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早期耐力训练联合体感音乐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中的影响分析

  2020-08-31    16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早期耐力训练联合体感音乐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方法:按照抽签分组法将某院2019年1月至10月收治的6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功能训练联合体感音乐放松疗法,观察组32例给予早期耐力训练联合体感音乐放松疗法,连续干预7d,观察两组患者ICU-AW和肌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在ICU住院期间ICU-AW发生率15.63%(5/32)低于对照组37.50%(12/35),P<0.05;两组出ICU时,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量表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低于入ICU时,且观察组出ICU时MRCs评分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耐力训练联合体感音乐能够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ICU-AW的发生率,增加肌蛋白合成,保持肌肉纤维结构,延缓肌肉衰弱。

  • 关键词:
  • ICU机械通气
  • ICU获得性衰弱
  • 体感音乐
  • 康复医学
  • 早期活动
  • 加入收藏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能够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技术保障,最大程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多数危重患者在救治期间,肢体肌肉质量和肌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缩,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极易并发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weakness,ICU-AW),从而延长患者在ICU的救治时间[1]。笔者采用早期耐力训练联合体感音乐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ICU-AW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我院2019年1月至10月收治的6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女15例,男17例;平均年龄(56.44±10.12)岁;机械通气时间(1.77±0.82)d;辅助通气类型:气管切开12例,气管插管20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4.26±3.21)分;疾病类型:急性肺损伤9例,腹部手术6例,重症肺炎12例,败血症2例,其他3例。观察组女16例,男16例;平均年龄(56.51±10.19)岁;机械通气时间(1.79±0.85)d;辅助通气类型:气管切开11例,气管插管21例;APACHEⅡ评分(14.30±3.19)分;疾病类型:急性肺损伤10例,腹部手术5例,重症肺炎13例,败血症1例,其他3例。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小于3d;在ICU住院达到7d的患者;患者意识清醒且语言刺激有反应者;无心律失常、活动性心肌缺血者;四肢健全者;APACHEⅡ评分在8分以上者。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者;正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者;合并原发性神经肌肉疾病者;四肢障碍者;骨折患者;需严格控制活动者。

1.2训练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只进行基本的四肢被动活动训练,包括上肢、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外展内收等的关节主要方法的重复训练。同时,开展早期体感音乐干预,根据体感音乐治疗系统对患者进行音频刺激(音频类型:低音正弦波),30min/次,2次/d,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以调整音乐处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耐力训练,对患者四肢各关节依次进行被动训练,然后进行无阻力主动关节运动训练,待患者对上述动作基本耐受后,指导其床边坐立训练,背部予以支撑并尽量使双脚与地面接触,逐渐增加坐立时间直至能独立坐稳。指导患者床边坐立,双臂举起,首次锻炼时间为1h,2次/d;抬腿训练,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先站立床边,20min/次,2次/d,待患者肌力逐渐恢复至4级后,协助其使用助步器行走练习,根据患者自身耐受情况确定行走时间和距离,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7d后对比ICU-AW发生率和肌力。

1.3观察指标

(1)ICU-AW发生率:采用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量表[2]对肌力分级进行筛查,对双上肢和双下肢进行肌肉功能评估,每组肌力分6级,即0~5级,分数越高提示肌力越好,对应MRCs评分0~5分,总分60分,MRCs评分<48分判断为ICU-AW,计算ICU住院期间ICU-AW发生率。(2)肌力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3]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自理能力越强,对比入ICU时(T1)和离开ICU时(T2)MRCs评分和MBI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2.1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ICU-AW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在ICU住院期间ICU-AW发生率15.63%(5/32)低于对照组37.50%(12/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9,P=0.0476<0.05)。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RCs评分和MBI评分比较

入ICU时,两组MRCs评分和M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ICU时,MRCs评分和MBI评分均低于入ICU时,且观察组出ICU时MRCs评分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RCs评分和MBI评分比较


3、讨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常因出现躁动、谵妄等因素会接受镇静治疗,同时因ICU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常被各种管道、仪器包围,进一步使患者活动受到限制[4]。当肢体长时间制动时,会导致呼吸肌和骨骼肌肌力不同程度下降,增加ICU-AW发生风险,影响机械通气时间和心肺功能康复[5]。

早期耐力训练是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通过循序渐进地运动刺激,使骨骼肌产生舒张和收缩运动,保持肌纤维结构,促进肌细胞恢复,以改善肌疲劳。体感音乐干预是利用音乐振动频率作用于人体各组织细胞并与之发生共振而产生细微的按摩作用,同时通过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感知,兴奋大脑皮层,从而预防肌力下降的干预方式[6]。ICU获得性衰弱是机械通气数小时后开始出现的,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发生率逐渐升高,研究表明[7]机械通气5d左右,清醒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26%~65%,且25%患者清醒后再虚弱将持续5d左右,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下肢神经肌肉对称性受累、呼吸肌疲劳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深腱反射消失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中观察组在ICU住院期间ICU-AW发生率15.63%(5/32)低于对照组37.50%(12/35),说明早期耐力训练及体感音乐干预可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ICU-AW发生率。早期耐力训练能够刺激神经末梢兴奋,从而保证神经冲动有效传导,以促使骨骼肌收缩和舒张,增加肌蛋白合成,保持肌肉纤维结构,从而有效地预防肌肉萎缩,与此同时实施体感音乐疗法,将音乐频率刺激大脑皮层兴奋,并将冲动信号向脑干网状结构传导和整合,促使垂体、下丘脑等分泌激素、酶等活性物质,以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8]。

ICU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约束制动等状态,导致肌肉因长时间缺乏运动刺激,使蛋白质分解比例比其合成比例大,从而引起肌肉功能逐渐衰退,出现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并且ICU多为病情危重的患者,机体本身存在的感染、组织灌注不足等使线粒体氧输送减少,与此同时将增加乳酸生成。而骨骼肌是乳酸生成、吸收的主要器官,短时间内骨骼肌细胞内乳酸大量堆积会降低肌肉收缩蛋白对细胞内钙离子的敏感性,导致肌力下降[9]。MRI-score评分是临床用于评价肌力的评分,本研究两组出ICU时,MRCs评分和MBI评分均低于入ICU时,且观察组出ICU时MRCs评分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耐力训练及体感音乐干预可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程度。早期耐力训练通过对患者四肢各关节依次进行被动训练,包括上肢、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外展内收等的关节主要方法的重复训练,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组织的营养代谢。另外,对抗重力训练能逐渐恢复肌细胞功能。体感音乐干预借助音乐振动频率以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形式刺激各种组织细胞发生共振,从而预防肌力下降[10]。

综上所述,早期耐力训练联合体感音乐能够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ICU-AW的发生率,增加肌蛋白合成,保持肌肉纤维结构,延缓肌肉衰弱。由于本样本较少、研究时间不足等因素,尚未对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和肺功能等指标深入研究,但本文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使MRCs评分和MBI评分降低,预期在提高转出ICU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心肺功能康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成晶,席明霞,周朝阳,等.eCASH策略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9,34(20):27-30.

[2]李明莲.早期活动干预护理对预防急症ICU获得性衰弱的应用效果[J].青海医药杂志,2019,49(10):38-40.

[3]杨丽平,张志刚,张彩云,等.早期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影响的累积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6):843-849.

[4]郑燕梅,黄德斌,张桂宁.早期活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9,26(4):62-65.

[5]张成帅,王丽,贾明华,等.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4):46-48,70.

[6]李鑫,王玉梅,熊莉娟,等.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10):34-41.

[7]张海英,管鲜花,张宇,等.早期循序渐进运动干预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2):4012-4014.

[8]窦英茹,戴雪梅,郭晓娟,等.早期床上脚踏车运动预防ICU或E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10):28-33.

[9]侯芳,刘海玲,黄颖,等.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早期活动专项培训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9):133-136.

[10]王静净.早期活动联合体感音乐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ICU-AW护理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2):306-309,313.


刘惠.早期耐力训练联合体感音乐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9):945-94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康复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

期刊人气:223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同济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2001

国内刊号:42-1251/R

邮发代号:38-137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