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丁苯酞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08-0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讨丁苯酞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作用。方法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上都执行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对两组患者进行14 d的临床持续观察,包括疗效、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氧化应激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9%,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OPP、MDA都出现明显下降,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患者血清SOD、GSH-PX也都明显提升,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氧化应激观察指标上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ACI
  • 丁苯酞
  • 急性脑梗死
  • 脑血管疾病
  • 阿司匹林
  • 加入收藏

脑梗死是因局部脑组织供氧供血不足出现病变,然后引发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具有发病快、致残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如果不进行及时的临床干预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有生命威胁[1]。供氧供血不足可刺激诱导血管内皮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表达增加,并在其他生长因子的加持作用下出现增殖、分化,借此实现血管再生。丁苯酞属于国内研发的新型脑保护剂,核心成分是由芹菜籽中提取而来的消旋体,在抑制自由基释放、保护脑神经细胞、改善颅脑血液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正向促进作用[2]。本研究旨在明确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CI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比例为17∶15;研究组中男女性患者比例为18∶14。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3~75岁,平均61.23±9.55岁;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4~77岁,平均62.32±9.18岁。患者的发病时间分布,对照组为3~21 h,平均10.16±2.36 h,研究组为4~22 h,平均10.25±2.48 h。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基础病史方面无显著差异。

纳入标准:①未出现严重昏迷、意识不清体征;②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丁苯酞注射液药物过敏;②存在其他严重脏器疾患;③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④既往有脑梗死病史。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吸氧、理疗、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并做好对发热、静脉血栓、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对照组每日加用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J20080078)200 mg,口服,1次/d。研究组在加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再加用丁苯酞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00041),100 mL/次,2次/d,静脉滴注。用药时间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对两组患者14 d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分为无效、有效和显效三个等级[3]。

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专业评定也未出现显著分数改变。

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出现1~3级病残,经神经功能专业评定后,较治疗前下降30%~89%。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未出现病残和严重并发症,经神经功能专业评定后,较治疗前下降90%及以上。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治疗人数]×100%。

1.3.2 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参照国际通用的NIHSS评分依据,对经过14 d治疗后的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分,分值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恢复越差[4]。并且应用改良后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对比,具体指标包括修饰、吃饭、用厕、活动等,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高[5]。

1.3.3 氧化应激

取患者3 mL静脉血液提取血清,对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包括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6]。前三个指标应用放射免疫法获得数据,后一指标应用速率法获得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设定P=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入院治疗14 d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71.9%),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临床疗效统计

2.2 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评定,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经过14 d临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评分和评定。结果显示,两组均有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但研究组NIHSS评分下降和Barthel指数上升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2.3 氧化应激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OPP、MDA、SOD、GSH-PX值对比,均P>0.05。经过14 d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OPP、MDA均出现明显下降,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SOD、GSH-PX则明显上升,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氧化应激观察指标上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研究组氧化应激对比结果


3、讨论


ACI有着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与脑动脉狭窄、血液成分异常、血管内皮破损、自由基损伤等都有着显著的关联。对于ACI的临床治疗,基本以恢复脑部的血氧供应为主,在减少脑组织持续损伤的基础上,促进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

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组ACI患者经过14 d临床治疗后,单一服用阿司匹林组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升高,证实治疗有效。研究组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后,NIHSS评分下降和Barthel指数上升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可见,丁苯酞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ACI,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此外,患者在氧化应激观察指标上的对比:两组ACI患者血清AOPP、MDA都出现了下降,但丁苯酞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后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两组患者血清SOD、GSH-PX也都有了明显提升,同样是联合丁苯酞治疗后,此二指标上升的幅度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进而说明丁苯酞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机体氧化产物的清除能力,最大程度降低氧化应激对脑组织产生的损害。究其原因,阿司匹林可以直接对环氧化酶进行作用,使得羟基发生变化,提高机体乙酰化水平,从而对血栓烷A2的转化进行有效抑制,在有效缓解血小板凝聚的基础上,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系统改善。但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脑部血流动力系统不畅的问题,而丁苯酞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ACI的新型药物,具有较强的临床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治疗ACI方面有着良好表现[7]。有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在血氧供应不足状态下对脑细胞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激活线粒体Na-K-ATP酶活性,促进血液微循环,并能有效消解微血管痉挛,加大局部血流量,减少梗死面积[8]。另外,丁苯酞可以通过多个靶点介导完成对神经再生的多路径激活,尤其是对生长及神经营养因子的激活有着显著促进作用[9]。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ACI治疗指南的不断优化调整,机械取栓作为当前临床首要推荐的治疗方案正在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在新技术带来更多临床治疗新可能的同时,依然有许多ACI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不明显,甚至很难从实际治疗中得到相应益处,ACI治疗还需要进行持续且深入的研究拓展。本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阿司匹林联合治疗ACI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405-412.

[5]周海燕,陈多妹,王陈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2259-2261.

[6]杨东娜,张涤,于佳佳,等.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3(41):477-480.

[9]侯园园,梁志刚,孙旭文.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19):3841-3846.


文章来源:纪宁.丁苯酞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0(04):73-7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186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1648

国内刊号:32-1337/R

邮发代号:28-206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