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细胞死亡不但是一切生物细胞在时间轴上的生存终点,而且对生物体在生长和发育等各方面体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就像细胞分裂及增殖一样重要,并与细胞分裂和增殖共同形成了生物细胞生死的自然规律。细胞死亡常见的类型有坏死和凋亡,其中凋亡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包括自噬、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细胞有丝分裂灾难、胀亡及铁死亡等。
310
0
膀胱癌是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于十大恶性肿瘤的第9位。近年来,膀胱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肿瘤疾病。目前治疗膀胱癌的方式是手术切除,辅助化、放疗方式,已取得一定程度进展,然而膀胱癌仍然有较高的转移率与复发率,总体生存率并无明显改善。
264
肾肿瘤为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高居泌尿系肿瘤中病死率首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及根治性肾切除术(RN)等。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保证患者无瘤生存的同时,最大限度保存肾功能,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学者的重视。临床对T1a期肾肿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已成为标准术式,但对T1b期肾肿瘤行NSS治疗的远期效果仍存在争议。
209
经尿道电切术是近年临床新兴的手术术式,其可以在切除病灶基础上完整保留膀胱功能,避免切除脏器带来的创伤,但术后复发率较高,研究发现经尿道电切术后若采用膀胱灌注化疗可得到更为满意的效果,为此本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疗法,旨在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依据。
320
肾细胞癌(RCC)由于其转移潜力高,是死亡率最高的泌尿实体肿瘤,且大约90%的肾恶性肿瘤是RCC。约10%~20%的病例在诊断时出现转移,约20%~30%在术后随访期间发生转移。而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是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国内统计分析数据显示透明细胞癌约占肾癌的89.6%。转移性ccRCC的预后随着新的靶向疗法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出现抗药性,仍然不佳。
168
肾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3%~5%,近50%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肾细胞癌源自肾上皮细胞,在肾癌中所占比例>90%,对于早期的局部肾细胞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转移性肾细胞癌主要以全身系统治疗为主。临床中大约1/3患者确诊时已存在远处转移,高达40%局限性肾细胞癌患者在病程中发生转移。
262
膀胱癌作为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之一,是近年来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膀胱癌可以分为非浸润性膀胱癌与浸润性膀胱癌,其中非浸润性膀胱癌占比较高,且常使用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为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疾病,根据多项研究数据显示,该疾病发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关系,膀胱癌患者中7%的患者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
182
CA199作为一种临床已普遍应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良恶性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同时对于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通过一例CA199升高确诊肾盂移行细胞癌病例报告,探讨CA199在肾盂移行细胞癌中升高的可能原因并为CA199早期诊断肾盂移行细胞癌提供依据,进一步证实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方面的重要性。
586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见的膀胱癌之一,主要起源于上皮组织的常见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复发率及病死率高。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男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7位,较女性多见,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凋亡抑制因子1(CIAPIN1)属于细胞死亡抑制因子,其位于染色体16q13,内含7个内含子和8个外显子。
17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选择性剪接是指RNA前体通过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从而产生不同的RNA剪接变异体的过程,是高等真核生物保持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主要途径之一。SR蛋白家族作为一类选择性剪接因子,在前体mRNA剪接与剪接体组装拼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局限性肾癌以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为主,但术后易复发和转移;转移性肾癌因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以保守治疗为主,癌细胞的敏感性降低使得常规放、化疗效果不佳。分子靶向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证据表明,miR-520b可增强头颈癌细胞放、化疗药物敏感性,并且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是头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146
肾癌是泌尿系统中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用于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上近40%的患者就诊时就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50%左右的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预后不良,且肾细胞癌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231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O)与嫌色细胞癌(CCRC)都是肾脏少见肿瘤性病变,分别占肾脏肿瘤的3%~7%以及6%~8%。两者的良恶性程度不同,临床治疗方式以及预后具有较大差异性。然而两者的来源均为肾上皮细胞,两者的形态学表现类似,因此在许多方面如临床表现(多体检发现且无症状)、影像学上表现(皮质期显著强化以及中央星状瘢痕)具有重叠性。
21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速,其中又以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免疫反应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许多炎症指标已被证实是肿瘤预后的高危因素。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一个综合指标,对乳腺癌、贲门癌、食管癌等预后的判断均有积极临床意义。
287
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s肿瘤或肾胚胎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占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90%以上。目前肿瘤的治疗基础为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多种模式相结合,这3者在肾母细胞瘤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使得儿童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治愈率已达到95%。
218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1.580
影响因子:0.880
影响因子:0.510
影响因子:0.836
影响因子:3.299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