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的Meta分析

  2024-07-23    1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NKI、Sinomed、Wanfang、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关于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3年7月。通过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分析和质量评价,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及采用GRADE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622例受试者。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RR=1.14,95%CI(1.06,1.24),P=0.000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MD=-3.75, 95%CI(-5.86,-1.64), P=0.0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等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局指标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临床疗效为中级,HAMD评分为低级,PSQI评分为极低级。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情况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关键词:
  • 临床治疗
  • 兴趣减退
  • 脑卒中后抑郁
  • 重复经颅磁刺激
  • 针刺
  • 加入收藏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1/3的卒中后患者会出现抑郁症状,且与脑卒中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2]。PSD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失眠多梦等症状,限制其参与活动,影响治疗的积极性和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程度和病死率。

目前,抗抑郁类药物是临床治疗PSD的主要方法。虽然这类药物可以对PSD的症状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但大部分药物都需要长时间服用,且具有副作用大、药物依赖性强、停药后复发率高等缺点[3,4]。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国际公认的治疗抑郁症的有效干预措施[5],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目前关于针刺联合rTMS治疗PSD的中西医联合疗法研究较少,疗效也需进一步探索,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本研究试图对国内外关于针刺联合rTMS治疗PSD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PSD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本研究已在PROSPERO网站注册,注册号为CRD42023415809。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

通过检索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7月关于针刺联合rTMS治疗PS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的检索方法。中英文检索策略如下:中文检索以CNKI为例:#1脑卒中OR中风OR脑血管意外OR脑梗死OR脑出血;#2情绪抑郁OR抑郁症状;#3针刺OR针灸OR电针OR头针OR针法;#4重复经颅磁刺激OR rTMS;#5#1 AND#2 AND#3 AND#4。英文检索以PubMed为例

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研究类型:仅限针刺联合rTMS治疗PSD的中/英文RCTs;(2)研究对象:文献中有明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6],且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抑郁发生在脑卒中之后,且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为患有抑郁倾向;符合PSD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7,8];(3)干预措施:治疗组接受针刺(不区分针具种类、针刺手法)+rTMS;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rTMS、假针刺+rTMS、药物治疗、针刺、针刺+假rTMS中的一种治疗方法;(4)结局指标:临床疗效、HAMD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1.2.2排除标准

(1)非RCTs、专家经验、动物实验、个案报导以及综述等;(2)诊断标准和干预方案不明确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抑郁;(3)不能获取全文及重复发表的文章。

1.3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将检索的文献题录导入Endnote中,剔除重复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标题、摘要以及全文进行阅读,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若在文献筛选和信息提取过程中遇到分歧,由2位研究者进行讨论或者邀请第三方研究者抉择。提取以下内容:(1)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如文献标题、作者、发表时间;(2)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如年龄、病程;(3)实验的基本信息,如样本量、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和不良反应等;(4)结局指标。

1.4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随机方式、分配隐藏、盲法实施、不完整报告风险、选择性报告风险和其它偏倚等6个条目,按照“低风险”、“不清楚”和“高风险”3个等级作出相应评价。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Man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1)效应指标的选择:二分类变量的数据(临床疗效)选择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连续型变量的数据(如HAMD评分)选择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2)置信区间的选择:二分类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均选择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异质性分析:(1)若I2≤50%,P>0.1时,说明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2)若I2>50%,P≤0.1时,说明各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通过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若研究结局指标无法进行Meta分析,则进行描述性分析。

1.6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采用GRADE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从偏倚风险、结果不一致性、间接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5个方面对结局指标分别进行“no”、“serious(-1)”、“very serious(-2)”的等级评价。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四个质量等级。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初步检索出159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9,18]文献,共622例患者(治疗组310例,对照组312例),见图1、表1。

图1文献筛选流程图

2.2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本次纳入的10项研究[9-18]中,有3项研究[9,12,14]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1项研究[10]采用随机对照法,1项研究[13]采用了随机抛硬币法,5项研究[10,15-18]仅提及随机原则,未记录具体采用的随机方式。有1项研究[13]设置了单盲,2项研究[12,14]设置了双盲,其余研究未说明是否进行分配隐藏和设盲。纳入研究的所有数据报告结果完整。有1项研究[12]提及因设计的研究方法特殊,难以施盲,会对实验造成一定的偏倚。偏倚风险评价见图2,偏倚风险总结图见图3。

2.3 Meta分析结果

2.3.1临床疗效

5项研究[9,11,13,17,18]采用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共343例患者(治疗组172例,对照组171例)。纳入的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小(I2=27%,P=0.2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RR=1.14,95%CI 1.06~1.24,P=0.0009),见图4。

2.3.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9项研究[10-18]采用HAMD评分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共534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7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明显(I2=96%,P<0.00001),采用逐一剔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4项研究[10,14,16,17]被剔除后异质性降低(I2=37%,P=0.17),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HAMD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MD=-3.75,95%CI-5.86~-1.64,P=0.0005],见图5、图6。

考虑到异质性来源:(1)纳入研究所采用的HAMD量表版本差异。其中通过敏感性分析剔除的这4项研究中,有3项研究[10,14,17]采用的是HAMD-17,1项研究[16]未提及使用的HAMD量表版本,其余研究均采用HAMD-24。(2)纳入研究的患者病程差异。刘景等[17]纳入的患者为脑卒中后遗症期的卒中后抑郁者,陈丽萍等[10]未记录患者的病程。(3)纳入研究rTMS刺激的部位不同,郝双阶等[16]采用磁刺激线圈对准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陈丽萍等[10]和尹正录等[14]治疗时线圈中心置于患者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刘景等[17]则选择刺激双侧前额叶。

2.3.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3项研究[9,10,14]采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有1项研究[9]数据统计采用的四分位距,与其余两项研究[10,14]记录“均值±标准差”数据的方式不同,进行描述性分析。共16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84例,对照组85例,虽采用的统计数据方式不同,但治疗组的PSQI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4不良反应

4项研究[10,11,14,16]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记录。陈丽萍等[10]记录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曾出现短暂的头疼、头晕或者恶心;郝双阶等[16]记录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短时间耳鸣;胡燕萍[11]记录对照组rTMS治疗中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尹正录等[14]记录实验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和5例患者在接受rTMS治疗中出现轻微头痛。上述不良反应轻微,经休息后好转,不影响治疗。

2.3.5 GRADE结局指标证据质量评级

通过GRADE分级软件对临床疗效、HAMD评分和PSQI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临床疗效为中级,HAMD评分为低级,PSQI评分为极低级,见表2。


3、讨论


在中医理论中,抑郁多对应“郁证”范畴,郁病的发病以肝气郁结为主[20]。PSD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无明确解释,现有的学说主要分以下方面,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失调、神经内分泌机制、氧化应激、炎性因子机制以及miR30a-5p调控抑郁相关可能作用的靶基因机制等[20-24]。

针刺可通过促进脑组织的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和受体、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调控部分激素水平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等方面[25-28],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焦虑和情绪低落等症状,从疗效和不良反应来看优于药物治疗。选用频次排名前10的腧穴是百会、神庭、印堂、太冲、内关、神门、合谷、三阴交、四神聪、足三里,多分布于头面部、下肢及上肢,以督脉使用频次最高。《针灸大成》:“督脉起自下极俞……为阳脉海都纲要。百会位于头部顶端,属督脉,为“三阳五会”经脉之气会聚之处,通达全身经络,针刺百会穴可健髓宁神、升阳开窍、安神定志的作用[29]。

表1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注:T-治疗组,C-对照组。“/”表示文献未报告。R-DLPFC:右前额叶背外侧,L-DLPFC:左前额叶背外侧,“*”双侧刺激。结局指标:(1)临床疗效;(2)HAMD评分;(3)PSQI评分。

图2偏倚风险评价

图4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图6 HAMD评分的敏感性分析

图3偏倚风险总结

图5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比较的Meta分析

表2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高频rTMS能够提高血流速度,增强皮质兴奋性;低频rTMS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管反应活性作用,抑制皮质兴奋性,促进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帮助其建立积极情绪[30,31]。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是调节认知和情绪的重要脑区[32],可通过刺激DLPFC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针刺联合r TMS治疗卒中后抑郁在临床疗效、HAMD评分和PSQI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GRADE结局指标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临床疗效为中级,HAMD评分为低级,PSQI评分为极低级。分析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不高的原因可能是纳入研究数量少,且部分研究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开放的随机分配方式,未实施分配隐藏和对参与者设盲,可能有结果偏倚,导致异质性较大。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rTMS能有效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的针刺疗法或者rTMS治疗,且安全性较高。基于本研究具有纳入研究样本量小、试验方案描述不足、治疗量标准不统一等局限性,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方法科学和规范的的高质量RCTs研究,为循证提供有效证据。


参考文献:

[1]王岩,彭颜晖.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J].浙江医学, 2023, 45:220-224.

[2]谭艳,曹洋,罗敏辉,等.从因瘀致郁论治卒中后抑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39:507-512.

[3]孙继飞,陈丽梅,王智,等.抑郁症的针灸作用机制及疗效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 2023, 18:291-295.

[4]张小娜,熊振芳,丁琳琳,等.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 2023, 34:1458-1460.

[5]吴毅.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3, 38:147-150.

[6]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7, 13:6-8.

[7]王少石,周新雨,朱春燕.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 2016, 11:685-693.

[8]唐显群,雷亚玲,韩祖成.从肝论治郁病作用机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18:2001-2003.

[10]陈丽萍,韩棉梅,傅思媚.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的临床研究[J].广州医药, 2021, 52:6-10, 27.

[11]胡燕萍.皮内针联合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12]黎庆连.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13]刘杰.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智三针”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2.

[14]尹正录,葛晟,黄灵慧,等.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 2022, 42:1216-1220.

[15]崔亚,邓海鹏.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血清BDNF、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 39:1-3.

[16]郝双阶,肖文武.针刺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中风后抑郁症18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 31:40-42.

[17]刘景,王威.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3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10, 32:1688-1690.

[18]张茹,王学员.调神通络针法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中风后抑郁症39例[J].陕西中医, 2011, 32:86-87, 94.

[19]陈昭,吴林,袁炳茂,等.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 2023, 50:204-207.


基金资助: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针刺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轻度抑郁症的循证研究,No.LKJGG2021Z018);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艾灸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No.2015-029);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言语治疗学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言语康复产品开发》为例,No.202002137071);


文章来源:冯露叶,唐炳舜,金一兰,等.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的Meta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4,19(07):397-40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期刊人气:155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17X

国内刊号:42-1759/R

邮发代号:38-47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