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正处于从“补短板”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但乡村景观在城市化扩张、乡村规划不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等影响下呈现出无序发展的状态。乡村景观的表象与分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历史相互关系及规划干预作用、内涵其形成的本质。英国在乡村景观的规划发展和历史保护方面独具特色,对我国乡村规划具有启示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拉夫堡周边乡村景观进行分类并研究其分布,分析不同景观类型的成因。研究发现,景观具有城乡融合度高、美学协调、文化特征保留完善等特点。其形成不仅在历史上与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大学建立等事件有关,还在规划控制上与聚落隔离政策、楔形绿地和隔离绿地规划等有关。
英国的乡村景观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1],在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独具特色。英国社会具有对乡村景观保护的普遍认同,并把乡村景观看作构建其国家文化和认同的重要战略资产[2],将其视为英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在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从“补短板”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如何统筹“三生空间”、缩减城乡差距、保留文化形态特征,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因此深耕英国经验是有价值的学术探索。
国内现阶段多聚焦于乡村景观的实践性研究,视角相对单一;而对景观多样性、乡土风貌保护和景观分布成因等方向关注不足[3]。乡村景观的表象是观察乡村的“透镜”[4],其特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历史相互关系及规划干预作用。只有在充分理解乡村景观成因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和发展乡村景观。拉夫堡镇(以下简称“拉夫堡”)位于英国中部的莱斯特郡,是莱斯特市的卫星城镇之一。其处于“城尾乡头”的关键位置,同时有拉夫堡大学在镇西南,富有特色。本文将对拉夫堡周边的乡村景观进行研究,分析更为详细的景观类型特征与差异,以及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或保留的原因。
1、既往研究总结
不同学者已经对英国乡村景观做过了大量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乡村景观发展大致经历了“理想主义阶段”“生产主义阶段”“后生产主义阶段”[5-8]。工业革命早期在“风景如画”等文化审美影响下,英国乡村景观和自然风景园相互促进,贵族和乡绅构建出理想化的田园风光。工业革命大规模爆发后城市的快速扩张侵吞到乡村,引发了英国人的忧虑。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乡村保护运动,使得乡村保护逐渐成为英国社会的文化共识。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带来了一连串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逃离城市,加深了人们对乡村的向往和人口流入。“二战”后产生的粮食短缺问题使英国政府开始鼓励以“生产主义”为导向的农业现代化,实施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给英国带来的问题:单一以生产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破坏了原有的传统乡村景观。从这个时期开始,英国政府引导乡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承载更广泛的经济活动,转向更加注重经济消费的“后生产主义”。
在研究角度上,任有权、肖遥等从文化角度对英国乡村景观的变迁进行解读,强调景观变迁中的文化驱动力[9-10];曾冰倩等分析了风景画在乡村景观中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发现“如画式”园林使英国造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1];贾诗航从环境保护运动的视角下分析了英国乡村保护运动(CPRE)对乡村景观的影响[12];GOODACRE和倪正春等从英国议会圈地运动的角度分析了其对乡村景观的重塑[13-14];HUBBARD研究发现拉夫堡大学的学生带来活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与本地文化上的冲突[15];汤辉和翁飞帆等从活动策略的角度,通过对英格兰地区乡村庄园遗产地的实地考察,指出利用活态空间和丰富的活动策略可以促进乡村景观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16-17]。
在研究对象上,方茗对英国城市边缘区景观进行研究,发现其较好地保护了城市边缘区及乡村地区的景观特征[18];谈明洪等分析了英国城市绿化带在控制城市增长和保护乡村景观方面的重要作用[19];LEWIS研究了拉夫堡剩余绿地(LOGS,Left Over Green Space)在城镇环境中的作用,并发现剩余绿地正在受到城镇开发的侵蚀[20];李绪中对切普斯托村的乡村景观特征保护进行研究,理清英国在政策层面如何对乡村景观进行宏观把控,通过结合保护区管理机构实现村落良好的保护与发展[21];HILL等研究了拉夫堡周围湿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作用[22]。
对英国乡村景观的既往研究大多聚焦于保护措施、经验研究,而对具体案例的详细特征和成因研究较少。在对拉夫堡案例的研究中,对镇区外的乡村景观关注较少,更多聚焦于镇中心区、拉夫堡大学校区和查恩伍德森林的林区[23-24]。因此有必要对拉夫堡周边乡村地区的景观进行精细解读、分类,并寻找以资借鉴的历史成因和规划经验。
2、拉夫堡概况
2.1拉夫堡地理条件
拉夫堡镇(Loughborough Town)位于英格兰中部莱斯特郡(Leicestershire)的查恩伍德地区(Borough of Charnwood)北部,距郡首府莱斯特市(Leicester City)中心约15 km、距伦敦约160 km(见图1)。拉夫堡总面积约30km2,2021年镇区人口约6.4万人,占查恩伍德人口的1/3,为莱斯特郡除莱斯特市以外最大的集镇[25]。拉夫堡制造业发达[26],境内的拉夫堡大学更是英国著名高校。大学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丰富的业态,其师生约2万人、面积约占小镇的7%,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拉夫堡总体地形平坦,索尔河流经镇北部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索尔河走廊(Soar Valley)。西南的查恩伍德森林地势较高且起伏,最高处位于海拔240m的灯塔山(Beacon Hill),是观赏拉夫堡的最佳点(见图2)。
2.2拉夫堡历史发展概况
拉夫堡起源于盎格鲁—萨克逊时期的集市,其早期的发展围绕着市场和教堂,遵循了紧凑的中世纪街道模式,城镇外围农田为没有边界的敞田景观的形式。1778年拉夫堡运河的开通促进其与伦敦和伯明翰的连接,也促进了小镇和其他工业的扩张。这些发展使得拉夫堡的人口在1801年到1841年从4500人增加到10000人。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运河沿岸出现大型工厂和工业建筑。1884年的地图显示了从中世纪的街道模式转变为维多利亚时代的排屋模式,且城镇外农田呈块状分布[27]。1909年拉夫堡大学在市中心成立,后搬迁到现在的校址,使得西南部成为了新的增长极,至此拉夫堡城镇的格局基本形成(见图3)。
2.3拉夫堡相关规划概况
英国政府在1932年颁布的《1932年城乡规划法》中第一次将乡村地区纳入规划范围[28]。二战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农业的急剧扩张,大量自然保护区被用于农业生产,影响了英国乡村的发展进程。在1947年颁发的《1947年城乡规划法》中提出要遏制城市扩张对乡村带来负面影响,确保农田与林地不受城市规划影响,同时要保护乡村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遗产[29]。20世纪70年代后规划随着农业政策的调整而作出改变,转向引导开发,鼓励乡村的多样性。拉夫堡现有的规划包括《拉夫堡中心镇区总体规划》《查恩伍德地区规划》,此外还有《Outwoods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查恩伍德开放空间指引》等专项规划[27,30-32](见表1)。
图1 拉夫堡区位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对拉夫堡相关规划和研究进行梳理,结合笔者实地考察对景观分布现状进行特征识别。其次根据景观主导因素划分出农业景观区、森林公园景观区、工业景观区及各景观区中的人文聚落景观。最后对每一分区的历史进行研究,梳理出各景观分区主导要素的历史保留和变化成因,讨论其发展受历史事件的影响和规划干预的作用(见图4)。
图2 拉夫堡概况
图3 拉夫堡历史变迁图
表1 拉夫堡相关规划一览表
3.2数据来源
笔者在2023年10月实地调研拉夫堡镇。网络调研数据来源主要有:莱斯特郡政府网站、查恩伍德地区政府网站、莱斯特档案馆、维基百科和CNKI数据库等。卫星影像图来源Google Earth。
4、拉夫堡周边乡村景观分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4.1拉夫堡周边乡村景观分布概况
本文将拉夫堡中心镇区以外的区域作为乡村景观的研究对象。《查恩伍德森林景观特征评估报告(2019)》(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对森林范围(见图5红线范围)进行了景观特征的识别分区研究[24],但其范围只涵盖了拉夫堡南部的区域,无法反映拉夫堡外围乡村景观的全貌。本研究(见图5蓝线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卫星地图呈现的现状和景观主导类型的不同,以道路、河流、铁路等为边界,将拉夫堡周边乡村景观分为农业景观区(A)、森林公园景观区(B)、工业景观区(C)和各景观区中的人文聚落景观,并分别对这些区域进行研究(见图6)。
4.2分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4.2.1农业景观区
根据斑块尺度大小和区位的不同,本文将拉夫堡周边的农业景观分为A1、A2、A3、A4共4个区域。尽管这些区域都以草场和牧场等农业景观为主体,但其特征和成因却不尽相同。A1区域位于拉夫堡南部,其地形起伏,农田由森林开垦而来,中间分布有残存的古森林和孤植树,形成了农田和林地交织的格局,部分农场兼具露营地的功能。A2区域位于拉夫堡东部,索尔河为该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田间分布有水塘和小溪,地形相对平坦,因此该区域耕地较多。A3区域田地块状肌理尺度在这4个区域当中最大。A4区域位于拉夫堡西北部,地形起伏平缓,西部边界为高速公路,距离河流较远,以牧场为主,城镇边缘田地较小,还有小溪和小型水道及少量的野外池塘位于该地区。可以看出距离河流越近、地形越平坦,块状田地的尺度越大(见图7)。
农田块状肌理的形成与圈地运动紧密相关。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发生于1750—1850年的议会圈地是规模最大的圈地运动,主要集中在拉夫堡所在的米德兰地区[33]。从拉夫堡历史地图的对比中可以识别出这些变化:1849年镇外仍为没有边界的敞田形式,到1884年已具有鲜明界限的块状土地(见图3)。拉夫堡地势较低的地区大多使用篱笆和树篱划分农场边界,在查恩伍德森林附近的区域以石墙作为边界,亦有以沟渠、河流、道路等划分边界。A1、A2田间的林荫道较多,而A3、A4较少。具体对微观景观的改造包括:对田地土壤的改造、居住区的变迁、道路的修整和排水系统的修建等[14]。
图4 研究技术路线
图5《评估报告》中的景观分区
图6 拉夫堡周边乡村景观分区
4.2.2森林公园景观区
拉夫堡建立了良好的城乡一体化开放空间网络,将查恩伍德森林先行规划为绿色基础设施。拉夫堡大学也向森林方向规划了科创园区,与森林边界融为一体。B区域地形起伏,大致沿着查恩伍德森林中心向西北山脊延伸,最高处位于海拔240m的灯塔山公园(Beacon Hill Park),是观赏拉夫堡的最佳点。查恩伍德森林是该地区重要和独特的景观,这里的景观树木繁茂,包括大片的古老林地,其间有岩石和湍急的溪流。随着开垦活动的进行,古森林逐渐被侵蚀,呈现出森林、农田和林地交织的景观格局。拉夫堡依托查恩伍德森林在B区域建立了一系列的公园和高尔夫球场(见图8)。
从历史上来看,许多公园在早期为私人拥有的林地和农场,在“二战”后被捐赠或售卖给公共机构管理,成为全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灯塔山因其历史上作为信号点而得名。几个世纪以来山顶多次点燃灯塔,以发出信号或纪念重要的事件。直到20世纪初,灯塔山一直是Perry-Herrick家族庄园的一部分。“二战”期间该地点被用于军事训练和储存弹药。1947年莱斯特郡政府购买了该场地,以保护其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价值。20世纪70年代初,灯塔山被改为郊野公园,如今已成为查恩伍德森林的门户旅游景点之一。由于其生态和地质重要性,灯塔山还是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被指定为具有特殊科学价值的地点(SSSI),而山顶周围的区域则因其古代的纪念碑受到保护。奥特伍德森林(Outwoods)是查恩伍德森林现存最古老的林地之一,面积约45hm2,于1946年由两位当地人Allan Moss和George Harry Bowler赠由拉夫堡政府管理。银禧森林(Jubilee Woods)由10hm2的混合林地和岩地组成,于1977年被赠送给莱斯特郡政府,以纪念女王登基20周年。Broombriggs农场是一片由干石墙、树篱、栅栏和林地包围的小田地,于1970年由Frear家族捐赠给莱斯特郡政府,他们的初衷是保留其作为典型查恩伍德森林农场的自然美景。Nanpantan公园面积约4hm2,其1870年建成水库向拉夫堡供应自来水,现已改造为公园。Felicity公园于1996年被林地基金(The Woodland Trust)购买,占地8.77 hm2。
图7 农田肌理对比
4.2.3工业景观区
C区域位于拉夫堡东南部,以矿场、铁路、车站和工厂等工业景观为主,有着悠久的采石传统,是伦敦和英国东南部的主要硬质岩石来源。位于Quorn镇旁的Mountsorrel石矿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该区域地形平缓起伏,但广泛的采石活动和废弃土堆造成了地形变化。因此农田的肌理受到采矿的影响较大,是耕地和牧区的混合体,此外在水库周围有许多小的农田池塘散布。由于采石活动的不断进行,林地和农田不断受到破坏(见图9)。2023年该采石场打算延长18年的运营时间,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居民们自发成立了反对组织,批评该采石场破坏了当地的森林,并在景观上留下了巨大的疤痕,还担心灰尘对居民的潜在健康影响。为了应对采石场对生态的破坏,当地近年还引入了生态修复物种,以增加树木覆盖恢复林地。
图8 B区域的公园、农场
大中央铁路是英国仅存的双线准轨干线铁路遗产,Quorn&Woodhouse车站属二级保护建筑,完整保留了20世纪40年代的风貌。20世纪60年代末,铁路因经营不善准备拆除,居民自发成立了铁路保护组织(Main Line Preservation Group,MLPG)反对拆除铁路。随后该组织在慈善机构的支持下购买了铁路,并恢复蒸汽机车的运行,改造成为游览项目。
由此可见,本地居民在规划决策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景观特性、文化遗产保护具有较高的主体意识,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力量在景观形成中的作用。此外,大学的科创溢出也促进了拉夫堡工业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应的乡镇布局也有所调整。在拉夫堡镇的边缘诞生了工厂和园区,并不断向外扩张,形成了一二三产交融的格局。
4.2.4各景观区中的人文聚落景观
聚落是英国乡村景观中最具特色的要素之一,同森林、牧场和田地相互融合,形成了英国乡村的特征。Shepshed是查恩伍德地区除拉夫堡镇的第二大集镇。拉夫堡周边还有Barrow upon Soar、Hathern等较大的集镇,以及Cotes、Nanpantan等较小的定居点[27]。这些聚落大多集中在索尔河走廊沿线和查恩伍德森林的边缘,形式和特征与周围的景观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森林边缘聚落距离石矿较近,建筑和墙壁上可以看到当地的石头,以及使用石墙作为院落的边界。而西北部的聚落围栏由树篱和绿篱树组成,使用石墙较少。此外部分小聚落的形成与传教活动有关[27],这些地区的教堂都有尖塔和塔楼。
规划控制在乡村景观格局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拉夫堡周边自20世纪80年代起规划了锲型绿地作为城乡缓冲地带,限制城镇的开发和扩张,成功用于保护乡村地区的景观、历史遗产和生物多样性,并同时为城镇提供“绿肺”功能[27,34](见图10)。从拉夫堡镇边缘步行即可通过锲型绿地区域到达查恩伍德森林和索尔河走廊。
随着城镇和村庄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小,规划也在有意识地保护聚落之间的独立,以维持景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查恩伍德地区规划》中明确提出聚落隔离的策略:“用于指导城镇和村庄之间的发展,以保持个别定居点的性质和身份,防止它们的合并”[27]。隔离绿地不同于楔形绿地,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聚落的独立。例如拉夫堡东南边缘的Woodthorpe聚落,被Grange Linear公园与中心镇区分隔以维持其独立性(见图11)。
5、结论
英国乡村景观在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独具特色。本研究结合文献资料、规划文本和实地调研,通过对拉夫堡周边的农业景观、森林公园景观、工业景观和人文聚落景观进行分区研究,发现其具有城乡融合度高、美学协调、文化特征保留完善等特点。从历史角度来看,圈地运动塑造了基本的块状土地肌理,也改变了原有的聚落分布。当地居民捐赠私有农场和林地交由公共机构管理,形成了多样的公园。工业革命遗存的铁路、石矿等历史遗产在保护和改造后成为活化的工业景观。拉夫堡大学的建立带来人口和活力的涌入,促进城镇边界的融合。从规划角度来看,楔形绿地和隔离绿地规划是聚落隔离政策的具体体现。楔形绿地和隔离绿地作为城乡间的缓冲地带,在控制城镇扩张、避免聚落成片粘连的同时,也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生态、服务和保护的功能。借鉴英国经验,适度保护小城镇、小聚落的独立,避免村庄过分合并带来景观多样性下降的问题,保留小而美的聚落。希冀英国经验可为我国乡村景观的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实现乡村景观的高质量发展。
图1 0 莱斯特郡楔形绿地规划
图9 石矿历史变迁
图1 1 拉夫堡周边绿地规划及聚落隔离示例
参考文献:
[2]李建军.英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理念及其实现机制[J].中国农史,2017,36(3):115-124,72.
[3]赵人镜,刘家睿,李雄.2000—2020年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热点[J].风景园林,2022,29(3):12-18.
[4]鲍梓婷,周剑云.当代乡村景观衰退的现象、动因及应对策略[J].城市规划,2014,38(10):75-83.
[5]范建红,梁肇宏,STEVEN B E.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乡村景观研究的脉络走向及启示[J].地理科学,2020,40(4):590-598.
[6]闫琳.英国乡村发展历程分析及启发[J].北京规划建设,2010(1):24-29.
[7]于立.英国乡村发展政策的演变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69(2):30-34.
[8]张京祥,申明锐,赵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5):1-7.
[9]任有权.文化视角下的英国城乡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52(6):111-122.
[10]肖遥,李方正,李雄.英国乡村景观变迁中的文化驱动力[J].中国园林,2015,31(8):45-49.
[11]曾冰倩,丁山.英国“如画式”园林的发展及对我国乡村景观设计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65-67.
[12]贾诗航.英国环境保护运动下的城市变迁[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4):121-122.
[14]倪正春.英国议会圈地与乡村景观的重塑[J].学海,2022(3):193-204.
[16]汤辉,冯思懿,朱凯,等.重塑生活场域:英国乡村景观遗产地活动策略研究及启示[J].中国园林,2021,37(10):42-47.
[17]翁飞帆,丁铮,李旭芳.塑造多元价值:英国吉布赛德庄园乡村景观遗产地活动策略探赜[J].装饰,2022(8):86-91.
[18]方茗.英国城市边缘区景观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
[19]谈明洪,李秀彬,辛良杰,等.英国城市绿化带土地利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斯佩尔索恩(Spelthorne)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0-25.
[21]李绪中.英国乡村景观特征保护研究——以切普斯托村为例[J].城市建筑,2023,20(18):1-5,17.
[35]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EB/OL](2024-02-03)[2024-02-24].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巴渝传统场镇景观价值识别及活态保护研究”(编号:51978094);
文章来源:包雷,谷光灿.英国城镇周边乡村景观分布及其成因研究——以拉夫堡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4,42(11):47-54.
分享:
国内现阶段多聚焦于乡村景观的实践性研究,视角相对单一;而对景观多样性、乡土风貌保护和景观分布成因等方向关注不足[3]。乡村景观的表象是观察乡村的“透镜”[4],其特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历史相互关系及规划干预作用。只有在充分理解乡村景观成因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和发展乡村景观。
2024-11-14通过遮荫限制阳光照射是减少户外炎热相关健康风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在城市街道环境中,通常利用树木、建筑物、遮阳棚等创造遮荫环境。街道树木能够提供净化空气、蒸腾吸热等生态功能[3-5],同时创造遮荫环境,降低街道地表温度,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6-8]。
2024-11-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23年的66.2%,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长到9.3亿人,年均增长1 700万人。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也带来人口和就业之间、生活和生产之间、居住和环境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现象。
2024-11-13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主导的学科,涉及园林设计、规划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知识却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机会,而Seminar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报告演讲等形式,促进学生研究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培养。
2024-11-05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急速加剧,国民心理压力大大增加,群众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可知,成人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仅有36%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在自我评估“较差”的人群中,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45.1%。
2024-11-04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各领域中,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更是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够模拟出逼真的三维环境,还促进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交流,提供沉浸式体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园林景观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场所。在喧嚣的城市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疲惫。
2024-11-04低碳理念是一种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这一理念中涵盖了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严格控制,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理念的核心原则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2024-10-30在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边坡失稳导致的滑坡事故逐渐成为边坡施工过程所预防的重点。边坡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工期,选用合适的支护形式可以有效避免滑坡、坍塌等灾害的发生。因此,结合工程勘探报告以及工程施工方案,研究边坡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的选取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经济效益。
2024-10-19钟祥市文化综合体项目是由一个全地景式的建筑屋面覆盖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科技馆四个独立场馆合为一个整体的建筑,其中科技馆有充满未来感的独特造型,本文仅对科技馆的相关结构设计进行研究。科技馆平面整体近似呈椭圆状,长轴约103m, 短轴约50m, 由下至上外轮廓尺寸逐渐增大,屋面处达到最大的平面尺寸。
2024-09-05汉川市紧邻华中地区中心城市武汉,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汉川东站位于汉川市北部,隶属于新建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站台规模为2台4线,站房为带架空层的线侧平站型。汉川市因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而得名,“河网密织、水哉洋洋”的美轮美奂,构成了汉川最重要的自然景观特色。
2024-09-0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期刊人气:1380
主管单位: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1009-1483
国内刊号:11-4418/TU
邮发代号:2-556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745
影响因子:1.093
影响因子:1.922
影响因子:0.585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