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
患者女性,52岁,因“热液烫伤全身多处伴意识障碍4h余”人院。患者人院前4h前于澡堂洗澡时不慎被沸水烫伤全身多处,伤后当即昏迷,随之被急送入医院抢救治疗。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未正规诊治;病前未服用阿司匹林、氯毗格雷等药物。查体:血压180/110mmHg,神志呈浅昏迷状,呼之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均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头面积部、双上肢、躯干多处皮肤烫伤处(浅Ⅱ度、面积约10%),四肢疼痛刺激可见回缩,肌张力不高,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急诊头部CT示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见图1、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保守治疗,因患者有明显舌后坠、呼吸道不畅给予行气管切开术,并给予预防感染、止血、脱水、消肿等对症支持治疗,皮肤烫伤请烧伤科协助给予创面保护等对症治疗;经治疗患者颅内出血明显吸收,见图3、4,意识改善,病情相对稳定后转烧伤科继续治疗皮肤烫伤。
讨论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临床少见,而双侧同部位同时出血者更罕见。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长期高血压未正规诊治,分析考虑为热液烫伤后血压升高致脑出血,头部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出血,人院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沉等未见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炎等相应改变,头部CT未见明显血管畸形、脑肿瘤等异常,结合长期高血压未规范诊治病史,故考虑高血压致双侧基底节同时出血[2,3]。目前认为,AMCH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和脑淀粉样血管病(eerebralamyloidangi叩athy,eAA),此外脑血管畸形、瘤卒中、凝血功能异常等也是AMCH的少见原因。少数AMCH患者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病因,提示本病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1,4]。AMCH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慢性持续性高血压可引起双侧脑动脉壁上微动脉瘤形成,且小的深穿支比皮层支更易受累,在情绪激动、过度用力、血压波动等诱因下,脑动脉壁上的微动脉瘤同时破裂而致AMCH,高血压脑出血是脑内小动脉在长期持续性高血压作用下发生慢性病变基础上破裂所致,这些慢性病变包括脑小动脉硬化、脑血管透明脂肪样变性以及粟粒状微动脉瘤形成等,而粟粒状微动脉瘤形成被认为是引起高血压脑出血最可能的原因,也是引起AMCH最主要的原因,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情况下,粟粒动脉瘤可同时破裂出血,也可一侧出血后致颅压增高,反射性引起血压再度增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对侧出血[6]。由于AMCH多灶性的特点,治疗上较一般单灶脑出血更困难,一般根据颅高压情况、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适应证除了一般公认的单灶脑出血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分析决定由于双侧同时出血受损,该病病情多较重,病死率高,较一般单灶脑出血预后差[7]。
参考文献:
[1]王新平,孙博谦,饶明俐,等.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2):83-85.
[2]曾进胜.重视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诊断[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2):120-121.
[3]黄明,李宗海.急性多灶性脑出血5例报告及犯篇相关文献复习(急性多灶性脑出血786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3):240-243.
[4]翟明,刘江,钟静玫,等.急性对称性脑出血6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1):82.
[5]曲辉,赵性泉.急性多灶性脑出血27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3):393-394.
[6]卢刚,王卫余,朱飚,等.双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探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7,7(6):379-380.
[7]王朝辉,杨爱兰.急性多灶性脑出血18例报告[J].临床荟萃,2003,18(1):987.
双侧基底节区同时脑出血合并热液烫伤一例[J].云南医药,2021(01):101-102.
分享: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由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导致血液积聚并损伤脑组织,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脑出血的发生,常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变等因素有关。当前,脑出血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虽损伤小,但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2025-04-11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内小血管破裂所导致的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存在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缺损等生理变化,具有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早期干预可控制患者急性期病情,但如何预测其远期预后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
2025-03-28脑 出 血 占 卒 中 的 1 0% ̄ 20% 左右 , 预后差 ,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 45  ̄ 65 岁 的 中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因 颅 内 出 血死亡的患者 , 将近 5 0 % 的患者出现在发病 的 1 个月 内 , 无论脑 出 血患 者是否 接受手术 干 预或保守治 疗 , 大部分 的 幸存者依靠他人来维持 日 常生 活 。
2025-03-19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脑出血致死率很高,且病情稳定后,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包括感觉、语言、运动功能的障碍等[1-2]。而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深入研究脑出血的发病机制、预防策略和治疗方法,对于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8近年来,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的患病率逐渐提高,而且是脑卒中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类型之一,其重要病理基础是血脑屏障被破坏导致脑水肿形成失控,造成血肿周围持续水肿。近年来提出的神经保护策略未能提高 ICH 后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2025-03-17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ntensivecareunitacquriedweakness,ICU-AW)为ICU患者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是患者在ICU治疗期间,由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一种以四肢肌无力(对称性)为主的临床综合征[2-3],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腱反射减弱、轻瘫、呼吸肌受累、脱机困难、呼吸衰竭等不良情况,不仅会降低患者预后,还会增加其家庭经济负担[4]。
2025-02-14脑出血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且死亡率极高,为30% ~ 40%。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脑内易形成血肿,造成颅内压升高,压迫神经,造成神经功能受损。因此需要及时采用手术引流,有效消除颅内血肿。脑出血手术对于麻醉的要求较高,尤其考虑到患者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减少麻醉对神经系统的进一步损伤对于提高麻醉安全性至关重要。
2025-02-10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HICH在发病后需要进行规范、有效的急救诊治,对提高预后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此类疾病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目前临床治疗HICH的主要目的是将血肿尽量清除、修复脑组织及改善颅内压,其中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临床常用术式。
2025-02-06基底节区出血是脑出血中的一种类型,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出血部位,由于大脑中动脉和其分出的豆纹动脉呈直角走行,血液流到此处易造成冲撞,引发出血。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偏身运动障碍等症状,若不加以干预,会引发昏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等情况,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025-01-20近年来,我国脑出血发病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且50%患者合并高血压[1]。针对该病治疗,临床最常用方式为颅内血肿清除术。但术后疼痛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增加患者再出血风险。另外,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气管插管刺激、紧张及恐惧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血压剧烈波动或血压升高,易导致各类并发症发生[2]。
2025-01-09人气:16602
人气:15951
人气:15530
人气:15246
人气:1473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2074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7770
国内刊号:32-1727/R
邮发代号:28-316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