此,古市的历史街区才会逐渐被大家的目光所汇集,才会重新焕发生机。
2) 重现文化
“城市客厅”应该能充分向外部展示小镇的历史传统、特色产业、典型文化和长远规划,考虑当地地域文化和地理特性[3],向游客传递积极、正向具有文化内涵的信息,独特的文化才能长久吸引住人们的眼球。
3) 重塑场所
“城市客厅”应该能打破传统的空间形式,融入历史的回忆,建立一处能保存当地人记忆的建筑空间,使其融合当地浓厚的历史回忆,建筑的存在不仅唤起当地人对曾经记忆中的“熟悉场所”的回忆,更会带领游客进入他们的记忆世界。
4) 重建关系
“城市客厅”要克服大部分景区存在的同质化现象,重新建立当地人与游客、游客与景点、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人、环境、建筑相互交融,构建出能和周边景点形成互补,能和当地的建筑环境相得益彰的建筑。
4.2 设计措施
针对以上设计目标,采取以下措施:
1) 在屋顶设置开阔的舞台,最大限度地向四周展示各种文化信息,各种特色传统表演。当地的“松阳高腔”是我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屋顶舞台将不定期进行“松阳高腔”的排练和表演,由于舞台位置绝佳,周边视线开阔,在附近的主要道路上、大桥上、松江溪对面广场上、开阔溪水中的游船上都可以看到、听到“松阳高腔”的表演,从而吸引人群前来一探究竟(见图2)。
2) 对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建筑风貌、典型建筑构造特点等进行元素抽取,在城市客厅创作中进行重现,塑造一个符合当地情况,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建筑(见图3)。
3) 在建筑功能上充分照顾各种人群需求。一楼靠江临街设置开放的空间(见图4),街区老人随时可以聚集在此聊天、下棋、打牌,这里将成为老人的最理想的温馨归宿。同时,游客也随时可以进来闲坐、交流。二楼临江设为茶室(见图5),无框大玻璃使优美的松溪景色一览无余,空间舒适,高品质的饮茶环境将对出行休闲的游客和生活闲适的当地人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屋顶是舞台(见图6),同时利用屋面的坡度做了大量的看台,方便人们近距离欣赏戏剧。精彩的表演一定是人群聚集的强大动力。在此基础上,建筑提供了多样化的功能和空间,不同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可以形成多批次的综合空间利用。
4) 建筑空间丰富,与外部空间的连接灵活多样,从主要干道和河边小路来向的人流,也会受到空间和景观设计的引导。茶室临主要道路一侧设有略抬高的室外小广场和旋转楼梯(见图7),室外广场将成为留守大妈跳广场舞的最佳场所,而旋转楼梯因其造型,自然吸引人们拾级而上,进入建筑内部。在另一侧,建筑沿小巷设有矮墙(见图8),通过水景入口、暗示后面空间的景洞和甬道等吸引人群;在停车场,水面的汀步同样吸引人们进入建筑(见图9)。
5、结语
古市镇的历史街区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值得收藏并延续下去的建筑遗产,应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不断扩大、逐渐蚕食乡镇的不可逆进程中,作为城市中最具魅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区域被保留下来[4]。历史街区具有新建街区所不能替代的美学价值、文化记忆的连续性价值、功能与环境的多样性价值、经济与商业价值[5]。古市镇“城市客厅”通过将古代与现代的文化融合,使文脉得以沿承,通过其外型材质、内部空间、周围景观讲述历史的延续性,激发出当地居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使建筑成为历史街区的振兴枢纽,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服务,赋予古老的街区以新的生机,将会为乡村的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2]何崴.浅谈乡村复兴中的五要素[J].城市建筑,2018(13):38-41.
[3]杨梦瑶.历史文化遗产下古村落建筑与环境的保护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王伟峰.城市更新与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以龙游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9(7):28-32.
[5]范剑才.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人文伦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以无锡清明桥街区改造为例[J].艺术百家,2011,27(6).:204-206.
文章来源:李林,杨晓龙,朱梦婷,王则华,应嘉豪,杨韬轩,郑珍秀.历史与现实交汇下的古市镇城市客厅设计[J].山西建筑,2021,47(21):25-27.
分享:
由于地下工程施工的不确定性和河道的运行安全要求,新建管廊下穿河道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地下管廊施工采用矩形顶管机,施工前通过深入研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等,得出满足工程需求的顶管机所需要具备的功能和参数,
2025-04-13医院建筑施工中,涉及辐射区域的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放射防护标准和规定,以确保辐射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医疗射线防护工程往往面临诸多技术难题与安全隐患,如射线外漏风险、防护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优化等。
2025-04-10地铁作为大中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交通碳排放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近年来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线网逐渐加密,越来越多的线路近距离穿越中心城区。然而,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噪声污染严重干扰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
2024-12-04国内现阶段多聚焦于乡村景观的实践性研究,视角相对单一;而对景观多样性、乡土风貌保护和景观分布成因等方向关注不足[3]。乡村景观的表象是观察乡村的“透镜”[4],其特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历史相互关系及规划干预作用。只有在充分理解乡村景观成因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和发展乡村景观。
2024-11-14通过遮荫限制阳光照射是减少户外炎热相关健康风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在城市街道环境中,通常利用树木、建筑物、遮阳棚等创造遮荫环境。街道树木能够提供净化空气、蒸腾吸热等生态功能[3-5],同时创造遮荫环境,降低街道地表温度,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6-8]。
2024-11-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23年的66.2%,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长到9.3亿人,年均增长1 700万人。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也带来人口和就业之间、生活和生产之间、居住和环境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现象。
2024-11-13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主导的学科,涉及园林设计、规划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知识却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机会,而Seminar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报告演讲等形式,促进学生研究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培养。
2024-11-05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急速加剧,国民心理压力大大增加,群众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可知,成人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仅有36%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在自我评估“较差”的人群中,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45.1%。
2024-11-04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各领域中,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更是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够模拟出逼真的三维环境,还促进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交流,提供沉浸式体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园林景观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场所。在喧嚣的城市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疲惫。
2024-11-04低碳理念是一种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这一理念中涵盖了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严格控制,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理念的核心原则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2024-10-30人气:9761
人气:8268
人气:3979
人气:3832
人气:38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室内设计与装修
期刊人气:1196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1005-7374
国内刊号:32-1372/TS
邮发代号:28-141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745
影响因子:1.093
影响因子:1.922
影响因子:0.585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