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10-0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岳阳市中心医院113例非血缘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相关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供者均成功动员采集,干细胞采集物中MNC数为(12.40±7.41)×10~8/kg、CD34+细胞数为(10.64±8.07)×10~6/kg。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供者的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供者(P=0.015),采集前白细胞计数与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88),供者体重、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259,r=0.780),供者rhG-CSF日剂量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285)两种动员剂(惠尔血和格拉诺赛特)均取得良好动员采集效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P <0.001),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是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良好,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CD34+细胞比例是预测采集效果的较可靠指标。

  • 关键词:
  • allo-HSCT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恶性血液病
  • 非血缘供者
  • 加入收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多种恶性血液病的唯一治愈办法,也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免疫缺陷性疾病、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最有效手段。近年来“北京方案”的广泛实施,已大大扩展了造血干细胞的供者来源,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促使国内许多患者通过中华骨髓库寻找非血缘供者成功移植。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官网数据报道,截至2024年4月30日,中华骨髓库库容3 451 786人份,患者申请查询人数123 471人次,捐献干细胞例数17 479例。非血缘供者应用rh G-CSF动员后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过程复杂多变,诸多因素可能影响采集效果与质量,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有效预测指标以优化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本研究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岳阳市中心医院来自中华骨髓库的113例健康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资料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干细胞采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一、材料和方法


供者及患者

供者均由中华骨髓库安排体检,筛除感染性疾病、慢性系统性疾病及其他不适于捐献的情况,均签署造血干细胞捐献知情同意书。供者中男性99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29 (19-46)岁,中位体重72 (40-106) kg。接受移植的患者中位体重55 (8-90) kg,患者疾病类型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6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包含Fanconi贫血) 21例、地中海贫血14例、免疫缺陷病6例、EB感染和(或)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石骨症1例。

动员方案及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所有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均采用皮下注射rh G-CSF(惠尔血或格拉诺赛特) 5-10μg/(kg·d),分2次皮下注射,持续至d 5上午进行首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如首次采集的干细胞数量未达标者于d 6上午进行二次采集。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按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程序单采,处理血量为供者总血容量的2-3倍,流速控制在35-60 ml/min,为预防枸橼酸钠中毒,以复方枸橼酸钠抗凝液为抗凝剂,流速与血流比为(10-13)∶1,并辅以口服5%葡萄糖酸钙液及静滴10%葡萄糖酸钙,根据供者血清电解质情况适时进行静脉及口服补钾治疗。

采集标准

目前对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计数要求遵循《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1]标准中的规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5×108/kg,CD34+细胞数≥2×106/kg(均按患者体重计算)。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rh G-CSF应用及采集天数

所有供者均成功采集,rh G-CSF平均使用总量为(2650.04±320.33)μg,平均日剂量为(8.35±0.95)μg/(kg·d)。动员d 1 (使用rh G-CSF前)供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6.15±1.73)×109/L,动员d 5(采集前)供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52.54±11.89)×109/L。动员d 4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为(0.10±0.06)%,动员d 5(采集前)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为(0.16±0.08)%,动员d 5(采集前)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为(86.33±53.75)个/μl,动员效果优。

113例供者中,仅3例供者进行了二次采集,110例供者在d 1采集达标,其中85.45%(94/110)的供者第1次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达5×106/kg以上,35.45%(39/110)的供者第1次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达10×106/kg以上,采集效果优。

干细胞采集物成分

113例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物中,平均采集容量为(189.21±42.43) ml,有核细胞计数为(305.90±68.53)×109/L,单个核细胞比例为(88.89±8.75)%,CD34+细胞比例为(0.77±0.33)%。按对应患者体重计算,干细胞采集物的MNC计数为(12.40±7.41)×108/kg,干细胞采集物的CD34+细胞计数为(10.64±8.07)×106/kg。干细胞采集物的有核细胞数量是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6.01±1.46)倍,干细胞采集物的CD34+细胞数量是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的(5.16±1.66)倍。

干细胞动员及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既往文献中多数以干细胞采集物MNC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作为评估动员及采集疗效,但笔者认为采集物MNC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受采集物容量、患者体重影响大,特别是低体重患儿容易获得较高水平MNC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故直接采用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来作为动员及采集疗效评价指标。

男性供者体重明显重于女性供者,男性供者使用rh G-CSF日剂量明显小于女性供者,不同性别供者的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男性供者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供者(P=0.015)(表1)。

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供者使用惠尔血(Gran),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供者使用格拉诺赛特(Granocyte),表2比较两种不同的动员剂的动员效果,供者使用rh G-CSF日剂量无显著差别,使用惠尔血动员供者的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格拉诺赛特动员供者(P分别为0.035、0.000),而使用格拉诺赛特动员供者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惠尔血动员供者(P=0.021),两种动员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动员效果。

将供者年龄、供者体重、rh G-CSF日剂量、动员前白细胞计数、采集前白细胞计数、采集前CD34+细胞比例分别与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CD34+细胞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表3),采集前白细胞计数与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88),供者体重、采集前CD34+细胞比例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259,r=0.780),而供者使用rh G-CSF日剂量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285)。对以上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前白细胞计数是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P=0.000),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是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的影响因素(P=0.000)。


三、讨论


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1989年完成我国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2],非血缘供者已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重要供体来源之一。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数据,我国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已逾17 000例,其疗效与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3-4]。然而,成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决于两个关键步骤:有效动员和高效采集,从而确保移植所需的最佳干细胞剂量[5]。来源于供者干细胞采集物中的MNC数、CD34+细胞数是影响移植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中成功采集的最低标准严格按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1]标准: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5×108/kg,CD34+细胞数≥2×106/kg (均按患者体重计算)。文献指出,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4×106/kg是成功移植的最小剂量[6]。Kayser等[7]提出,从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以来,部分移植中心已将CD34+细胞的最小数量标准提升至5×106/kg,以应对移植期间的诸多未知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近3年来非血缘供者干细胞采集物的CD34+细胞数为(10.64±8.07)×106/kg,MNC计数为(12.40±7.41)×108/kg,85.45%(94/110)的供者第1次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达5×106/kg以上,优于目前国内其他医院的报道[CD34+细胞数(4.46-5.07)×106/kg、MNC计数为(8.02-9.77)×108/kg][3,8-9]。

性别差异在造血干细胞采集中表现明显。因女性供者体重明显低于男性供者,在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循环血量低于男性供者,为获得更佳的动员效果,女性供者使用rh G-CSF日剂量高于男性供者,尽管两种性别供者的干细胞采集物中有核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但男性供者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供者,这一发现与多项国外研究结果一致[10-11]。本研究通过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供者体重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即体重越重供者更易获得更多的CD34+细胞,与文献报道相符[11-12],进一步强调供者体重在干细胞动员中的重要性。非血缘供者年龄对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影响,目前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供者年龄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数呈负相关[11,14],也有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10]。本研究中由于供者群体整体年龄较轻(中位年龄29岁,范围19-46岁,无50岁以上供者),未观察到年龄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数之间的相关性。未来研究可纳入更广泛年龄段的供者以进一步探讨。

目前,多种不同厂家的rh G-CSF应用于造血干细胞动员均取得较好效果[15]。在rh G-CSF的选择上,本研究使用了惠尔血和格拉诺赛特两种rh G-CSF对健康供者动员,两者在日剂量上无明显差异,惠尔血动员供者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更高,而格拉诺赛特动员供者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更高,两者动员效果均较为满意。本研究中供者使用的rh G-CSF平均日剂量为(8.35±0.95)μg/(kg·d),与Hashimoto等[16]报道的8μg/(kg·d)日剂量、Kayser等[7]报道的8.5-11μg/(kg·d)日剂量较为接近,验证了该剂量范围的有效性。

通过多因素分析,本研究发现采集前白细胞计数与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呈正相关,与Teipel等[11]、Almeida-Neto等[17]报道结果一致,其中,Almeida-Neto等[17]研究中指出,采集日外周血CD34+细胞数>50/μl是成功采集到足量CD34+细胞的关键因素,而外周血CD34+细胞数<20/μl则预示着动员失败[18]。本研究中采集日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平均为(86.33±53.75)/μl,证实本研究非血缘供者动员成功。本研究干细胞采集物的有核细胞平均为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的(6.01±1.46)倍,干细胞采集物的CD34+细胞平均为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的(5.16±1.66)倍,可以通过采集日的外周血白细胞、CD34+细胞比例来更好地指导临床调整供者采集的循环血量、采集物容量,尽量在d 1获取足量的干细胞采集物,减少供者上机不适、节约采集成本。

本研究有一定局限性,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不大,未来还需更大样本量、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来更好地模拟预测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2022(4):10.

2肖扬,肖浩文.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困难及处理策略.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4-8.

3梁赜隐,任汉云.重组人G-CSF对健康供者外周造血干/祖细胞动员和采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16(4):847-851.

4于嗣俭,戴敏,孙竞,等.亲缘HLA不相合与无关HLA全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疗效比较.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9):826-30.

8苗莹莹,张根玲,冉茜,等.健康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因素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20,33(9):914-917.

9闰国伟,宋朝阳,黄睿,等.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效果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3,29(9):1463-1465.


文章来源:杨欢,唐瑜,孙华,等.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4,32(05):1555-155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实用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1031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5725

国内刊号: 44-1193/R

邮发代号:46-44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