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在儿科中应用数字化X线成像的临床效果

  2020-03-20    21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科中应用数字化X线成像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儿科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平片检查,观察组采用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胸片拍摄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甲级片为32例,甲级片比率为94.11%,对照组的甲级片为25例,甲级片比率为75.76%,观察组的胸片拍摄质量更高,甲级片比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在儿科患者中应用能明显的提升胸片拍摄质量,更加良好的反应患者的胸部健康状况,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有确切的价值,应该在临床广泛运用。

  • 关键词:
  • X线成像
  • 临床应用
  • 儿科
  • 数字化
  • 加入收藏

儿科是院内针对小而发育、保健与疾病防治的医疗科室,涉及青少年或者儿童健康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科,其主要医治的患者均是在发育期,因此无论是临床诊断还是临床治疗均难度较大,X线是临床胸部疾病的主要诊断方式之一,传统胸部摄像为平片检查,现阶段医疗器械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这一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平片检查,更能清晰的呈现胸部状况,在实际临床中对患者的病症检查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与儿童[1]。现就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67例儿科患者,进行分组,采用不同的检查方式,研究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状况,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7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性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在1-9岁,平均年龄(4.2±2.1)岁;对照组33例,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在1-11岁,平均年龄(4.7±2.4)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意义,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此次研究,并签署相关的文件。

纳入标准:纳入监护人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患者;纳入未合并重大疾病的患者;纳入精神正常的患者;纳入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平片拍摄,方式为:采用万东高频X线摄影机,年龄较小的患者采用仰卧位检查,患者家属辅助保持患儿平躺仰卧;年龄较大的患者可采用站立位进行拍摄,正位片的电流控制在14-19mA,侧位片的电流控制在30-40mA,阅片均是由两位以上的高年资影像诊断分析师进行平片解读[2]。

观察组采用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主要方式为:采用日本富士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患者家属依据医疗人员的指导,将患儿的双手放置在身体两侧,先摆放胸部侧位,需注意严格遵照医师的指导,避免出现肩部或者下部发生重叠,影响阅片,摄影条件为55-64千伏,曝光时间在0.03-0.05秒之间,电流在12-15mA,胶片距离为100cm,摄影图像传至院内PACS系统[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胸片拍摄质量,胸片拍摄质量分为甲级片、乙级片、丙级片和废片,甲级片:图像清晰,失真度小,对比度高,层次恰当,密度适中,可良好进行观察;乙级片:图像较为清晰,但体位不标准,对比度模糊,层次不明,对诊断有一定影响;丙级片:图像模糊,体位不标准,不易观察小病灶,诊断价值较低;废片:图像质量差,体位不标准,无法进行有效阅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5为有统计学意义参考值。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胸片拍摄质量的比较,观察组甲级片有32例,乙级片有1例,丙级片有1例,废片有0例,甲级片比率为94.11%,对照组甲级片有25例,乙级片有5例,丙级片有2例,废片有1例,甲级片比率为75.76%,观察组的胸片拍摄质量明显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对比内容见表1。

表1  两组胸片拍摄质量的对比


3、讨论


儿科包括年龄分期中的新生儿、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与青少年期,在临床中涵盖的年龄阶段较广,处于最重要的两个发育阶段,机体的变化较大,且因患者自身的饮食、生活环境等,发育有差异,因此对一些病症需要进行仔细观察采用发现其病理部位[4]。

此次研究中发现,在儿科中采用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可以更清晰的呈现患者胸部的病变状况,图像更加清晰,层次分明,对比度显著,密度适中,在实际临床中多为甲级片,偶见乙级片与丙级片,几乎没有废片,在实际临床中既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又能减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小儿胸部病变种类较多,在实际临床中经过1次曝光即可清晰呈现,清晰的图像有利于医疗人员尽快诊断病症,尽快进行相应的治疗,促使小儿尽快恢复健康[5]。综合来看,数字化X线成像,能够清晰的呈现胸部组织的健康状况,甲级片的出片率更高,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诊断价值,应该进一步推广。

在儿科患者中采用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能良好的提升胸片拍摄质量,更加良好的反应患者的胸部健康状况,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有显著的价值,应该在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晓飞,周晟,曹红霞,等.数字X线摄影焦点至探测器距离与体表入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8):1281-1284..

[2]施丽丽,钱玉,田传帅,等.数字化X线摄影在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摄影中的优势[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9):2241-2243.

[3]熊鑫鑫,郭辉,冯兆海,等.儿童数字化X线摄影(DR)辐射剂量优化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11):1399-1401.

[4]陈进良,胡洋,袁华,etal.儿童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参数优化与成像质量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1):69-73.

[5]王亮,盛茂,郭万亮,等.数字化X线摄影三线比值在诊断婴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6):447-450.


刘秀松.数字化X线成像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特别健康,2020,(14):149,15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儿科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688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578-1310

国内刊号:11-2140/R

邮发代号:2-62

创刊时间:195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