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吉林,其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包括肥沃的黑土地,充足水源及适宜的光照等,充沛的自然资源使得吉林省的农业资源也具备独特优势,现在,吉林以农产品为主体的企业越来越多,更好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因中小企业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和资金雄厚的大企业相比,在品牌和推广中都还有距离和困难,本文就是以吉林省的中小企业为例,对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的发挥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希望让中小企业品牌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吉林市是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为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然而,纵观整体,吉林市农业品牌推广力度相对薄弱,特别是中小企业品牌,这些企业组织因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至今尚未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本文将简单分析吉林市农业领域中小企业品牌发展现状,并分层浅谈如何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创造中小企业品牌最大价值。
1、吉林市农业领域中小企业品牌发展现状
1.1 吉林市农业领域中小企业品牌发展变化。吉林市位于东北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平坦,黑土肥沃,光照条件能够满足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松花江、辽河、绥芬河、图们江等水系均途经此地,因此,农业灌溉水源极为充足,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吉林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发展视角来看,吉林市农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已经从分散经营逐步转化为规模化经营。以前,分散化经营模式是吉林市传统农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状态,随着东北振兴计划的全面实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日臻成熟,小户经营和市场大环境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分散化经营模式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规模化经营模式应运而生。目前,一乡一品和一县一特色的规模化农业种植园与农产品基地极为普遍,这对规模化集中经营的发展和区域性特色农业品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此外,吉林市农业领域中小企业品牌由传统粗放型管理转向集约型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就目前而言,吉林市周边的永吉、桦甸、磐石、蛟河、舒兰等五个县级市均具备较强的区域农业资源优势,许多中小企业认清发展优势之后,纷纷在这些县区进行投资,从而获取了市场先机,使农业发展模式逐步转向集约化与精细化管理。
1.2 吉林市农业领域中小企业品牌发展问题。从宏观结构来看,当前吉林市农业领域中小企业品牌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规模偏小,品牌缺乏创新,支持保障力度薄弱。和资金雄厚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发展规模明显偏小,这样必然使品牌竞争处于劣势地位。其次,大多数中小企业所经营的品牌较为单一,知名品牌较少,品牌战略管理模式须待完善。再次,吉林市农业领域中小企业品牌发展支持保障力度明显极为薄弱。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为品牌发展投入的资金偏少,另一方面,国家政府、银行贷款机构为中小企业所提供的支持力度不足。
2、如何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创造中小企业品牌最大价值
2.1 创新品牌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创造中小企业品牌最大价值,首先要结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全面创新和改善品牌化经营模式。目前,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客观要求,该产品具有无污染、食用安全、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等优势。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施品牌化经营,通过品牌认证工作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农业品牌的认可度与满意度,从而有效提升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构建良好的品牌效应。
2.2 打造特色品牌。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和当代技术优势,努力打造特色品牌,不断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例如运用电子商务与产业集群方式来推广东北有机大米与特色种植蔬菜等。此外,也可以运用物流配送方式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与影响力,从而有效提升品牌价值。
2.3 加强支持力度。全面加大中小企业品牌支持力度,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应注意为品牌经营提供充足资金,不断改善品牌管理战略。另一方面,国家政府和银行贷款机构应注意为中小企业品牌经营与发展提供合理的优惠与政策支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创造中小企业品牌最大价值,中小企业组织应重视不断创新品牌化经营模式,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品牌战略发展支持力度。国家政府应注意为中小企业品牌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优惠。
参考文献:
[1]张明立,唐塞丽,王伟.服务主导逻辑下品牌关系互动对品牌忠诚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8.
[2]吴波,李东进,杜立婷.消费者品牌感知研究——对品牌意图能动框架的延伸[J].管理评论,2015.
[3]张兴旺.农业品牌建设的三个主角及三大关系[J].北京农业,2015.
[4]刘明菲,李 鑫.农产品供应链中断情景下的响应策略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曲佳音,张竞.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创造中小企业品牌最大价值——以吉林市农业领域中小企业品牌发展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19,(1):99,102.
分享:
我国秸秆年产量约为8.65亿t[1],预计2025年仅玉米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53亿t左右[2]。巨量的秸秆处理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难题,秸秆饲料化是处理秸秆且提升秸秆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3,4],秸秆饲料打捆机是能够直接将机收后田地上的秸秆进行捡拾、粉碎、除尘、压缩成可直接作为粗饲料的设备,近年来发展迅猛[5]。
2024-01-15农民工权益表达是农民工通过一定渠道向相关个人或机构提出权力和利益要求的过程,农民工权益表达的根源在于权益受到损害。近年来,虽然国家权益保障制度供给不断完善,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作环境、劳动合同签约等问题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权益被侵害现象仍时有发生,空壳合同、变相克扣工资、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等问题层出不穷。
2024-01-06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产业,对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种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在种子的选育、技术改良和品质提高方面。然而,伴随技术创新的是种子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也成了制约种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邓岩和陈燕娟,2022)。
2023-11-27面对耕地质量建设的严峻形势,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把耕地质量提升摆上突出位置,作为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治本之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严的制度来抓,多措并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坚决建好用好耕地这个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2023-10-27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为就是为了拯救珍稀濒危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典型性的生态系统等重要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应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发展特色生态环保经济项目,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通过对不同功能区、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
2021-07-21想要探析乡土文化资源具有的价值,就必须先了解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思想精神存续的载体,包含着:故事传说、名胜古迹、名人诗歌、传统技艺、家族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以文化建设相关理念为基础,结合管理学理论,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土文化资源具备的价值。
2021-05-28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最大最活跃的碳库之一,是评价土地质量的重要指标,1938年土壤有机碳就被视为国家重要资源的一种[1],有机碳的迁移变化可导致土地退化并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生态环境问题[2,3]。而土壤侵蚀作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热点问题之一,对全球碳循环和土壤有机碳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4]。
2020-11-25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众多,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是我国实现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国计民生的根本。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农业资源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生产资料的需求[1]。如果无法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其他产业就无法实现实质性的进步。
2020-06-09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被广泛重视。在我国,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备受关注。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从而会影响农业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耕作栽培措施等。因此,对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对于科学高效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020-05-30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农村曾出现的“粪污随意流,蚊蝇嗡嗡飞、垃圾河边烧,杂物河里漂,鱼虾不再游,水清见了”的现象,一度使生态系统局部近乎崩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
2020-05-15人气:3473
人气:2955
人气:2706
人气:2444
人气:155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问题
期刊人气:403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0-6389
国内刊号:11-1323/F
邮发代号:2-140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199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1.493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27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