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毛坯房屋新建完的楼梯,缺少防护暴露在施工现场,行人很容易将楼梯踏步的棱角踩坏,且毛坯楼梯没有设置安全防护栏,给通过楼梯的人员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满足毛坯房屋现浇楼梯防护和人身安全的需要。根据现场施工环境、材料来源、施工难易程度等情况,笔者设计了由角钢、通丝螺栓、螺母、钢管、钢管护套等组成的楼梯防护装置,依托原有楼梯,将角钢材依据楼梯尺寸制作,并将楼梯踢面与踏面所形成的楞用角钢覆盖保护,通过楼梯底部设置固定结构,角钢分别焊接固定,并用通丝螺栓与螺母固定楼梯与角钢结构,根据楼梯使用情况设置钢管防护,钢管防护与角钢结构固定连接。既能对楼梯踏步防护、又能实现人身安全防护。
1、楼梯防护
乔彤等人[6]发明的便携式楼梯踏步防护装置由防护机构、锚固机构、连接机构组成,防护机构将楼梯梯体表面覆盖防护,锚固机构固定每块防护件在楼梯上的位置,通过连接机构将整个装置连接形成整体;其中:每个防护机构均包括N个左横向水平条板、N个右横向水平条板、一个左纵向倾斜长方管、一个右纵向倾斜长方管、N个左L形角码、N个右L形角码、N个合页;所述锚固机构包括上锚固板、下锚固板、左一纵向倾斜短方管、右一纵向倾斜短方管、左二纵向倾斜短方管、右二纵向倾斜短方管,连接机构包括M+1个左一字连接片、M+1个右一字连接片;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且N≥2。便携式楼梯踏步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楼梯踏步防护技术需要对楼梯踏步进行二次修补、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
张永峰等人[7]发明的楼梯踏步防护装置由玻璃钢制成的截面为直角的型材,其长度同楼梯踏步宽度匹配,并扣在楼梯踏步的角上,该防护装置的两侧面上有孔,孔内装有尼龙膨胀管并以拧入踏步的螺丝固定。但这些楼梯踏步防护装置并未对毛坯楼梯设置防护栏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无法兼顾楼梯踏步防护和人身安全防护。毛坯房屋建筑施工中,新建完楼梯后,楼梯缺少防护暴露在施工现场,以防止行人将楼梯踏步的棱角踩坏,且毛坯楼梯并没有设置安全防护栏,给通过楼梯的人员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等问题。笔者根据现场施工环境、材料来源、施工难易程度等情况,设计了一种依托原有楼梯的楼梯防护装置[8],既能对楼梯踏步防护、又能实现人身安全防护,提升了工作效率,提供了方便。同时,折卸简单,材料可重复使用。
2、新型楼梯防护技术原理
依托原有楼梯,将角钢依据楼梯尺寸制作,并将楼梯踢面与踏面所形成的楞用角钢覆盖保护,通过楼梯底部设置固定结构,角钢分别焊接固定,并用通丝螺栓与螺母固定楼梯与角钢结构,根据楼梯使用情况设置钢管防护,钢管防护与角钢结构固定连接。
3、新型楼梯防护装置
楼梯防护装置包括:置于楼梯的底面的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的端部在楼梯的侧面形成有一伸出端;设于楼梯的踏面和楼梯的侧面形成的凸楞上的第一防护件;设于楼梯的踢面和侧面形成的凸楞上的第二防护件;设于踢面与踏面连接形成的凸楞上的第三防护件,第三防护件与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固定连接组成防护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且贴设于侧面的第二夹持件。
拉结连接于第二夹持件与伸出端的拉结杆,通过拉结杆拉紧第二夹持件和第一夹持件而使得防护结构和所述第一夹持件夹固于楼梯上;以及立设于第二防护件上的第一立杆,第一立杆上设有斜杆,斜杆和第一立杆组成防护栏杆。
楼梯防护装置的具体结构见图1。图1中:20第一夹持件,21拉结杆,22第一防护件,23第二防护件,24第二夹持件,25螺母,26第一立杆,27第二立杆,28钢管保护套,29斜杆,33侧面,34第三防护件,40底面,41通孔,42踏面,43踢面。
楼梯梯体包括楼梯的侧面33、楼梯的踏面42、楼梯的踢面43和楼梯的底面40,防护装置包括置于楼梯的底面40的第一夹持件20,第一夹持件20的端部在所述楼梯的侧面33形成有一伸出端;设于楼梯的踏面42和楼梯的侧面33形成的凸楞上的第一防护件22;设于楼梯的踢面43和所述侧面33形成的凸楞上的第二防护件23;设于踢面43与、踏面42连接形成的凸楞上的第三防护件34,第三防护件34与第一防护件22和第二防护件23固定连接组成防护结构,对楼梯梯体起到了防护的作用。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护件22和第二防护件23且贴设于侧面33的第二夹持件24;拉结连接于第二夹持件24与伸出端的拉结杆21,通过拉结杆21拉紧第二夹持件24和第一夹持件20而使得防护结构和所述第一夹持件20夹固于楼梯上;以及立设于第二防护件23上的第一立杆26,第一立杆26上设有斜杆29,斜杆29和第一立杆26组成防护栏杆。
防护装置在楼梯梯体上设计防护结构,将防护结构通过相对设置的两夹持件夹固,并在防护结构上设置防护栏杆,从而实现了楼梯梯体的防护与使用人员的安全防护。
防护结构上设计的防护栏杆,包括第二立杆27,第二立杆27立设于第二防护件23上且与第一立杆26错开设置,第二立杆27顶部设有另一斜杆29。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和斜杆型号为DN25,外直径25mm,内直径22mm的钢管。第一立杆26和第二立杆27上沿楼梯倾斜角度固设有钢管保护套28;钢管保护套的型号为DN32,外直径32mm,内直径29mm。第一立杆长度为20mm,与钢管保护套所形成的夹角为45°。钢管保护套28用于穿设斜杆安装29;第一立杆26中部还设有一钢管保护套28,斜杆29有多个可设于第二立杆27顶部、第一立杆26顶部和中部,多个斜杆29相对的成一定间距设置进而与对应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一起组成防护栏杆,因只设一道斜杆的情况下栏杆下部空隙与楼梯梯面有一段距离是不设防的,于是设置三种高度相对间隔距离,用于防护不
同的高度,除穿设所述斜杆29外,支持斜杆29的钢管与对应的防护件和钢管保护套28分别焊接固定,使得楼梯侧部增加防护栏杆结构,从而使得在楼梯上下的人员得到防护,实现人身安全防护。
第二夹持件24上开有一通孔41,通孔直径为8mm。拉结杆21为通丝螺杆,通丝螺杆的一端与所述伸出端固定连接;通丝螺杆选用螺纹为M16,长度为25mm的通丝螺栓。通丝螺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41并与一螺母25螺合连接,旋拧螺母25使其紧贴第二夹持件24从而实现拉紧第二夹持件24和第一夹持件20。
在第一防护件、第二防护件和第三防护件分别覆盖防护梯体后且焊接组成防护结构后,焊接固定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分别与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形成一夹角,第二夹持件长度为20cm,第二夹持件为两端部呈45°的角钢,第二夹持件与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形成呈45°夹角。第一夹持件伸出端固定连接通丝螺杆的一端;第一夹持件选用长度为10cm的角钢。通丝螺杆另一端穿过第二夹持件,通过螺母紧贴第二夹持件旋拧固定,就完成了防护结构的安装固定。
第一夹持件20呈L形,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第一折边贴设于所述楼梯的底面40,第二折边为伸出端,贴设于所述楼梯的侧面33。防护件可为等边角钢,选用L50型角钢(边宽50mm,边厚5mm),斜杆选用长度4m钢管。
4、应用情况
楼梯防护装置已在100多幢坯房屋建筑的新建完楼梯上使用,既能对楼梯踏步防护、又能实现人身安全防护,提升了工作效率,提供了方便。同时,折卸简单,材料可重复使用,其重复使用率达95%以上。
参考文献:
[1]李赛,孟丽娟,孙春娥,等.大型预制楼梯双肢安装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9,41(3).457-459.
[2]陈果,庞道济,谢唯杨.装配式预制分段楼梯施工要点控制技术[J].重庆建筑,2019,18(9):58-60.
[3]许弘.浅析大跨度直跑预制楼梯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20(10):81-83.
[4]王守贞.现浇整体式混凝土楼梯施工[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6):55-56.
[5]李学鹏,敖卫,杨磊,等.现浇板式清水混凝土螺旋楼梯施工深化设计要点研究[J].建筑技术,2020,51(3):368-369.
[6]乔彤,李晓晶,李军,等.便携式楼梯踏步防护装置:中国,2017212014593[P].2018-03-30.
[7]张永峰,丁丽祯.楼梯踏步防护装置:中国,201521088071.8[P].2015-12-24.
[8]穆健,付饶,岳松,等.楼梯防护装置:中国,202020327755.3[P].2020-11.24.
文章来源:付饶,吉言.毛坯房屋建筑楼梯防护技术[J].四川建筑,2021,41(05):183-184.
分享:
由于地下工程施工的不确定性和河道的运行安全要求,新建管廊下穿河道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地下管廊施工采用矩形顶管机,施工前通过深入研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等,得出满足工程需求的顶管机所需要具备的功能和参数,
2025-04-13医院建筑施工中,涉及辐射区域的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放射防护标准和规定,以确保辐射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医疗射线防护工程往往面临诸多技术难题与安全隐患,如射线外漏风险、防护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优化等。
2025-04-10地铁作为大中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交通碳排放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近年来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线网逐渐加密,越来越多的线路近距离穿越中心城区。然而,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噪声污染严重干扰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
2024-12-04国内现阶段多聚焦于乡村景观的实践性研究,视角相对单一;而对景观多样性、乡土风貌保护和景观分布成因等方向关注不足[3]。乡村景观的表象是观察乡村的“透镜”[4],其特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历史相互关系及规划干预作用。只有在充分理解乡村景观成因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和发展乡村景观。
2024-11-14通过遮荫限制阳光照射是减少户外炎热相关健康风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在城市街道环境中,通常利用树木、建筑物、遮阳棚等创造遮荫环境。街道树木能够提供净化空气、蒸腾吸热等生态功能[3-5],同时创造遮荫环境,降低街道地表温度,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6-8]。
2024-11-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23年的66.2%,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长到9.3亿人,年均增长1 700万人。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也带来人口和就业之间、生活和生产之间、居住和环境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现象。
2024-11-13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主导的学科,涉及园林设计、规划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知识却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机会,而Seminar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报告演讲等形式,促进学生研究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培养。
2024-11-05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急速加剧,国民心理压力大大增加,群众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可知,成人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仅有36%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在自我评估“较差”的人群中,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45.1%。
2024-11-04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各领域中,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更是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够模拟出逼真的三维环境,还促进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交流,提供沉浸式体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园林景观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场所。在喧嚣的城市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疲惫。
2024-11-04低碳理念是一种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这一理念中涵盖了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严格控制,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理念的核心原则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2024-10-30人气:10484
人气:9761
人气:8270
人气:6530
人气:423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安徽建筑
期刊人气:806
主管单位: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1007-7359
国内刊号:34-1124/TU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745
影响因子:1.093
影响因子:1.922
影响因子:0.585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