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居住空间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未来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居住空间拥有全新的功能体验。文章从增加应变隔断、玄关自成一区、卫生间三分离、阳台空间觉醒等方面提出居住空间绿色设计策略,适应其个性化的应变需求。
在全球疫情扩散蔓延背景下,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而当未来在家驻足成为一种常态化,居住空间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阵地,居住空间的绿色设计策略为改善居住品质、构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简单、灵活的设计趋势。
1、疫情防控常态化
常态化疫情防控,关键在于“常态化”,这必将给居住建筑设计市场带来全新的设计理念,促进居住建筑进行新一轮改革。那么,对于居住空间来说,如何在常态化防控下保持可持续发展观,如何使住宅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居住空间,是住宅建筑应变疫情常态化的全新空间设计与体验规划,更是建筑师们持续关注的首要问题。
2、居住空间绿色设计
居住是永久性的,而生活是动态变化的,居住者对居住空间的需求更是不断变化的。通过调整居住行为实现居住空间的应变模式性能差,绿色设计受到限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与被动住宅模式相比,以居民的居住行为为主体,发挥居住空间的绿色性能,调动空间与行为的互动关系,以提高居住空间的绿色设计[2]。
2.1 居住空间绿色设计要点
2.1.1 适应疫情防控的全新生活模式
(1) 客厅转变为多功能厅
客厅布局在新冠疫情期间有了更多新的变化,观看电视的需求逐渐减弱,在线交互式活动逐渐增加。随着云蹦迪的出现,在线瑜伽、在线游戏等活动层出不穷,交互式娱乐活动在居家生活中逐渐风靡。由此带来客厅功能的巨大转变,其布局和家具、设备配置等将引起重大变化。
(2) 主卧兼顾隔离功能
主卧在大户型中一般都设计为自带独立卫生间,这种设计做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尤其凸显其设计优势。主卧自成一区,方便家庭内部对有发热、咳嗽等现象的人员进行有效隔离,既能关爱亲人,又不影响家庭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3) 次卧兼顾直播功能
随着近年来网络迅速发展,疫情期间线下交易屡次受挫,在线直播做销售成为现代生活一道风景,教师的直播课堂教学也成为网红。次卧将有大量的在线直播需求,设计次卧时除考虑基本睡眠功能外,还应适当满足在线直播空间。
(4) 儿童房增设LED屏幕
儿童房在疫情考验下,也需要考虑远程教学的需求。理想状态就是摆脱手机、平板、电脑等模式,以书桌+中远距离投影为佳,既能保护小朋友们的视力,减少父母对孩子近距离观看电子产品的担心,也能创造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空间。
2.1.2 满足未来生活新需求
居住空间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未来生活的新需求,如居住者年龄变化、突发伤残等,具备适应未来生活变化的能力。住户在居住全过程中,通过调整功能和空间布局,让其适应同一家庭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并能满足家庭成员未来生活的新需求。
2.1.3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居住空间的绿色设计应满足舒适、健康、高效、美观、可持续等基本条件。拥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绿色装饰材料等,满足家庭生活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加强邻里交往与沟通。居住空间是有生命力的,绿色设计更要具备前瞻性和动态发展思维,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绿色人居形态[3]。
2.2 居住空间绿色设计策略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居住空间功能的转变,提高户型应变能力、提升住宅空间功能的实用性[4]是当今居住空间绿色设计的重要策略。这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居住空间发挥自身绿色效用带来积极影响。
2.2.1 增加应变隔断
传统居住空间分隔一般按照使用情况划分空间,比较严格的限定手法对未来空间改造带来障碍。增加可变化隔断,创造灵活应变空间可以调和这种矛盾,给居住空间改造提供便利。居住空间格局灵活多变,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下不同人群对不同空间的要求。
可变化隔断打破空间功能的界限,可以使居住空间随时间变化,视疫情防控要求切换空间功能,拥有自由变换能力。具有应变功能的隔断为居住空间留有更多留白之处,也提供了无限变化的可能[2],如客厅的在线交互式活动空间、次卧的直播空间、儿童房的远程学习空间等,住户通过调整隔断的形态、位置,改变各空间的功能,满足人群不同需求。
2.2.2 玄关自成一区
完整的玄关成为居住空间的必需品。再小的户型也要形成相对完整的换鞋、脱外衣空间,防止室外病菌对居住空间内部的干扰。较大户型可以考虑双流线入户设计,扩大玄关面积,如嘉兴万科泊樾湾的129m2户型(图1)。该户型有两条入户流线:一条经家政间和厨房进入,方便清洁自身,也可收纳后归家;一条换鞋后直接进入正厅。功能与美观兼备,是后疫情时代玄关的理想设计,如能提供小型洗手设施,会成为居住空间的又一亮点(图2、图3)。
2.2.3 卫生间三分离
疫情期间出现了上下楼层感染的现象,追及主要原因就是卫生间的不合理设计。卫生间地漏设在卫生间中间,存水弯枯竭,导致下水道废气反流(图4)。在设计卫生间地漏位置时,应考虑其远离卫生间的门、远离角落和中间,一般采用在淋浴间的最低点安装地漏,不仅仅考虑美观,更主要的利用好地漏的功能。有条件的卫生间要做成干湿分离,甚至是三分离或四分离(图5)。
卫生间三分离设计能保证每个洗漱区域都是独立空间,在保护隐私的同时隔绝气味和湿气;提高安全性,尤其是保护老人和孩子,能减少因卫生间积水而滑倒的可能性;有效保证卫生间的整洁干净,延长卫浴洁具、地板、家具的使用寿命。
2.2.4 阳台空间觉醒
阳台是居住者接受光照、吸收新鲜空气、进行户外锻炼、观赏、纳凉、晾晒衣物的场所,它们既有着较为开阔的视野,又是满足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绿色设计的良好形式,更是具备场所精神的魅力空间。
在后疫情时代,除了关心舒适度和美感,我们更加会关注身心健康和生活习惯。疫情防控常态化促使阳台空间猛然觉醒。从单一的晾晒到功能多样化,从住宅的附属空间到家的第三空间,从固定空间到住户自主定义空间,阳台的觉醒让家人享受生活之外的生活[5]。
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阳台成为人们渴望邻里交往,向往自然的最后一块净土。时值当下,它们更是承载了住户的多样化需求,如健身、阅读、茶歇、品酒、游乐、园艺、会客、书房、亲子时光等等(图6~图9)。
3、结束语
目前,战“疫”的道路仍然艰巨。疫情带给了人们许多经验和教训,也给未来生活带来了许多启示。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保持良好心态,对我们朝夕相伴的居住空间来说是一大挑战,也是未来绿色居住的发展方向。希望居住空间的绿色设计策略能真正应对我们未来的“宅生活”,自然通风采光,自由呼吸空气,健康舒适生活,积极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华社2020.05.08.
[2]苏丽萍.住宅空间应变性的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3]于坤.从"以人为本"到"绿色生态"的住宅设计理念[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46+83.
[4]魏曦,何易,魏素巍,等.全能"PPP"住宅——对后疫情时代住宅的研究与思考[J].城市住宅,2020,27(3):6-10.
文章来源:曾磬,韩晓娟.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居住空间绿色设计策略[J].四川建筑,2021,41(05):48-49+53.
分享:
由于地下工程施工的不确定性和河道的运行安全要求,新建管廊下穿河道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地下管廊施工采用矩形顶管机,施工前通过深入研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等,得出满足工程需求的顶管机所需要具备的功能和参数,
2025-04-13医院建筑施工中,涉及辐射区域的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放射防护标准和规定,以确保辐射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医疗射线防护工程往往面临诸多技术难题与安全隐患,如射线外漏风险、防护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优化等。
2025-04-10地铁作为大中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交通碳排放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近年来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线网逐渐加密,越来越多的线路近距离穿越中心城区。然而,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噪声污染严重干扰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
2024-12-04国内现阶段多聚焦于乡村景观的实践性研究,视角相对单一;而对景观多样性、乡土风貌保护和景观分布成因等方向关注不足[3]。乡村景观的表象是观察乡村的“透镜”[4],其特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历史相互关系及规划干预作用。只有在充分理解乡村景观成因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和发展乡村景观。
2024-11-14通过遮荫限制阳光照射是减少户外炎热相关健康风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在城市街道环境中,通常利用树木、建筑物、遮阳棚等创造遮荫环境。街道树木能够提供净化空气、蒸腾吸热等生态功能[3-5],同时创造遮荫环境,降低街道地表温度,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6-8]。
2024-11-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23年的66.2%,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长到9.3亿人,年均增长1 700万人。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也带来人口和就业之间、生活和生产之间、居住和环境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现象。
2024-11-13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主导的学科,涉及园林设计、规划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知识却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机会,而Seminar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报告演讲等形式,促进学生研究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培养。
2024-11-05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急速加剧,国民心理压力大大增加,群众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可知,成人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仅有36%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在自我评估“较差”的人群中,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45.1%。
2024-11-04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各领域中,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更是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够模拟出逼真的三维环境,还促进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交流,提供沉浸式体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园林景观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场所。在喧嚣的城市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疲惫。
2024-11-04低碳理念是一种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这一理念中涵盖了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严格控制,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理念的核心原则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2024-10-30人气:6378
人气:5714
人气:5322
人气:4216
人气:416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城市环境设计
期刊人气:881
主管单位: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672-9080
国内刊号:21-1508/TU
邮发代号:8-575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1.745
影响因子:1.093
影响因子:1.922
影响因子:0.585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