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丁苯酞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0-10-07    59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血小板(PLT)及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以60例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性激素、PLT、5-HT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黏附性(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5-HT水平升高,PAQI评分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调节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性激素、5-HT水平,并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关键词:
  • 丁苯酞
  • 临床内科
  • 疗效
  • 脑卒中睡眠障碍
  • 血小板聚集率
  • 加入收藏

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神经及感知功能障碍存在联系,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阻碍患者的预后康复[1]。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有失眠、入睡困难、睡后易醒,过度睡眠,如睡眠时间过长、睡后噩梦较多,混淆现实与梦境。相关研究表明,多种神经递质及神经激素的表达异常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2]。丁苯酞是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的新型药物,其可调节脑能量代谢,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3]。因此本文开展了丁苯酞治疗脑卒中睡眠障碍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脑卒中并经CT或MRI确诊;伴有失眠、过度睡眠等症状;年龄高于18岁;入选病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合并意识障碍者;近期合并脑外伤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腔隙性脑梗死者;神志异常不能配合完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平均年龄(60.26±7.38)岁,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59.18±7.45)岁,男20例,女10例。两组年龄(t=0.564,P=0.575)、性别(χ2=0.287,P=0.59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给予盐酸丁咯地尔静脉滴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丁苯酞软胶囊,3次/d,连续服用2周。

1.3观察指标

检测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estradiol,E2)(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法);5羟色胺(酶联免疫法);血小板计数(流式细胞仪);血小板黏附率(旋转波球法);血小板聚集率(免疫比浊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患者睡眠障碍及精神障碍睡眠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用SPSS21.0。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表1)

两组治疗前FSH、LH、E2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SH、LH、E2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血小板参数水平比较(表2)

两组PLT、PAdT、PAgT水平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LT、PAdT、PAgT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5-HT及PAQI评分比较(表3)

两组5-HT水平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5-HT水平升高,PAQI评分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表2两组血小板参数水平比较

表3两组5-HT及PAQI评分比较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多发于老年人群,此类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处于较低水平[4]。性激素具有缩短睡眠潜伏期的作用,并且性激素可对机体的体温调节造成影响,产生睡眠障碍。已有研究[9]证实,性激素可对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产生调节,导致患者的昼夜节律紊乱,造成睡眠障碍[5]。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FSH、LH、E2水平均降低,且丁苯酞治疗患者降低明显,表明丁苯酞可抑制性激素分泌,然而其机制尚不清楚。脑卒中发病时,脑组织由于缺氧缺血导致睡眠-觉醒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导致睡眠障碍[6]。本文结果显示,丁苯酞治疗组患者5-HT水平升高明显,其原因可能为丁苯酞可调节脑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2的水平,抑制脑内氧自由基的释放,保护神经元,促使5-HT恢复正常。血小板活化是脑卒中发生及进展的病理基础,PAdT、PAgT为血小板活化的指标,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PAdT、PAgT水平均降低,丁苯酞治疗患者降低明显,提示丁苯酞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抑制病情进展,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神经元。

综上所述,丁苯酞可调节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性激素、5-HT水平,并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少阳,苏丽敏.连续康复照护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营养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047(012):1698-1701.

[2]袁会.以结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12):106-108.

[3]程明,王跃.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丁苯酞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6):946-950.

[4]刘国军,黄河清,陈康宁,等.缺血性脑卒中脑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8,37(20):2308-2309,2312.

[5]邓介华,温艳,林文.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表达的变化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3):27-29.

[6]陈汉水,童绥君,马琪琳.丁苯酞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血清性激素、5-羟色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06):58-60.


惠玲利,郭小锋.丁苯酞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血小板及5-羟色胺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0(06):971-972+97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期刊人气:260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1537

国内刊号:11-6033/R

创刊时间:2015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