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为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润湿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砂岩微观模型两相驱替实验方法,研究了靖安油田长6油层的润湿性,并分析了岩石矿物组成和地层水性质对油层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6油层自生矿物中碳酸盐矿物含量为1.77%~4.83%,平均2.71%;粘土矿物含量为4.55%~7.89%,平均6.96%,其中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75.4%;绿泥石矿物对原油产生了强烈吸附作用,致使长6油层的润湿性亲水性大大降低,而呈弱亲油;长6油层地层水离子浓度为:Cl->(Na++K+)>Ca2+>HCO3->SO42->Mg2+,阳离子主要为Na++K+,浓度范围为6158~18254mg/L,平均为12206mg/L。地层水pH值介于6.2~8.4,平均为7.25,总体呈弱酸—弱碱性。地层水pH值越小,岩石油湿性越强,水湿性下降。靖安油田长6油层润湿性总体表现为强亲水—弱亲油,中性样品少见;该结论对于靖安油田致密油气开发提供了一定基础数据。
早期发展的岩石润湿性学说存在亲水与亲油两种冲突观点,后期有学者提出混合润湿的观点,认为岩石表面既有亲水特性,但也有存在亲油通道[1,2]。苏煜彬等研究了不同成分的流体在岩石表面时接触角变化规律,得到了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基本因素[3]。近几年,一些学者认为原油沥青质、地层水矿化度及含盐量、岩石矿物成分等对岩石润湿性有重要影响[4,5,6]。岩石润湿性是控制着孔隙中流体可动性属性,而流体可动性是储层开发潜力的重要参数。储层岩石润湿性作为衡量油气储运能力的重要参数,决定油(气)水流动性,影响水驱效率、束缚水饱和度和毛细管力等。油层润湿性之所以引起大家关注,是因为它与油田的采油效率及程度有很大的关系[7,8]。因此,以长庆靖安油田长6油层的润湿性为研究对象,做了润湿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实验方法及原理
1.1实验原理
自吸法实验原理是在毛管压力作用下,使润湿流体自发吸入岩石孔隙中,排驱孔隙中非润湿性流体,例如通过测算岩石在残余油状态下,毛细管自吸油的数量和水驱替排油量,可以判别油藏岩石对油的润湿性。
1.2实验设备
岩样油(水)驱替系统、岩样抽空饱和装置、恒温箱、离心机及计量装置等,其中恒温箱要求最高工作温度不小于100℃,精度±1℃;离心机产生的油水驱替压力不小于0.1MPa。吸油(水)仪和油水分离计量管分度值均为0.05Ml。
1.3实验参数选取
靖安油田长6储层地层水粘度为1.08~1.67mPa·s(50℃),实验时所需水采用油田地层水,平均粘度为1.40mPa·s;注入油为油田长6储层轻质原油。驱替压力选取:假设浮力是促使油气进入储集空间的动力。根据浮力的大小与油柱高度、油水密度差之间的关系,经计算,实验中大约取0.03MPa为油驱水压力;由于实验中存在贾敏效应,而在水驱油时阻力大为增加,因此靖安油田长6油层水驱油实验压力不超过0.05MPa。
2、实验结果
分别选取靖安油田4口井共计14块样品进行过润湿性测定,测量的方法是将样品清洗然后恢复润湿性再进行测量。实验方法采用石油行业标准SY_T5153-2017“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中的自吸法。自吸法测定油藏岩石润湿性的实验程序相对较复杂,样品需要在流动实验装置上反复进行油驱替和水驱替,同时记录驱出油量和水量。每一次油驱或水驱完后,应该从实验装置上取出样品,进行排油和排水过程,并记录吸水排油量和吸油排水量。根据上面相关数据,利用公式计算出相对润湿指数(I),最后来判定润湿性。自吸法润湿性判定标准见表1。靖安油田长6油层14块样品的润湿性测定结果见表2。
表1自吸法油藏岩石润湿性判定标准
表2靖安油田长6油层润湿性测定结果
润湿性分析表明,靖安油田长6油层14块样品的润湿性为:强亲水6块,亲水1块,弱亲水1块,亲油1块,弱亲油4块,中性1块。既有亲油样品,也有亲水样品,其中以强亲水为主,部分弱亲油样品,中性样品少见(图1)。亲水油藏在注水开发中,往往表现出效果不理想,油采出程度不高,油井见水后表现出长时间油水两相流动。靖安油田长6储层孔喉细、毛管力大,有助于注入水进入油藏,但孔喉细,粘滞阻力也大,因此油水在低渗储层中的流动仍是非常困难。
3、长6油层润湿性分析
岩石某些性质与地层流体在某种条件下综合作用造成了岩石润湿性。岩芯的润湿性会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如流体润湿时间及先后顺序、矿物及流体成分等[9]。在此,利用实验数据对靖安油田长6油层润湿性成因进行了分析。
3.1矿物成分对润湿性的影响
据国内外研究,粘土矿物由于其特殊极性,对原油具有吸附作用,当储层中粘土含量较高,就会影响岩石润湿性,使岩石偏于亲油。靖安油田长6油层的碎屑成分长石含量为主,范围为45.33%~52.62%,平均48.35%;石英含量次之,为24.85%~42.27%,平均34.29%;碳酸盐矿物含量为1.77%~4.83%,平均2.71%;粘土矿物含量为4.55%~7.89%,平均6.96%,其中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75.4%(表3、表4)。
图1靖安油田长6油层岩样润湿性分布
亲水性:砂岩润湿性受亲水型矿物(石英、伊利石)、中间润湿型(方解石和长石)和亲油型矿物(伊蒙混层和绿泥石)相对含量的影响。该区LJ79井长6油层亲水型矿物石英含量能达到42.27%(表3),高于其他井,因此表现出亲水特征。
亲油性:该区长6砂岩中自生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碳酸盐方矿物和浊沸石等。LJ38井3块岩样中粘土矿物主要是绿泥石,从表4可以看出,长6油层绿泥石的含量相对多,而且,有关资料表明,长6油层的原油组分中沥青质含量也比较高,故随着绿泥石和沥青质含量的增大,吸附作用亦增强。在实验中发现油在岩石表面呈浸染状,可能是绿泥石矿物对原油(尤其是原油中沥青)产生强烈吸附作用,致使长6油层的润湿性亲水性大大降低,而呈弱亲油。
表3靖安油田长6油层岩石主要矿物成分表
表4靖安油田长6油层岩石粘土矿物成分表
3.2地层水成分对润湿性的影响
对靖安油田多口钻井长6段地层水资料的研究表明(表5),主要离子浓度为:Cl->(Na++K+)>Ca2+>HCO3->SO42->Mg2+。阳离子主要为Na++K+,浓度范围为6158~18254mg/L,平均为12206mg/L,其次为Ca2+、Mg2+。地层水pH值介于6.2~8.4,平均为7.25,总体呈弱酸—弱碱性。按苏林分类法[10],研究区长6段地层水水型主要为CaCl2型,部分为NaHCO3和MgCl2型。一般认为,CaCl2型地层水分布区代表了水动力停滞区,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而一般过渡性构造条件下可能出现NaHCO3或MgCl2型地层水[11]。长6段地层水水型特征表明研究区为区域性的油气藏有利富集区。
从表5可看出:说明酸性或碱性地层水均会影响油层的润湿性质,而据Kim.J等人研究成果,pH值越高,水湿性越强;矿化度越低,水湿性越强,例如LJ46井长6的地层水矿化度为107.89g/L,比LJ38井矿化度33.70g/L要高出许多。从实验中得知,LJ46井长6亲水性弱,以弱亲油为主,这正与上述理论相符合,也合理地解释了其润湿性的差异。而且,靖安油田LJ46井长6油层Mg2+、Ca2+离子含量高,这些Mg2+、Ca2+离子发生了水解后,使pH值下降,从而使岩石的油湿性增强,水湿性下降。
表5靖安油田长6油层地层水性质参数表
4、结论
(1)实验表明:靖安油田长6油层的润湿性为既有亲油样品,也有亲水样品,其中以强亲水为主,部分弱亲油样品,中性样品少见。
(2)影响靖安油田长6油层润湿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层水pH值、矿化度及岩石矿物成分中的绿泥石含量。
参考文献:
[3]苏煜彬,林冠宇,韩悦.表面活性剂对致密砂岩储层自发渗吸驱油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17,24(5):97-100.
[4]濮御,王秀宇,濮玲.致密储层静态渗吸实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35(6):159-163.
[5]李滢,杨胜来,任双双,等.致密油储层基质块渗流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6,23(3):342-345.
[6]王香增,赵习森,党海龙,等.延长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流体可动用性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9):72-77.
[7]孟庆帮,刘慧卿,王敬.天然裂缝性油藏渗吸规律[J].断块油气田,2014,21(3):330-334.
[8]许建红,马丽丽.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自发渗吸渗流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22(3):111-114.
[9]屈雪峰,雷启鸿,高武彬,等.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岩心渗吸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2):108-115.
[10]苏林.天然水系中的油田水[M].王成义,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59.
[11]李贤庆,侯读杰,胡国艺.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化学特征及天然气藏富集区判识[J].天然气工业,2002,22(4):10-14.
薄小松,斯尚华,周小英.岩石矿物组成及地层水性质对致密砂岩润湿性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11):100-102+111.
分享:
煤层开采的扰动应力与断层带活化的耦合作用将会导致覆岩的大规模运移,李振雷等通过建立断层闭锁与解锁的滑移力学模型,分析了断层冲击、煤柱与耦合冲击的作用机制。蒋金泉等[5]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工作面过逆断层过程中的采动应力演化状态。
2024-08-10岩石内部含有孔隙和节理,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裂隙发展贯通,最终导致岩石破裂。岩石内部能量的突然大量释放,对岩石工程危害巨大。因此,研究岩石破坏前兆特征对岩石工程灾害进行有效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在岩石受压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携带了岩石受力状态、结构变形、物理力学性质等大量信息。分析声发射信号可以更好地了解岩石破坏机制以及破坏前兆。
2024-01-25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铜的消费需求增长也十分迅猛,因此对铜矿的开采及冶炼需求也相应提高。目前铜冶炼的主要原料是硫化铜矿,但是随着硫化铜矿资源的日趋减少,对低品位氧化铜矿的开发正在受到广泛关注。
2023-11-24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保障性资源,其需求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增长[1,2,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铁矿的产量为9.68亿t、进口11.07亿t, 表明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仍处于高水平,且国产铁矿石长期处于严重短缺状态[4,5,6]。我国铁矿资源丰富,铁矿石储量居世界第四,占比约12%,但矿石品位低、共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按照铁金属量计算储量仅占8.3%,远落后于巴西和澳大利亚[7,8,9,10]。
2023-11-23“双碳”目标的提出,给煤炭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能源资源“贫油、少气、富煤”,煤炭资源作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压舱石,将长期居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地位[1,2]。陕西省煤炭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4,产量位居全国第3,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储、产基地,深入分析陕西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对研究新时期我国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我国煤炭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3-11-17研究区内矿体赋存于奥陶系滩间山群的碳酸盐岩以及滩间山群大理岩组岩石与石英斑岩和花岗闪长岩接触破碎带中。构造破碎带为含矿热液运移提供了通道和富集场所,形成脉状矿体。矿区内的接触构造以及与接触构造贯通的断裂构造成为赋矿空间。岩浆的侵位为该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成矿物质及热液条件,成矿流体接触交代碳酸盐岩,形成了本区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银矿床。
2023-11-17蔷薇辉石以其具有特征的粉红色而得名, 矿物学上属似辉石族, 为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蔷薇辉石通常为变质作用的产物, 主要产于含锰的接触交代夕卡岩矿床, 也见于某些热液矿脉中及伟晶岩[1]。
2023-11-08锂作为一种新型且重要的能源战略金属,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1,2,3]。到目前为止,自然界中发现的锂矿床最主要的有3种类型:卤水型、伟晶岩型和沉积岩型[4]。
2023-10-27目前,通常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在定量分析中,从1965年就开始使用的Morgenstern-Price法(以下简称M-P法),是一种极限平衡法,属于非常严谨的条分法。这种方法求解安全系数的过程较为复杂,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难以掌握,在我国没有得到普及和应用。
2023-10-17在煤炭开采的早期阶段,由于采掘技术落后或出于安全考虑,煤层的部分区域会被判定为不宜采掘或禁止采掘的区域,从而形成了遗留煤柱。这些不规则煤柱往往会导致局部出现高应力集中现象,且应力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一旦受到工作面采掘扰动,极易诱发冲击地压灾害。
2023-10-17人气:5179
人气:2909
人气:1671
人气:1571
人气:132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
期刊人气:86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000-6524
国内刊号:11-1966/P
邮发代号:82-52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影响因子:2.546
影响因子:0.659
影响因子:0.149
影响因子:1.209
影响因子:2.86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