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教融合”是现在国内高等院校教育研究的焦点,也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最有效的措施。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实例,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办学特点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详细阐述了农业资源和环境专业在面向垦区现代化大农业下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1](国办发〔2017〕95号)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属于省属地方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农垦现代化大农业教育和科研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办学特色即立足垦区,服务现代化大农业[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需求,系统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成为农业、农资、土地、环保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信息化管理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3]。在新时代下为进一步建设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满足现代化大农业对人才供需融合的要求,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模式、强化专业建设。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及管理者,要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必须完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两手抓”的建设方案,一方面是打造素质优良、实力雄厚的学术梯队,另一方面是打造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为此,在本专业学术梯队建设方面,近3年,引进博士学历教师3人、硕士学历实验教师1人,本单位原有教师经过进修,其中3人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共有15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硕士学位教师6人,本专业2019年计划再引进本专业博士1人。
在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根据教师的个人实际业务能力制定了4种培养方案:一是建立导师培养制。新引进的教师由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带领学习,师徒式的关系建立,不仅使新引进的人才很快融入团队的大家庭,也使新引进教师的业务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提升。二是针对有专业素质提升要求的教师,送出去进修培养,主要以访学的方式去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进一步丰富科研及实践经验。三是推动教师实践制。为了提升教师的授课内容与生产实践接轨、教师的科研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鼓励教师深入垦区和相关企业实习,在生产中进一步发现问题、提高专业技能。四是培养创业人才。根据国家对高校教师的发展要求,在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根据教师专业特点、科研及业务能力,支持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有推广价值、为民造福的技术成果推向社会,鼓励教师建立企业,发展实业。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为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对人才的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师在深入农资企业及垦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及垦区对人才需要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进行调整。必修课的设置上从之前的6门增加到了8门。在土壤农化分析、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植物营养研究法、土壤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农业水资源利用与技术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增加了植物营养学、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等2门课程。专业选修课也针对企业和农垦大农业的用人需要设置了新型肥料加工、常用数据软件包应用、仪器分析、气象学原理与气候学、环境监测、农业环境保护学、测量学和耕作栽培学。新的课程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范围,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雄厚的基础。
3、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为实现人才培养把控方向,而课程的实施才是教育的本质核心。专业课程的授课模式需不断的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教学模式研讨中,为深化产教研融合,提出专业课教学围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专业课授课的手段、方法也要与时俱进。由于学校在教学方面的投入大,目前教师授课的多媒体设备完善、网络覆盖全面、学校正在大力建设网络授课,引进超星、智慧树、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这些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都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保障。目前,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将按照计划,陆续在相关教学平台开始建设,其中土壤农化分析已经在超星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完毕。课程目前采取的授课形式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可以在课下应用网络课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预习或复习,在网络上完成提问、试题作业、考试、问题讨论等内容。
其他专业课程在具体的实施上,将传统教师上课满堂灌转变为教师讲课+课程实践视频+学生参与讨论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结合知识点播放相关企业实际生产的视频,学生对所学知识及企业生产实际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给与指导。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和生产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模式,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实习实践打下基础。
4、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计划修订中,实践性教学由原来的32分增加到了39.5分,对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增加实验项目、更新实验内容,并对实习的模式做了进一步调整。
4.1 改革实验方法
改革后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土壤农化分析、测量学、环境监测、仪器分析和气象观测等实验。为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能力,在实验课前,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实验项目进行预判断,找出实验操作难点、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让学生带着问题作实验,在实验课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对实验问题进行思考,自己分析处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教学方法的改变,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思考能立,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改革实习方法
改革后实习内容包括:植物实习、气象实习、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实习、环境监测实习、测量学实习、土壤地理实习、土壤改良实习、新型肥料与加工实习、军事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综合实习、企业生产实践、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在课程实习环节,除了建设校内外课程实习、实训基地外,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深入沟通,根据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商定实习内容,制定实习方案,企业指派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全程指导学生实习,目前的课程实习都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实习实训基地。在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农学院开设了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开放式的科研实验平台,学生在指导教师同意下预约就可以使用。另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已启动了2000m2的创新创业园建设,这些都为本专业的学生培养实践落地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5项,其中4项获得全国互联网大赛银奖和铜奖,获得省级大赛金奖和一等奖。
在综合实习环节,本专业立足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安排学生去垦区的各个农场实习,目前已经建立的实习基地有建三江前锋农场、八五四农场、九三分局七星泡农场。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理念,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学校、分局、农场3个部门共同商定实习内容,安排学生到农场科技园区、土壤分析化验室、气象工作站、农业机械科、苗木生产基地、水库、水稻育苗基地等部门参与生产实践,并安排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通过4周的综合实习,学生不仅强化了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深入的认识了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开阔了眼界,也为以后毕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企业生产实践环节,为了深化校企合作,使该实习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本专业教师吸取经验,不断改进实习模式。以往的学生企业实践环节都是学院联系企业,与企业谈好实习内容,学生服从安排,这样学生对企业没有自主选择性,个人实习意愿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影响实习效果。2018年,本专业实行学生自己找实习企业的方法,利用企业来学校招聘的机会,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本专业相关企业面试,双方达成口头实习协议后,学院实习负责人与企业沟通,对学生实习内容、考核标准等与企业达成实习协议,对学生的实习效果及时掌握。在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得到锻炼,也为将来工作选择定位提供方向,企业也有更多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单位的人才。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自己面试成功的企业有大庆顺丰伟业、富尊、黑龙江莱恩检测有限公司、济南中科、兰西县临江镇农业中心、隆平高科、青岛海利尔、青岛凯信化工、田力保、伊春嘉荫气象局、肇源庄稼人。学生实习结束,学校对企业进行满意度询问,企业对学生的实习表现都很满意。
5、展望
“产教融合”是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育教学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4],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标准、开发教材、实施课程授课等方面企业参与的还不够,未来工作的重点是学校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去有意向合作的企业进行考察调研,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获得双赢,齐心协力有效推进合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EB/OL].[2018-12-05].
[2]张有利,顾海霞,霍庆民.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黑龙江垦区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34):215.
[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教务科.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汇编,2017.
[4]曾露.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区教学,2019(2):34-36.
何淑平,武瑞,郑雯,景艳莉,张有利.产教融合模式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1):136-138.
分享: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污水处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污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深入研究和改进。污水处理不仅影响水体生态系统,还对土壤、植被及空气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2024-11-16耕地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农业领域存在的一大环境问题,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有效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确保食品安全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治理方法被提出和实施,但仍面临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和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探索更有效的治理对策和长期管理方法已成为业内迫切需求。
2024-11-14农村生活治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虽然目前有很多与生活垃圾有关的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很多法规更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缺少专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规定。当前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制度体系的缺失,村民随意处置垃圾,并不会受到惩罚,导致村民越来越不注重垃圾治理。
2024-11-14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影响农村整体环境,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柯善北研究指出,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人均垃圾产量呈现增长趋势;张国贤通过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和处理环节需要进一步优化,应从管理机制、设施投入和技术针对性3个方面进行改进;
2024-08-01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主题,生态福建、数字福建是福建的两个重要战略部署。近年来,为落实“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赋能木兰溪综合治理的要求,仙游县推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创新应用,通过大数据赋能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打好生态环境监管“组合拳”。
2024-07-2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对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切实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促进畜禽养殖与农业种植的循环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需要通过运用好氧处理及厌氧发酵技术,通过集中收集畜禽粪污,进行分解、发酵,进而转化为沼气、有机肥等可利用资源,避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出现。
2024-07-22近年来,由于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开始开展旅游活动。而随着旅游者的到来,不可避免地造成诸多环境问题,令传统村落保护受到威胁。在早期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个人的行为受到理性选择的影响,而很少有学者关注到情绪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024-07-09湿地是重要的碳库,探究其碳储量,对全球碳循环和湿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乌裕尔河流域湿地是黑龙江省生态区位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也是东北湿地最核心的区域之一。目前,乌裕尔河流域已形成了以扎龙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中心,以北安、乌裕尔河-双阳河和富裕乌裕尔河等1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5处湿地公园为骨架的湿地保护区网络。
2024-07-09我国草原产权制度的最大特征就是依循农区改革经验而行。无论是“双权一制”还是近年来的“三权分置”改革,其背后都离不开农区两权分离、三权分置的改革路径经验。也正是基于此,对我国草原产权制度进行研究,应当从农区产权制度改革入手。通过对农区土地产权制度的梳理和分析,理解农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客观背景和改革目标,从而加深对草原产权制度的理解。
2023-11-21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具有较强抗逆性的优势种群,其根茎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主要分布在0~15cm的土层中。采用牧草切根机将根茎切断,促进羊草无性繁殖,保持羊草持续高产,已成为退化羊草草原恢复的重要改良方法之一。由于传统切根作业对草原扰动大、切根松土及镇压动力消耗大,触土部件易损坏,
2023-10-09人气:6743
人气:5177
人气:4116
人气:3697
人气:359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期刊人气:429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672-2043
国内刊号:12-1347/S
邮发代号:6-64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587
影响因子:0.566
影响因子:1.3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3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