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渐进式引导配合共情护理在女性双向障碍躁狂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86例双向障碍女性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渐进式引导配合共情护理),各43例,观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躁狂症状、记忆力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韦氏成人记忆量表第4版(Wechsler memory scale-Fourth Edition,WMS-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向障碍躁狂发作的女性患者展开渐进式引导与共情护理可改善狂躁程度,提高患者记忆,开推荐开展。
双向障碍(Bipolarr disorder,BD)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其会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有关研究显示,BD是自杀率最高的精神障碍[1]。相比于男性,女性由于存在激素变动周期、更容易受到精神心理因素等的影响,因此有着更高的BD发生率。在狂躁状态下,患者会出现兴奋、精力增加、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相比于抑郁发作,狂躁状态下的患者危险性更高,由于自知力欠缺且难以管控,因此可能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破坏性后果,因此应积极干预[2]。规范用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则能进一步强化药物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共情护理与渐进式引导均是是针对心境障碍患者常用的心理学干预手段,本次研究探究了两者联合应用在女性双向障碍躁狂发作中的价值,旨在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汇报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86例双向障碍女性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病程分别为20~68岁,平均(43.57±5.62)岁、1~10岁,平均(5.42±1.64)岁;研究组年龄、病程分别为19~66(43.62±5.67)岁、1~11岁,平均(5.39±1.58)岁。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ICD-10中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且处于躁狂发作期;意识清晰,可进行正常交流;受教育年限不低于5年;停药时间超过3个月。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自杀倾向;药物滥用患者;存在脑部功能疾病史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性欠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所有患者或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叮嘱并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做好环境管理、健康教育及支持性心理干预等工作。研究组在上述措施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引导联合共情护理,详细如下:a)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好,收集其各方面信息,包括文化程度、爱好、性格等,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引导性计划,同时向患者讲述干预计划的目的、流程及预期效果,鼓励患者积极发言,采纳患者合适的意见,并据此进行计划部分内容调整,让患者有参与感,从而产生更高的积极性。在患者表达内心想法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从而及时给予恰当的回应。针对部分事情,在患者想表达但无法选择合适的语言时,护理人员看及时补充,并例举相似的例子,以此来强化患者情绪敏感性,同时患者患者获得共情反应。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积极换位思考,从患者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尊重患者的个人感受,在共情中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在沟通完成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整理相关信息,从而挖掘患者的潜意识想法。b)情感支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如依照患者的喜好来布置房间、结合患者饮食偏好来改进饮食方案等。通过邀请家属探视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同时结合医院的要求及患者病情状况适当增加家属探视频次,满足患者的亲情需求。同时向家属讲述沟通技巧及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确保能更好的与患者沟通,不至刺激到患者情绪。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鼓励患者通过参与音乐、唱歌、运动等方式来调节躁狂情绪。c)认知纠正。躁狂发作后,患者难以正确看待和辨认事物本质,有着较大的思维跳跃性。护理人员应当通过语言指导、创设情境等方式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看法,从而萌发自我纠正意愿。随后可依据患者的认知水平,采取合适的宣教方法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在每次宣教结束后,护理人员可邀请患者一起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并拟定解决措施,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d)康复训练。在天气良好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室外活动,结合患者喜好组织跑步、调整及球类相关运动。考虑到双向障碍会伤害患者思维,因此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予以患者适当的语言及信息刺激,指导患者通过看书、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思维训练。还可以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强化患者表达欲望,让患者更多的组织语言表达。对于出现记忆力损害的患者,指导其回想生活、学习或工作环境,以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为标杆,展开扩大化联想。同时还要寻求家属的帮助,让其提供患者生活中的照片,围绕照片回想当时场景,改善患者记忆力。结合患者病情、年龄等设置训练时间及频次,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促使患者肢体及思维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躁狂程度,应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评分进行评价,共11个项目,其中5、6、8、9项采用0、2、4、6、8分的5级评分法,其余项均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躁狂症状越严重。记忆力,应用韦氏成人记忆量表第四版(Wechsler memory scale-Fourth Edition,WMS-Ⅳ)评分评价,5个基本分量表可换算为听觉记忆、视觉记忆、视觉工作记忆、即时记忆及延迟记忆5个指数分,评分为1~5分的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记忆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表示,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躁狂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躁狂程度比较
2.2 两组记忆力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记忆力比较
3、讨论
BD是由遗传、生物学及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发的常见精神疾病,在躁狂发作时,患者会持续性情绪高涨,睡眠需求少,且思维奔逸、跳跃。在漫长的病程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力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这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伴随着较高的自杀风险,因此应积极干预[3,4,5,6]。在BD患者治疗中,除了规范服用药物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护理模式中,为了尽快改善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可能会急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这容易激发患者的心里防御机制,结果适得其反。渐进式引导配合共情护理考虑到了患者的实际需求,在循序渐进的引导,充分的情感支持下,患者会更加信任和依赖护理人员,这能有效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从而在正确引导下减轻躁狂发作程度。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两组YMR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渐进式引导配合共情护理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该护理模式包括护患关系构建、情感支持、纠正认知及康复训练4个步骤,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是各项医疗措施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基础,在良好的关系下,患者愿意主动倾诉、表达自身想法,这能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患者内心动态。在情感支持中,患者能感受到被关爱、尊重,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在纠正认知时,护理人员首先会通过引导来帮助患者认知到自身想法的错误性,进而愿意主动改变,这能消除患者的抵御心理。最后的康复训练能让患者的认知思维及肢体功能得到改善,从而实现症状有效缓解。在整个护理中,渐进式引导是整个护理方案的主旨,共情护理则贯穿于每个护理步骤中,在两者协同之下,患者的躁狂症能有效缓解。
认知损害是BD躁狂发作过程中的常见症状[5],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两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视觉工作记忆、即时记忆及延迟记忆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该护理方案有着改善患者记忆力的作用。在渐进式的护理引导下,患者的错误认知会得到纠正改善,在康复训练时,除了锻炼肢体功能外,护理人员也会结合患者情况进行思维训练。无论是纠正认知部分还是康复训练部分,都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减轻疾病对患者思维认知造成的损害。
综上,在女性BD患者躁狂发作时采取渐进式引导结合共情护理可改善其症状,消除疾病对患者记忆力造成的负面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薛曼.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特征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22.
[2]吴晓芬.渐进式引导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1,34(5):1231-1232.
[3]叶赛妮.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4):93-94.
[4]林小容,林崇光,杨晓丽.心理及认知联合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4-67.
[5]杨富菊.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0,15(6):108-110.
[6]肖平,曾运庚.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7):151-153.
文章来源:王荷芳.女性双向障碍躁狂发作用渐进式引导配合共情护理的效果[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4,34(03):166-168.
分享: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担心、害怕及紧张,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等症状[1]。GAD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患者通常能察觉到自己过度或不当的忧虑,但又无法自控,因而痛苦万分[2]。
2024-11-27CIPN是神经毒性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感觉神经症状最为常见,表现为手/足双侧对称性麻木、感觉迟钝、刺痛、痛觉过敏等,运动神经症状表现为步态异常、精细运动障碍等,自主神经症状则表现为便秘或腹泻、异常出汗等。CIPN症状可使病人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降[2-3]。
2024-11-25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有机磷农药通过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胆碱酯酶(ChE)结合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累积而引起的一系列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抽搐等,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或中枢性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2]。
2024-11-20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治疗手段[1]。随着全球范围内由慢性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肾衰竭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血液透析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每周2~3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扰乱了MHD患者的正常生活节律,易使他们与社会脱节[2]。
2024-11-18人工智能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发展主要以智能机器人的形式呈现,目前已经应用于协助搬运、样本和药品的传送、协助病人饮食和生活、康复训练等[4]。国外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已经应用于临床和居家护理[5]。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6]。
2024-11-06肺癌为肺部常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相关数据[1]显示,其患病率、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为目前治疗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为有效维持患者术中体征稳定,临床常会在予以常规麻醉诱导后实施机械通气辅助手术治疗[2]。
2024-10-28据报道,脑卒中是全球疾病死因第2位的疾病,是我国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2]。《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3]报告指出,我国当前脑卒中总患病人数约为1 300万例,预计2030年我国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将比2010年增加50%。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威胁国民健康。
2024-10-28Orem自护理念提倡重视患者护理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1]。身心社灵四位一体是一种护理新模式,从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等方面进行联合干预,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提高护理效果[2]。目前Orem自护理念联合四位一体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癌化疗并发癌因性疲乏的应用较少,本研究就此干预模式对患者睡眠治疗的影响进行分析。
2024-10-28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促进骨折康复过程;避免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3]。集束化护理干预是指一种系统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其通过整合、标准化、协同的护理措施,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以优化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时减少医疗风险和医疗成本[4]。
2024-10-25输液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严重者将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关节损伤,进而加重身体负担。此外,输液外渗后易引起护患矛盾,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既往研究多集中于输液外渗风险因素的探讨及输液外渗发生后的护理,鲜有研究将输液外渗风险因素转化为可靠的预测输液外渗风险的评估工具。
2024-10-24人气:17978
人气:15320
人气:15009
人气:14519
人气:1292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人气:9678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2479
国内刊号:11-9369/R
创刊时间:2016年
发行周期:周二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66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