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09-09    3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成都市新都区水痘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改进水痘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发病日期在2010—2023年且现住址为新都区的水痘病例的发病时间、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区等信息进行分析。率的比较和趋势分析使用SPSS 27.0软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0—2023年新都区报告水痘病例7 352例,发病率4.17/万。2010—023年发病率分别为:6.98/万、5.11/万、4.74/万、5.74/万、3.86/万、5.82/万、3.58/万、4.31/万、5.17/万、4.16/万、2.79/万、3.00/万、2.99/万和3.12/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434,P<0.001)。男性发病率4.53/万,女性发病率3.8/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26,P<0.001)。0~5岁组发病率为20.86/万,6~11岁组为22.12/万,12~17岁组为组14.85/万,18~23岁组为6.88/万,24~29岁组为2.31/万,30~35岁组为1.18/万,36~41岁组为0.47/万,42岁及以上组为0.04/万。2010—2023年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5岁、5岁、5岁、6岁、6岁、7岁、8岁、8岁、9岁、10岁、12岁、14岁、14岁和15岁,发病年龄中位数呈逐年升高趋势(χ2趋势=884.135,P<0.001)。全年5至7月和10至12月为发病高峰。各乡镇街道均有发病,且发病率高低与人口密度相关(R2=0.591,P=0.026,a=2.612,b=0.139)。结论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水痘发病率呈逐年降低趋势,发病年龄中位数呈逐年升高趋势。

  • 关键词:
  • 发病率
  • 水痘
  • 流行病学特征
  • 疱疹
  • 细菌感染
  • 加入收藏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原发感染引起的以播散性(全身性)斑丘样小疱疹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易在人群聚集的集体单位暴发或流行。水痘会因为疱疹抓破等因素造成细菌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有研究发现水痘疱疹液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57.64%[1]。在温带气候地区无水痘疫苗接种的情况下,所有人均会在青年期前感染水痘,且学龄前或刚入小学的儿童水痘发病率最高[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水痘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30岁及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可达90.9%[3]。现对成都市新都区水痘病例特征进行分析,为强化疫苗接种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中导出发病日期为2010—2023年且现住址为成都市新都区的全部水痘病例信息。人口数据来源于成都市统计人口数据,男女比例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男性占比50.72%,各街道人口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密度推算。2020—2023年1~6岁病例疫苗接种史来源于四川省免疫规划管理系统。

1.2病例定义

1.2.1疑似病例

有水痘样表现的斑丘样小疱疹等表现但无法临床诊断为水痘的。

1.2.2临床诊断病例

依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水痘的病例。

1.2.3确诊病例

有水痘表现且有实验室检测证据的病例,实验室检测证据包括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效价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疱疹液等临床标本分离到水痘病毒,或检测到水痘病毒抗原。

1.2.4突破病例

发病前有水痘疫苗接种史且临床诊断或确诊为水痘的病例。

1.3质量控制

剔除导出信息中重复数据和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的病例,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的发病时间、年龄、性别及居住地区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1.4统计分析

运用Excel 2019表格工具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水痘病例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疫苗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


2、结果


2.1总体概况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累计报告个案9 118例,剔除重卡8例和疑似病例1 758例后,纳入分析的有效病例数为7 352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7 316例,确诊病例36例。年均发病率为4.17/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434,P<0.001)。男性发病率4.53/万,女性发病率3.8/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26,P<0.001),见表1。对发病率作线性回归趋势分析(R2=0.631,P=0.001,a=6.19,b=-0.24),见图1。

表1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报告水痘病例情况

图1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水痘年度发病率趋势图

2.2人群分布

发病人群职业分布占比分别为学生(47.95%)、幼托儿童(23.64%)、散居儿童(14.46%)、家务及待业(3.70%)、不详(2.49%)、商业服务(2.18%)、农民(2.09%)和工人及其他共计(3.50%),见表2。

水痘病例人群年龄段分布:0~5岁人群2 442例(占比33.22%,发病率20.86/万),6~11岁人群2 220例(占比30.20%,发病率22.12/万),12~17岁人群1 130例(占比15.37%,发病率14.85/万),18~23岁人群795例(占比10.81%,发病率6.88/万),24~29岁人群408例(占比5.55%,发病率2.31/万),30~35岁人群261例(占比3.55%,发病率1.18/万),36~41岁人群65例(占比0.88%,发病率0.47/万),42~岁人群31例(占比0.42%,发病率0.04/万)。水痘发病年龄呈现偏态分布特点,发病年龄中位数从2013年起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χ2趋势=884.135,P<0.001),对发病年龄中位数作线性回归趋势分析(R2=0.936,P<0.001,a=2.626,b=0.831),见图2。

表2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报告水痘病例人群分类情况

图2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水痘发病年龄中位数变化情况

2.3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报告病例,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至7月(563、951、639例)和10至12月(686、929、789例),见图3。

图3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各月份报告水痘病例情况

2.4地区分布

所有镇街均有发病,剔除现住址不详个案进行分析,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大丰街道发病率为5.05/万,人口密度最低的清流镇为2.1/万,各镇街发病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141,P<0.001),见表3。各街道(镇)发病率与街道人口密度有相关性(R2=0.591,P=0.026,a=2.612,b=0.139),见图4。

2.5突破病例情况

2020—2023年1~6岁无水痘疫苗史病例150例(48.38%);1剂次接种史突破病例135例(43.55%),2剂次接种史突破病例25例(8.06%),突破病例合计160例,占病例总数的51.62%,见表4。

表3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各街道(镇)水痘发病情况

图4 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水痘发病率与人口密度线性关系

表4 202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1~6岁水痘疫苗接种与突破病例情况表


3、讨论


水痘具有家庭和集体单位聚集发病的特征,学校的水痘爆发具有高关注度和负面舆论压力大的特点,例如2012—2021年合肥市十年间共暴发疫情49起,且发生单位均为学校[4]。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疫情报告及处置资料均未见爆发或聚集性水痘疫情。

本次分析中发现水痘的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部分研究呈现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差异一致[5-7],可能与高发病组(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中男性更为好动,有更多的暴露机会有关。

2010—2023年各年度发病率有逐年降低趋势,但发病年龄中位数呈升高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在2013年四川省下发了水痘疫苗接种推荐程序,即在既往1岁后接种1剂水痘疫苗的基础上,新增了4岁后接种第2剂水痘疫苗的方案,如南京市在2018年将2剂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其0~<5岁、5~<10岁儿童2021年发病率较2018年发病率下降了72.64%和64.97%[8-9],但增加剂次免疫策略实施可使水痘发病平均年龄不同程度的增加[10]。青岛、合肥等地的研究也发现水痘发病年龄构成以20岁以下居多且发病年龄出现后移现象[4、11],与新都区发病情况高度一致,也印证了新都区随着第2剂疫苗接种的开展,水痘发病率逐年降低,发病中位数呈现不断升高的现象符合。

新都区6~11岁人群发病率最高,与广元2010—2021年5~9岁组水痘发病数最高较为相似[12]。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全年中5至7月和10至12月2个发病高峰,与学生的在校时间一致,且与成都市龙泉驿情况基本一致[13]。

各街道(镇)发病率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水痘的发生与街道人口密度呈正相关,符合疾病传播规律。人口密度高的镇街平均发病年龄低于人口密度低的镇街,人口密度和年龄构成差异共同导致各镇街发病率不同的结果。

2020—2023年1~6岁病例中突破病例160例,占比51.62%,发病率为3.84/万,未种人群发病率为188.73/万。4~6岁组接种两剂次的发病率为1.39/万。1~6岁人群疫苗综合保护率为97.97%。宁波市、大英县等地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突破病例发病与接种时间平均间隔约为4~6年,且发生率随疫情强度增加和接种间隔增加而增加[14-16]。本次分析新都区仅接种1剂次组的突破病例发病率由3.0/万升高至29.9/万,也说明了距离接种时间越久突破病例发病率更高。突破病例越多易给人群造成接种疫苗不能有效防护的观点,但2013年实施两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策略以来总人群的发病率由6.98/万降至3.12/万的结果来看,应倡导水痘疫苗强化接种。


参考文献:

[1]吴桂兰,邓燕艺,杨栋.水痘合并皮肤感染的细菌学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5):113-115.

[2]随海田,李锦成,王淼,等.2005一2015年中国水痘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9,25(2):155-159.

[3]周璇,周启明,张静,等.上海口岸出境人群水痘IgG抗体水平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3,46(1):15-19.

[4]李倩,靳玉惠,王波,等.合肥市2012—2021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23,29(2):151-155.

[5]李斌,杨鹏年.2013—2022年武威市凉州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3,38(4):69-71.

[6]徐勇,谭爱,刘鹃,等.2010—2020年内江市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21,36(4):231-235+240.

[7]倪春芳,王贞懿,项俭,等.上海市青浦区2021年水痘发病流行病学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2,17(6):645-647.

[8]顾润晖,伍蓉,丁松宁,等.水痘免费接种策略对南京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3,39(15):2059-2063.

[9]刘方珉,时黎明,姚烨,等.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其发病率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2023,35(7):634-638.


文章来源:周良.2010—2023年成都市新都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4,40(09):1068-107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现代预防医学

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

期刊人气:989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8507

国内刊号:51-1365/R

邮发代号:62-183

创刊时间:197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